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坐骨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
![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437e1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1.png)
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张晓丽【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方法首先对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色谱分析,然后选择肾功能衰竭患者10名与肾功能正常者10名,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镇痛麻醉后测定药代动力学情况。
结果罗哌卡因在其浓度0.05~2.50 mg/L 时呈良好的线性,最低检测浓度为0.025 mg/L。
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血浆中的平均回收率为104.1%,RSD 为3.43%。
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肾功能衰竭组与肾功能正常组的t1/2β、CL 与 T 值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有很好的血药峰浓度,而肾功能衰竭可影响其在体内的消除,促进药物的体内蓄积,从而发挥更好的麻醉作用。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000)012【总页数】2页(P84-85)【关键词】甲磺酸罗哌卡因;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作者】张晓丽【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药剂科,河南濮阳 45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1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局部麻醉药。
与其他局麻药一样,不仅适用于外科手术麻醉,尤其适用于剖腹产术、急性疼痛的控制[1-2]。
肝肾功能影响罗哌卡因的代谢[3-4]。
本研究探讨了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现报道如下。
1.1 仪器Agilent 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化学工作站);医用离心机:LD-2A型:快速液体混合器:CAY-1型; ER-182A型电子天平(日本)。
1.2 药品与试剂甲磺酸罗哌卡标准品:布比卡因;甲醇、乙腈;水为三重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1 色谱条件色谱柱Symmetry Shield Ct18(5p m,150×4.6m m)柱;流动相:0.01mol/L。
磷酸二氢钾-乙腈(体积比为84∶16,pH 3.0)溶液,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内标:布比卡因。
甲磺酸罗哌卡因药效学与药动学
![甲磺酸罗哌卡因药效学与药动学](https://img.taocdn.com/s3/m/4fa56133a0116c175e0e483b.png)
究负责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
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参加单位
,开展临床研究试验。
甲磺酸罗哌卡因药效学与药动学
•研究一 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效学研究
•研究设计
•本试验研究采用随机、单盲、成组阳性对照
分成两组:
•对照药(n=72) :7.5mg/ml 盐酸罗哌卡因
•
(阿斯利康公司)
•试验药(n=72):8.94 mg/ml 甲磺酸罗哌卡因
•
(安徽振星威尔曼制药有限公司)
PPT文档演模板
甲磺酸罗哌卡因药效学与药动学
•研究一 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效学研究
•研究对象的选择
• 入选标准
PPT文档演模板
✓ 选择下腹部手术病人:子宫切除术、卵巢 肿瘤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下肢手术。 ✓ 首次接受硬膜外麻醉。 ✓ ASA Ⅰ~Ⅱ级 ✓ 年龄 18 ~ 65岁 ✓ 体重 45 ~ 80公斤 ✓ 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甲磺酸罗哌卡因药效学与药动学
PPT文档演模板
甲磺酸罗哌卡因药效学与药动学
•研究一 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药效学研究
•麻醉方法
❖ 不用术前药,术中使用咪达唑仑0.02mg/kg为镇静剂。 ❖ 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并连接监测仪。 ❖ 皮肤局麻药用1%利多卡因。 ❖ 用18号穿刺针在腰1~2或腰2~3椎间隙进针,进入 硬膜外腔,并插入导管,向头侧置管3cm。 ❖ 2%利多卡因5ml用作硬膜外阻滞的试验剂量。5分钟 后确认导管未误插入蛛网膜下腔或静脉内,在5分钟内 (速度2.5~5ml/min)注入研究用药10-15ml。注射结 束作为研究评价的起点(0分钟),并记录注射研究药 物的时间。
•研究评价及观察指标
•麻醉效果 —— 感觉阻 滞
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进展
![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d5d015af121dd36a22d825a.png)
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进展罗哌卡因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较低,低浓度时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效果显著,麻醉及镇痛效果确切,作用时间长,现在临床上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其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的进展做一综述。
标签:罗哌卡因; 麻醉镇痛罗哌卡因(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纯左旋体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其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低,低浓度时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明显[1],在麻醉、术后镇痛等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的进展做一综述。
1 药理学特点1.1 药代动力学罗哌卡因主要由肝脏代谢,约1%不经代谢由肾脏排泄[2]。
成人静脉输注罗哌卡因的清除率为(0.82±0.16)L/min,高于布比卡因,稳态分布容积和消除半衰期均短于布比卡因,因而可有效防止药物累积,降低中毒风险。
硬膜外腔注射罗哌卡因后呈现出双吸收相,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并按一级速率过程进行消除[1]。
其在婴幼儿的血浆峰浓度时可出现时间延迟。
1.2 药效动力学已证实,罗哌卡因是开放的钾通道阻滞剂,其与阻滞位点解离后,通道才能关闭。
文献显示,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机制主要在于其对Na+通道的抑制[3]。
注射低浓度(25~50)μmol/L的罗哌卡因对兔离体去髓鞘迷走神经C纤维(无髓鞘,与痛觉传导有关)的阻滞速度快于Aδ纤维(有髓鞘,与运动功能有关),从而表现为感觉与运动分离[1]。
1.3 毒性作用罗哌卡因的毒性较低,游离罗哌卡因引起中枢神经症状的动脉血浆浓度为0.6mg/L,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症状较布比卡因持续时间短,且更易于控制。
常规剂量的罗哌卡因具有血管收缩作用,对心脏的影响表现为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平均动脉压下降,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每搏量和心排血量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布比卡因低,罕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3]。
