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造型技术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业学校毕业论文大众汽车造型发展史
院系:信息学院
专业:汽车造型技术
姓名:李震
班级:093301
指导教师:李敬辉
完成时间:2012年3月7日
摘要
当下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国内消费者对汽车造型审美和鉴赏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自主的汽车产业迅猛发展。

谈论最多的是自主品牌,从浅层次来说,无非就是汽车外观设计,然而,区区一个汽车外观设计却难倒了十三亿大国的汽车企业。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汽车行业达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但是汽车外观设计阻碍了我国自主品牌的诞生,如何提高汽车质量和建立品牌特征识别的造型,已经成为当下自主品牌汽车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在我们努力提高水平的同时,让我们借鉴一下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经验。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德国大众的造型演变,总结出规律和经验,给当下一些自主品牌汽车提高一些启示。

课题以决定造型的主要特征线为切入点,对大众汽车总过车型进行抽取比较,对具有造型特征代表性的形态线进行进一步研究;分别以时间和车型为方向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综合这两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归纳出大众汽车造型的演变规律,对其造型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通过这一方法为我们的汽车品牌提供一些参考的方法和资料。

关键字:造型;演变;特征线
目录
第一章大众汽车公司的历史起源 (6)
1.1大众汽车公司的成立 (6)
1.2大众汽车公司的历代发展 (6)
1.3大众汽车公司的架构 (8)
1.4大众汽车的品牌群体 (9)
第二章大众汽车公司的历代车型 (10)
2.1历代车型 (10)
2.2 A/A0级平台主要车型 (13)
2.3 其他平台主要车型 (16)
2.4大众汽车造型演变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 (18)
第三章大众汽车造型发展与改进 (18)
3.1大众汽车侧面造型演变规律总结 (19)
3.2大众汽车前脸造型演变规律总结 (19)
3.3大众汽车尾部造型演变规律总结 (20)
第四章对大众汽车未来造型预测和总结 (21)
4.1 大众汽车未来造型趋势预测 (21)
4.2研究成果总结 (23)
结论 (24)
致谢 (26)
第一章大众汽车公司的历史起源
大众汽车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它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

2009年5月7日,在经过长达4年之久的收购大战之后,保时捷和大众的控股家族于本周三达成了初步协议。

这两家公司将合二为一,打造出一家拥有10大品牌的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成为欧洲第一、世界前三的汽车企业。

1.1大众汽车公司的成立
1934年1月17日,波尔舍向德国政府提出一份为大众设计生产汽车的建议书,此项建议得到了希特勒政府的批准和支持。

波尔舍随后组建了一个由34万人入股的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在沃尔斯堡的“大众汽车城”里,第一批“甲壳虫”汽车问世,但仅仅生产了630辆就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产。

1937年3月28日,“Gesellschaft zur V 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 olkswagens mbH”公司宣告成立,随后于1938年9月16日更名为“V olkswagenwerk GmbH”。

1938年早些时候,在今天的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公司开始建厂,用以生产由Ferdinand Porsche设计的新款车型。

创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

大众汽车公司是一个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生产厂的跨国汽车集团,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

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现在仍设在沃尔斯堡。

目前有雇员26.5万人,整个汽车集团产销能力在300万辆左右。

大众汽车顾名思义是为大众生产的汽车。

1.2大众汽车公司的历代发展
1937-1945
1937年3月28日,“Gesellschaft zur V 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 olkswagens mbH”公司宣告成立,随后于1938年9月16日更名为“V olkswagenwerk GmbH”。

1938年早些时候,在今天的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公司开始建厂,用以生产由
Ferdinand Porsche设计的新款车型。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众的生产能力被用于军备生产。

当时约有20,000名强制劳工和战俘,随后又有集中营犯人在这里被迫劳动。

1945-1949
二战结束后,1945年6月中旬,大众汽车公司由英国军政府接管。

在Ivan Hirst 少将的管理下,甲壳虫(V olkswagen Beetle)投入大量生产。

1949-1960
1950年3月8日,Type 2投入生产,进一步扩充了公司的产品线。

凭借丰富的多功能特性,V olkswagen Bus(即今天仍为许多人所熟悉的“VW Bully”)很快掀起了订购热潮。

1956年,一个独立的Transporter生产基地在汉诺瓦(Hanover)成立,同时埋下了今天大众商用车品牌的种子。

1955年,来自德国国内和国外的大众职员和经销商一起在沃尔夫斯堡庆祝第一百万辆甲壳虫的下线
1960-1980
1972年2月17日,大众汽车公司打破汽车生产世界记录。

