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金 拉林铁路选线与总体设计

合集下载

新建拉林铁路LLZQ-8标堆巴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最终)

新建拉林铁路LLZQ-8标堆巴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最终)

Quality and efficie ncy--quality be nefit is to a dher e to the e nterpri se "survival, profit and devel opment" busi nes s truth, a dhere to the "all a ctivity is economic a ctivity, all costs can be control led, money s hould not be wasted" manageme nt philosophy, ma nagement a nalysis , to improve ma nagement qualit y, improve cost contr ol capacity and market com petitivene ss.
目录
1 编制说明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范围 ...............................................................1
2 工程概况 ...............................................1 2.1 工程概述 .........................................1 2.2 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1 2.2.1 地形、地貌.................................2 2.2.2 气象特征...................................2 2.3 工程地质 .........................................2 2.3.1 工程地质...................................2 2.3.2 水文地质...................................3 2.3.3 地震动参数.................................3 2.4 主要工程数量 .....................................3 2.5 设计标准 .........................................4 2.6 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4 2.6.1 工程特点...................................4 2.6.2 工程重、难点...............................5 2.6.3 重难点工程应对措施.........................5

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关键技术

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关键技术

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关键技术
钱铭;张大勇;廖洪涛
【期刊名称】《中国铁路》
【年(卷),期】2022()6
【摘要】为满足拉林电气化铁路和拉日非电气化铁路贯通运营需求,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研制了一款新型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

介绍线路环境及需攻克的内电一体化、内电双控、高原适应性等难题,重点阐述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整车关键系统方案和技术特点,可为后续动车组创新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总页数】9页(P1-9)
【作者】钱铭;张大勇;廖洪涛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66.2
【相关文献】
1.复兴号FXD1动力集中动车组用异步牵引电机设计
2.时速160公里"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新疆运营适应性研究
3.“中国画火车第一人”王忠良老师火车钢笔画系列作品——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
4.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今年开进西藏
5.拉林铁路6月25日开通运营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开上青藏高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建拉林铁路栈桥及平台施工方案

新建拉林铁路栈桥及平台施工方案

新建拉林铁路栈桥及平台施工方案1. 方案背景和目标拉林铁路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之一,连接了拉萨和林芝两座重要的藏区城市。

由于地形复杂,该铁路线路中存在多个河流和峡谷,需要新建一座栈桥及平台来解决铁路线路的穿越问题。

本文档旨在描述新建拉林铁路栈桥及平台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质量可控。

2. 施工地点和准备工作2.1 施工地点栈桥及平台的施工地点位于拉林铁路XX段,距离拉萨市约XX公里,地势险要,地形崎岖。

2.2 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详细调查勘测施工地点,了解地质地形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工程进度表;•采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验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施工前的安全培训。

3. 施工方案3.1 栈桥设计与施工栈桥是解决铁路线路河流或峡谷穿越的常用结构,本项目计划新建一座XX米长的栈桥。

3.1.1 桩基施工•在栈桥两侧的河岸上进行桩基施工;•使用挖掘机和钻孔机进行土方开挖和桩基钻孔,确保土方开挖平整,桩基垂直;•进行桩基混凝土浇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确保桩基牢固稳定。

3.1.2 桥面施工•根据栈桥设计图纸,将预制的栈桥桥面沿桥墩逐渐铺设;•使用合适的起吊设备对栈桥桥面进行定位和调整;•使用电焊机对栈桥桥面进行焊接,确保桥面连接牢固。

3.1.3 防护栏杆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在栈桥两侧安装防护栏杆;•使用螺丝刀和螺母固定防护栏杆,确保牢固可靠;•对防护栏杆进行涂漆处理,增加防腐蚀性能。