老年患者后路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剂量的研究
![老年患者后路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剂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fac1e0e009581b6bd9ebcd.png)
急性 E B病毒感染 患儿 总 T细胞 、D8 ' C q 细胞 增高 , 与相关报
道 一致 。急 性 感 染 组 C 8 ' D q 细胞 的 活 化 水 平 高 于 慢 性 E B
病毒感 染组 和对照组 , 证实 了 C 8 D+ T细胞 在急性 E B病 毒感 染 中的高度 活化和增 殖 状态 , 有利于发 挥 清除病 毒作用 。 国外研究提示 E 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 T淋 巴细胞 的功 能缺陷是 E B病毒持续增殖 的主要原 因,慢性 活动性 E B病
p t ns i eee ho i at e E V i et r . d Vrl ae twt svr rnc ci B n ci l JMe i , i h c v f o叨 o
内固定术 。 局麻药过敏 、 穿刺部 位感染 、 神经功能障碍及体质 量< 0k 或> 0 g者排除在外 。所有患者经 医院伦理道德 5 g 10k 委员会 审批及本人知情 同意 , 年龄 6 — 5岁为 老年组 , 58 年龄 1— 5岁为青年组 , 83 每组 2 0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 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 )见表 l .5 , 。 表 1 2组患者一般情 况比较 (幻) 蟊
对照组 ,D q 细胞 未见 明显增高 , D  ̄ L — R 细胞虽 高 C 8" C 8P A D + d
于对 照组 , 明显低 于急性 E 但 B病毒 感染组 , 明 C 8 ' 表 D q 细 胞在慢 性 E B病毒感染患儿体 内处于低水平 活化状 态 , 增 其
罗哌卡因用于椎管内及区域阻滞麻醉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罗哌卡因用于椎管内及区域阻滞麻醉的临床及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599912763231126edb11b4.png)
罗哌卡因用于椎管内及区域阻滞麻醉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文摘要前言f盐酸罗哌卡因是一种新的、有效的、长效局部麻醉药,是纯s一对映体,它比R结构对映体和消旋物有明显的优势。
它脂溶性低,高蛋白结合力,分子量274。
研究证实对c纤维抑制程度与布比卡因相似,对A纤维抑制程度。
罗哌卡因比相同浓度的布比卡因要少16%,为感觉和运动纤维作用的相对分离提供了依据。
而低中枢神经系统(cNS)毒性和心脏毒性,则可使其被高浓度地应用于临床手术,以提供有效麻醉。
局麻药作用于神经或脊柱,其作用局限于手术影响的部分躯体,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或防止与手术创伤相关的应激反应。
游离的罗哌卡因是药理活性成分,它是潜在全身毒性的预示a7本研究通过三种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肾上腺素对0.5%罗哌卡因用于臂丛麻醉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还对不同浓度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用于狗蛛网膜下腔早期脊髓和神经根超微结构和病理的改变进行了研究,从而揭示高浓度大剂量罗哌卡因对脊髓早期超微结构和病理均有负面影响,为今后临床用药剂量和大剂量罗哌卡因偶然注入蛛网膜下腔,其预后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一.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目的:通过三种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并通过监测血药浓度,确定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参数。
厂方法:27例骨科择期下肢手未病人,ASA分级I—II级,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以o.5%、o.75%、l%罗哌卡因20lIll行硬膜外麻醉,然后观察血流动力学,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两节段感觉平面消退时间、感觉最高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最大阻滞程度等一系列参数,来判断三种浓度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
同时,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0、20、30、45、60、90、120、150IIlin及3、4、6、9、12h分别抽颈内静脉血3llll,3000r/Illin离心10IIlin后取上清置一20℃冰箱中保存。
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
![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ff7272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7.png)
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神经阻滞技术,可用于手术麻醉,术后镇痛等多种临床应用。
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是两种常用的局麻药,其复合给药方式可能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作用机制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通过阻断钠通道来产生麻醉效果。
罗哌卡因也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其作用机制类似于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的复合给药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增强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二、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1. 腰段硬膜外阻滞: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可以通过硬膜外腔给药,进入腰间隙,阻滞坐骨神经传导,产生麻醉效果。
2. 靠近坐骨神经根的针尖注射: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可以通过针尖直接注射到坐骨神经根附近,更加直接地作用于坐骨神经。
三、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的不同给药方式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1. 腰段硬膜外阻滞方式: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通过硬膜外阻滞的方式给药,需要药物在硬膜外腔中扩散到坐骨神经根处,起效时间相对较长。
通常需要20至30分钟左右才能达到麻醉效果。
2. 针尖注射方式: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通过针尖直接注射到坐骨神经根附近,药物直接作用于神经,起效时间相对较短。
通常只需要5至10分钟左右就能产生麻醉效果。
以上两种给药方式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的应用,具体使用哪种方式还需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来决定。
四、结论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腰段硬膜外阻滞方式需要更长的时间起效,而针尖注射方式则能更快地产生麻醉效果。
