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铁路线网布局方案比选与软件开发

合集下载

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唐永政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集团公司摘要:本文根据济南都市圈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济南都市圈城镇空间布局规划,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的线网规划方法,研究了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各种构架方案,并提出了对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键词:城际轨道线网规划方案构架1。

概述济南都市圈地处山东省中西部,北临渤海,西北接京津冀大都市圈,东接山东半岛城市群,南与鲁南城市带、长三角都市圈紧密相连.它不仅仅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广大腹地,是中国大陆东部的南北交通枢纽地区,也是连接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的地区,更是中国环渤海大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地域优势。

济南都市圈范围包括济南市、淄博市、泰安市、莱芜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等七市市域,总面积5.27万平方公里,占山东全省的35。

1%;共包括1个副省级市、6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28个县、401个建制镇.2007年总人口和GDP分别为3219。

3万人和9337。

7亿元,人口密度611人/平方公里,区域城镇化水平39。

83%.2 济南都市圈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山东省城镇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在此后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的较高增速。

规划区域内,市辖区人口达2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济南、淄博2个;100万—200万人的城市有泰安、莱芜、聊城3个;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有德州、滨州等.2009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为4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7%近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平均发展水平。

2.1济南都市圈城镇空间布局规划济南都市圈的城市节点体系结构为“双核、多心、网状支撑"。

“双核”指济南市区主核和淄博市区次核;“多心"指泰安、莱芜、聊城、德州、滨州等五个城市的中心城区;“网状支撑"指培育若干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县级城镇,使之发展成为规模在20~50万人左右甚至更大的大中型城市,促进城镇体系的网状发展.总体定位:蕴育齐鲁、开放创新的文化性都市圈;山水形胜,生态宜居的环境友好型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连接长江三角洲地区、面向中原腹地的枢纽性都市圈;依托济南都市圈,辐射黄河中下游的强势龙头;环渤海南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空间发展目标:济南都市圈连绵发展、各中心城市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个中小城市集约优化布局的城镇密集地区;各级城市紧密互动、各项功能整合发展、各地区建设高度协调、城乡空间统筹布局的一体化区域;城乡空间优化集聚、基础设施建设均衡、生态地域保护完整、齐鲁文化发扬传承、水土资源持续发展的和谐空间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意义和目标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意义
1.科学制定城市经济发展计划的需要 2.制订城市各项设施建设计划的需要 3.控制轨道交通建设用地、降低工程造价的需要 4.轨道交通工程立项建设的依据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目标
1.协调好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2.实现城市土地规划发展目标 3.实现交通战略目标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与层次
线网方案设计的过程
1.在选择了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后,拟定线网 规模。 2.建立城市的初始研究对象交通路网。该路 网的线路包含主要的道路及现有的轨道交通 线路。 3.交通路网客流特征分析。
4.轨道交通初始线网方案设计。 5.线网方案分析。 6.线网方案评价、比选和筛选。建立线网评 价指标体系,对线网方案进行比较和筛选。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城市交通各种运 输方式都应当向高效节能型转变。纵观国内 外城市交通发展史,最好的解决途径是优先 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中、大容量公共交 通,限制私人机动交通发展。
兼顾交通疏堵的发展引导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捷运工具,既能进一 步促进多组团的网络式城市发展,又能有效制衡小 汽车交通的过度膨胀。 在密集区修建地铁、疏导交通仍是发展轨道交通的 重要任务之一。 发展成熟地区拥有较好的客流基础,既能有效地缓 解道路交通阻塞又能为日后营运提供财务保障。
分地带客运周转量统计 分地带客运量统计 线路建设长度 人•km/km 人次/km 元/人•km
地面公交承担客运周转量的下降(分地带统计) 取决于车站密度(分规模分地带统计)
5.设计方法
1)做好客流预测 2)做好沿线周边环境调查 3)确定合理的车站形式和埋深
首先,与各管线业主单位的配合和协调。 其次,建设与运营应密切结合起来。