3.2 平台设计与施工为方便乘客上下车,同时考虑到地形复杂,本项目计划在栈桥上方建设一座平台。

3.2.1 平台支柱施工•在栈桥两侧的桥墩上进行平台支柱施工;•使用起重机将预制的平台支柱起吊至指定位置;•使用水平仪对平台支柱进行调整,确保垂直度和水平度。

3.2.2 平台梁施工•根据平台设计图纸,将预制的平台梁逐渐安装在平台支柱上;•使用螺栓将平台梁与平台支柱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3.2.3 平台面施工•在平台梁上进行平台面的施工;•使用混凝土搅拌机将混凝土运输至平台面,并进行浇筑;•使用抹平工具对平台面进行抹平和修整,确保平整度和水平度。

拉林铁路施工招标(3篇)

拉林铁路施工招标(3篇)

第1篇招标编号:LLTJ-2023-B001一、招标条件本项目拉林铁路(拉萨至林芝)已由西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拉萨至林芝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藏发改基础〔2022〕XXX号)批准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为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已列入国家铁路“十四五”规划,资金来源为国家投资。

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施工进行公开招标。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拉萨至林芝铁路2. 项目地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至林芝市3. 项目规模:全长约435公里,其中拉萨至山南段约115公里,山南至林芝段约320公里。

4. 建设内容:- 拉萨至山南段:新建双线铁路115公里,其中隧道约60公里,桥梁约25公里。

- 山南至林芝段:新建双线铁路320公里,其中隧道约240公里,桥梁约80公里。

5. 工期要求:总工期4年,分阶段施工。

6. 招标范围:拉林铁路新建双线铁路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路基、桥梁、隧道、站场、房建等。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1. 企业资质:具备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

2. 财务状况:近三年财务状况良好,无亏损记录。

3. 信誉等级: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银行信用等级。

4. 项目经理:具备铁路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资格,具有类似工程经验。

5. 业绩要求:近五年内承担过类似铁路工程施工项目,且无不良记录。

6. 其他要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四、招标文件获取1. 获取时间: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X月X日,每日上午9:00至下午17:00(北京时间)。

2. 获取方式:有意向的投标人可前往招标代理机构购买招标文件。

3. 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捌仟元整(¥8000.00)。

五、投标文件递交1. 递交时间:2023年X月X日9:00至10:00(北京时间)。

2. 递交地点:拉萨市XX路XX号招标代理机构会议室。

3. 递交方式:投标文件应密封,并由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盖章。

对既有线提速改造的思考

对既有线提速改造的思考

对既有线提速改造的思考
林世金
【期刊名称】《铁道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7(024)006
【摘要】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使既有线提速设计更加完善,决策更加正确,减少设计与施工中不必要的失误.研究方法:综合多条既有线提速改造勘测设计,配合施工中的经验、教训、体会,参考国外高速铁路的资料及国内试验成果,提出既有线提速改造中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需要吸取的教训.研究结论:(1) 正线数目的选择及最小曲线半径的确定,直接牵涉到项目的投资大小和经济效益;(2) 提速改造时,封闭客货运量较小的车站可节省运营成本;(3) 对既有桥梁可通过动载试验确定是否予以加固利用;(4) 根据国外高速铁路的线间距及胶济线列车交会试验表明:我国规范规定的线间距相对较为保守;(5) 线路拨距时,对桥墩台采用绑宽技术,可避免既有桥拆除改建及过渡工程.
【总页数】5页(P15-18,34)
【作者】林世金
【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2.5
【相关文献】
1.既有线提速改造中S700K转辙设备调试方法研究 [J], 王勇
2.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技术探讨 [J], 任妮
3.既有线提速改造工程线路拨接施工技术 [J], 徐浩
4.简谈铁路既有线扩能提速改造中的一些措施——海南西环线提速改造工程实例分析 [J], 罗衡
5.巴基斯坦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班开班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杨舟;冉茂平【摘要】为了解决铁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围绕铁路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提出的"绿色选线"制度,运用系统分析和多目标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支撑,以决策支持系统(DSS)为核心理论,并引入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从铁路线路方案的环境影响问题出发,结合其特点,对基于环保理念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技术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完善了现有铁路选线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考虑方式,提高了决策的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08(034)005【总页数】5页(P28-32)【关键词】交通工程;铁路绿色选线;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组件式开发【作者】杨舟;冉茂平【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63;武汉科技大学交通运输系,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铁路建设项目是利国利民、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铁路建设虽然给各地区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却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在《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中国政府已明确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环境、资源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铁路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已明确指出,“十五”铁路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之一是在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阶段,研究并实行绿色选线制度[1]。