在选择给药方式时应综合考虑病情及医生建议,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总结了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旨在提供参考和指导,为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做出合理的治疗决策。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镇痛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镇痛](https://img.taocdn.com/s3/m/dde7a1fe3169a4517623a38b.png)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镇痛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踝部手术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拟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下行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C组(n=30)和右美托咪定组D 组(n=30),在超声及神经刺激器双重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C组注射0.5%罗哌卡因10 ml,D组注射含有右美托咪定0.5 μg/kg的0.5%罗哌卡因10 ml。
采用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外侧入路法阻滞坐骨神经,C组注射0.5%罗哌卡因20 ml,D组注射含有右美托咪定0.5 μg/kg的0.5%罗哌卡因20 ml。
记录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术后4、8、24、36和48 h静息疼痛V AS评分,评分>4分者使用氟比洛芬酯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氟比洛芬酯使用量及心动过缓、过度镇静、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在4、8、24、36、48 h时间点,D组的V AS 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内D组的氟比洛芬酯的使用量明显少于C组,恶心呕吐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可以安全应用于老年人踝关节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可以减少静脉镇痛药物的使用,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标签:右美托咪定;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老年人随着超声技术的应用,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行踝关节手术,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干扰较其他麻醉方式更小,已成为越见广泛应用的一种麻醉方式[1]。
另外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能增强罗哌卡因的外周神经阻滞作用,而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混合右美托咪定的罗哌卡因应用于老年人外周神经阻滞是否安全可靠,对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有何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索[2]。
0.2%罗哌卡因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松解术后镇痛
![0.2%罗哌卡因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松解术后镇痛](https://img.taocdn.com/s3/m/1534e2f7e009581b6bd9eb94.png)
超声引导经臀下入路 0 . 2 %罗哌卡 因连续坐骨神经 阻滞 的半数有效背 景量为 4 . 3 m l / h , 9 5 %可信 区间 0 . 2 %罗哌 卡因在超 声引导下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手法松解术后连续坐骨神 经阻滞 , 半 数有效背 景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d e t e r m i n e t h e m e d i a n e f f e c t i v e b a c k g r o u n d v o l u m e( M E B V 5 0 ) o f 0 . 2 %r o p i v a c a i n e i n u l t r a s o u n d — g u i d e d
要】 目的 本研究 旨在测定老年患者超声 引导下 以 0 . 2 %罗哌卡 因连续坐 骨神经阻滞应 用于膝关节 松解术后镇 痛的
选 取 宣 武 医院 2 0 1 4年 1 月至 2 0 1 6年 5月 全 膝 关 节 置 换 术 ( T K A) 后 行 膝 关 节僵 直 手 法 松 解 术 患 者
半数有效背景 量。方法
2 2例 , 年龄 6 5— 7 9岁 , 体 质量 5 8— 9 0 , 美 国麻醉医师协会 ( A S A) 评分 I一Ⅲ级 , 静 脉全身麻 醉下手法松解后 行超声 引导下 经臀下人路定位 , 定位成 功后 置 入连 续 刺激 导 管 , 采用 D i x o n序贯 法 0 . 2 % 罗 哌卡 因连续 坐 骨神 经 阻滞 , 开 始背 景 流量 为 5 ml / h , 如术后 2 4 、 4 8 h患者阻滞效果完善 , 则下一例患者背景量减少 0 . 5 m l / h ; 如果阻滞效果不完善 , 则下一例患者背景流量 增加 0 . 5 m l / h 。结果
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高龄下肢骨折手术的应用效果
![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高龄下肢骨折手术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3a182f310912a2161479298e.png)
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高龄下肢骨折手术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总结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高龄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对38例下肢骨折手术的高龄患者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观察麻醉效果。
结果37例患者阻滞效果完善,单纯应用神经阻滞即可满足手术要求。
患者手术前后HR及BP无明显变化。
术中仅1例患者发生了恶心、呕吐反应,未予特殊处理。
其他患者均未出现无不良反应。
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是高龄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神经阻麻醉;止低浓度罗哌卡因;高龄;下肢骨折下肢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由于高龄患者常常并存多种疾病,手术治疗时,麻醉风险相对较大。
由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单侧下肢骨折手术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对人体生理干扰小,不影响胃肠和泌尿系统功能,尤其适合用于老年患者。
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在38例高龄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中,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患者,男21例,女16例;年龄75~88岁。
ASAⅡ~Ⅲ级。
其中16例并存高血压、糖尿病,9例并存冠心病,6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5例患者经肺功能检查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例呼吸道感染。
12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予监测心电图、无损血压测量(NIBP)、SPO2,建立静脉通道,行后路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