甲壳虫以
15,007,034辆的记录,超越福特汽车公司Model T车型(即公众所熟悉的Tin Lizzy)在1908-1927年所创下的传奇记录。

1973年,新一代大众汽车的首款车型帕萨特(Passat)投入生产,它采用四轮驱动和水冷四缸引擎,引擎调校范围达110 bhp。

帕萨特采用模块化战略设计,标准化的组件可同时应用于多款不同的车型,从而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

1974年1月,首辆Golf在沃尔夫斯堡亮相。

这款紧凑型箱式小客车一经推出便快速风靡,进而成为甲壳虫神话的继承者。

同年公司还推出了运动型跑车Scirocco,一直生产到1981年。

1976年,首辆Golf GTI下线。

该款车型以其110 bhp引擎掀起了一阵马路旋风,为又一个传奇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80-1990
1983年6月,第二代Golf的生产正式拉开序幕。

该款车型在设计上非常适合于高度自动化的装配流程,在特别建立的最后装配车间(Hall 54),机器人首次应用于汽车制造中。

1990-2000
1999年7月,Lupo 3L TDI的推出标志着首款耗油率仅3升/100公里的量产车问世,大众汽车公司再次在汽车业的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2000-2003
2002年8月,在V olkswagen Slovakia(布拉迪斯拉发),一款豪华越野车Touareg开始量产,标志着大众品牌正式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

2002年12月,“Auto 5000 GmbH”公司(经营着集团在沃尔夫斯堡的一间工厂)开始Touran小型厢型车的生产。

公司制定了一种特别的集体支付模式,旨在实施精益生产,涉及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团队合作、灵活的工作时间和鼓励工人们在生产改进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2003年,第五代Golf开始生产,在其设计中体现一种新的活力观。

1.3大众汽车公司的架构
大众汽车是大众集团(V olkswagen Group)的成员之一,其他集团公司包括:- Audi(奥迪)- 在1964年从戴姆勒-奔驰公司买下。

- NSU - 由大众的奥迪分部在1969年买下,自1977年开始就未再使用该品牌。

- SEAT - 1987年开始成为主要持有者。

- Škoda - 1991年买下。

- Bentley(宾利)- 于1998年从Vickers公司与Rolls-Royce品牌同时买下,
但之后由于注册商标权转移至BMW公司,因此无法再使用Rolls-Royce品牌制造车辆。

- Bugatti - 在1998年时买下这个名字。

- Lamborghini(兰博基尼)- 于1998年6月12日买下。

从1998年7月至2002年12月之间,大众的宾利分部在BMW的授权下,也有出售以Rolls-Royce为品牌的车辆,BMW当时已买下该品牌的所有权。

从2003年开始,仅有BMW制造的车辆能使用Rolls-Royce品牌。

1.4大众汽车的品牌群体
大众品牌群包括大众客车、斯柯达(Škoda)、宾利(Bentley)和布加迪(Bugatti)4个品牌。

各个品牌均有其自己的标识,自主经营,产品从超经济的紧凑车型(耗油率仅为3升/100公里)到豪华型小轿车应有尽有。

商用车品牌负责集团的商用车产品。

第二章大众汽车公司的历代车型
2.1历代车型
众汽车公司内部将车型按平台分为A、B、C、D,这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内部使用的一种车型级别划分方式(见表3.1)。

例如:所谓的A级车,就是A平台上生产的车型,往下还有更小的AOO和AO级,所谓B级车,就是指中等尺寸的轿车,简单说,捷达/宝来JETTA/BORA和GOLF属于A级别,AUDI A6则属于C级,AUDI A8属于D级,这种划分的方式(B、C、D级)大体就分别对应于宝马的3、5、7系和奔驰的C、E、S系列。