因此,铁路部门在工程设计时必须树立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的全新思维方式,提倡“铁路绿色选线”的新概念。

如何建立起一套先进、科学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铁路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而本文研究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则采用模型、知识、数据共同驱动决策的方式,在铁路选线过程中应用最新的决策支持技术,将克服原先铁路选线中难以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局限性,提高铁路选线决策的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浅谈利比亚南北铁路线路选线设计

浅谈利比亚南北铁路线路选线设计

浅谈利比亚南北铁路线路选线设计
郝海鹰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1(000)018
【摘要】铁路线路选线设计是铁路设计中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工作,涉及面较广,要做到统筹兼顾,处理好与其他专业的关系.设计中需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才能选定合理的线路位置.对于沙漠地区铁路工程恶劣的自然条件而言,选线设计是降低铁路沙害、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结合自己在利比亚工作期间设计工作的经验,提出几点沙漠地区铁路线路选线设计方面的理解与心得.【总页数】1页(P271)
【作者】郝海鹰
【作者单位】中铁五院集团公司东北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广州南沙港铁路的线路方案选线设计研究 [J], 周德宏
2.晋中南铁路通道煤系地层线路选线设计浅析 [J], 陈剑
3.利比亚南北铁路沙漠路基防护设计和研究 [J], 刘洋
4.成贵铁路工程环境与线路选线设计 [J], 高崇华; 岳志勤; 丁浩江; 殷家禾; 叶堃
5.RTK在利比亚南北铁路新建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J], 张亮[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拉萨至林芝铁路建设方案研究

拉萨至林芝铁路建设方案研究

拉萨至林芝铁路建设方案研究赵江林;陈勇【摘要】拉萨至林芝铁路是川藏、滇藏铁路在西藏境内的共用段,是川藏、滇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运量预测结果及功能定位,修建一条客货共线的单线铁路即可满足运输需求,但由于西藏地区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运量预测的不确定性以及沿线旅游客流波动巨大的特殊性,远期川藏、滇藏建成后拉萨至林芝段运量可能出现较快增长.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运量增长,为后期提高运输能力创造条件,本文结合经济运量、区域路网规划及沿线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对拉林铁路的建设方案做了研究论证,建议采用16km站间距单线方案,并优化线路平纵断面,为后期需增建二线时引入中间站预留条件,这对于即将开展的川藏铁路中段以及其他类似项目的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高速铁路技术》【年(卷),期】2017(008)006【总页数】4页(P99-102)【关键词】拉林铁路;建设方案;路网规划【作者】赵江林;陈勇【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责任有限公司, 成都610031;中铁二院工程集团责任有限公司, 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2.1拉萨至林芝铁路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线路自拉日铁路协荣站引出,向南穿冈底斯山余脉进入雅鲁藏布江河谷,沿江向东经贡嘎、扎囊、乃东、桑日、加查、朗县、米林至林芝。

拉林铁路是川藏、滇藏铁路在西藏境内的共用段,是川藏、滇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增强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

根据运量预测结果,拉林铁路远景客车15对/日,货运1 000×104 t/年,从运量水平看,其应为一条客货共线的单线铁路[2]。

但由于国民经济尤其是西藏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运量预测的不确定性及西藏地区旅游客流波动变化大等特殊性,远期川藏、滇藏建成后该段运量可能出现较快增长,将导致线路能力异常紧张。

拉林铁路所处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困难,地质复杂,工程条件艰巨,布站十分困难,一旦建成,几乎没有优化改造可能[3]。

西藏YJ中游SR至BY河段开发方案研究

西藏YJ中游SR至BY河段开发方案研究

西藏YJ中游SR至BY河段开发方案研究摘要: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办能源【2015】418号文批复了《西藏YJ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

