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院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院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的作用。

方法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确定为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根据自行设计《ICU 护士交接班时床头抬高依从性观察表》、《ICU护士床头抬高认知调查表》,比较QCC活动前后床头抬高依从性现状及护士对其认知程度,确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形成规范并全面推广。

结果经过为期8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护士对床头抬高的认知和依从性都有所提高。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大幅度提高ICU 护士床头抬高的认知和依从性,并且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

标签:品管圈;ICU;床头抬高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指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关连的人员,为了要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选定质量改善的主题,以PDCA管理循环为基础,在圈员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利用头脑风暴,发挥团队合作,并运用各种数据统计及品管工具,对自已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

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协会(ASPEN)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推荐[1],在无医学禁忌的情况下,患者床头抬高30°~45°,可减少V AP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但是实际临床工作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临床依从性较低。

本科室于2013年5月~12月运用品管圈活动方法研究如何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

对ICU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5月~12月,分别调查我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188例,分为实施前(2013年5月~6月)和实施后(2013年6月~12月),排除如低血压、生命体征不稳定、操作不允许、低心排量、医嘱禁忌、俯卧体位者。

以及分别调查科内34名护士,排除不愿意参加该项调查的护士,对品管圈活动没有兴趣,搜集资料这段时间会因各种原因离开ICU工作岗位的护士,在品管圈活动前后对重症患者床头抬高执行依从情况的研究。

1.2 方法
1.2.1首先建立品管圈,此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如何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的依从性。

圈员共8人,护士长担任辅导员,一名资深主管护师担任圈长。

1.2.2 设计问卷,现状调查:自行设计《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观察表》、《ICU护士床头抬高认知调查表》。

问卷设计根据美国危重症理学会(AACN)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2] 及预防V AP的相关知识设计调查问卷。

经过护理学,统计学专家审阅修改后确定具体内容,并于正式调查前进行小范围预调查,并再次修改,最终确定调查项。

2013年7月~12月,分4个时间段(09:
00,15:00,21:00,03:00)对ICU护士床头抬高角度的观察,认真填写观察表。

统一选用自制的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

1.2.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施QCC活动前后《ICU护士床头抬高认知调查表》得分情况不及格率从20%降至2%,优良得分情况从35%上升至75%。

2.2 实施QCC活动前后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情况从38.5%上升至56.5%。

3 讨论
3.1原因解析
3.1.1患者自身昏迷患者自身无法提出床头抬高需求,对护士缺乏工作监督;清醒患者有较强烈的主观意识,自行或让护理员降低床头,保证卧床舒适。

因疾病带来的不适增加患者改变体位的需求,部分清醒患者持续床头抬高30°~45°影响睡眠;不少患者存在意识不清、躁动等情况,体位也难以保持。

3.1.2 护士方面低年资的护士存在着护理职业风险,她们由于临床经验不丰富,业务技术不熟悉,对事情发展的预见性差,风险意识缺乏。

ICU护理人力配置不足,护士结构层次欠佳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患者不能较长时间保持该体位,护士需要频繁纠正患者的体位,增加工作量。

3.1.3测量工具缺乏:对抬高角度的判断,护士主要采用目测法。

因此,测量床头抬高角度要统一标准。

3.1.4管理方面对床头抬高角度的认识、判断方法及适应证的掌握,是ICU 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床头抬高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加强培训及制度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对床头抬高等V AP预防措施临床实施指南的依从性[3]。

3.2 对策及实施
3.2.1加强护士对床头抬高重要性的教育,定期业务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制作小卡片、提示语等放置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周围,时刻提醒当班护士。

3.2.2 妥善安置卧位(无禁忌症可抬高)、翻身时尽量往上抬,达到有效床头抬高的卧位。

并且及时更换患者的卧位,加强翻身、合适翻身角度,增进患者的舒适程度。

3.2.3增强护患沟通,向患者解释床头抬高的重要性,提高患者配合程度。

患者骶尾部及骨隆突处皮肤首先选择减压贴(泡沫敷料贴)保护。

3.3品管圈活动的益处此次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在100.55%,得到了明显的有形及无形的效果。

制定了机械通气床头抬高流程和预防V AP床头抬高评估制度,并已经在科内广泛推广。

品管圈活动可提供基层员工由下往上的管理,较容易获得护理人员的认同和配合,有效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才能,实现全员参与及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提高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品管圈活动适合在ICU护理人员中推行,符合科学的管理理论,作为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护理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和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陈芳,武海珍,黄丽敏,等.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实施的执行[J].中华护理杂志,2009,1(44):55-57.
[2]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Hospital acquired,Ventilator associated,and Health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J].Am J Respir Crit CareMed,2005,17(4):388-416.
[3]Bird D,Zambuto A,O’Donnell C,et al.Adherence to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bundle and incidenc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the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Arch Surg,2010,145(5):465-470.
編辑/苏小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