往上就是B、C、D级,在VW集团所有的量产车中,A平台所出产的车型和数量都是最多的[30]。

表2.1 大众主要车型平台、年代划分
2.2 A/A0级平台主要车型
(1) BETTLE甲壳虫(A级车)系列
1937年4月28日,在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城里,第一批BETTLE问世,低廉的价格使这种汽车很快风靡欧洲。

1955年BETTLE出口到100多个国家。

1981年BETTLE停产时,已经累计生产了2000万辆,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世界记录。

1998年底,NEW BETTLE在底特律国际车展上亮相。

目前国内只销售NEW BETTLE的进口车型[31]。

(2) JETTA 捷达/ BORA宝来(A级车)系列
第一代捷达1979年诞生于德国,叫高尔夫。

当这款两厢高尔夫在欧洲倍受青睐时,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却对它表示出冷漠。

原因是这里的人和众多的中国人一样接受不了两厢车。

在此种情况下三厢的捷达也就应运而生,可以说当时的捷达就是高尔夫三厢版。

第二代捷达1984年投放市场并于1991年在德国停产。

这条生产线当时被中国一汽大众引进,在长春的轿车基地生产,也就是目前我国大街上跑的国产捷达。

第三代捷达MK3于1992年在德国下线。

德国大众在欧洲投放第三代捷达时给她起了一个新的名字-VENTO,希望在欧洲人眼里抹去捷达的印象。

而这款车
在销售业绩颇佳的美洲还是沿用“捷达”。

国内1997年捷达的外形小改和2001年内饰的变化,很大部分是吸取了第三代捷达的元素。

第四代捷达MK4于1998年在德国下线。

捷达第四代其实就是国内目前热卖的宝来。

由于第三代捷达在欧洲市场的失败,MK4在欧洲上市时厂商又赋予他一个新的名字BORA(宝来)。

国内的宝来就是第四代高尔夫三厢版,在欧洲叫宝来、在美洲叫捷达;而国内的捷达则是第二代高尔夫的三厢版[30]。

第五代JETTA于2005年6月3日在欧洲上市,也就是国内的速腾SAGITAR,继续冲击世界汽车市场。

(3)GOLF 高尔夫(A级车)系列
1974年大众首次推出GOLF,配备排量为1.5L,51KW的发动机,成为甲壳虫的继承者。

1976年,首辆GOLF GTI下线,该款车型以其87KW的发动机掀起了一股GOLF的热潮。

1983年6月,第二代Golf驶下生产线,机器人装配首次应用于机器人制造中。

2003年第五代GOLF开始生产,完美地演绎出平淡外表下的高质量。

2003年7月15日,国产第四代GOLF上市。

(4)Scirocco/Corrado(A级车)系列
大众Scirocc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巨大的成功,第一代车型就有过50万辆的优异销售成绩。

它最早于1974年开始在英国地区开始销售。

第一款Scirocc由乔治亚罗操刀设计,KARMANN负责车身制造工作。

第二代上市于1981年,大众自己的设计师谢菲尔让这一代车型成为了经典,在生产了291497辆之后于1992年停产。

Scirocc是历史上第一款电脑辅助流体力学运算系统(CFD)进行设计的民用车。

新款Scirocc将于2008年欧洲上市,目前国内没有销售。

(5)Touran途安(A级车)系列
大众途安是一款大众车系中相当年轻的车型,它伴随着大众PQ35平台的出现而诞生。

PQ35平台是大众汽车于2003年首次使用的紧凑级轿车平台,而途安则这一平台的第一款派生车型,2003年的上市时间甚至早于名气更大的第五代捷达、速腾、高尔夫。

与速腾、高尔夫相比途安虽然年轻,但是它却站在第五代平台的
起跑线上。

第一代大众途安(2003-2007):2003年才诞生的途安是大众PQ35平台上的崭新车型。

在紧凑级轿车平台上生产的途安,其设计理念就是同时秉承轿车般的舒适性和MPV的多功能性,为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日常实用性。

这一点从途安Touran 的车名可以看出,它是“Touring”(旅行)与“Sedan”(代表轿车)的组合,意味着它是一款强调舒适并且能够胜任外出旅行的紧凑MPV。

