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美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意象与形式(form) (1)形式是各部分的一个安排,是排列。 (2)形式是直接呈现在感官之前的事物。 (3)形式是某一对象的界限或轮廓。

3、意象与形象 意象为文,形象为质,是事物的实体存在。 4、意象与现象 意象带有情感性质,现象不是。 5、和美对立的概念 美的反面,就是遏止或消解审美意象的生成, 遏止或消解审美体验的产生。
美学中的美
美学中的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美:指“优美”,即一种单纯、完整、 和谐的美,也就是古希腊式的美。

广义的美: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优美、崇高、 悲剧、喜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 等各种审美形态。
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
身体美确实存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 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丰 子 恺 :

(三)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美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美包含 着日益开展着的丰富具体的无限存在,这存 在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
思考: 1、上述观点是否同时适用于艺术美和自然美? 2、美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四)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美既不全在物,也不全在心,而在于心物的 关系上。 美在意象。 1、说明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性。 2、提出美的社会性不在自然物本身,而在于 审美主体。
习题
1、解释“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2、解释“意象”


二、我国当代美学大讨论
讨论问题:美在物 还是在心 (一)蔡仪:美是 客观的 “美的本质就是事 物的典型性”

(二)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p36 “美,只要人感受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 到,它就不存在。” “美底本质,就是自然之人化”

我 见 青 山 多 妩 媚 , 料 青 山 见 我 应 如 是

“真正的世界”与“生活世界”
西方传统哲学的“真正的世界”有三种形态: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基督教的彼岸世界, 康德的“物自体”世界。三者都是永恒世界。 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经人阐释为:现 实具体的世界,万物一体的历史的世界,充 满意义价值需要人去体验的世界,被习惯遮 蔽需要用意象世界来揭示的世界。
青原惟信:山水。主客二分→自我否定外物 →超越

张世英:不将物我对立,从而见到“万物皆 如其本然” 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宗白华: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 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范 宽 《 雪 景 寒 林 图 》 李 成 《 晴 峦 萧 寺 》
五、美在意象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 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意象就是情景交融。 欣赏音乐

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就是审 美意象,也就是美。 以情感性质的形式所揭示的世界的意义,就 是审美意象的意蕴。 审美意象以一种情感性质的形式揭示世界的 某种意义,这种意义全部投入了感性之中。

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 1、意象与image 西方意象派诗歌中的image(意象),是一种 刹那间的直接呈现,缺乏深度。 萨特的image(意象)是当下不在现场的

六、意象的分析
(一)灿烂的感性 第一,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 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 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即情景相 融的世界。 第二,审美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 第三,意象世界显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即人 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 第四,审美意象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

第三、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 民族、阶级,美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 欣赏:服饰和发型的变迁


所以,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 “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四、美不纯粹是主观的

中国传统美学:马祖道一“心不自心,因色 故有”

慧能:心物不二。人们当下念念不断的现实 的心不是实体,不是对象,本身无从把握, 只有通过在此心此念上显现的宇宙万物而呈 现。

美在客观精神本体
从审美主体(我)这个角度出发,从精神本 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柏拉图从客观的精神本体出发。

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神 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 在这作品中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


科 隆 大 教 堂

三、美不纯粹在物

中国传统美学: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 彰” 第一、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 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游戏:以“风” “花” “雪” “月”为题,任 选其一,说出5句相关的名句(诗词、歌词、 名言均可)

第二、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 外物在不同人的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生 成不同的意蕴。

(三)真善美的统一 美,是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真,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 善,不是狭隘的、直接功利的善,而是在精 神领域提升人生境界的善。 真善美的统一只能在审美活动中实现。

讨论

描述一次你自己的审美体验,并分析审美活 动中的审美对象、内心情感、审美意象分别 是什么。

世界万物由于人的意识而被照亮,被唤醒, 从而构成一个充满意蕴的意象世界。意象世 界是不能脱离审美活动而存在的。美只能存 在于美感活动中。 这就是美与美感的同一。

八、意象世界照亮一个真实的世界
(一)如所存而显之 在意象世界中,世界如它本来存在的样子显 现。

(二)超越与复归的统一 在世俗生活中,我们习惯主客二分看世界, 一切事物都是我们认识或利用的对象,人与 人和物之间有了间隔,人被“自我”束缚, 失去了精神家园与精神自由。 意象世界超越自我、物的实体性,是对主客 二分的超越;回到存在的本然状态,回归人 生自由的境界。



朱光潜:境界是直觉的产物,是每个人独特 的创造。 直觉: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 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 果常致物我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 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中人情与物理相互 渗透。这就是直觉。

宗白华:美是心灵与世界的沟通,是情景交 融而创造的一个独特世界。 美与美术的源泉是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环境 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 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 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 灵境。这就是意象。
第一编 审美活动
第一章 美是什么
一 对美的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美学中的美是什么。 美美吃一顿、天公作美、想得美……都不是 美学所要讨论的美。



Hale Waihona Puke “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但是最美的年青小姐比起 女神也还是丑。) “美不是别的,就是黄金。” “美就是恰当。”(但是对于喝汤来说,金汤匙和木汤 匙哪个更恰当呢?) “一个凡人所能有的最高的美就是家里钱多,身体好, 全希腊的人都尊敬,长命到老,自己替父母举行过隆重 的丧礼,死后又由子女替自己举行隆重的丧礼。”(但 是对于那些有罪的、可耻的、而又符合前述条件的人来 讲又怎么样呢?) “美就是有用的。” “凡是产生快感的——不是任何一种快感,而是从眼见 耳闻来的快感——就是美的。”……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七、审美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王国维: 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 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 字,使读者自得。 王阳明: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 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夫之:形于吾身以外者,化也;生于吾身 以内者,心也;相值而相取

美在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

上述思路是从审美客体(物)的客观属性和 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美是“秩序、匀称与明确” 博克:美大半是物体的一种性质,通过感官 的中介,在人心上机械地起作用。

反驳
柏拉图:美在理念
美的理式是先于美的事物而存在的,是美的 事物的创造者。而且这种“美本身是永恒的, 无始无终,不生不长,不增不减的”,是绝 对的; 而现实事物的美由于它来源于美的理式,只 是美的理式的影子,所以时而生,时而灭, 是变幻无常的、相对的。 而艺术美则是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着三层。
反驳
美在主观心理
英· 休谟: 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 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 的美。

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
海德格尔与萨特 海德格尔: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融身于世界 万物之中,沉浸在万物之中,世界由于人 “在此”而展示自己。 萨特:由于人的存在,才有万物的存在,人 是万物借以显示自己的手段。 欣赏:仙境之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