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

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
架 ,提 出放 射 性构 架 方 案 、环 状 构 架 方 案 、 网状构 架 方 案 。通 过 对 3 个 方 案 的综合 比选 ,研 究 推 荐 关 中城 市群 城 际铁 路 网采 用 “ V ”字型主骨架加环状构 架方案。
关 键 词 :城 际 铁 路 ;路 网规 划 ;关 中城 市群
A bst r act :Th e pr ogr a mmi n g s c o pe o f i n t e r c i t y r ai l wa y ne t wo r k i n c i t y a g gl o m er a t i on i s d et er mi n e d
ag gl o m er a t i on .
Key W or ds:I n t er c i t y Rai l way ;Rai l way Ne w or t k Pr ogr am ; Gu an z ho n g Ci t y Aggl o m er a t i on
文 章编 号 :1 0 0 3 - 1 4 2 1 ( 2 0 1 3 ) 0 9 — 0 0 7 2 — 0 7
中图分 类号 :F 5 3 2 . 3
文献标 识 码 :B
关 中城市群城 际铁 路 网 规 划方案研究
S t u d y o n P r o g r a mmi n g o f I n t e r c i t y R a i l wa y N e t wo r k i n C i t y A g g t o me r a t i o n
摘 要 : 关 中城 市 群 城 际 铁 路 网规 划 范 围确 定 为 华 阴 以西 、 宝鸡 以 东 ,秦 岭 以 北 、 铜 川 以南 。 结 合 关 中城 市群 城 际铁 路 网 规 划 原 则 ,通 过 采 用 主 客 流 方 向线 网 规 划 方 法 ,分 析 关 中城 市群 城 市 空 间结 构 及 交 通 走 廊 ,确 定 关 中城 市 群 线 网 主 骨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
合理规模的影响因素有:城市的规模、城市交通需求、城市财力因
素、居民出行特征、城市未来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和国家政策等。其
中,城市发展的规模又包含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城市 经济规模、城市基础设施规模四个方面。
城市交通 需求
城市人 口 城市规模 形态及布 局 城市面 积 城市轨道 交通线网 规模
规模是从交通系统供给的角度来说的,从一个侧面体现系统所能 提供的服务水平。它主要以线网密度和系统能力输出来反映,其中系
统能力输出又与系统的运营管理密切相关。 大
路 网 密 度 小 小 系统能力 大 从系统能力和线网密度来
中等规模1 小规模
大规模 中等规模2
看有四种性质的规模度量
规模的合理性关系到建设 投资、客流强度,也关系到理 想的服务水平的设定、建设用 地的长远控制。
14)考虑运营上的配合。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过程
1.在选择了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后,拟定线网规模。
2.建立城市的初始研究对象交通路网。该路网的线路包含主要的道路 及现有的轨道交通线路。
3.交通路网客流特征分析。
4.轨道交通初始线网方案设计。 5.线网方案分析、评价、比选和筛选。
6.线网方案更新优化。
7.线路规划以及站场设计
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及其他基地的选址与规模研究、线路敷设方式及主 要换乘节点方案研究、修建顺序规划研究、轨道交通线网的运营规划、 联络线分布研究、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及环境要求、轨道 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案例:天津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框架
1. 线网规模
根据规划,线网规划远景年为2030年,将最终建成9条线路,总长262.9公里。规 划2020年线网规模为6条线路,总长193.1公里。在中心城区基本骨架基础上建设5号线, 全部建成1号线、2号线和4号线。 2.2015年城市快轨交通线网 2015年前计划建设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以及4号线中心城区段线路,总长 58.1公里。 1号线:自姚家至南关岭,线路全长约27.4公里,地下部分北起南关岭,南至河口。 2号线:自胜达至张家,全长35.4公里,地下部分北起哈大客运专线南关岭站,东至东 海公园。 4号线:自辛寨子至旅顺,全长58.4公里,地下部分自后盐至辛寨子。 3.中远期规划包括: 5号线:为贯穿中心城区东南部南北向骨干线,北起大连火车站站北广场,沿解放路至 虎滩新区。 旅顺南线:连接了中心城区和旅顺口区(南线),线路东起1号线河口站,终点旅顺开 发区。 金州西线及机场支线:通过1号线向北延伸连接了中心城区和金州区。线路起于1号线的 姚家站,至终点金海岸;机场支线从毛茔子向西至终点新机场站。 金州东线及金州联络线:连接金港区与金州区组团,起于开发区站,至终点九里;金州 联络线起点位于该线东山路站与砬河路站之间,向西到达新机场。 发展线:规划在金渤海岸预留至石河方向的发展线;在九里预留了向三十里堡方向的发 展线;在小窑湾预留了向登沙河方向的发展线。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优化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优化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优化方案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

然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方面仍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的优化方案,以期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便捷性。

一、调整线网结构,减少换乘次数当前许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存在换乘过多的情况,给乘客带来不便。

因此,调整线网结构,减少换乘次数是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的重要方面之一。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增加直达线路:在线网布局中,应尽量增加直达线路,减少换乘次数。

通过调研和分析,确定城市中人流量较大的起点和终点,将其设为直达线路的站点,方便乘客出行。

2.合并平行线路:在线网布局过程中,发现某些线路趋势相似、平行运行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合并这些平行线路。

这样既能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又能提高运输能力,减少换乘需求。

二、优化站点布局,提高出行便利性站点布局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便利性和出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我们应该:1.紧密结合城市规划:在规划新的轨道交通线路时,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现有交通网络,并与其紧密结合。