CrossTouran(2007-现在):在2006年意大利博洛尼亚车展上,大众展出了Cross 化后的“CrossTouran”。

第一代大众途安小改款(2007-现在):由于CrossTouran在欧洲市场的于2007年初提前上市,导致于2007年9月推出的途安小改款变得不那么轰动,2008年1月,上海大众也推出了外观与欧版途安小改款一样的车型[32]。

(6) POLO 波罗(A0级车)系列
POLO是英格兰一项非常有名的体育活动,称为“马球”,是社会上流人物的运动,大众用这个车名期望体现出充满运动活力与高级品质的特点。

Polo第一款车源自Audi50,第一辆POLO于1975年3月在汉诺威向公众推出。

第二代POLO 于1981年8月在撒丁岛上展出。

1994年8月,大众在巴黎推出了全新的POLO 车型。

在第300万辆POLO下线后,新一代车型于2001年11月中旬正式引进国内。

国产新POLO劲情(两厢),劲取(三厢)已经于2006年6月23日上市销售。

(7) Lupo(A00级车)系列
1999年7月,Lupo 3L TDI的推出标志着首款耗油率仅3升/100公里的量产车问世,大众汽车公司再次在汽车业的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Lupo是在多功能性上最具有说服力的典范,不管是作为一辆采用节油发动机的经济型城市轿车,还是具有运动性能和技术革新的动感轿车,都可称得上是一辆出色的车型。

虽然是一辆紧凑型轿车,但是它可以提供3.527平方米的内部空间,四五个人乘坐绰绰有余。

虽然Lupo经济环保但是从未在国内销售。

2007年的Space Up-Concept
是Lupo的后续车型,采用了更加环保清洁的混合动力。

(8) Fox(A0级车)系列
FOX是大众旗下最新设计的入门级别微型轿车。

大众FOX的市场定位是纯粹的都市用车(city car),它的整车长度比lupo长,但比polo短。

但是忠于都市使用的设计原则,在内室方面表现了高度弹性的创造力。

作为一款入门车型,FOX 的目标人群明确,他们是拥有个性但又不想随波逐流的单身贵族、两口之家。

对于这类的消费群体来说,新颖独特的外观固然重要,但实惠的价格更有吸引力,而空间上能够满足日常需要即可。

品牌定位上去。

2.3 其他平台主要车型
(1) Passat(帕萨特)/ SANTANA (桑塔纳)/ AUDI 80/ AUDI A4(B级车)
说起大众集团的B级车,就要把AUDI A4与PASSAT还有SANTANA这几个车型放在一起。

其实,正是因为它们几个原本就是一个平台上生产出来的车型,它们都属于大众的B级车;奥迪A4和帕萨特一直是孪生车型,只不过AUDI A4的品牌和装备比PASSA T更高端、更豪华一些而已。

第一代B1:现在的A4在早期的时候并不叫AUDIA4,而是叫AUDI 80,AUDI 80是真正的第一部B1。

AUDI 80于1972年5月推出,它继承了AUDI 100的设计理念,属于大众集团的中型豪华轿车。

1973年7月,由乔治亚罗设计在AUDI 80基础上开发的第一代的PASSAT推出,车身尺寸比AUDI 80略小一点,PASSAT 更加平民化,车型也相当丰富。

第二代B2:1978年,第二代AUDI 80推出,也是由乔治亚罗设计的,B2的身材比B1略大了一点。

1980年11月,第二代PASSATB2推出,一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开始VW才正式在全球市场统一使用PASSAT这个名字。

B2这一代SANTANA于1984年被上海大众引进,就是我们俗称的普桑。

第三代B3:1986年底,第三代AUDI 80推出,AUDI 80 B3的车身变得更加流畅,风阻系数达到了0.29,使用的技术也更加先进成熟。

1988年初,第三代“封嘴”式PASSAT B3推出了,B3的车身和轴距都在B2的基础上再次加长,车内空
间更宽敞、配备也更加丰富,PASSAT已经是中档车里的高技术豪华车型。

1990年,PASSAT的产量超过500万辆。

第三代的B3国内没有进口。

第四代B4:1991年,第四代AUDI 80 B4进行了中度改款,AUDI 80 B4只是B3的中小改款车型,头部增加了镀铬装饰,车身后部的尾灯变化较大,燃油箱的位置也做了调整以增加车仓内部的空间;1993年,第四代的PASSAT推出,B4与B3的实质差别并不太大,主要的明显不同就是车头的“封嘴”改为了“张嘴式”。

