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三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篇解读☆
怒而挠之
要刺激敌人使其发怒,以 挠乱其理性,使其轻举妄 动,给我有机可乘。
诸葛亮试赠司马懿巾帼妇 人之服。
☆计篇解读☆
采取逊懦的态度,使敌人骄慢。魏与赵攻韩,韩
卑 而 骄
告急於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 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 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
晦。他的父亲萧顺之曾经帮助齐高帝 建立齐朝政权,立下赫赫战功。齐武 帝继位后,开始对萧顺之不太放心了。 随后,萧顺之奉旨平定齐武帝之子的 叛乱,事后齐武帝却反悔了,竟然把 罪怪到萧顺之头上。萧顺之因为此事, 忧虑而死。萧衍为了不引起齐武帝的 猜忌,做事谨慎,为人低调。司州一 战班师回朝后,萧衍便主动交出了军 权。平日里,他常常乘坐一辆折角的 小车,纵情留恋于山水之间。表面上, 他爱慕山水之情,装作对权力不感兴 趣,实际上他一直在等待时机的到来。
之
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
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
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
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
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
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
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於是令齐军善射者
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
郭子仪之单骑见虏
☆计篇解读☆
子仪曰:“虏有数十倍之众,今力固不敌, 且至诚感神,况虏辈乎!”诸将曰:“请 选铁骑五百卫从。”子仪曰:“适足以为 害也。”乃传呼曰:“令公来!”虏初疑, 持满注矢以待之。子仪以数十骑徐出,免 胄而劳之曰:“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 是?”回纥皆舍兵下马齐拜曰:“果吾父 也。”子仪召其首领,各饮之酒,与之罗 锦,欢言如初 。《旧唐书·郭子仪传》
☆计篇解读☆
实而备之
智伯欲袭卫国,假装太子
假想敌的军备充实, 我非严加防备不可。
逃亡,使奔卫国,南文子 曰:“太子颜为君子也,
甚爱而宠,非有大罪而亡,
必有大故。”使人迎之于
境,曰:“车过五乘,慎
勿纳也。”智伯闻之,乃
止。
强而避之
☆计篇☆
暂避锋锐,而等待时机。 萧衍吸取了父亲的教训,善于韬光养
☆计篇☆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 留之;将不听吾计, 用之必败,去之。 计 利以听,乃为之势, 以佐其外。势者,因 利而制权也。
☆计篇解读☆
未来战略决策五忌
一、国力不足,不可以兴 兵(包括人力、财力、军 力);
二、时机不到(包括国际 形势,周围国家的动态对 我不利)不可以兴兵;
三、国内不安定,不可以 兴兵;
☆计篇解读☆
“信”:诚信,言而有信,赏罚有 信。
“仁”:仁慈,爱抚士卒。 孙子主张爱抚士卒,说“视卒如
婴儿”、“视卒如爱子”(《地 形》)。
☆计篇解读☆
诸葛亮指出: “为 将之道,军井未汲, 将不言渴;军食未熟, 将不言饥;军火未燃, 将不言寒;军幕未施, 将不言困。夏不操扇, 冬不衣裘,雨不张盖, 与众同也”。(《心 书》)
☆计篇☆
亲而离之
楚汉战争中,汉用陈平
一是指君臣将士之间 离间楚君臣的“离间计”
相亲
利用项羽多疑信谗的缺 点,写了一封假信,自
二、赵之四十万众而坑 于长平,此兵之为民 之死生也;
三、符坚举国长驱,一 败而辱国丧身,此兵 之为国之存亡也。
☆计篇解读☆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 道--上下同生共死
以计,而索其情:一 天--天时
曰道,二曰天,三曰 地,四曰将,五曰法。
地--地利
将--智信仁勇严
法--军制
☆计篇☆
地是从根据地到战场的远近,战 地的险要与平坦,战线的延长与 广狭,生地还是死地。
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将是说将者必须具备智、信、仁、 勇、严五个要素。
法是有关于军队的编制,官员之 间的职责,后勤保障三个方面。
☆计篇解读☆
智足以料敌;张良 运筹。; 羊祜之遗药陆逊;
以哭之。”《史记·吴起列
传》
☆计篇解读☆
勇则能制敌; 汉之飞将军李广。
☆计篇解读☆
