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8高二下·宁波期中) 历史上有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可以称为“大变局”。

下列有关历史发展的叙述中,哪些可称为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大变局?”()①商周之际,王国变为封建②周秦之际,封建变为郡县③三国时代,统一变成分裂④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A . ①④B . ②④C . ①③D . ②③2. (2分)《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 . ①②③B . ①②C . ③④D . ①②③④3. (2分) (2016高二上·太原月考) 某思想家曾作诗咏《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该诗体现出的思想属于()A . 先秦孔孟儒学B . 明清进步思潮C . 宋代程朱理学D . 明代阳明心学4. (2分) (2017高一上·大连期中) 假如你是中国秦朝的丞相,当你与同时代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在治国原则上最大的分歧是()A . “秦法”与“十二铜表法”B . “郡县制”与“元首制”C . “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D . “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5. (2分) (2015高二上·余江期中) 晚清世界历史教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了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如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

晚晴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 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B . 压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 . 宣传救亡图存爱国理念D . 探索西方国家富强奥秘6. (2分)下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认识。

江西省历史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第一次大联考试卷

江西省历史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第一次大联考试卷

江西省历史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第一次大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6高二上·淄博月考) 《中山王方壶铭》中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

故辞礼敬则圣人至,宠爱深则圣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

"这表明中山国的立国思想是()A . 儒家思想B . 墨家思想C . 道家思想D . 法家思想2. (2分)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

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A . 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B . 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C . 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D . 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3.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第一集的片头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日常生活的繁华景象,次片头取材于当时的一副著名绘画,该画可能是()A . 《女史箴图》B . 《山径春行图》C . 《清明上河图》D . 《送子天王图》4. (2分) (2015高一上·南昌期中) 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是明初设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

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A . 已经威胁到皇帝权力B . 拥有了一定的行政权C . 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D . 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5. (2分)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类似的事件”是指A . 鸦片战争B . 甲午战争C . 中法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 (2分) (2016高二下·新洲期末) 《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指出:“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

江西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江西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江西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 . 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B . 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C . 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 . 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2. (2分) (2016高一上·辽宁月考)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

”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A . 唐高祖B . 宋高宗C . 明成祖D . 明太祖3. (2分)洋务派的出发点:“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洋务派办教育、办海防、办工业,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 .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B . 在上层建筑领域学习西方C . 洋务派要实施新政D . 学习西方的科技4. (2分)(2018·浙江模拟) “市”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

下列有关“市”的表述,正确的是()A . 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交易必须明码标价B . 南北朝时出现了民间集市,政府设有“草市尉”管理C . 唐代草市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具有完备饮食服务设施D . 宋代的“市”突破了坊市限制,且对“市”不再监管5. (2分) (2018高三上·五华月考) 凯恩斯所说的“政府必须……成为看得见的手”其中“看得见的手”是指()A . 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B .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C . 资本主义的供给和需求关系D . 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6. (2分) (2018高一下·长安期末) 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的法律,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

该法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人为地将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重点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重点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重点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 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下列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县制的出现B. 铁农具的使用C. 都江堰的修建D. 一牛挽犁的出现2. 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

唐在年龄规定方面的这种变化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 轻徭薄赋B. 重男轻女C. 尊老爱幼D. 唯才是举3. 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

由此可以推断()A. 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B. 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C. 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D. 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4.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不断进步,从春秋战国铁犁到汉代耦犁和犁耕法再到唐代曲辕犁的发展反映了()A. 耕作技术成熟促使人地矛盾开始缓解B. 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5. 在印尼海域打捞上来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烧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题记的瓷器。

结合对他处出土器物的考证,有专家认为“黑石号”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可靠证据之一。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B. “黑石号”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C. 题记这样的广告词表明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直接监管D. 由“湖南道”可知“樊家”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6. “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它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杭州城()A. 商代B. 汉代C. 唐代D. 宋代7. 宋代“大农户积极投资购买耕牛,即使没有能力购买耕牛的,也采用租赁的方式租借耕牛进行农业生户。

江西省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合题目要求的。

)1.海昏侯墓的发掘是近年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

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

这一历史事件说明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C. 霍光“废帝”的举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D.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2.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道需要。

到了宋代,城市进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

这种情况一直廷续到明清。

这种变化反映了A.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 B.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C.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3.《文献通考》对古代农业生产有过如下一段描述: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来……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

”这说明A.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B.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C.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开发D.宋代政和年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水患灾害4. 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溯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踌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

元朝的这一做法A.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B.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张对地方的控制C.肥瘠搭配,便于农也生产的管理和发展 D.充分体砚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 “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

”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反映的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A.沿用旧制,鲜有改革 B.赋役沉重,百姓困苦C.单一赋种,没有差等D. 统一征缴,耗时费力6.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鄱阳2016届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鄱阳2016届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学者指出:“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五千万,但现在至少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罗马法造就的体系之下。