(1)咪唑安定05~1 mg、芬太尼20~50 ug,静脉注射,面罩吸氧。
②体位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屈膝收腹。
确定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脊柱中线相交点,从该点向阻滞侧旁开4~5 cm作为腰丛的穿刺点。
③确定坐骨神经穿刺点为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垂直线下2 cm处(4)常规消毒铺巾,以05%的利多卡因作穿刺点皮内及皮下浸润麻醉。
分别在腰丛和坐骨神经穿刺点上进行穿刺。
0.4%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在后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中半数有效容量的探讨
![0.4%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在后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中半数有效容量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bceac11ba1aa8114431d93c.png)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m e d i a n e f f e c t i v e v o l u m e ( E V 5 0 )o f 0 . 4 % r o p i v a c a i n e h y d r o c h l o r i o k i n j e c t i o n f o r u h r a s o u n d —
c I ) 。结果 : 0 . 4 %盐酸罗哌卡 因注射 液超声引导 后入 路胭 窝坐 骨神 经 阻滞 的 E V 。 为1 5 . 2 m L及 其 9 5 %C I 为 1 3 . 4—1 7 . 2 mL 。
结论 : 0 . 4 %盐酸罗 哌卡 因注射液超声引导后人路胭 窝坐骨神经阻滞 的 E V 。 为1 5 . 2 mL 。
包音 , 孙永兴 , 纪存 良, 李梅
( 首都 医科 大学 附 属北 京 同仁 医 院麻 醉 科 , 北京 1 0 0 7 3 0 )
[ 摘 要] 目的: 探讨 0 . 4 %盐 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在超声 引导后入路胭窝坐骨 神经阻滞 时的半数 有效容量 ( E V 。 ) 。方法 : 选择 3 0
g u i d e d p o s t e r i o r p o p l i t e a l s c i a t i c n e r v e b l o c k .Me t h o d s :3 0 A S A I o rⅡ f e ma l e p a t i e n t s . a g e d 3 0—5 0 y r we i g h i n g 5 0—7 0 k g r e c e i v e d
罗哌卡因用于坐骨神经阻滞时最低有效容量的研究
![罗哌卡因用于坐骨神经阻滞时最低有效容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cd53c610a6f524cdbf8500.png)
罗哌卡因用于坐骨神经阻滞时最低有效容量的研究675000云南楚雄州中医院摘要目的:比较0.375%罗哌卡因用于腘窝和臀肌入路坐骨神经阻滞时所需最低有效容量的差异。
方法:择期行单侧足跟手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腘窝组(P组)和臀肌组(S组)。
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行坐骨神经阻滞。
P组经腘窝入路,S组经臀肌入路,按照改良Dixon’s增加-减少法给药,观察两组的最低有效容量,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记录麻醉起效时间。
结果:除P组平均容量26±5ml高于S组17±5ml外(P<0.05),其余指标两组没有差异。
结论:远端腘窝入路阻滞坐骨神经所需0.375%罗哌卡因的容量要大于近端臀肌入路法。
关键词罗哌卡因最低有效剂量坐骨神经阻滞外周神经阻滞的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关罗哌卡因对上述两种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的最低有效容量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随机研究旨在比较0.375%罗哌卡因用于腘窝和臀肌入路坐骨神经阻滞时所需最低有效容量的差异。
资料与方法择期行单侧足跟手术的患者48例,年龄19~53岁,ASAⅠ~Ⅱ级。
随机分两组,腘窝入路组(P组)和臀肌入路组(S组),每组24例。
排除标准:有局麻药过敏史、糖尿病史、周围神经病变史及穿刺部位感染等。
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常规监护,给予咪達唑仑2mg静脉注射。
手术要求在膝关节下使用止血带,为消除不适行股神经阻滞。
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位有经验麻醉医师执行。
穿刺方法:①腘窝入路:患者俯卧位,在腘窝底边中线向上9cm偏外侧1cm 处进针,针尖向头侧偏45°。
选用Braun Stimuplex HNS11刺激仪,采用Stimuplex D22G穿刺针,长100mm,刺激脉冲频率2Hz,脉冲时间0.1ms。
刺激起始电流强度1mA,当出现足背屈或趾屈,内翻或外翻时,减少刺激电流至0.3~0.4mA,仍有效应器肌肉收缩,即可注入局麻药。
②臀肌入路:患者侧卧,患肢在上,屈髋30°~50°,屈膝90°,健侧下肢伸直。
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的疗效观察
![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ff9c8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f.png)
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的疗效观察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过程中,吗啡联合罗哌卡因被广泛应用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对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技术,常用于骨盆和下肢手术。
吗啡和罗哌卡因是两种常见的麻醉药物,它们分别具有镇痛和局部麻醉的效果。
将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镇痛效果。
一项研究对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研究对象为60例行骨盆和下肢手术的患者,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组和单独使用罗哌卡因组。
观察指标包括术后第一次镇痛时间、镇痛效果评分和满意度评价。
结果显示,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组的术后第一次镇痛时间明显延长,达到了8小时,而单独使用罗哌卡因组的镇痛时间仅为4小时。
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组的镇痛效果评分较高,满意度评价也更好。
在机制上,吗啡通过激活脊髓内的µ-阿片受体发挥镇痛作用,而罗哌卡因则通过局部麻醉作用阻断神经传导。
通过吗啡的镇痛作用和罗哌卡因的局部麻醉作用的互补,可以实现更好的镇痛效果。
此外,吗啡还具有镇静和抗焦虑的效果,有助于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和恢复。
然而,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吗啡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和镇静,特别是在高剂量下。
因此,在使用吗啡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剂量调整,以确保安全性。
此外,吗啡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和便秘等不良反应,需要进行监测和处理。
综合而言,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它们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镇痛时间和镇痛效果,同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需求量。