根据城市的功能分区、人口密度等因素,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位置,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2.加大步行与换乘站点距离:在站点布局中,合理设置步行距离与换乘站点之间的距离。

使乘客在进行换乘时不需要走过长距离,减少出行的不便。

三、增加低峰期班次,分时段运营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乘客的出行体验,应根据市民的出行需求合理安排运营班次和运营时间。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低峰期班次:针对交通高峰期和低峰期的不同需求,可以适当增加低峰期的运营班次。

这样不仅能够缓解高峰期的交通压力,还能够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2.分时段运营:根据市民的出行特点,可以将运营时间划分为不同的时段,实行分时段运营。

城际铁路线网布局方案比选与软件开发

城际铁路线网布局方案比选与软件开发


要: 根据 城 际铁路 线 网布局 的 特 点 , 从 规 划者 、 使 用者 、 相 关者 及 工程 实施 者 四方 利益 出发 , 考 虑 线 网结构 特 征 、 可实
施性、 社 会 效益 和 其他 相 关 因素 的影 响 , 建 立评 价 指 标体 系并给 出各指 标 具体 定 义和 量化 方 法 。采 用功 效 分析 法对 指 标 进行 归一化 处 理 并采 用 熵值 法确 定 各指 标值 权 重 , 基 于集 对分 析 原理 提 出了城 际铁 路 线 网布局 方 案 比选 方 法 , 运 用 Ot 开 发 平 台编 制软 件 并通 过 算例验 证 了该 方法 的可 行性 。 关键 词 : 城 际铁 路 ; 线 网布局 ; 方 案 比选 ; 评价 指 标 ; 集对 分 析 文献 标 志码 : A 中图 分类号 : U1 2 5 d o i : 1 0 . 3 7 7 8  ̄ . i s s n . 1 0 0 2 . 8 3 3 1 . 1 2 0 6 . 0 0 2 0
C o m p u t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计 算机 工程 与应 用
@ 博 士 论 坛 @
城 际铁 路 线 网 布局 方 案 比选 与软 件 开 发
吕 明, 罗 霞, 朱 海
L V Mi n g , LUO Xi a , ZHU Ha i
Ke y wo r d s :i n t e r - c i t y r a i l wa y; n e t wo r k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l a n s e l e c t i o n ;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e t p a i r a n a l y s i s

铁路规划与设计

铁路规划与设计
车载设备
接收列控中心的命令,结合列车自身状态,实现 列车的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
地面设备
包括轨道电路、应答器等,提供列车定位和速度 检测等功能。
调度集中和调度监督系统设计
调度集中系统
实现对铁路信号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视,提高运营效率。
调度监督系统
对列车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和记录,为调度员提供决策支持。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 识,铁路规划与设计需要更加注 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交通 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 的合作与交流将更加频繁,我国 铁路规划与设计需要积极借鉴国 际先进经验,加强与国际同行的 合作与交流。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持续学习新知识
并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
隧道设计
根据地质条件、隧道长度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隧道断面形状、支护方 式和施工方法,并进行结构分析和 设计。
特殊结构物设计
对于高墩大跨桥梁、长大隧道等特 殊结构物,需要进行专门的结构分 析和设计,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04
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设计
信号系统组成及功能
信号设备
为铁路沿线各车站、区间信号设备、通信设备等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系
统。
02
配电系统
将电力供应系统提供的电能进行合理分配,以满足各种用电设备的需要。
03
电力供应和配电系统设计要点
确定负荷等级、选择供电电源、设计配电网络结构等。同时,还需考虑
防雷接地、过电压保护、电能质量治理等方面的措施,以确保铁路电力
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包括救援、疏散、恢复等 措施,以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城际铁路线路选线与走向的设计规范

城际铁路线路选线与走向的设计规范

城际铁路线路选线与走向的设计规范城际铁路的线路选线与走向设计是城际铁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城际铁路的通行效率、运输能力和安全性。

合理的线路选线与走向设计不仅能够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益,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城际铁路线路选线与走向的设计规范,旨在为城际铁路建设提供指导。

一、选线原则城际铁路的选线应遵循以下原则:1. 高效便捷原则:选线应尽量缩短两个城市间的距离,减少运行时间,提高列车行驶效率。

2. 节约投资原则:选线应尽量利用已有交通基础设施,减少新建设施的投资成本。

3. 环境友好原则:选线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避免对生态系统和水源地的影响。

4. 社会公平原则:选线应尽量避免对土地、农田和居民的不利影响,保障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

二、走向设计要求1. 曲线半径和超高度:城际铁路的曲线半径和超高度应根据列车运行速度、车型和轨道限界进行设计。

曲线半径和超高度的合理选择能够保证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客的舒适度。

2. 车站位置和距离:城际铁路的车站位置应在两个城市的交通节点附近,并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和乘客出行需求。

