1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支铅笔的梦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支铅笔的梦想》。
2.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理解其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理解铅笔的梦想。
2. 通过句子分析,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对铅笔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思考铅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朗读。
2. 铅笔梦想的想象力培养。
(二)教学难点
1. 课文中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表达。
2. 生字生词的准确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
1. 课文《一支铅笔的梦想》的文本。
2. 相关的生字卡片和生词卡片。
3. 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朗读、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
(1)展示铅笔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铅笔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铅笔除了写字、画画还能做什么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引入主题
(1)引用课文原文:“想一想,一支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会有多少梦想?”引导学生思考铅笔的梦想。
(2)讨论铅笔的梦想,如“溜出教室”、“跳进荷塘”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 激发想象力
(1)让学生想象自己如果是一支铅笔,会有哪些梦想,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铅笔的梦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想象力。
(二)新课呈现
1. 课文朗读与跟读
(1)教师首先展示课文《一支铅笔的梦想》的全文,并进行示范朗读,注意语速、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课文朗读,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3)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朗读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 逐段解析与讨论
(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针对每一段提出问题,如:“铅笔的第一个梦想是什么?它为什么想这样做?”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和引导。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深入解析铅笔的梦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3. 想象力激发与创造
(1)教师创设情境,如:“如果铅笔能说话,它会告诉你它的梦想吗?它会有哪些梦想?”
(2)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自己就是一支铅笔,写下或画出自己的梦想。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同学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4. 生字生词学习与应用
(1)教师挑选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制作成卡片,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记忆。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生字生词造句,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3)学生展示自己的句子,教师点评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生
字生词的兴趣和信心。
(三)生字生词学习
1. 认识生字,理解生词
(1)展示生字卡片,教师逐字指出,引导学生跟读。
例如,展示“憋”字卡片,教师可以问:“这个字念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纠正发音,并示范正确的读音“biē”,同时指导学生注意“憋”字的笔画顺序。
(2)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的用法。
如“憋”字在课文中“一支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一句中,表示铅笔被长时间放在抽屉里,没有被使用的状态。
通过具体语境,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和用法。
2. 运用生词,加深记忆
(1)设计互动游戏,如“我来拼字”游戏,教师说出课文中的生字,学生用身体拼出字形,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每组学生轮流使用新学的生词造句,并分享给全班。
例如,学习“梦想”一词时,学生可以造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就像铅笔梦想变成一朵花。
”通过实际运用,加强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记忆。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发现和总结生字生词的规律。
例如,通过“梦想”一词,引导学生思考“梦”字旁的其他字,如“梦想”、“梦幻”等,让学生发现形声字的特点,提升语言积累。
(四)句子分析
1. 课文原句引用与解析
(1)引用课文原文:“第一个梦想,是溜出教室。
知道我要做什么
吗?我要到山坡上,萌出嫩嫩的芽儿;还在头顶上,开出一朵漂亮的花儿。
”
分析:这句话通过铅笔的视角,展现了铅笔想要逃离教室,到大自然中去生长的梦想。
“萌出嫩嫩的芽儿”和“开出一朵漂亮的花儿”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让铅笔具有了生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设计目的:通过分析这句话,让学生理解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铅笔在不同环境中可能的变化和梦想。
2. 语言感悟与情感体验
(1)引用课文原文:“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分析:这句话重复使用了“多么”来强调铅笔实现梦想时的愉悦心情。
通过这种简单的重复,学生可以感受到铅笔的兴奋和快乐。
设计目的:通过重复句式的分析,让学生体会语言的节奏和情感表达,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表达自己的快乐。
3. 想象力激发与创意表达
(1)引用课文原文:“我要为小鱼虾,撑起阴凉的伞;伞上,还趴着大眼睛青蛙。
”
分析:这句话通过“撑起阴凉的伞”和“大眼睛青蛙”的描述,创造了一个生动的场景,铅笔在这里变成了荷塘中的一景,与自然和谐共处。
设计目的:通过这句话的分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思考铅笔在不同场景下可能的角色和功能,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创意。
4. 语言积累与运用
(1)引用课文原文:“我要在青叶间,长成长长的豆角;或者,伪装成嫩嫩的丝瓜。
”
分析:这句话中的“长成”和“伪装成”两个动词的使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也展现了铅笔梦想中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设计目的:通过分析这句话,让学生学习并积累新的动词用法,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实践这些词汇的运用,加深记忆。
(五)想象力培养
1.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引入课文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铅笔在不同场景下的图片,如山坡上的铅笔发芽、荷塘中的铅笔作为伞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奇妙世界。
(2)激发学生想象:提问学生:“如果你是一支铅笔,你的梦想会是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自己作为铅笔的各种可能性。
(3)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的铅笔梦想,并尝试用课文中的语言风格来表达。
2.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1)句子结构分析:选取课文中的几个关键句子,如“我要到山坡上,萌出嫩嫩的芽儿”,分析句子结构,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语言描绘生动的画面。
(2)词汇运用指导:强调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词汇,如“萌出嫩嫩的
芽儿”中的“萌出”和“嫩嫩”,指导学生如何在表达自己梦想时恰当使用这些词汇。
(3)造句练习:让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结构,造出描述自己铅笔梦想的句子,并在小组内分享。
3. 创意分享与互动
(1)个人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铅笔梦想,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2)互动问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提出问题,如“你的铅笔梦想为什么是这个?”“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梦想的?”等,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
(3)创意评比:设置一个简单的评比环节,让学生们投票选出最有创意的铅笔梦想,并给予小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
(六)课堂小结
1. 课文内容回顾
(1)我们来回顾一下《一支铅笔的梦想》这篇课文。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铅笔都有哪些梦想吗?(等待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2)"第一个梦想,是溜出教室。
" 铅笔想变成什么?它的梦想实现了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接着,我们看到了铅笔在不同场景下的梦想,比如"跳进荷塘里"、"躲到菜园里去"等,这些梦想都体现了铅笔的什么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铅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铅笔梦想的想象力
(1)课文通过铅笔的梦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同学们,你们觉得想象力对我们来说重要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2)"谁也不知道,一支铅笔有多少梦想……"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理解梦想的无限可能性)
(3)我们可以如何培养自己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3. 生字生词的掌握
(1)在课文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生字和生词。
同学们,你们能举出几个例子吗?(让学生举例并解释)
(2)这些生字生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生字生词的实际用途)
(3)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记住这些生字生词?(讨论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反复练习等)
4. 课文的深层意义
(1)《一支铅笔的梦想》不仅仅是关于铅笔的梦想,它还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深层含义)
(2)"就像种在稿纸上的字,发多少芽,开多少花,结多少童话。
" 这句话如何理解?(让学生尝试解释并给予指导)
(3)我们可以从铅笔的梦想中学到什么?(讨论课文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5. 课后复习与作业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支铅笔的梦想》,课后请大家认真复习课文,特别是生字生词。
(布置复习任务)
(2)"我要到山坡上,萌出嫩嫩的芽儿;还在头顶上,开出一朵漂亮的花儿。
" 请同学们根据这句话,想象并画出你心中的铅笔梦想。
(布置创造性作业)
(3)下节课,我们将分享各自的铅笔梦想,希望大家做好准备。
(预告下一节课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七)作业布置
1. 朗读课文,家长签字。
2. 完成生字生词的抄写和造句练习。
五、板书设计
《一支铅笔的梦想》
生字:[具体生字]
生词:[具体生词]
六、教学反思
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想象力方面的表现。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