然而,使用吗啡时需要注意剂量调整和副作用的监测。
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是必要的,以评估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本文的观察和探讨,我们对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的疗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探讨不同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应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
![探讨不同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应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https://img.taocdn.com/s3/m/09d14efbb4daa58da1114ac3.png)
探讨不同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应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谢卫华发表时间:2017-05-22T14:12:43.4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作者:谢卫华[导读] 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过程中应用0.3%的罗哌卡因60mL,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持续时间长、阻滞范围广。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应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40例,根据罗哌卡因浓度和容量不同分为三组:Ⅰ组210例接受0.3%罗哌卡因60ml麻醉,Ⅱ组210例接受0.4%罗哌卡因45ml麻醉,Ⅲ组220例接受0.4%罗哌卡因60ml用药,观察三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及组织范围。
结果:(1)Ⅲ组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比Ⅰ、Ⅱ组均显著缩短,持续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而Ⅰ、Ⅱ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Ⅰ、Ⅲ组的阻滞范围相比Ⅱ组均显著增大(P<0.05),但Ⅰ、Ⅲ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均无局麻药中毒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过程中应用0.3%的罗哌卡因60mL,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持续时间长、阻滞范围广,麻醉效果满意且安全,值得推荐。
【关键词】神经阻滞;腰丛;坐骨神经;罗哌卡因;临床作用【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210-02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机体生理功能、血液流变学等影响较小,且麻醉安全性较高,基本不会产生呼吸抑制,用于下肢手术可取得完全麻醉的效果[1]。
罗哌卡因是目前临床开展这一麻醉方案的首选药物,但关于其最佳浓度与容量问题尚存在争议。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拟定三种罗哌卡因使用方案对患者进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总结如下。
罗哌卡因下肢神经阻滞与CSEA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下肢神经阻滞与CSEA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c6181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5.png)
罗哌卡因下肢神经阻滞与CSEA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谭金慧【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opivacaine for lower limb nerve block and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algesia (CSEA) in orthopedic surgery for senile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84 senile patients to receive orthopedic surger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lower limb nerve block group (group A) and a CSEA group (group B)(n=42,respectively).Ropivacaine for lumbar-sciatic nerve block or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algesia was respectively applied to the two groups.The anesthetic effects,amount of anesthetic drugs and stress response in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1)The initial effect time of esthesic and motion block in group A was earlier than that in group B;the maximum time of esthesic and motion block and block duration were longer than those in group B;the initial effect time,the maximum time and the duration of motion block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P < 0.05);(2)the anesthesia induction time and block perfection time in group A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group B,and the amount of local anesthetic drugs was less than that in group B (P <0.05);(3)the epinephrine (E),renin (R),noradrenaline (NE) and angiotensin II (AT II) levels upon skin incision in group A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P < 0.05);(4)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in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 < 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opivacaine for lumbar-sciatic nerve block in orthopedic surgery for senilepatients can ensure perfect esthesic and motion block,reduce the amountof local anesthetic drugs,relieve patients’ stress response in operation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anesthesia.