”这表明:A. 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B. 罗马法适用范围广阔C. 注重保护平民利益D. 契约精神是罗马法的核心2.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实质是A. 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B. 自由竞争逐渐让位于国家干预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 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3.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

”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包括()①“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②“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③“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④“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5.读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构成(%)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家庭规模不断缩小B.大家庭逐渐消失C.小家庭式样趋于单一化D.家庭观念日益淡薄6.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

”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7.右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

它讽刺的是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B.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C.二战中,美国对苏联提供援助D.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牢牢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8.从组织形式上看,它只是一种松散的论坛.但政府间对话也促进了自愿基础上的经济合作,其中涉及的领域很广。

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4.春秋中叶后,宋国六卿已无太宰、太史等职。

其他各国的太宰、太师、太史也都成为次要职位;而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的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政务官,则上升为六卿。

这反映出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 B. 西周分封制无约束力C. 政府权力的官僚化趋势增强 D.诸侯国战争频率提高25.墨子曾提出:“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这表明墨子主张A.房屋建筑应该遵循基本规律 B. 社会各阶层应相互合作C.国家应加快生产金属工具 D.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26.《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其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挑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

这说明A.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B.古代小说悄竹源于市民生活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D.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27.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描述了广州港陶瓷的出口盛况:“海舶大者数欣百人,小者百余人……商人分占贮货,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一地。

”当时,陶瓷成为广州港口交易运输最普遍的商品。

材料现象可用来说明宋代A.海外贸易有利于充实国家财政B.运输条件改善推动了陶瓷外销C.广州成为对外出口的唯一窗口D.中国陶瓷受欧洲市场的追捧28.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

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

”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A.饱读儒家经典著作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C.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29.下面是19世纪未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单位:万海关两)。

下图信息用以反映出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多B.中国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C.中国原材料的价格低廉 D.中国海关逐渐被列强控制30.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

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期末统一检测能力测试试卷

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期末统一检测能力测试试卷

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期末统一检测能力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6高一上·蚌埠期中) 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 (2分) (2018高二上·东辽期中)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在不断变革,下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梳理,表格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A .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 .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C .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 . 调节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3. (2分) (2017高二上·浙江月考) 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唐太宗和康熙帝相同的做法有()①曾经使用过武力手段征服②设立羁縻府州进行管辖③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④给予少数民族一定的自治权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②③④D . ①③④4. (2分) (2017高一上·瓮安月考) 南宋的戴表元说:“名卿士大夫,十有八九,出于场屋科举。

”有人曾统计过文天祥为状元的宝佑四年(1256年)那榜进士,来自平民家庭与出于官员家庭的人数比约为7:3。

据此可知,南宋科举制()A . 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 . 致力于维护下层民众权益C . 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D . 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5. (2分) (2018高二下·宁夏开学考)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提出:“凡我普天臣庶,遭此非常变局,忧愤同心,正可变通陈法,以图久大,不泥古而薄今,力变从前积弊,其兴勃焉,又何难雪此大耻。

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试卷

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试卷

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20高二下·鸡西期末) 1923年,邓中夏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者后来也分了家,一个叫‘科学方法派’,一个叫‘唯物史观派’。

唯物史观派,他们亦根据科学,亦应用科学方法,所不同者,只是他们相信物质变动(老实说,经济变动)则人类思想都要跟着变动,这是他们比上一派尤为有识尤为彻底的所在。

”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唯物史观()A . 否定资产阶级文化的先进性B . 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本质C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D . 应与科学方法进行严格区分2. (2分)(2017·吉林模拟) 宋代王得臣《尘史》中记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以至上自百官贵族,下至士人庶民,“衣冠之制,上下混一”。

材料说明宋代()A . 理学兴起对等级制度的冲击B . 放松了对大众服饰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监管C . 崇尚个性的人文思想的兴起D .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3. (2分) (2017高三上·庄河开学考) 淸初、思想家唐甄说:“人之情,孰无所欲!得其正而安之,不得其正而弃之,是为君子。

”陈确说:“真正无欲者,除是死人。

”但“人欲正当处即是理。

”费密说:“欲不可纵,亦不可禁。

”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主张是()A . 彻底打破理学的禁欲主义B . 理性地把握人欲与社会秩序的关系C . 把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D . 顺应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构建新思想4. (2分)从图1到图2的变化,最能体现出古代政治演变趋势是()A .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 . 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C . 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D .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5. (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