车站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客流量进行合理的划分,以便实现高效的运输服务。

3. 设施配套和交通连接:城际铁路的走向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如地铁、公交和轨道交通等。

合理的设施配套和交通连接能够提高综合交通服务水平,方便乘客的出行。

4. 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城际铁路的走向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如地形起伏、地质灾害和生态保护等。

选择合适的线路能够降低工程建设难度和成本,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三、线路选线与走向设计的流程1. 初步研究:根据城市间的距离和交通需求,初步确定城际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开展对线路选线的调研和论证。

2. 方案比选:根据城市规划、地质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多个线路选线方案,并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3. 方案优化:在比选的基础上,对各个方案进行合理优化,进一步完善线路选线与走向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范(2017)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范(2017)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范Code for urban railway network planning(2017)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交通需求分析 (6)5 服务水平与线网层次 (9)5.1服务水平 (9)5.2线网层次 (10)6 线网组织与布局 (13)6.1一般规定 (13)6.2线网组织 (13)6.3线网布局 (14)6.4运能配置 (17)7 线路规划 (18)7.1一般规定 (18)7.2线路 (18)7.3车站 (19)7.4敷设方式 (19)7.5交通衔接 (20)8 综合评价 (22)9 车辆基地规划 (23)10 用地控制规划 (24)10.1一般规定 (24)10.2线路区间 (24)10.3车站 (24)10.4车辆基地 (25)10.5其他设施 (25)本规范用词说明 (26)引用标准名录 (27)附:条文说明 (28)Contents1GENERAL PRINCIPLE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TER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BASIC REGULAT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TRA VEL DEMAND ANALYSIS (6)5 SERVICE LEVEL AND CLASSCIFICATION OF RAILWAY NETWORK (9)5.1SERVICE LENEL OF RAILWAY NETWORK (9)5.2CLASSIFICATION OF RAILWAY NETWORK (10)6 NETWORK PLANNING (13)6.1GENERAL REQUIREMENTS (13)6.2NETWORK ORGANIZATION (13)6.3NETWORK LAYOUT (14)6.4TRANSPORT CAPACITY ARRANGEMENT (17)7 NETWORK PLANNING (18)7.1GENERAL REQUIREMENTS (18)7.2LINE (18)7.3STOP (19)7.4LAYING MODE (19)7.5TRANSPORT CONNECTION (20)8 COMPREHENSIVE EV ALUATION (22)9 DEPOT AND MAINTENANCE BASE PLANNING (23)10 LAND USE CONTROL PLANNING (24)10.1GENERAL REQUIREMENTS (24)10.2SECTION BETWEEN STOPS (24)10.3STOP (24)10.4DEPOT AND MAINTENANCE BASE (25)10.5OTHER FACILITIES (25)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26)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7)EXPLANATION OF PROVISION (28)1总则1.0.1为满足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引导优化城市空间与功能布局,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安徽省皖江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

安徽省皖江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
REN Zh e n g — z h e n g
( Ch i n a Ra i l wa y S I YUA N S u r v e y a n d D e s i g n G r o u p C o . ,L t d .,Wu h a n 4 3 0 0 6 3,Ch i n a )
处 于 快速 发 展 阶段 , 城 际轨 道 交 通 的 规 划 建 设 是 城 市群 发 展 的 必 然 要 求 。根 据 皖 江 地 区城 市 群 的特 征 , 提 出符 合
皖 江 地 区 的轨 道 交 通规 划 的 原 则 、 方 法; 通 过 分析 皖 江地 区的 空 间 节 点 、 交通走廊 , 采用具 有代表性 的“ 点、 线、 面” 要 素分析法 , 把 皖 江地 区城 际轨 道 交通 线 网分 为主 骨 架 城 际 网 和 都 市 圈 城 际 网 两 个 层 次 进 行 规 划 , 为安 徽 皖 江 地
b e e n r a i s e d t o n a t i o n a l s t r a t e g y .Wa n j i a n g d i s t r i c t ,wh i c h i s a k e y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s t r i c t f o r a c c e o n I nt e r c i t y Ra i l Tr a n s i t Ne t wo r k Pl a nn i ng Sc h e me
f o r Wa n j i a n g Di s t r i c t i n An h u i P r o v i n c e
f o r mu l a t e a n i n t e r c i t y r a i l t r a n s i t pl a n n i n g s c h e me or f t h i s u r b a n a g g l o me r a t i o n. I n t h i s p a p e r ,b a s e d o n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3.15•【文号】国办函〔2021〕27号•【施行日期】2021.03.1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1〕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3月15日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与此同时,在铁路规划建设工作中,一些地方存在片面追求高标准、重高速轻普速、重投入轻产出等情况,铁路企业也面临经营压力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等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学有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全面增强铁路安全质量效益、服务保障能力和综合发展实力。