%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下肢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4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下肢神经阻滞组(A组)与CSEA组(B组),各42例,分别采用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或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及术中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1)A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快于B组,感觉、运动最大阻滞时间及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均低于B组(P<0.05);(2)A组麻醉诱导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B组,局麻药物用量少于B组(P<0.05);(3)A组切皮时肾上腺素(E)、肾素(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均低于B组(P<0.05);(4)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 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感觉、运动阻滞完善,且可减少局麻药物用量,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7(027)008【总页数】3页(P811-813)【关键词】老年;骨科;腰硬联合;麻醉;下肢;神经阻滞【作者】谭金慧【作者单位】430000武汉,武汉市第三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42老年患者合并较多慢性疾病,大部分合并骨质疏松,且机体代偿能力差、血管内皮功能差、心血管自我调节能力低,因此,在行骨科手术时,对麻醉要求高[1]。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39e085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f.png)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杨艳【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9(027)010【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超声; 罗哌卡因; 股神经; 坐骨神经; 髋关节手术; 血流动力学【作者】杨艳【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麻醉科河南安阳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4; R687.4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重,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比率逐年增高[1],但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内科疾病,有多脏器损害可能,手术麻醉难度较大,需选择一种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的科学麻醉方法[2]。
椎管内麻醉是既往常用麻醉方法,但可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波动、尿潴留等并发症[3]。
随着麻醉医学的深入研究,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被逐渐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麻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
本研究以本院110 例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及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对2017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于本院择期行髋关节手术的110 例老年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 例。
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Ⅰ~Ⅲ级;③手术均成功完成,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髋关节感染性疾病;②合并其他严重骨折、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肝肾功能异常;③凝血功能障碍;④精神障碍;⑤麻醉药物过敏。
观察组男女比率 32/23,年龄 62~78 岁,平均(67.56±4.20)岁。
对照组男女比率30/25,年龄61~78 岁,平均(68.19±4.52)岁。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f8fc5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4.png)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安玉明【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17(045)011【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循环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膝及膝关节以下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单侧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Ⅰ组给予0.3%罗哌卡因、Ⅱ组给予0.4%罗哌卡因60ml,腰丛和坐骨神经的注药容量均按2:1分配,测定不同时间点感觉、运动阻滞评分,记录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进行阻滞范围评分.监测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呼吸参数(RR、SPO2)、血流动力学参数(MAP、HR)变化.结果两组注药后5、10、20、30分钟感觉阻滞及运动阻滞良好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明显慢于Ⅱ组(P<0.05),且持续时间短于Ⅱ组(P<0.05);两组阻滞范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在神经阻滞下完成手术.两组术中15分钟时的MAP、HR、SPO2、RR均较术前下降,但Ⅰ组术中15分钟时的SPO2、R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AP、HR与Ⅱ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且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总页数】3页(P78-80)【作者】安玉明【作者单位】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麻醉科,北京10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8【相关文献】1.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研究 [J], 李文波;苑研新;赵玉国;张云红;米冬梅2.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J], 谢林波3.不同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在老年患者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中的应用 [J], 黄海明;蔡宏伟;罗建伟;王寿平4.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J], 张太平5.腰丛-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 孙双春;李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4b324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7.png)