PASSAT B4有少量进入到了国内市场销售,国内许多地方仍能见到这款车子。

第五代B5:从1995年的第五代B5开始,AUDI 80/90系列开始使用一个全新的名字-AUDIA4。

1996年,PASSAT B5推出,质量、安全、行驶性能和舒适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而且,其外观设计可以说是在同级车中更是非常经典的,风阻系数达到了0.28。

大众的意图就是使PASSAT“在同级车中保持最高的级别”。

国内引进生产的上海帕萨特的就是B5这一代车型(中国版再经车身和轴距的拉长处理)。

PASSAT第五代半B5.5:PASSAT B5.5于2000年7月上市,主要的改动是外观部分,车头的“嘴”比B5稍微张大了些,想想当年B3的“封嘴”造型,看来大众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来保守的设计思路。

车尾灯也做了修改,其它的改动比较小,主要着重于细节部位的再修饰,德国PASSAT B5.5没有进口到国内。

2004年10月18号,德国大众宣布,PASSAT系列的总产量突破了1300万辆。

第六代B6:第六代的AUDI A4 B6于2001年上市,采用全新的底盘,车身不再是经典的圆滑造型而变得稍微有些棱角,在2005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全新换代的PASSATB6正式公布,它的超级“大嘴”式设计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之前的PASSAT一直与AUDIA4(AUDI 80)共用底盘,从这一代起,PASSAT 将完全与A4彻底分开。

长春一汽大众生产的迈腾就是PASSAT B6[33]。

(2)Tiguan/Touareg 豪华SUV系列
2002年8月,大众的豪华越野车Touareg开始量产,标志着大众品牌正式进入了
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SUV。

Touareg与撒哈拉沙漠里的一个部落同名,族人都是机智、勇敢、适应力极强的沙漠骑士。

2.4大众汽车造型演变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
通过上文对各种车型的对比分析发现,大众汽车造型在演变过程中有着生物界类似的造型特征的遗传和变异;产品造型基因是“关于产品基本造型词汇及其成形规则的可遗传性知识”的一种表达,其基本的构造是产品形态,以此对产品基因造型的分析是提取产品的形态特征,确定产品造型风格的过程,而特征和风格正是产品识别的基础,所以,透过对产品造型基因的分析,获取造型特征识别的设计元素,从而形成产品的视觉识别特征。

基因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决定了产品的造型基因同样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

产品造型基因的遗传性决定的是企业产品造型的延续性、家族性;变异性决定了企业产品造型的创新性。

第三章大众汽车造型发展与改进
通过第二章针对大众各车系造型的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总结出大众汽车造型演变规律如下
3.1大众汽车侧面造型演变规律总结
通过前文的研究发现,大众汽车侧面造型有以下演变规律):
前挡风玻璃水平长度一定增加;
车顶长度的长度缩短,弧度加大;
后车厢的水平长度的长度缩短,弧度加大;
腰线与水平线夹角的长度缩短,逐渐和后挡风玻璃融为一体;
腰线与水平线夹角的夹角有变大的趋势;
车尾与水平线夹角的夹角有变小的趋势;
腰线和窗线距离的距离有变小的趋势;
引擎盖与水平线夹角的角度逐渐变大的趋势;
前挡风玻璃与水平线夹角的角度逐渐变小的趋势;
后挡风玻璃与水平线夹角的角度逐渐变小的趋势;
另外车头车尾转折逐渐变得圆滑,风阻系数减小;侧窗的轮廓线过渡逐渐圆滑,更加流畅,尾部有上翘的趋势,前后的保险杠和车身融为一体,突出车体的部分逐渐减少,成为构成车身造型的一部分。

3.2大众汽车前脸造型演变规律总结
通过前文的研究发现,大众汽车前脸造型有以下演变规律(见图4-2):
前车灯下边缘与水平线夹角有变大的趋势;
引擎罩折线与水平线夹角有变大的趋势;
前车灯外边缘的交角有变小的趋势;
引擎罩折线、上散热格栅、下进气格栅三条边缘线有逐渐融为一体,并且光滑连接的趋势;
引擎罩边缘夹角的转折角逐渐变得圆滑饱满;
另外大众汽车前脸的U形脸谱发展趋势很明显,上下格栅都有变大且融为一体的趋势,呈现倒梯形的趋势,前保险杠突出车体的部分逐渐减少,成为构成车身造型的一部分。

