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预防接种知识技能大赛试题库(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预防接种知识技能大赛试题库
一、单选题
1. 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0,1,6”方案中,“0”是指新生儿出生后( C )
A. 2小时内
B. 12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8小时内
2. 需要肌内注射的预防用生物制品有:( C )
A. 百白破麻疹疫苗白破甲肝减毒活疫苗
B. 百白破麻疹疫苗白破乙肝疫苗
C. 百白破乙肝疫苗白破
D. 百白破乙肝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
3. A群流脑疫苗基础免疫2针,间隔不少于( C )个月。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4. 下列对免疫程序描述正确的是( D )
A. 免疫起始月龄越早越好
B. 接种剂量过大,会使机体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但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C. 如果正常免疫程序被中断,应重新开始接种或增加接种次数
D. 流脑疫苗与麻疹疫苗可以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5. 卡介苗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是( B )
A. 上臂三角肌中部皮下注射0.1毫升
B. 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0.1毫升
C. 上臂三角肌中部皮下注射0.5毫升
D. 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0.5毫升
6. 根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发现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
伤风疑似病例后,进行网络报告的时限为( B )
A. 12小时内
B. 24小时内
C. 48小时内
D. 72小时内
7. 百白破混制剂基础免疫3针的程序为( A )
A. 3,4,5月龄
B. 2,3,4月龄
C. 4,5,6月龄
D. 5,6,7月龄
8. 具备冷藏条件的乡级疫苗储藏一般不超过( A )。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9. 疫苗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超过( A )应废弃,活疫苗超过( A )应废弃。
A. 1小时\0.5小时
B. 0.5小时\0.5小时
C. 1.5小时\0.5小时
D. 2小时\0.5小时
10. 下列哪些疫苗储存和运输的温度在2℃~8℃。
( B )
A. 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
B. 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
C. 乙肝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百白破疫苗
D. 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百白破疫苗
11. 关于免疫球蛋白的描述,下列哪一像是错误的?( A )
A. 可以与活疫苗同时接种
B. 接种活疫苗需间隔2周方可使用
C. 使用后间隔1个月才能接种活疫苗。
D.不能与灭活疫苗同时接种
12. 脊灰疫苗的损耗系数为( B )
A. 2.0-3.0
B. 1.1-1.3
C. 1.5-2.0
D. 1.5-2.0
13. 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定义为:( D )
A. 任何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报告的新生儿破伤风的病例
B. 任何出生后吸吮及哭闹正常,第2~28天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死亡病例和出现吸吮困难的病例
C. 出生后正常吸吮及哭闹,第2~28天发病,发病后不能吸吮或进食困难,随后发生肌肉强直和/或痉挛
D. A+B
E. A+C
14. 乙肝疫苗主要阻断母婴传播中的哪一个环节( B )
A. 宫内传播
B. 产程传播
C. 分娩后新生儿与母亲接触传播
D. 以上三个环节均可
15.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 B )
A. 卡介苗
B. 狂犬疫苗
C. 乙肝疫苗
D. 流脑疫苗
16. 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 A )
A. 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 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 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 百白破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E. 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28天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17. 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 A )
A. 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 口服脊灰糖丸
C. 皮下注射0.5ml麻疹疫苗
D. 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活疫苗开启超过半小时后不能使用
B. 灭活疫苗可以在开启两个小时内使用
C. 用碘酒消毒接种麻疹疫苗
D. 皮内注射应与注射面呈30°角
19. 预防接种的常见技术方法不包括:( D )
A. 皮下注射
B. 皮内注射
C. 肌肉注射
D. 静脉注射
20. 乙肝疫苗不主张臀部注射,主要原因是:( D )
A. 易损伤坐骨神经
B. 易损伤腓总神经
C. 臀部肌肉丰富,疫苗吸收太快
D. 臀部脂肪丰富,妨碍疫苗吸收
21. 关于疫苗外观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有摇不散块状物时,需用振荡器多次振荡后使用
B. 疫苗如冻结,应放置温水中缓慢解冻后使用
C. 安瓿有裂纹但未破裂时可使用
D. 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时不得使用
22. 下面关于疫苗接种皮肤消毒的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 C )
A. 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B. 可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进行皮肤消毒
C. 可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D. 要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
23. 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的相关资料,不包括下列哪种: ( C )
A. 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等
B. 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接种服务价格等
C. 疫苗厂家的服务电话
D. 预防接种工作流程
24. 狂犬病暴露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可分为三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
A.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B.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C.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为Ⅲ级
D. 皮肤破损被舔,但无出血为Ⅱ级
25.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应如何处置?( B )
A. 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
B. 无需进行处置
C. 立即消毒被舔部位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D. 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并获得知情同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26. 对于腿部轻微伤口处置,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
A. 缝合后用透气性敷料覆盖
B. 可不缝合,不包扎
C. 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D. 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
27. 对于下列伤口的处置,哪项是错误的?( C )
A. 波及眼内的伤口处理时,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用任何消毒剂
B. 口腔的伤口处理最好在口腔专业医师协助下完成,冲洗时注意保持头低位
C. 外生殖器或肛门部粘膜处伤口冲洗方向应当由外向内
D. 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可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
28. 对于下列关于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
A.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或臀部注射
B. 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
C. 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越早越好
D. 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
29. 对于关于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D )