批复意见要求在下步工作中“对SR~BY河段采用一级开发或两级开发的方案开展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工作”。

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尽量减小对库区重要对象的影响,对SR~BY河段开发方案开展了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工作。

经水能利用、地形地质条件、环境影响因素、征地移民、工程建设条件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推荐本河段开发方案为一级开发方案。

关键词:开发方案;敏感要素;环境影响;征地移民;工程建设条件0引言YJ是西藏最大的河流,又是世界上海拔高程最高的大河。

里孜至派乡为YJ 中游段,河长1293km,河道平均比降1.2‰,平均海拔4500m以下。

《YJ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在SR~BY坝址河段推荐水能资源开发方案为一级开发,BY 水电站水库回水以不淹没SR县城拟定。

根据规划报告,BY坝址位于YJ中游的SR县努觉村南侧干登冲沟沟口上游河段,坝区河水面高程约3445m。

坝址控制集水面积15.73万km2,多年平均流量1010m3/s,正常蓄水位3540m,装机容量780MW,多年平均发电量(单独运行时)38.05亿kWh,静态总投资127.75亿元,单位千瓦静态投资16378元/kW,单位电能静态投资(单独运行时)3.36元/kWh。

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办能源【2015】418号文批复了《西藏YJ 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

同意YJ中游“一库十九级”梯级布局及资源规划方案,即萨嘎、汤果、夏如、雅日、通多、新尖、三珠岗、桑得、TX、SLGG、KR、BY、DG、JX、ZM、JC、LD、ZD、LZ。

同意TX、SLGG、KR、BY、DG、JX、ZM、JC、LD、ZD、LZ作为规划实施方案。

批复意见同时要求,在下步工作中“对SR~BY 河段采用一级开发或两级开发的方案开展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工作”。

拉萨至林芝铁路地质选线

拉萨至林芝铁路地质选线

拉萨至林芝铁路地质选线
林世金;何娘者
【期刊名称】《高速铁路技术》
【年(卷),期】2018()S02
【摘要】拉萨至林芝铁路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形起伏跌宕、板块活动强烈。

受板块挤压碰撞影响,区域内构造发育,崩塌、滑坡、错落、危岩落石、泥石流、高烈度地震与活动断裂、高地温、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广泛分布。

如何做好地质选线,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对于铁路的施工及运营安全
至关重要。

结合拉萨至林芝铁路选线实践,提出高地温区、高地应力区的选线原则。

【总页数】5页(P5-9)
【关键词】铁路;高地温;高地应力;地质选线;原则
【作者】林世金;何娘者
【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12.32
【相关文献】
1.Google Earth三维可视化在滇藏铁路林芝—拉萨段地质选线中的应用 [J], 李为乐;陈情;陈哲锋;陈重铭
2.新建铁路青藏线拉萨-日喀则段峡谷区地质选线 [J], 谢程
3.西藏水土流失特征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以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
段供电工程为例 [J], 杨贺菲; 张长伟; 陈兰
4.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选线研究 [J], 李伟;毕强;林世金
5.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考评体系建立——以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为例 [J], 葛开国;王玉民;余朝阳;陈泽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

世界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

世界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拉林铁路自西藏自治区拉萨至藏东南地区林芝,全长435.48公里,2014年12月开工建设,2021年6月开通运营。

拉林铁路穿越冈底斯山与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南谷地,最高海拔3700米。

自主研制的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同步上线运营,复兴号动车组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

(中国铁路2022-8-3)拉林铁路是西藏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

拉林铁路,是连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站至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林芝站的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快速铁路,简称拉林线,是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拉林铁路起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经山南市贡嘎县、扎囊县、乃东区、桑日县、加查县和林芝市朗县、米林县,到达林芝市区。

拉林铁路上运行的列车采用的是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该列车两端分别编挂电力动力车和内燃动力车,功率均达最大,实现电气化区段采用内燃应急牵引自救援及应急列车供电。