3.3大众汽车尾部造型演变规律总结
通过前文的研究发现,大众汽车尾部造型有以下演变规律:
后备厢上边缘弧度逐渐加大,呈现上翘的趋势;
尾部左右上边缘转折夹角弧度逐渐变得圆滑饱满;
后备厢门左右下边缘转折夹角弧度逐渐变得圆滑饱满,角度变大;
后车灯位置有越过后备厢的门线,被门线分割的造型趋势;
另外大众汽车尾部后备厢门线的U形造型发展趋势很明显,且U形的开口逐渐变大且显得饱满的趋势,后保险杠突出车体的部分逐渐减少,成为构成车身造型的一部分。

第四章对大众汽车未来造型预测和总结
通过对大众汽车不同车型系列前脸、侧面、尾部形态特征的提取,图表分析对比和横向、纵向的对比研究,对其横向、纵向造型风格演变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总结;第四章在整体造型上总结出大众汽车造型演变的一般规律,并基于此对于其未来演变趋势加以探讨研究。

4.1 大众汽车未来造型趋势预测
以下通过选取大众演变历史较长的车型作为预测对象,既可以对现有研究规律加以运用,又方便对未来造型预测的演变的验证。

POLO
图4-1 Polo系列造型演变趋势预测图4-1 Polo系列造型演变趋势预测
A处更加饱满,过渡更加自然
B处转折线轮廓更自然
C处腰线前倾趋势加大,高度降低,更加挺拔有力
D处车顶轮廓线往车尾下压趋势更明显,流线感增强
E、G处后车灯的造型变得更锋利更具有运动的侵略感
F处U形后备厢轮廓线开口更大,拐角显得更大更圆滑
H处格栅变大变宽
4-2 Touareg系列造型演变趋势预测Touareg的演变趋势(见图4-2):
A处车灯的造型变得更锋利更具有运动的侵略感
B处格栅变大变宽
C处腰线前倾趋势加大,高度降低,更加挺拔有力
D处车窗线继续上提
E处车灯变得更锋利修长
4.2研究成果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大众汽车历史车型图片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总结规律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和研究成果:
1.首先确立了对汽车造型分析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步骤,利用形态学分析法和图表法,将汽车造型分解为若干个部分,包括车侧身轮廓、侧窗形态、腰线、前脸进气格栅和散热格栅、前后大灯形态,车身尾部形态、前后保险杠等,然后通过对其形态进行提取,抽取具有造型特征代表性的形态线进行进一步研究,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处于同一时期不同平台和型号的汽车造型进行横向对比,对同一平台、车型的汽车造型进行纵向演变研究。

最后综合这两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归纳出大众汽车造型的演变规律,对其整体造型风格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这一分析方法,对汽车造型演变研究提供了一个参照方法,也为做汽车设计时提供了一个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2.得出德国大众汽车以下特点:
第一、德国是个严谨的民族,其设计制造汽车的历史十分悠久,由于历史进程、民族文化、地域和政治的因素使德国汽车相对其他国家体现出造型严谨、线条挺拔而富有力度,给人以坚固耐用的造型特点[38],“按照目的去完成任务,选择设计要将目的完好地实现在预定的素材中,美将能自我表现出来”[39],从中能体会到德国的理性功能设计特点;
第二、大众品牌十分重视其传统造型特征的延续,使这些特征成为其品牌特征的重要识别标志,如散热格栅的轮廓线、前后车灯的轮廓线、特别是V字型的前脸造型已经成为大众汽车时下最为流行的族谱;
第三、大众汽车不但拥有很高的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准,更为重要的是其成功的平台战略,使其摆脱困境成为当今世界第五大汽车公司,通过实行平台战略,在同一平台上衍生出许多系列的车型,为其节省了大量的汽车底盘研发费用,降低了公司研发成本和代价;
第四、大众汽车造型风格的演变脱离不了世界汽车造型发展的大环境,受到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