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熹平五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大讼党人,言甚方切。
帝省奏大怒,即诏司隶、益州槛车收鸾,送槐里狱掠杀之。
于是又诏州郡更考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其在位者,免官禁锢,爰及五属。
光和二年,上禄长和海上言“礼,从祖兄弟别居异财,恩义已轻,服属疏末。
而今党人锢及五族,既乖典训之文,有谬经常之法”帝览而悟之,党锢自从祖以下,皆得解释。
中平元年,黄巾贼起,中常侍吕强言于帝曰“党锢久积,人情多怨。
若久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帝惧其言,乃大赦党人,诛徙之家皆归故郡。
其后黄巾遂盛,朝野崩离,纲纪文章荡然矣。
凡党事始自甘陵、汝南,成于李膺、张俭,海内涂炭,二十馀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
三君、八俊等三十五人,其名迹存者,并载乎篇。
陈蕃、窦武、王畅、刘表、度尚、郭林宗别有传。
荀翌附祖《淑传》。
张邈附《吕布传》。
胡母班附《袁绍传》。
王考字文祖,东平寿张人,冀州刺史。
秦周字平王,陈留平丘人,北海相。
蕃向字嘉景,鲁国人,郎中。
王璋字伯仪,东莱曲城人,少府卿:位行并不显。
翟超,山阳太守,事在《陈蕃传》,字及郡县未详。
朱?,沛人,与杜密等俱死狱中。
唯赵典名见而已。
刘淑字仲承,河间乐成人也。
祖父称,司隶校尉。
淑少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
州郡礼请,五府连辟,并不就。
永兴二年,司徒种暠举淑贤良方正,辞以疾。
恒帝闻淑高名,切责州郡,使舆病诣京师。
淑不得已而赴洛阳,对策为天下第一,拜议郎。
又陈时政得失,灾异之占,事皆效验。
再迁尚书,纳忠建议,多所补益。
又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
上疏以为宜罢宦官,辞甚切直,帝虽不能用,亦不罪焉。
以淑宗室之贤,特加敬异,每有疑事,常密谘问之。
灵帝即位,宦官谮淑与窦武等通谋,下狱自杀。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
祖父脩,安帝时为太尉。
父益,赵国相。
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
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
复征,再迁渔阳太守。
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
转护乌桓校尉。
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
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
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
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
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
先是,羌虏及疏勒、龟兹数出攻抄张掖、酒泉、云中诸郡,百姓屡被其害。
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
自是之后,声振远域。
延熹二年征,再迁河南尹。
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臧罪狼籍,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
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
初,膺与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等共同心志,纠罚奸幸,绲、祐时亦得罪输作。
司隶校尉应奉上疏理膺等曰:
昔秦人观宝于楚,昭奚恤莅以群贤。
梁惠王玮其照乘之珠,齐威王答以四臣。
夫忠贤武将,国之心膂。
窃见左校??刑徒前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等,执法不挠,诛举邪臣,肆之以法,众庶称宜。
昔季孙行父亲逆君命,逐出莒仆,于舜之功二十之一。
今膺等投身强御,毕力致罪,陛下既不听察,而猥受谮诉,遂令忠臣同愆元恶。
自春迄冬,不蒙降恕,遐迩观听,为之叹息。
夫立政之要,记功忘失,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
绲前讨蛮荆,均吉甫之功。
祐数临督司,有不吐菇之节。
膺著威幽、并,遗爱度辽。
今三垂蠢动,王旅未振。
《易》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乞原膺等,以备不虞。
书奏,乃悉免其刑。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
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贫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
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
受辞毕,即杀之。
让诉冤于帝,诏膺八殿,御亲临轩,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
膺对曰“昔
晋文公执卫成公归于京师,《春秋》是焉。
《礼》云公族有罪,虽曰宥之,有司执宪不从。
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
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
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意也”帝无复言,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乃遣出之。
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
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