A. 正在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
B. 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
C. 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
D. 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应当重新按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30. 关于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
A. 暴露部位位于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对侧大腿外侧肌群
B. 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时应隔日浸润注射较大伤口
C. 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上肢及胸部以上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到靠近疫苗注射部位的肌肉
D. 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当进行浸润注射
31. 被动物咬伤已超过24小时,下列关于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B )
A. 超过了24小时,无效了,不用再注射了
B. 被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原则上越早越好。
即使超过了24小时,只要在机体尚未发病之前接种狂犬病疫苗都有效
C. 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会对机体产生损害,所以不可以注射
D. 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预防效果会大大降低,所以可以注射也可
以不注射
32. 关于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后再次暴露后处置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
A. 距上次接种4年以上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B. 距上次接种2年时再次暴露者,应于0,7,28天各接种1剂疫苗
C. 距上次接种8个月时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
D. 距上次接种5个月时再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接种1剂疫苗
33. 我国预防接种的形式包括:( B )
A. 医院接种、门诊接种、上门接种
B. 定点接种、入户接种、临时接种
C. 应急接种、常规接种、临时接种
D.定点接种、应急接种、上门接种
34. 脊灰疫苗及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 C ) 天。
A. ≥15天
B. ≥15~30天
C. ≥28天
D. ≥20天
35. 2种减毒活疫苗可以在同一天、在()部位接种,若不在同一天必须间隔 ( B )天。
A. 不同,30天
B. 不同,28天
C. 相同,28天
D. 相同,30天
36. 接种减毒活疫苗后( C )周,可使用免疫球蛋白;使用免疫球蛋白后周( C ),可接种减毒活疫苗。
A. 4,2
B. 2,2
C. 2,4
D. 4,4
37. -20℃存放的疫苗为:( D )
A.麻腮风疫苗
B.乙脑减毒活疫苗
C.乙肝疫苗
D.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
38. 实施温度监测时,当班人员每天查看运行设备温度及冷链室环境温度( C ) 次。
A. 1
B. 3
C. 2
D. 4
39. 我国于( B )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A. 1994
B. 1992
C. 2002
D. 2000
40.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下面那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B )
A. 应在出生后24 h 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最好在出生后12 h 内,剂量应≥100 IU
B. 在出生后12 h 内先注射1 针HBIG,半个个月后再注射第2 针HBIG
C. 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HBIG的同时,应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 重组酵母
D. 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HBIG的同时,应在不同部位接种20μg 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CHO) 乙型肝炎疫苗
41. 下面关于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D )
A. 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 重组酵母或20μg CHO 乙型肝炎疫苗
B. 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
C. 对3 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 针,并于第2次接种3 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 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
D.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仅能持续3-5年,因此,一般人群应定期加强免疫一次。
42. 在意外接触HBV 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下面处理方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A. 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 等,并在3 和6 个月内复查。
B.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 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C. 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应立即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
D. 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 mIU/ml,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43. 下面关于疫苗接种剂次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B )
A. 大多数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次或更多剂次,以刺激机体产生充分和持久的抗体反应。
B. 增加或减少加各剂次疫苗的时间间隔均不降低疫苗的效果
C. 2剂次之间的长间隔比短间隔产生的免疫应答好
D. 中断的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接种或增加接种的剂次
44. 对于儿童常规免疫的疫苗完成基础免疫的时间,下面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A )
A. 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甲肝疫苗<12月龄完成
B. 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
C. 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
D. A群流脑疫苗≤18月龄完成
45. 关于流脑疫苗接种,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A. 流脑疫苗是灭活疫苗
B. 流脑疫苗全程共接种4剂次
C. 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2剂次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
D. 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46. 对于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免疫接种,下面描述哪一项是错误
的?( C )
A.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B. 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HIV相关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
C. 如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可接种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D. 如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可接种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47. 关于皮下注射疫苗,下面哪一项技术操作是错误的?( B )
A. 用于流脑疫苗、流脑A+C、麻疹疫苗、风疹疫苗和腮腺炎疫苗
B. 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C. 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表面成30~40°角
D. 快速刺入皮下约至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
48. 关于肌内注射疫苗,下面哪一项技术操作是错误的?(C)
A. 用于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
B. 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C. 针头与皮肤表面呈90°角,快速将针头全部刺入肌肉,
