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杂交水稻叶片SPAD值的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的初步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杂交水稻叶片SPAD值的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的初步构建任红军;许桂玲;冯跃华;李杰;王晓珂;高钰琪;由晓璇;韩志丽;李家乐
【期刊名称】《中国稻米》
【年(卷),期】2024(30)2
【摘要】为探明水稻叶片SPAD值的最佳测定叶位和最佳的SPAD值次级指标,并构建基于水稻叶片SPAD值的氮素营养诊断模型,开展以品种为主区,氮肥施用量为副区的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
参试品种为Q优6号和宜香优2115,氮肥施用量设5个水平(纯N 0、75、150、225、300 kg/hm^(2)),分析叶片的敏感性、代表性和稳定性,并探讨SPAD值次级指标与施氮量和叶片含氮量之间,及叶片氮积累量与叶片含氮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叶片敏感性、代表性和稳定性大小顺序分别为L4(顶4叶)>L3(顶3叶)>L1(顶1叶)>L2(顶2叶)和L3>L4>L2>L1、
L2>L3>L4>L1,可见,L3、L4可作为氮素营养诊断的共同理想指示叶。
选择L3、L4的SPAD值几何平均数(GMSI34)作为最佳的SPAD值次级指标。
由叶片氮积累量与产量和叶片含氮量的抛物线方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GMSI34与叶片含氮量的指数方程,求得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的SPAD值次级指标的临界值(GMSI34_(临))分别为48.5、44.3和42.9,与实际获取的GMSI34实相比较,若GMSI34_(实)-GMSI34_(临)<0时,则表明水稻缺氮,需要追氮,若GMSI34_(实)-GMSI34_(临)≥0,则表明水稻氮营养充足,无需追氮。
综上,基于杂交水稻叶片SPAD 值的氮素营养诊断模型,可为杂交水稻高效氮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总页数】8页(P5-12)
【作者】任红军;许桂玲;冯跃华;李杰;王晓珂;高钰琪;由晓璇;韩志丽;李家乐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大学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04
【相关文献】
1.光照及氮素水平对水稻冠层叶片SPAD值动态变化的影响
2.杂交中稻齐穗后叶片 SPAD值衰减对氮素稻谷生产效率的影响(英文)
3.氮素对水稻冠层叶片SPAD值影响试验研究
4.不同生育期水稻叶片SPAD值与氮素指标相关关系
5.基于冠层高光谱遥感的杂交水稻植被指数氮素营养诊断模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