该车装配的柴油机为世界范围内运用海拔最高、功率最大的高原机组,可满足海拔跨度5100米以内的运用需求;通过采用增压器进气压力可调技术以及冷却强化、保温、控制安保优化等措施,提升了柴油机在高原低压、低温等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拉林铁路”东端连接规划建设中的川藏铁路、滇藏铁路、甘藏铁路,可通往西南及东中部地区,向北、向西连接既有青藏铁路和规划的新藏铁路,可通往向北、新疆等地区。

“拉林铁路”连接多条铁路,为区域性经济发展提供无限潜力。

“拉林铁路”给西藏百姓带来方便路。

彻底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随着“复兴号”动车组行驶在拉林铁路上,提高当地居民的带货速度、加密带货频率、扩大当地商圈途经主要由拉萨、山南、林芝构成的藏中核心经济圈,对于西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拉林铁路”为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了飞速发展的机遇,不仅缩短了沿线城市间的旅行时间,也为藏区人们提供了大量创业和就业机会,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带火了沿线地旅游景点等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拉林铁路”开通以来,将不断为西藏经济发展注入蓬勃生机,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发展。

复杂山区铁路的线路选择

复杂山区铁路的线路选择

复杂山区铁路的线路选择
赵忠保
【期刊名称】《铁道勘测与设计》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选线设计是铁路建设优劣成败之关键,如何巧妙地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发掘最合适的路线,确有其深邃的价值,而越岭垭口是山区铁路的主要控制点,它的选线设计几乎包括了所有的铁路技术标准.本文想通过一些实例,分析复杂山区铁路选线设计的主要特点和一般性规律.
【总页数】3页(P1-3)
【作者】赵忠保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山区铁路站场设计研究——以大瑞、大丽、丽香等山区铁路为例 [J], 文东;胡健
2.复杂山区铁路宜昌至郑万铁路联络线线路方案研究 [J], 吕文强
3.基于GIS的复杂地理条件下输电线路路径选择 [J], 黄冬梅;王桂芳;胡安铎;孙锦中;郑小罗
4.基于GIS的复杂地理条件下输电线路路径选择 [J], 黄冬梅;王桂芳;胡安铎;孙锦中;郑小罗
5.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大跨度桥梁建造和运维挑战及对策分析 [J], 郭辉;严乃杰;胡所亭;赵欣欣;潘永杰;肖鑫;朱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行 下行
上行 下行
上行 下行
上行 下行
60 110
3
80 150
5
460 555 13 605 695 19
50 105
3
65 145
5
475 590 13 630 740 19
根据项目的功能定位,在路网和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和作用,预测拉萨至
林芝铁路近期运量为客车13对,货运590万吨。
据以上运量情况,拉萨至协荣段在川藏线贯通之前,单线能满足运量需 求;川藏线贯通后,根据运量增长情况适时增建第二线。
沿江方案位于阶地前缘,短隧道位于雅鲁 藏布江缝合带南侧,岩体稳定性差,隧道 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隧道软岩变形。
隧道部分段落有软岩变形,存在一定的施 工风险。 沿江方案线路五跨雅江。经评价河床整体 稳定性较好。 沿江方案设林达、热当和冲康三个会让站 ,位于地形开阔的阶地上。沿江方案无须 设置救援站。
文物宗教 保护(C5)
对确保藏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藏区自 我发展能力,促进民族和谐交融、维护民族安定团 结,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 营造良好国际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拉林铁路选线与总体设计
三 线路宏观走向的比选
三 线路宏观走向的比选
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选线过程中,结合地形地貌、地 质条件及经济据点等条件,研究了沿雅鲁藏布江(南线方 案)和沿318国(北线方案)两大走向方案。
总体上讲,南线方案线路沿拉萨河谷及雅鲁藏布江河谷 走行,除桑(日)加(查)峡谷段河床纵坡稍大、岸陡谷 深,桥隧相连,其余地段河床坡度较小,河流阶地、漫滩 宽阔,岸坡低缓。线路采用较小的坡度即可适应河谷地段 地形,线路坡度起伏不大,线路最高设计标高位于协荣站 3610m,最低设计标高位于林芝站2950m。
C1 / C5 C2 / C5 C3 / C5 C4 / C5 C5 / C5 C6 / C5 C7 / C5
1 1/ 2 1/ 2 1/ 4 1/ 4 2 1/ 2

