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ρ铜>ρ铝)后,(铜块和铝块高度均小于烧杯高度),缓慢向两烧杯中倒满水,且水没有溢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放铝块的烧杯倒入水较多
B.放铜块的烧杯倒入水较多
C.两烧杯倒入水一样多
D.无法判断
2.一只总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密度为ρ0,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0;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A.ρ0 B.ρ0 C.ρ0 D.ρ0
3.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镜片
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
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变矮了
C.因为红外线有很强的热效应,所以常用来做遥控器
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
5.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A.B.C.D.
6.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
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7.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8.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水的质量有关
9.学校运动会100m比赛时一般都是起点处的裁判员法令后开始比赛,终点处的裁判员通过停表计时,为了准确计时,终点处的裁判员应该
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容易看清 B.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
C.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容易听清 D.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速比光速快
10.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是最不合理的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把门窗关好
D.在教室周围植树
二、填空题
11.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_____(甲/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_____.
12.在用电饭锅蒸包子时,透过玻璃罩可以看到包子较大,而实际上我们看到是包子的一个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玻璃罩起到了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作用。
13.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已知∠AOB=120°,∠AOC=150°,请计算: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
14.立冬朔风起,水始凝冰。
水结冰时要放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一定质量的水完全结冰后,体积会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在一个两端开口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
16.一天放学小明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1m/s的速度匀速行走了一半路程用时5min,突然下起了大用,小明站在原地从书包中拿出雨伞并撑开共用时8s,接着他马上以2.5m/s的速度加快步伐匀速小跑回家。
小明家距离学校_____m.小明回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三、计算题
17.小明在电视上看到2018年的第一场大雪造成有的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测量:①用电子秤测出空桶的质量为1.4kg;②将桶里装满水,用电子秤测出其总质量为2.4kg;
③将桶里水全部倒掉,再装满雪,测出其总质量为2.0 kg.请计算:(已知水的密度ρ水
=1.0×103kg/m3)
(1)桶中水的体积是多少m3
(2)雪的密度是多少kg/m3
(3)若屋顶面积为100 m2,雪的厚度为0.5m,则屋顶雪的总质量多少
18.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
(1)AB两站相距多远?
(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题
19.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____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小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测量: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37.2 g;
B.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液体质量为____ g;
C.将液体倒入量筒,量筒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液体体积为____mL.
(3)实验测得液体的密度为____ kg/m3.
(4)小明测得的液体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大/小),其原因是____.
20.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实验.它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作用,他应该是透镜.据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膜的(填“前方”或“后方”).
(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光屏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说明带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眼.
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透明玻璃板竖立在直尺上方,且底边与直尺相互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在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且应在
________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杯所成的像.
(2)点燃蜡烛A,小心的移动蜡烛B,当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表面像与物体的大小
________ .这时,若把蜡烛B换成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22.探究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图所示:
(1)选择A、B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________是否有关。
(2)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
(3)某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他依据“谁先蒸发完,谁蒸发的快”,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
他的依据和结论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3.小琳同学使用两根粗细不同的琴弦,探究声音的特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弦的一端固定在桌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钩码,使琴弦在桌面上拉紧。
再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拨动琴弦发出声音。
(1)实验中,通过改变_____来改变琴弦的松紧情况。
(2)在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时,小琳的实验方法如下:选择较细的一根琴弦安装在桌面上,保持_____不变,通过改变_____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琴弦的长短,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变化。
(3)要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请写出实验方法:_____。
2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D
5.D
6.B
7.B
8.B
9.B
10.B
二、填空题
11.甲 1:4
12.虚,放大
13.60° 30°
14.不变增大
15.晃动声音能传递能量
16.1.5
三、计算题
17.10-3m3 0.6×103kg/m3 3×104kg
18.(1)30km;(2)80km/h.
四、实验题
19. 0刻度线 20 25.0 0.8×103大烧杯壁沾有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
20.(1)发散;凹;前方;(2)远视.
21.较暗 A 相等不能虚
22.表面积 AC 不正确
23.钩码数量钩码数量 AB 保持琴弦的材料、AB之间的距离和钩码数量不变,分别将粗细不同的琴弦安装在桌面上,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变化。
24.v=s/t 刻度尺秒表便于计时 0.18 0.225 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