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

中国这一举措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提高了的国际声誉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D.巩固了的主权地位参考答案:D略2. 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巴黎和约》参考答案: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分析:本题以张之洞哀叹为内容考查《马关条约》.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北无旅顺,南无台湾”可知,旅顺、台湾被占领,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应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因此该条约是《马关条约》,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巴黎和约》均未提到旅顺、台湾,故ABD三项错误.故选C.3. 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一条为“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对此条款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是国际条约文本格式的体现B.表明英国想同中国保持长久和平关系C.体现了英国对人身权和财产权的高度重视D.为侵略中国所作的托词参考答案:【知识点】C1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侵华·《南京条约》C解析:国际条约文本格式的体现并没有对条款的内容做分析,故A项错误;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英国不会和中国保持和平关系,故B项错误;由“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说明重视人身权和财产权,故C项正确;为侵略中国所作的托词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南京条约》影响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学者指出:“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五千万,但现在至少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罗马法造就的体系之下。

”这表明:A. 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B. 罗马法适用范围广阔C. 注重保护平民利益D. 契约精神是罗马法的核心2.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实质是A、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B、自由竞争逐渐让位于国家干预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3.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

”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包括()①“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②“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③“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④“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5.读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构成(%)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家庭规模不断缩小B.大家庭逐渐消失C.小家庭式样趋于单一化D.家庭观念日益淡薄6.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

”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7.右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

它讽刺的是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B.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C.二战中,美国对苏联提供援助D.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牢牢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8.从组织形式上看,它只是一种松散的论坛.但政府间对话也促进了自愿基础上的经济合作,其中涉及的领域很广。

”材料直接体现了()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政治多极化的加速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9.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10.下图中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的原因可能是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B.“一国两制”构想推动C.“九二共识”基本达成D.两岸“三通”最终实现11.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实质就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罗斯福新政中,其中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和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分别属于()A.增加产品供给减少消费B.增加消费减少产品供给C.减少产品供给增加消费D.减少消费增加产品供给12.18 世纪末19 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

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

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

……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

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杨凯《中国梦的方位》材料二 100多年前,法国文豪雨果曾有一个欧洲统一的梦想。

雨果在住处的庭院里种下一棵橡树。

雨果说,当这棵树长大之后,由欧洲各国统一而成立的“欧洲合众国”将在欧洲大陆建立起来。

——摘自央视纪录片《货币》材料三“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

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

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易中天《中国梦》请回答:(1)材料一的“旧山河”指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是如何“一路走到1949年”使“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3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雨果心中的“欧洲合众国”之梦在现实中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3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新时期为实现“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举措。

(2分)它与“欧洲梦”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14.(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

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用于流动的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有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有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机械设备等,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前期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

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

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地域隔阂的时代背景。

(6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条件。

(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届博览会的展品的特点。

(6分)(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分析这种发展趋势的双重性影响。

(7分)15.(15分)【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由于当时欧洲和日本科学文化落后,欧洲人和日本人虽然见到了中国的火器,但却没有立即加以仿制和使用……16世纪以来,欧洲人在火炮上取得的任何一点新的进步,就即被运用到舰船上……欧洲国家重金聘用铸炮师和技术精湛的制炮工匠,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把大批犹太工匠请到国内,……给予优惠待遇,令其铸炮。

1793年英使马嘎尔尼到北京谒见乾隆皇帝,在呈送的礼品单中包括8门每分钟可发射7颗炮弹的铜质野战炮。

事后清廷将之束之高阁,未加认真研究和仿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册材料二丁宝桢(洋务派)在办山东机器局和四川机器局期间“未雇用一洋人”,他认为雇请“洋匠”不但费用昂贵,“每名工值岁费二三千金”,更重要的是,“我方学彼之长,若再借彼人为工师,则西人之教法必将秘之而不能尽授”,凡“一切受制于洋匠”,制造亦不能精良。

……他在督川期间选拔和起用了曾昭吉、高启文等精通机器制造、勤奋钻研的技术人员。

他还在四川省内挑选“巧而朴者入局肄习”,为四川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中国民族报》材料三自明治元年至三十一年,政府共聘请外籍专家四千多人……1879年专家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脱颖而出,便及时削减外籍专家人数……十分注意将引进的西方技术加以“日本化”。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册[(1)唐宋时期,中国已开始使用哪些火药武器?(2分)根据材料一归纳16世纪以来英国火炮技术领先中国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丁宝桢的人才政策及其理由,(6分)并分析丁宝桢在洋务运动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日本“求知识于世界”的影响。

(2分)(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好人才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2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现在至少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罗马法造就的体系之下”可见,现在很过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这说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影响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它产生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托拉斯等高级形式垄断组织的出现,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垄断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因此选C。

考点:垄断组织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即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但与此同时启蒙思想家康德在总结启蒙运动是强调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所以启蒙思想家拥护法律,更主张建立法制社会,所以③不会是启蒙思想家的反对对象,排除③,答案选①②④B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反对封建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以建立民主制度为目的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是通过革命斗争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是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对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放好发展社会生产力。

因此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