到2035年,使铁路网络布局结构更加优化完善,铁路债务规模和负债水平处于合理区间,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当好先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强规划指导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军民融合需要,综合考虑铁路与公路、水运、民航、城市交通等关系,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的统筹衔接,科学编制铁路发展规划,形成分层分类、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

长株潭城际规划交通西环线线路局部方案比选研究

长株潭城际规划交通西环线线路局部方案比选研究

程科学决策手段来进行选线。关于都市圈市域郊铁路选线科 策的论文就更少。
通过介绍项目的基
,择了山塘路站到学士路站进行重点方案比选研究。同 比多种科学决策分析方法,最后选择运
分析 结合模
判法,从技术、经济、环
等方面 路 进行评价,得出最优方
案。这样分析有利于将传统的经验决策转换成科 策,以期
路和轨道交通相关工程 提
来,沿 沙 潭主 潭州大道行进。清 站 地下
一层站,大 端设支线接入3号线一期工程,实现与3号
线一期贯通。正线 中转向 接 塘站,山塘站位于
3号线一期山塘站西侧,潭州大道西侧地块内,与既有3号线
塘站换乘,站后设
返线,并预 远期向北 :条
)现在需要重点研究的山塘 学士路站的敷设 ⑺)
段主要
素有清 、巡 、学士路、规划大王山空
多⑻,有辆转弯、
项目线 案的因素众 力 术因素,有 、工
建设费用、运营期间的费用、车辆费 及 费 经济
素⑼,有噪音、 辐射等环境
素,还有城市规划、
国防等社会 +10]o
评 象 多样,结构 ,既
有工造造
的指标,还有环境
的指标,难


行优化分析和评价。
AHP:
的 分解成各 成因素,然后 些
素按
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比较, 层
,尤
其是对都市圈市域郊铁路提供一个选线案例。
【关键词】 城际线路;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轨道交通
【中图分类号】(212.32
【文献标志码】A
从国家 层面,支持都市
成熟,
足的线
建设市

潭城
交通西环线连接 :
潭都市

广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初探

广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初探

广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初探胡友生【摘要】广东省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对于缓解广东省内外交通压力,满足高速发展的广东经济和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广东省城际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采用多模块网络层次分析法的线网规划方法,在广东省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格局的宏观指导下,详细分析城际客运需求,提出广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架构,并通过不同线网架构的优缺点分析,给出推荐线网方案.【期刊名称】《铁道经济研究》【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城际轨道;线网规划;方案架构【作者】胡友生【作者单位】铁道部运输局运力资源策划部,北京,100844【正文语种】中文广东省现辖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21个地级市,地处我国南大门,毗邻港、澳地区,是中国通往世界各地的主要门户之一。

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持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广州、深圳、佛山人均GDP均超过10 000美元大关,超过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标准。

全省2008年城镇人口占63.4%,其中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率已经超过70%,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通过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广东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将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广东省交通发达,高速公路网覆盖所有地级市,以10条国道为骨架的全省公路网把全省城乡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初步形成以公路干线为骨干,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配套的综合客运体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公路为主导的城际交通模式已经逐渐显示出其能力上的制约,高速公路和省道运输负荷严重,运能紧张,部分高速公路出现拥堵。

在广东省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力有限的情况下,不适宜再大规模拓展公路交通,必须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际交通模式。

国铁既有线作为货运主通道和中长途普速客车通道,能力上无法满足大量城际客流需求;客运专线的性质决定其在站点设置、运营组织等方面以适应中长途跨境客流出行为主特征,无法适应城际客流特点;城市轨道交通是服务城市内部的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承担各城市内部交通客流。

轨道方面的策划书3篇

轨道方面的策划书3篇

轨道方面的策划书3篇篇一《轨道方面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推动轨道方面的建设与发展,特制定本策划书。

二、策划目标1. 明确轨道交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方向,提升轨道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 推动轨道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加强轨道项目的建设管理,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4. 促进轨道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经济领域的繁荣。

三、市场分析1. 对当前轨道交通市场的需求进行调研,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轨道交通的需求特点和趋势。

2. 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其运营模式、技术优势、市场份额等,找出自身的竞争优势和不足。

3. 研究政策法规对轨道交通发展的影响,把握政策机遇,规避政策风险。

四、项目规划1. 确定轨道线路的布局和规划,考虑城市发展的需求、人口分布、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规划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

2. 制定轨道车辆的选型和采购计划,根据线路特点和运营需求,选择适合的车辆类型和数量。

3. 规划轨道车站的设计和建设,注重车站的功能性、便利性和美观性,打造现代化的交通枢纽。

4. 研究轨道信号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升级方案,提高轨道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五、运营管理1. 建立健全轨道运营管理体系,包括运营组织架构、规章制度、人员培训等。