匈奴侵上郡,上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者数 十骑从,见匈奴三人,与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从百骑往驰 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 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 也。已缚之上山,望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惊, 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我去大军 数十里,今如此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 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广令曰:“前!”未到匈奴 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骑曰:“虏多如 是,解鞍,即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解 鞍以示不去,用坚其意。”有白马将出护兵。广上马,与 十余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至其百骑中,解鞍,纵马卧。 时会暮,胡兵终怪之,弗敢击。夜半,胡兵以为汉有伏军 于傍欲夜取之,即引去。平旦,广乃归其大军。《汉 书·李广传》
☆计篇☆
仁则能爱人;吴起之吮疽;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
穰苴之分粮。
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
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
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
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
人曰:“子卒也,而将,
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母曰:“非然也。往年吴
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
遂死於敌。吴公今又吮其
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
☆计篇解读☆
严则能备敌;
杨素之驭军严整。
素多权略,乘机赴敌,应 变无方,然大抵驭戎严整, 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 宽贷。每将临寇,辄求人 过失而斩之,多者百余人, 少不下十数。流血盈前, 言笑自若。及其对阵,先 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则 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 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 三二百人复进,还如向法。 将士股忄栗,有必死之心, 由是战无不胜,称为名将 《隋书·杨素传》
☆计篇解读☆
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自己有才能的,表面 装作无才能的样子, 使仇已者放心,这是 从个人处世来说的。
有作战的力量,破敌 的战斗力,却表面装 出怯弱不能战的样子。
李牧对付匈奴人。
☆计篇解读☆
近而示之远,远而 示之近。
一是攻击时间上
二是攻击地域上
日俄战争,日本最初 已决定与俄国开战, 但不愿露于表面,当 时的国民、学者都催 促立即开战,而内阁 总理桂太郎却不轻于 表明意旨,一到决定 断交,瓜生舰队即不 失机在仁川击沉两艘 俄舰。
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
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
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齐
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史记·孙子
列传》
☆计篇解读☆
佚而劳之
敌军驻扎一地,兵力 充实,给养丰足,安 闲以畜锐气,将为所 欲为,是谓佚,而使 之疲于奔命,是谓劳 之。其方法,或用空 袭,或行夜袭,或威 胁敌人或示以进攻敌 人之状。
四、人民不拥护,不可以 兴兵;
五、战略上处于两面或多 面作战的态势,不可以兴 兵。
☆计篇解读☆
兵者,诡道也。
兵法是奇诈的术策,不 是正经的伦理道德。 《军争篇》说,“兵以 诈立,以利动,以分合 为变者也。”
不仅诈敌,且诈我士卒, 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诡道,一定是欺道,权 道,变道,诈道。
☆计篇☆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这是孙子选择将帅的标准,向将帅提出了应具
备“智、信、仁、勇、严”五种品德。 “智”:智谋才能。要求将帅足智多谋,具有
较 高的政治素养,清醒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力。 克劳塞维茨指出:“指挥官的职位越高,智力、
理解力和认识力在他的活动中越起主导作用”。
☆计篇解读☆
“勇”:勇敢果断,临 危不惧,冲锋在前。
克劳塞维茨说:“军 事活动总是离不开危 险的,而在危险中最 可贵的精神力量是什 么呢?是勇气。”
“严”:严肃军令,严 明军纪,严于律己。
五德之间是互相联 系,互相影响,互相 制约的关系,如果失 衡,就适得其反。 “专任智则贼,偏施 仁则懦,恃勇力则暴, 令过严则残”。(贾 林《孙子兵法》注)
篇战 攻篇 篇 实 争变 军形 地 攻 间
篇篇
篇 篇篇 篇篇 篇 篇 篇
决兵 胜贵 庙神 堂速
不胜 正 避 以为 战兵 合 实 迂将 屈先 奇 击 为之 兵胜 胜 虚 直道
处知 合 慎 知 军天 利 战 敌 相知 而 修 之 敌地 动 功 道
☆计篇解读☆
一、兵不可以轻举,穷 兵黩武,汉武之所以 衰。
☆计篇☆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 在今天观之,应补充若
情,
干.