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张太平【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05(015)007【摘要】目的评估使用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下肢手术老年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拟行择期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ASAⅡ~Ⅳ级,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R组,n=20)和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20),均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正确定位后两点分别给予0 375%的罗哌卡因(R组)或左旋布比卡因(L组).记录麻醉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效果(术中及术后2、4 hVAS评分)、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术中辅助用药量、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L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R组(P<0.05),L组镇痛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R组(P<0.05),R组术后3 h疼痛评分高于L组(P <0.05).MAP或HR在两组各时间点的总体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均可用于行下肢手术的老年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具有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循环稳定、并发症低等优点.【总页数】3页(P1093-1095)【作者】张太平【作者单位】湖南省临澧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临澧,41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4【相关文献】1.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J], 安玉明2.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J], 谢林波3.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及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J], 张昕;王晖;王臻;兰自侃4.超声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高龄骨科患者单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 张振; 潘明5.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骨科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J], 解西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罗比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盐酸罗比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b0c8a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c.png)
盐酸罗比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肖洁;王祥瑞;蔡美华;孙大金【期刊名称】《临床麻醉学杂志》【年(卷),期】2005(21)11【摘要】目的采取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盐酸罗比卡因血药浓度,观察该药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病人的药代动力学指标.方法8例择期单下肢手术病人,使用0.375%盐酸罗比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5、10、15、20、25、30、40、50、60、90、120、180、240、360、720、1 440 min采取静脉血.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反相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分离,并用3P97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线性范围10~8 000 ng/ml,仪器灵敏度AUFS为1ng/ml,所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为:Cmaxi(3.09±0.89)mg/L,Cmax2(3.84±1.58)mg/L,t1/2Kα(7.56±4.65)min,t1/2β(890.3±365.8)min.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行血浆盐酸罗比卡因浓度的测定,方法稳定、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该药在此种条件下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总页数】3页(P731-733)【作者】肖洁;王祥瑞;蔡美华;孙大金【作者单位】200127,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200127,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200127,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200127,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不同浓度罗比卡因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比较 [J], 陈曦;吴昱;丰新民;毕好生2.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效果的对比 [J], 张湘东3.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腰联合麻醉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效果的比较 [J], 赵涛;黄建成;李申一;钱若筠4.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 PFN 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李安超5.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股-闭孔-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J], 代晨旭;蔡宁;官双双;李慧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r to fs n o y b o k i e it i g o p wa o g rt a h ti o n r u ( u a i n o e s r l c n g r r r u s l n e h n t a n y u g g o p P< O 0 ) No sg a c . 1 . i—
niia o orbl k a fc ntm t oc w sobs r e T h e k c nc nt a in ofr pia ane i h e it i ou a e v d. e p a o e r to o v c i n t e g ra rc gr p w s
[ src] 0be t e To iv siaet ep ama o ieiso o ia an s dfrsit ev Ab ta t jci v n e t t h h r ck n tc fr pv c ieu e o cai n r e g c
bl k i l ry p te t . M e h s Tw e t p te t s fer d fom s i tc e e r n m l v d d oc n ede l a in s t od n y ains uf e r ca ia w r a do y dii e
1 O 1
实用 疼 痛 学 杂 志 2 0 0 9年 4月第 5 第 2期 卷
P i l , r 0 9Vo. , anCi J Api2 0 , 15 NO. n l 2
.