2. 优化运营调度方案,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准点率,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

3. 加强票务管理,提供便捷、多样化的票务服务,满足乘客的不同需求。

4. 开展乘客服务提升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乘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六、技术创新1. 鼓励轨道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加大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投入。

2. 推动轨道自动驾驶技术、智能运维技术、绿色节能技术等的应用和推广。

3.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轨道专业人才,提升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提高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质量的几个主要问题

提高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质量的几个主要问题

经营管理0 引言20世纪90年代,我国综合交通建设以民航机场和高速公路建设为代表取得了较快发展,而同期铁路建设基本处于蛰伏期和忍耐期,以建设关系国计民生的主骨架、升级改造主通道为建设脉络。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

正是这份纲领性文件,让我国铁路建设在近10年来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建设项目呈现井喷式,铁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2015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km,建成高铁线路1.8万km,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铁路建设项目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给铁路建设的前期研究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这些变化包括:铁路运营网络日趋完善,网络构成更加复杂,点线能力协调成为衡量网络效能最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十二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深度调整期,经济发展动力由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与此同时,铁路的客货运输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采取审慎的态度科学预测项目客货运量;2013年铁路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需要贯彻落实国发[2013]33号《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铁路投资主体逐步多元化,地方政府、企业等参与铁路建设的积极性在提高,项目功能定位、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及重大技术方案越来越受到提高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质量的几个主要问题薛新功: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200070摘 要: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的成果是项目立项和决策的依据,是控制勘察设计整体质量的源头和关键。

针对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对一些有特点的建设项目进行剖析,从项目建设必要性、功能定位、运量预测、技术标准、重大方案、投资控制、财务可持续性及综合开发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和总结思考,可供今后铁路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参考借鉴。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讲解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讲解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讲解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是指在城市间建设的铁路线路所需遵循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城际铁路的建设对于促进城市间交通互联互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城际铁路设计规范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确保城际铁路的安全、高效运行,也可以保障城际铁路在建设过程中的持续发展。

首先,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包括了城际铁路线路的选址及设计、线路标准、车站规划设计、高架桥梁设计、隧道设计、车站场地及设施规划等内容。

这些规范的制定是基于城际铁路线路特点和未来发展需求的综合考虑,旨在确保城际铁路的功能完善、安全可靠。

其次,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对于线路的选址及设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首先要考虑城际铁路线路的功能定位,包括客运、货运的需求,以及城市间的交通流量情况等。

其次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要考虑线路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

在城际铁路设计规范中,对于车站规划设计也做了详细规定。

车站是城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旅客乘降的场所,还是城市交通枢纽。

因此,对于车站的选址、规划、设计要求都有详细规定,包括站点布局、站场容量、乘降设施等方面。

车站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客流量、换乘需求等因素,确保车站的功能完善、便捷。

此外,城际铁路设计规范还对高架桥梁设计、隧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高架桥梁在城际铁路建设中是常见的结构形式,对于高架桥梁的设计要求可以确保桥梁结构稳定、安全。

隧道是城际铁路线路中较为复杂的结构,设计规范中对于隧道的洞口、结构、排水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以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最后,城际铁路设计规范还包括了车站场地及设施规划等内容。

这些规范的制定可以保障城际铁路车站的功能完善、服务质量提升。

车站场地规划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城市规划等因素,确保车站的便捷性和交通连接性。

车站设施规划则包括了站台、候车室、乘降设施等内容,要求设施建设符合标准,方便乘客使用。

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闫创
【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
【年(卷),期】2016(060)008
【摘要】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是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中的重要项目,线路方案受沿线城镇布局、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区、煤矿采空区、旅游开发区等多种因素影响。

从规划选线、环保选线、地质选线、工程选线以及站位选线等不同方面,以综合选线的研究方法在众多的控制因素中通过技术经济比选和利益平衡选择出一个能够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线路方案。

目前本项目已经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初步评审,评审专家和沿线地方政府均对推荐的线路方案予以肯定。