D. 注射完毕,快速后快速拔出针头,局部可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49. 每年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是哪一天?( D )
A. 3月24日
B. 3月25日
C. 4月22日
D. 4月25日
50. 每年世界狂犬病防治日是哪一天?( C )
A. 9月24日
B. 8月25日
C. 9月28日
D. 10月25日
51. 关于皮内注射疫苗,下面哪一项技术操作是错误的?( C )
A. 用于卡介苗注射
B. 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C. 针头与皮肤表面呈10-15°角,快速将针头全部刺入肌肉,
D. 注射完毕后勿按摩注射部位
52. 对于Ⅲ级暴露者是否应该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A )
A. 应该立即注射
B. 注射或不注射都可
C. 不需要注射
D.严禁注射
53. 请从下列各项中选出首次暴露后正确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A )
A. 0,3,7,14,28天各注射1个剂量
B. 1,7,14,28,35天各注射1个剂量
C. 3,7,14,28,35天各注射1个剂量
D. 0,3,7,14天各注射1个剂量
54. 2岁以下婴幼儿在注射狂犬病疫苗时,应禁止注射的部位( C )
A. 上臂三角肌
B. 大腿前外侧肌肉
C. 臀部注射
55. 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剂量标准( B )
A.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10IU/Kg, 抗狂犬病血清40IU/Kg
B.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 抗狂犬病血清40IU/Kg
C.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40IU/Kg, 抗狂犬病血清20IU/Kg
D.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40IU/Kg, 抗狂犬病血清10IU/Kg
56. 如果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当天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接种首针狂犬病疫苗( C )天内,仍可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A. 3天内
B. 5天内
C. 7天内
D. 14天内
57. 已进行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该如何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C )
A. 0,3,7天各接种1剂量
B. 0,3, 7,14天各接种1剂量
C. 0,3天各接种1剂量
D. 全程接种
58. 已进行全程免疫后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该如何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A )
A. 0,3,7天各接种1剂量
B. 0,3,7,14天各接种1剂量
C. 0,3天各接种1剂量
D. 全程接种
59.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于什么时候开始施行?( C )
A. 2005年3月16日
B. 2005年4月16日
C. 2005年6月1日
D. 2005年7月1日
60.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共有多少章?多少条?( D )
A. 8章75条
B. 8章74条
C. 8章72条
D. 8章73条
61. 下列关于接种单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接种单位应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B. 接种单位应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C. 接种单位应当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D. 接种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并只需要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2.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 C )制定。
A.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B. 省、自治区、直辖市CDC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63.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疫苗及其有关材料可以采取查封. 扣押的措施,并在()内作出处理决定;疫苗需要检验的,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内作出处理决定。
( C )
A. 15日,15日
B. 7日,7日
C. 7日,15日
D. 15日,7日
64. 接种单位在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后应立即向( C )和( C )报告。
A.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主管部门
B.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 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65.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B )
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D. 2002年12月1日
66.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B )
A. 传染源
B. 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C. 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D. 易感人群
67. 保护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主要是指( C )
A. 保证一定的营养,改善生活环境
B. 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C. A+B
D. 接种疫苗
68. 被狗等动物咬伤后应( C )
A. 立即到医疗机构处理伤口
B. 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狂犬疫苗
C. A+B
D. 以上都不是
69.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指的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偶合症是:( D )
A. 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B. 是指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影响生理过程;
C. 是指受种者原患有慢性疾病,在预防接种后立即引起加重或急性复发;
D. 以上都是
70. 药品批发企业申请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D )
A. 具有从事疫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B. 具有保证疫苗质量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
C. 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
D. 以上都是
71. 我国是乙肝的高流行地区,从( )年起乙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计划。
( B )
A. 1998年
B. 2002年
C. 2004年
D. 2005年
72. 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设区的市级或省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 D )
A. 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的
B. 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
C. 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D. 原因复杂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73. 下列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 D )
A. 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B. 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C. 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D. 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74. 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的诊断,必须由( B )做出。
A. 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 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诊断专家组
C. 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 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诊断专家组
75.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由( D )成立。
A.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 市级以上医学会
C. 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76.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为( A )人以上的单数?