论 著
.
罗 哌卡 因用 于 老年 患 者 坐 骨 神 经 阻 滞 的药 代 动 力 学研 究
程文华 王 妮 荣
骨 神 经 阻滞 , 给药 后 5 1 、5 2 、O 9 、8 、6 、2 n采 静 脉 血 2ml 用 高效 液 相 色谱 仪 测 在 、O 1 、5 5 、0 1 0 3 0 7 0mi , 应
定 血 浆 罗 哌 卡 因 的浓 度 。结 果 老 年 组 患 者 感 觉 阻 滞 的 持 续 时 间 明 显 长 于 青 年 组 ( < Oo ) 无 P . 1,
de e m i e t o e t a i o v c i bTe hIC e h fe dm i s r to t r n hec nc n r ton ofr pia ane by La c m t od a t ra nita i n. Re u t The s ls
s itc n r eb o k n fb o d wa a e r m en a , 0, 5, 5 5 9 1 0, 6 7 0 mi o ca i e v l c ,a d 2 ml l o s tk n f o v i t5 1 1 2 , 0, 0, 8 3 0, 2 n t o
体 内 蓄积 时 间较 长 。
【 键 词】 坐 骨 神 经 痛 ; 神 经传 导 阻 滞 ; 罗 哌 卡 因 ; 药 代 动 力 学 关
Ph r a o n tc f r pi a a ne f r s i tc ne v o k i l e l te t a m c ki e i s o o v c i o c a i r e bl c n e d r y pa i n s
± 1 1 n 均 明显 长 于青 年 组 ( . 2mi) P< 0 0 ) 结 论 . 1。 0 1 5 盐 酸 罗 哌 卡 因 可 安 全 用 于 坐 骨 神 经 痛 . 8
的 老年 患者 , 罗 哌 卡 因 等 浓 度 和 剂 量 下 , 年 患 者 对 该 药 的吸 收 、 布 和 清 除 均 相 对 缓 慢 , 物 在 但 老 分 药
sg ic n l o rta h ti o n ru ( inf a t lwe h n t a ny u gg o p P< O 0 ,1 5 土 0 7 mg I S2 7 ± 0 9 / ,t e i y . 1 . 3 . 3 / V . 5 . 7mg L) h
CHENG e h a,WANG ir n W n- u N -o g.De a t n f A 5矗 s0o ,T e4 9 Hopi lo A , p rme t P e Zg o h 0 s t f PL a
Qig a ,S a do g Pr vn e
明 显 运 动 阻滞 。 老年 组 峰 浓 度 明显 低 于 青 年 组 ( < O 0 , . 3 0 7 / S . 5 . 7rg L 。 P . 1 1 5 ± . 3mg L V 7 ±0 9 / ) 2 a
老 年组 吸 收半 衰 期 (1 2 士3 5 nV . 3 39 n 和 清 除 半 衰 期 ( 00 ± 3 9 nV . 0 1. 5 . 8mi S6 2 ± . 1mi) 1 . 1 . 9mi S4 5
【 要】 目的 观 察 罗 哌 卡 因 用 于 老 年 患 者 坐 骨 神 经 阻 滞 的药 代 动 力 学 特 点 。方 法 2 摘 O例 坐
骨 神 经 痛 的 患 者 随 机 分 成 2组 , 年 组 ( 1 ) 青 年 组 ( 8 。 使 用 0 15 盐 酸 罗 哌 卡 因 行 坐 老 一 2 和 = ) . 8
i t r u s g ra rc g o p( n o 2 g o p : e i ti r u ”一 1 2) a d y u g g o p(2 8 . p v cn . 8 n o n r u ,— ) Ro ia i e 0 1 5
wa s d f r s u 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