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丰里端午诗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丰里端午诗集
- 仁丰里端午赋 -
若夫端阳节至,南薰起,市声攒。
大疫退,倾城欢。
小秦淮畔,文昌阁前。
述仁丰之古韵,继纯朴之高贤。
天盈地厚,岁稔家安。
广陵千载久养其志,初怀百岁已换斯颜。
不孤之德可仰,有义之行弥坚。
方是时,夹巷幽曲,明庭敞宽。
粽流香而在灶,藤垂花以向檐。
悬蒲插艾,采栀佩兰。
枇杷始灿,榴火其燃。
树高而叶茂,云动而风闲。
或来雨意,漫抚琴寒。
共端阳之节序,品初夏之华年。
载诗载歌,盛况璨然。
况乎同心以造势,纳业而兴文。
政出乎资力,社结于笃仁。
此地有奕间之坊,梧桐之院;阮相宅近,格桑花邻。
又有时尚之烘焙,旧照之缤纷。
金木相辅,儒释俱存。
物能重构,鹤以不群。
一勺清池可爱,满园花木长新。
假以非遗同赏,先贤诚祭;五毒先射,市集堪循。
着美服而游涉,时虽夏而如春。
乡情欲满,岁月留痕。
赞曰:乐仁丰里之端阳兮,亦民之所欲。
承古韵而兴今风兮,更千载而同俗。
粽香飘而蒲艾悬兮,文灿灿而市声逐。
思超迈而奋逸兮,壮如高飞之鸿鹄。
(周冠钧)
周冠钧
仁丰里端午有赋
古今人物又纷然,时节况逢端午天。
几处藤花檐下媚,一枝榴火院中燃。
悬蒲插艾能除病,品粽焚香可惜缘。
最是诗情兼画意,分明华服到街前。
端午过仁丰里
重燃烟火气,仁里又经过。
恬淡风犹适,清平客自多。
墙青浮彩绘,巷老挂纤萝。
解语榴花艳,端阳一曲歌。
壬寅端午次日桐林琴社绿杨诗社于仁丰里举行雅集
听琴吟诗感而赋之兼寄奕庐梧桐院主人
佳节仁丰里,快哉诗与琴。
琴能催古韵,诗且发高吟。
漫品盘中果,先题汉上襟。
操弦无俗调,拾句有清音。
枝压枇杷熟,窗含榴火深。
闲花多自适,骤雨偶相侵。
一抚兴流水,再弹惊远岑。
悠悠风入谷,扑扑鸟投林。
忍向阳关外,但思梅雪心。
骚魂怜此际,忠骨到而今。
笳苦声长在,鸿归意不禁。
路遥知老骥,柏翠遣余阴。
今日琴诗会,幽怀底处寻。
黄昏天雨落,吊屈又涔涔。
壬寅端阳即兴
初怀不觉夏风临,小院枇杷满树金。
摩卷仍歌家国梦,把杯翻忆稻粱吟。
美人芳草香非远,橘树榴花影欲深。
为报千秋思屈子,盘中粒粒粽香侵。
卜算子仁丰里端阳节
佳节又端阳,烟火仁丰里。
转角街边俱网红,四处人声起。
穿越过千年,客至心欢喜。
榴火枇杷绿豆糕,粽会逢着你。
王桂金
端午梧桐院听琴
六月日流煊,相约仁丰里。
有院名梧桐,佳卉竞旖旎。
诗琴共端阳,幽芬发兰芷。
弦上韵泠泠,语间才济济。
抹挑浑无羁,滚拂泻流水。
君道阳关情,我咏离骚意。
胡笳拍此心,古调逢知己。
清曲每悠扬,歌吟多况味。
半日一瞬间,恍若神仙子。
骤雨忽纷纷,且把尘怀洗。