【总页数】5页(P40-44)
【作者】闫创
【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12.32
【相关文献】
1.西安地铁1号线局部线路走向的方案研究 [J], 杨学金
2.重庆至西安铁路客运通道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J], 周定祥;王大春
3.西韩城际铁路引入西安枢纽方案研究 [J], 薛旭婷
4.穗莞深城际铁路新塘至白云机场段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J], 穆清
5.深惠城际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J], 谢翠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过程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过程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线网方案设计 交通系统选择 确定规划的层次
学习目标
了解:规划设计原则与相关规范。 理解:规划设计理念。 掌握:规划与设计的过程(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过程
1. 线网方案设计 2.交通系统选择 3.确定规划的层次
1. 线网方案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的第一步是线网方案设计。 线网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可归纳如下: ① 在选择了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后,拟定线网规模; ② 建立城市的初始研究对象——交通路网,该路网的线路包
含主要的道路及现有的轨道交通线路; ③ 交通路网客流特征分析;
1. 线网方案设计
线网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可归纳如下: ④ 轨道交通初始线网方案设计; ⑤ 线网方案分析; ⑥ 线网方案评价、比选和筛选,建立线网评价指标体系,对线
网方案进行比较和筛选; ⑦ 线网方案更新优化。
2.交通系统选择
2.交通系统选择
确定线网方案后,需要进行交通系统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③ 确定线路的封闭程度。客流规模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线路是全封闭、半封
闭还是不封闭。一般单向客流高峰小时1.6万人以上时,必须采用全封闭;1.6万 人以下者,还须确定封闭比例;1万人以下的线路,可选用不封闭。 ④ 确定线路设置方式。对于不封闭的区段,一般可采用地面线路;对于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 路,要根据周围地理条件确定地下、地面、高架的不同方式。 ⑤ 确定特殊要求。根据线路的特殊条件(转弯半径、坡度等)确定系统选择。
3.确定规划的层次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具有近、远期结合的性质,因此需要区分轨道交 通规划的合理层次。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可把轨道交通规划分为以下2个层次: ①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② 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规划。 同时,还要对规划线网的构成进行一个明确的层次划分,由近期建设的轨道线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城际铁路的工程安全、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而编制的具体技术要求和规范。

下面,让我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的应用范围包括城际铁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以及城际铁路的相关设备和设施。

它的目的是确保城际铁路的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保证城际铁路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运行。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 设计基本原则和要求:确定城际铁路的技术方案、线路布置、车站设置、站间距离、线路高程、轨距、曲线半径等基本参数和要求。

2. 工程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定城际铁路的线路结构、道床结构、轨道结构、车站建筑物、设备设施、信号通信、供电系统等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

3. 施工组织和安全措施:确定城际铁路工程的施工组织方式、施工进度、施工周期等,以及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 设备运行和维护要求:规定城际铁路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和保养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除了以上内容,城际铁路设计规范还包括对环境保护、风险评
估、经济效益、工程质量、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城际铁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优质完成。

总之,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是城际铁路工程设计的依据,对城际铁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和规定。