2
1
3
1/ 2 1/ 4 5
3

2 1/3 1 2 1/ 4 5 3
=

4
2
1/ 2
1
1/ 4 4
2

三 线路宏观走向的比选
综合分析,尽管北线方案线路较南线方案短,投资比南 线方案省,但从工程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分析,南线方 案相对比北线方案安全、可靠;从吸引客流、带动沿线经 济发展及资源开发等方面分析,南线方案比北线更优;从 建设工期和运营维护等方面分析,北线方案也不如南线方 案好。同时,南线方案可将拉萨机场和林芝机场连接起来 ,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能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作用 。因此,拉萨至林芝线路走向方案推荐南线方案。
五、重大方案的优化设计
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研究了江北长隧道方案 和沿江方案两个走向方案。
五、重大方案的优化设计
江北长隧道方案和沿江方案比较分析表
因素
江北长隧道方案(P1)
沿江方案(P2)
定性对比
工程地质条 件(C1)
隧道工程风 险(C2) 桥梁工程风 险(C3) 运营条件 (C4)
江北长隧道方案位于板块缝合带以北,洞 身围岩条件相对较好。但洞身隧道埋深大 ,存在高地应力等工程地质问题,隧道辅 助坑道穿越缝合带。 隧道正洞穿越缝合带、高地应力和斜井穿 缝合带三方面的风险。 江北长隧道方案一跨雅江,桥位条件较好 ,桥梁工程风险较低。 江北长隧道方案设三个会让站,两个为一 线天、冲康车站整体位于隧道中部。需在 隧道内设置两座救援站。
三 线路宏观走向的比选
(二)北线方案
线路自既有拉萨站东端引出,沿拉萨河左岸而行,经达 孜、墨竹工卡后进入墨竹曲河谷,溯河而上翻越米拉山 (越岭高程4582m)。而后线路进入尼洋河谷,沿尼洋河 顺流而行,经工布江达、八一镇后至林芝。线路先后经过 拉萨、林芝两地市的五个市、县。线路长度398.8km。
拉林铁路选线与总体设计
四 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四 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一)速度目标值、正线数目和限制坡度 根据功能需求,基于多目标决策,综合考虑工程和运营,速度目标值研究 比选了160km/h、200km/h等方案;正线数目研究比选了单线、双线、单线预 留复线条件等方案;限制坡度结合工程情况研究比选了12‰、16‰的方案。
四 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二)牵引种类的选择 针对沿线电源、电网现状和规划建设情况,研究了初期采用内燃牵引过渡 方案和一次建成电力牵引的方案。 从节约运营成本、充分利用沿线水电、提高行车速度和环境节能出发,结 合沿线梯级电站陆续投产和开工建设的外部条件,推荐采用电力牵引。
四 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三)其他标准的选择 1、牵引质量:从方便技术作业、减少牵引供电投资等因素考虑, 川藏线牵引质量应采用3000t系列方案,与拉萨地区相关线路相统一。 2、机车类型:在采用电力牵引前提下,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货运 机车宜采用与成都至林芝段统一的机车类型即HXD2;客机推荐采用HX 型电力机车。
考虑米林水库规划,本线有125km必须抬高线路标高, 增加投资28.9亿。如不设米林水库,雅鲁藏布江下游梯级 电站的发电量将减少相当于一个长江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经综合论证,从国家能源战略全局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 出发,工程考虑米林水库的规划。
五、重大方案的优化设计
(二)加查至朗县板块缝合带区域优化选线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呈东西向展布于加查至朗县之间。缝合带以北为被动 盘,岩性较好,多以花岗岩为主。缝合带以南为主动盘,岩性相对较差,以 软质岩为主,缝合带内岩石软弱,挤压破碎严重。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宏观 构造的影响,在本段流域内形成了一系列的与缝合带相关的不良地质体,如 滑坡、泥石流和高地应力等。
雅鲁藏布江板块缝合带典型剖面示意图
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和领导
拉林铁路选线与总体设计
一 、项目概况 二、建设必要性 三、线路宏观走向的比选 四、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五、重大方案的优化设计 六、各专业工程的主要针对性措施 七、建设情况 八、预期研究成果
拉林铁路选线与总体设计
一 项目概况
一 项目概况
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 间的藏南谷地。线路经过的山南、林芝地区与印度等国接壤,是我国西南边防 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C7 / C1
C1 / C2 C2 / C2 C3 / C2 C4 / C2 C5 / C2 C6 / C2 C7 / C2
C1 / C3 C2 / C3 C3 / C3 C4 / C3 C5 / C3 C6 / C3 C7 / C3
C1 / C4 C2 / C4 C3 / C4 C4 / C4 C5 / C4 C6 / C4 C7 / C4
四 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三)其他标准的选择
3、机车交路:客机交路由拉萨机务折返段担当;新建拉萨西内电 混合机务段,担当拉萨西至林芝的机车交路,同时可以担当拉萨西至 日喀则的机车交路。拉萨西机务段位于拉萨西编组场,客货机车交路 符合行车组织方案,与车流特点相适应。
四 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三)其他标准的选择 3、到发线有效长度:推荐到发线有效长度采用650m、预留850m。 4、闭塞类型:自动站间闭塞。运输指挥系统采用智能型调度集中 系统(CTC),完全可以做到无人值守,且运输组织简单化。
五、重大方案的优化设计
(三)拉萨至协荣增建二线的时机选择
根据客货运量预测结果,川藏铁路拉林段客货运量汇总见表。
客货运量汇总表(单位:对/日、104t、上行为拉萨至林芝方向)
川藏线未贯通
川藏线贯通
区段
拉萨~乃东 乃东~林芝
初期
近期
近期
远期
货流密度
货流密度
货流密度
货流密度
客车对
客车对
客车对
客车对