熊作明
菩萨蛮壬寅端午
怀沙已远湘波绿,美人兰草聊相续。
疫里又端阳,情肠盘酒肠。
彩丝缠角黍,醉失萱堂路。
疏发对蒲风,榴花胜旧红。
青玉案壬寅梧桐院端午雅集奕庐听琴
灞桥柳色年年满。
送不尽、离人眼。
落日关河谁与看。
翠峰眉聚,绿波秋远。
流水情何限。
醉来莫拟胡笳管,马背风沙易弦断。
一挑三吟肠几转?美人香草,奕庐花院,疏雨梧桐晚。
李彥
端午仁丰里
小街深巷古风浓,倚壁榴花自在红。
一岁端阳初暑气,半檐青艾旧时空。
盛唐犹逝何言楚,名士能安不必雄。
谁拨流光琴有诉,翻怜千载太匆匆。
严元星
端午仁丰里
夜随栀子白,晴日趁端阳。
巷走熏风软。
帘开角黍香。
奕庐谐素约,清韵滞流光。
积岁祲氛散,尤堪一咏觞。
又
暄气腾缥瓦,葵榴照壁红。
巷居安节乐,家宴逐年丰。
天远存高义,琴幽明寸衷。
怡然亭下坐,欣受里仁风。
张庆
青玉案仁丰里端午
仁丰里弄鱼龙舞,粽香缕,琳琅处。
似到秦淮摇翠橹。
凌霄花艳,沿街商铺,游客蜂拥伫。
文昌脉动神仙侣,蝶恋琴筝竞如雨。
旧影翻新添意趣。
离骚犹伴,胡笳流水,诵罢风和煦。
端午
青蓑一瞥隐花坛,梦遇离骚溯往端。
燃艾随风千缕起,咒符逐梦百年安。
梧桐密匝琴筝舞,巷陌深幽角羽弹。
鸣凤奕庐谁家院,且歌亦诵可凭栏。
听琴
荼蘼盛夏过端阳,院落清幽雅集堂。
婉转梅枝三弄曲,玲珑客舍四重光。
离骚荡气秦淮瘦,角羽回弦巷陌长。
今有梧桐栖锦凤,余音隽永绕心梁。
青玉案听琴
旧城七巷琴弦驻,落珠玑,花开处。
跌宕回旋低绮户。
阳关流水,秦淮寄语,重奏谁人舞。
梧桐枇杷如星雨,兼诵离骚伴端午。
梅老风清寻访路。
门含风韵,窗悬青蒲,有凤来仪赋。
宋卿卿
清平乐壬寅端午次日雅集听琴
梧桐院落,顾影多绰约。
十指纤纤弦上跃。
谱出回肠商角。
一曲欲向谁边。
流徽此际堪怜。
更有晚来急雨,由他谢却烦暄。
卜算子仁丰里端午随吟
云散长天外,客聚仁丰里。
正值端阳人往来,旧俗依新市。
看罢虎头鞋,且把朱绳系。
直待今年六月六,再赴文渊地。
卢儆
鹧鸪天
里巷人家岁月长,榴花红处耀端阳。
凌霄檐下络丝翠,枇杷墙头挂果黄。
人声密,市墟忙。
红尘烟火劫余香。
梧桐院小幽生雅,诗咏琴歌韵自扬。
醉翁操端午奕庐听琴
孤桐。
诗风。
今逢。
指从容。
弦中。
先闻涧碧泉流淙。
再叹离恨谁同。
诉寸衷。
骚赋忆文宗。
更听寒笳悲转蓬。
轻挑浅拂,挥送归鸿。
缓猱小绰,缥缈余音袅空。
天籁兮声玲珑,地籁兮声黄钟,戛然兮曲终,萦回兮无穷。
恰骤雨匆匆,竹梧洗碧榴濯红。
李敏
端午次日仁丰里听琴
柔荑弦上走,中有太稀音。
流水出深涧,飞禽归茂林。
地偏尘不到,月起意难禁。
曲散余情在,持杯自作吟。
忆江南
梧桐院,几处枇杷黄。
指下弦声饶古意,盘中黏黍发清香。
蒲艾应端阳。
吴进荣
瑞鹧鸪端午仁丰里
蒲节维扬自不同,老街一聚沐熏风。