它可以确保城际铁路工程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出行条件和服务。

同时,它也是城际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基准和指导,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城际铁路线网布局方案比选与软件开发
吕明, 罗霞, 朱海 LV Ming, LUO Xia, ZHU Hai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省 成都市 610031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LV Ming, LUO Xia, ZHU Hai. Selection of inter-city railway network layout scheme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Abstract:Consid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city Railway network layout and the benefits of planners, users, stakeholders and construction implementer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Also, definition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of indexes are given. Then,the quantitative indexes were normalized by using efficacy coefficient method and their weights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entropy method. After that, Selection method of Inter-city Railway network layout scheme is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SPA (Set Pair Analysis) principle and software is made by Qt.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is verified with an example.
本文从规划者和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建立了线 网的结构特征准则层;从相关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建 立了线网的社会效益准则层;从工程实施者的角度 建立了线网的可实施性准则层。上述三个准则层从 规划者、使用者、相关者及工程实施者四方利益出 发,体现出线网布局规划方案决策是权衡多方利益 以及进行价值判断的多目标冲突分析过程[2]。除了 上述的三个方面外,还有很多相关的因素也应该纳 入考虑,因此建立其他相关因素准则层予以说明。
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越小,其权重也就越小,
反之,越大。这样可能会导致和现实不一样的情况:
譬如某项指标其实很重要,但是通过这种定权方
法,定出的权重可能是最小的。因此只适用于相对
评价(即是多个方案的比选)而不适用于绝对评价,
只适用于指标层的构权而不适用于中间层的构权。
设 Bij (i = 1, 2,…,n;j = 1, 2,…,m) 是第 i 个 方案的第 j 个评价指标规范化处理后的值,则用熵
由于我国城际铁路尚处以初步规划建设阶段, 主要为区域内中心城市间或各城镇间提供交通走 廊服务。针对城际铁路的研究以通道功能较多,专
门针对城际铁路线网布局的研究较少。对于线网布 局的研究主要以城市轨道交通方向居多,主要侧重 于线网规划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3][4]。 针对线网布局方案评价的研究大多采用绝对评价 方法[5][6],主观性较强且对不确定因素考虑较少,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S1 S0
(5)
B41 为正向指标,值越大,证明与土地利用的
吻合程度越高。
2) 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 B42
城际铁路线网布局规划应考虑与区域内各种 交通方式相互衔接和合理分工,考察城际铁路线网
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节点的布局是否合理,即通过
各换乘节点单位时间客流疏散效率的离散系数来
衡量,即:
∑ B42 =
2.2.3 线网的社会效益 B3
1) 乘客出行的时间成本节省 B31
城际铁路的建成将对改善区域旅客出行质量,
主要表现在对出行时间成本的影响上。具体可表示
为:
B31 = M ⋅ β ⋅α
(4)
式中, B31为时间成本节省, M 为预测区域城
际铁路年总出行量;β 为城际铁路平均出行节省时
间;α 为区域复合劳动价值系数。乘客出行的时间
研究方向:城市及区域交通规划与发展战略研究;朱海(1988—),男,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综合交通 系统优化。E-mail: tiger_lvming@
2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 线网布局方案评价指标的选取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 1 所示。
图 1 城际铁路线网布局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2.2 评价指标定量化
2.2.1 线网结构特征 B1
1) 线网覆盖率 B11
指各线网方案连通城市群区域内主要城镇(主 要客流集散点)的换算个数与规划区内所有主要城 镇(主要客流集散点)换算个数的比值:
N =Plink / Ptoa
(1)
式中, Plink 为方案连通城市群区域内主要城镇
(主要客流集散点)的换算个数;Ptoa 为规划区内所有
主要城镇(主要客流集散点)换算个数。线网覆盖率
B11 为正向指标;值越大,表明线网的服务水平越
高。
2) 综合线网密度 B12
综合线网密度反映了该地区线网的服务水平 和负荷程度,也反映了线网布局的结构合理性;在
式 (10)中, k 为大于 0 的常数。 根据上述信息熵的概念,对于给定的 j(第 j 个
评价指标),其评价指标值 Bij 的差异越大,表明该
项指标对方案的比较作用越大,即该项指标包含和
传输的信息越多。信息的增加意味着熵的减少,熵
可以用来度量信息量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原
理为:当某项指标的特征值之间的差异性越小,该
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如下。
4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Step1. 计算第 j 项指标下,第 i 个方案的特征
比重 Pij 。
n
∑ Pij = Bij / Bij i =1 n
∑ 这里假定 Bij ≥ 0 ,且 Bij > 0 。 i =1
(8)
3) 区间型指标:
设 x* 为 xi 的最佳值, [xa , xb ] 为 xi 的可变动区
间,则有:
⎧ xi − xa
di
=
di (xi )
=
⎪⎪ x*
⎨ ⎪
xb
− xa −< xi ≤ x* x* ≤ xi < xb
2.4 熵值法确定权重系数
(9)
信息熵的意义主要为:在实验之前,它是实验
2) 分期建设的合理性 B22
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络规划后实施的时间很长,
线网建设顺序和进度应适应沿线各大中城市发展
和经济发展,线网覆盖范围应与区域城市化进程总
体规划吻合。指标考察各方案分期建设的线网与区
域城市群分期发展重点的吻合程度,通常主要由相
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经验确定[4]。 B22 为正向指
标,专家评分值越高,表明线网的可实时性越好。
关键词:城际铁路;线网布局;方案比选;评价指标;集对分析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U125
1 引言
线网布局规划评价是城际铁路线网规划过程 的关键环节,它贯穿于线网布局规划方案构架设计 及评优决策的始终[1]。城际铁路线网布局规划方案 反映的是城际铁路线网布局及结构,是对布局规划 方案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以确定城际 铁路线网在布局规划上对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程 度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适应情况,从而为拟定规 划方案,优化城际铁路线网规划布局提供依据。
Key words:Inter-city railway; network distribution; plan selection; evaluation index; set pair analysis
摘 要:根据城际铁路线网布局的特点,从规划者、使用者、相关者及工程实施者四方利益出发,考虑线网 结构特征、可实施性、社会效益和其他相关因素等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各指标具体定义和量 化方法。采用功效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值权重,基于集对分析原理提出了 城际铁路线网布局方案比选方法,最后运用 Qt 开发平台编制软件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成本节省 B31 为为正向指标,值越大,表明线网的
社会效益越好。
2.2.4 其他相关因素 B4 1) 与土地利用的吻合程度 B41
吕明,罗霞,朱海:城际铁路线网布局方案比选与软件开发
3
与土地利用的吻合程度由城际铁路线网规划
区域面积 S1 与区域规划中铁路预留用地面积 S2 的
比值予以表示:
B41 =
本文采用基于熵值-集对分析组合的城际铁路 线网布局方案比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评 估者评价时的主观性、片面性以及决策者对评估结 果难做决断的现象。最后编制了方案比选软件,结 合算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0X009-E)、中铁二院院控项目 12198107(12-12) 作者简介:吕明(1986—),男,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综合交通系统优化;罗霞(1962—),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