曰:主孰有道?将孰 第一,工业生产能力
有能?天地孰得?法
孰强;
令孰行?兵众孰强? 第二,财政孰富;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吾以此知胜负矣。
第三,外交孰富
☆计篇解读☆
法令孰行? 赏罚行则将威行。
☆计篇解读☆
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 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原得君之宠臣,国之所 尊,以监军,乃可。”於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 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於军门。” 穰苴先驰至 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 不甚急;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 贾乃至。穰苴曰:“何後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 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 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 骚动,士卒暴露於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 皆悬於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後至 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 救。既往,未及反,於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 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 “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史记·穰苴列传》
☆计篇综论☆
《管子》:凡攻战之道,计必先 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是以先 计而后战。
史思明谓诸将曰:“光弼之兵寡 弱,可屈指而取太原,鼓行而西, 图河陇、朔方,无后顾矣!”光 弼所部将士闻之皆惧,议欲修城 以待之,光弼曰:“城周四十里, 贼垂至,今兴功役,是未见敌而 自疲矣。”乃躬率士卒百姓外城 掘壕以自固。作堑数十万,众莫 知所用。及贼攻城于外,光弼即 令增垒于内,环辄补之。贼城外 诟詈戏侮者,光弼令穿地道,一 夕而擒之,自此贼将行皆视地, 不敢逼城。强弩发石以击之,贼 骁将劲卒死者十二三。城中长幼 咸伏其勤智,懦兵增气而皆欲出 战。 《旧唐书·李光弼传》
孙子兵法
☆计篇综论☆
谋略
《孙子兵法》的中心 思想是力求以智谋胜 敌,而不只是以力胜 敌。它认为:军事斗 争,不仅是军事力量 的竞赛,也是敌我双 方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等综合的斗争。
☆计篇综论☆
张昭:战国诸子言攻 战之术,其间以权谋 而辅仁义,先智诈而 后和平,唯孙武十三 篇而已。
☆计篇解读☆
孙子曰:兵者,国之 大事,死生之地,存 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集中反映了孙子的进 步战争观 。
从国家的全局和高度 探讨战争问题,显露 出孙子的“慎战”思 想。
与其说是为重视战争 而强调研究战争,毋 宁说是为着慎重对待 战争而强调研究战争
☆十三篇军事战略解读☆
计作 谋形 势 虚 军九 行地 九 火 用
☆计篇☆
利而诱之
饵以小利,取其大利
牺牲一部队以为他部 队的取胜
以金钱爵位收买敌人 投降。
刘邦的招降政策 降城即以侯其将。
☆计篇解读☆
乱而取之
用各种手段,来扰乱 敌军和敌国,而乘机 攻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英国伦敦日日新闻的 社长诺氏操纵着协约 国的新闻,对德内部, 大播恶劣的宣传使德 国前方受着铁弹,后 方受着纸弹。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 道是什么?却国家元首或政府有
可与之死,可与之生, 道,可使国民的意志一致,共同
而不畏危也;天者, 生死,人人燃烧着必胜的信念,
阴阳、寒暑、时制也; 不管在什么情形下,都不怕危险。
地者,远近、险易、 天是利用阴阳、寒暑时制而相机
广狭、死生也;将者, 作战。
智、信、仁、勇、严 也;法者,曲制、官 道、主用也。凡此五 者,将莫不闻,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