倚窗漫浸檐藤绿,凝目长观榴杪红。
几度琴弦时可听,千重诗韵独相逢。
雨丝亦识灵均意,佩芷流香分外浓。
又
民俗纷呈市井连,汶河相汇古今缘。
两龙起舞携云至,千箭投壶过眼前。
角黍青衣藏白玉,端阳诗赋祭先贤。
更闻缕缕焦琴韵,傍得秦淮流水弹。
杨洁
仁丰里端午文化民俗节有兴
佳丽纤纤步,来行古巷多。
苔幽连碧瓦,花复傍烟萝。
乐彼清弦动,任他疏雨过。
相言青粽美,五月未蹉跎。
罗大平
卜算子听琴
古巷粽香多,更作端阳聚。
一曲梧桐院里琴,诗韵添无数。
流水自铿然,屈子风骚赋。
座上人皆侧耳听,不觉黄昏雨。
严安
仁丰里端午
榴火早燃余烬紫,桐荫转午恰端阳。
七弦谁诉胸中气,散板行歌奏酒狂。
孙凯歌
端阳仁丰里雅集
时光飞逝又端阳,焚艾雄黄毒秽禳。
祭罢屈平思故旧,仁丰巷里粽飘香。
又
指似柔荑抚锦弦,空灵恬澹意缠绵。
胡笳一曲情真切,流水高山万古传。
徐学帅
小秦淮
秦淮何惜小,但有妙人居。
回风曾落雁,碧水亦沉鱼。
欸乃知深夜,丁宁伴读书。
春愁还几许,带月荷花锄。
捣练子仁丰里的端午
仁丰里,奕庐中。
疫后榴花别样红。
更有新风生座上。
手挥顿似万山松。
晴丝袅,薄罗衾。
素手纤纤调素琴。
犹未泠泠成曲调。
春风先自上眉岑。
聆天籁,话安康。
世事山高与水长。
一曲离骚怀屈子。
清溪吟罢九回肠。
梧桐院,雨氤氲。
拍遍胡笳又几人。
三万里身归汉塞。
为谁无语立黄昏。
阳关曲,意萧萧。
此去经年感路遥。
愿得太平长盛世,人间不用霍嫖姚。
仁丰里,步当车。
端午归来共晚霞。
追忆此情终可待。
流香还有那枇杷。
肖腊梅
仁丰里端午节
时维五月又端阳,看取仁丰旧俗忙。
蒲剑绿悬催麦酒,凌霄红映卧琴囊。
舞龙狮过秦淮畔,蕴锦绣于明月乡。
物阜民安共呈瑞,因循文选奏华章。
朱文莲
端午仁丰里
佳处恰端阳,风华着眼量。
弦歌声度水,罗绮影穿廊。
绕竹森森碧,攀花细细香。
楼檐明似画,闲坐卷中央。
盛莲纯
浣溪沙仁丰里端阳
楚服翩翩屈子风,美人香草古今同。
彩囊新染石榴红。
千载离骚吟未远,数杯蒲酒夏初融。
儿童嬉笑逐年丰。
周爱东
端午仁丰里
仁丰里面景观新,古巷长街多丽人。
琴挑锦屏开卓府,诗歌玉宇入苏门。
剑蒲柔艾今无用,绿码核酸乃有神。
路遇大妈包粽子,微笑不觉满金盆。
展旭强
鹧鸪天端午仁丰里
古里人声鼎沸风,鸣锣祭屈舞腾龙。
衣香扑面和清曲,鸭子悬丝络彩虹。
牵艾老,走儿童。
纷纷百艺献情浓。
莫寻纸伞撑何处,但摘枇杷深巷中。
王艳
临江仙梧桐苑听琴遇雨
胡笳声中黄昏晚,离合也是匆匆。
艾蒲轻倚一帘风,案头青紫斗
嫣红。
满树辉煌零落半,骤行几许空濛。
晴来回首小芳丛,清圆无数碧盘中。
仁丰里端午
小巷芳菲斗粉红,衣香偶尔落花风。
梧桐苑中闻弦语,半壁黄金对院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