拉林铁路选线与总体设计
六 各专业工程的主要针对性措施
六 各专业工程的主要针对性措施
(一)不良地质的针对性措施
1、风沙段路基措施:风沙段路基主要有协荣出站端至嘎拉山隧道 进口等处,主要物质成分为粉、细砂,主要来源为河谷地区沙滩。针 对风沙段路基采用水泥搅拌桩的基底处理方案、并采取插柳条和设置 砂障固沙。
线路绕避了神山及宗教文物,对文物保护 有利,社会稳定性评价的风险相对较低。 沿江方案不控制施工工期。
沿江方案投资相对节省4.58亿元。
江北长隧道方案 相对较好。
风险相当。
江北方案相对较 好。 沿江方案车站养 护运营条件比江 北长隧道方案更 为有利。 沿江方案优于江 北长隧道方案。
沿江方案优于江 北长隧道方案。
拉萨 山南
林芝
三 线路宏观走向的比选
南线方案、北线方案沿线地形地势:
拉萨 林芝
林芝 林芝
三 线路宏观走向的比选
(一)南线方案
南线方案从在建的拉(萨)日(喀则)铁路协荣站接出, 向南穿过冈底斯山余脉进入雅鲁藏布江河谷,于贡嘎跨过 雅鲁藏布江,而后线路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向东经贡嘎、扎 囊、乃东、桑日、加查、朗县、米林后沿尼洋河左岸前行 至林芝。线路先后经过拉萨、山南和林芝三地市的九个市、 县,新建线路长度403km。
拉萨
林芝
一 项目概况
全线新建正线长度403km,为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铁 路,设计行车速度160km/h。2012年5月开展项目可行性研 究工作,2013年12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线路所经地区位于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陆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缝合带, 构造运动强烈,地形困难、地质复杂、生态脆弱,此外沿 线规划了9个梯级电站,其中规划米林水库是雅鲁藏布江下 游开发梯级电站的龙头水库,该水库规划已获国家能源局 批复。
沿江方案优于江 北长隧道方案。
五、重大方案的优化设计 鉴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