A. 3
B. 5
C. 7
D. 9
77.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后,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或收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的申请,应在( C )日内交由县级疾病预防机构开展调查诊断工作。
A. 2
B. 3
C. 5
D. 7
78. 需要对诊断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损害程度分级的,由申请人向( A )申请。
A. 省、设区的市级医学会
B.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 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79. 调查诊断专家组在作出调查诊断后(B )日内,将调查诊断结论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A. 5
B. 10
C. 14
D. 30
80. 受种方. 接种单位. 疫苗生产企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时,可以在收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之日起(C )日内向接种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医学会申请进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并提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所需的材料。
A. 15
B. 30
C. 60
D. 90
81. 医学会应当自收到有关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材料之日起( )日内组织鉴定,出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书。
情况特殊的可延长至( )日。
(D)
A. 15 30
B. 30 60
C. 45 60
D. 45 90
82. 医学会在作出鉴定结论( B )日内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书送达申请人,并报送所在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A. 7
B. 10
C. 15
D. 30
83. 对设区的市级医学会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书之日起( C )日内,向接种单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申请再鉴定。
A. 7
B. 10
C. 15
D. 30
84.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调查诊断文书档案、有关资料和医学会鉴定的文书档案和有关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D )年。
A. 5
B. 10
C. 15
D. 20
85. 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的相关资料,不包括下列哪种: ( C )(与23题重复)
A. 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等
B. 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接种服务价格等
C. 疫苗厂家的服务电话
D. 预防接种工作流程
86. 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
( A )
A. 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 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 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 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E. 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28天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87. 群体性AEFI是指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受种者中,发生( A )例及以上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严重AEFI。
A. 2
B. 5
C. 10
D. 15
88. 需要调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报告后( B )小时内调查率≥90%。
A. 24小时
B. 48小时
C. 72小时
D. 96小时
89. 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在调查后( B )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率≥90%。
A. 5
B. 7
C. 10
D. 15
90. 凡麻疹疑似病例出疹后( C )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
体阴性,应采集第2份血标本。
A. 4天
B. 2天
C. 3天
D. 28天
91. 麻疹疑似病例出疹后4-28天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但与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有明确流行病学联系,且无其他明确诊断者,属于( B )。
A. 排除病例
B. 临床诊断病例
C. 实验室诊断病例
D. 不明原因病例
92.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初始年龄段是( ),初始接种()剂次。
( B )
A. 8月龄,1
B. 6月龄,2
C. 1周岁, 2
D. 2周岁,1
93. 以下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的要求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 A )
A. 在麻痹出现14天后采集
B. 间隔24-48小时采集两份标本
C. 运送到实验室时要带冰
D. 每份标本重量≥5克
94. 凡( D )临床符合AFP病例分布在同一个县或相邻的县,且其发病时间间隔在()个月以内的AFP病例叫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
()
A. 5例,1
B. 3例,2
C. 10例,2
D. 2例或2例以上,2
95. VDPV全称是:( C )
A. 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
B. 脊灰疫苗相关病例
C.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D. 脊灰野病毒确诊病例
96. 在AFP病例麻痹发生( D )天后,县或市级疾控机构要对所报告的AFP病例进行随访。
A. 30
B. 75
C. 90
D. 60
97. 消除麻疹通过( D )等策略和措施,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A. 提高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
B. 加强麻疹监测
C. 及时处理暴发疫情
D. 以上都是
98. 消除麻疹要求以县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以上,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以上,15岁以下流动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以上。
(C)
A. 98,98,95
B. 95,95,98
C. 95,95,95
D. 98,98,98
100. 预防接种服务流程正确的是:( D )
A. 通知儿童监护人→建档、确定接种对象→实施接种→留观
B. 通知儿童监护人→实施接种→建档、确定接种对象→留观
C. 建档、确定接种对象→通知儿童监护人→实施接种
D. 建档、确定接种对象→通知儿童监护人→实施接种→留观
101. 我省要求产科新生儿预防接种个案覆盖率和及时录入率达()%以上,个案信息录入完整率达()%以上。
(B)
A. 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