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摘要。

目前,国内外都始终坚持着以生态平衡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坚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够科学合理地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

也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这一战略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工作。

因此,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构建良好农村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污染;治理研究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多元主体
要对当前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首先就必须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环境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概念进行分析了解。

这是指通过在河北省农村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按照河北省各地区域农村产业中的兴旺程度、乡风文明以及生态宜居等方面总体要求来统筹推进各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从而加快推进河北省各地农村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也正是如此,不难看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所涉及的农村经济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实施工作,并不可能只依
靠某个单一的主体就能够完成,而是需要一个包含政府、基层党组织、企业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以及大学生与工人群体等多元化的主体进行协同实施,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完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政府协同治理。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即存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但由于政府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监督者、实施者,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发起者与制定者,因此,政府必然处于整个战略计划的核心地位。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在其中所起到的职责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其中,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责则是提出以及制定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总要求以及目标、任务等各项规划,并实行各类资源的分配,同时对各部门实施监督以及协调的职能;地方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根据中央政府的战略要求,结合当地具体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相应的乡村振兴目标以及中长期行动计划等[1];基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上级精神并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制定出相应的短期行动计划并加以落实。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村民协同治理。

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村民不仅仅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参与者,同时也更是战略目标下最直接的受益者。

与政府和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协同治理的职责不同,村民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各有不同,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村民当中存在各自不同的区别。

通过这种区别,可以将村民主要划分为村民群体、大学生、在外务工以及一些创业等返乡置业群体[2]。

也正因如此,村民之间在协同治理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各有不同。

例如,普通村民群众由于自身
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经验不足,其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就较难提出前瞻性建议,而大学生这一类村民则能够通过自身所学知识、技术以及经验,能够在建设过程中发挥较为有效的作用。

二、河北省农村污染环境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当前,在我国河北省农村中,大部分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环境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

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直接为在河北省农村开展相应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据分析,近年来,在河北省各地区域的农村中,只有73.9%的农村对村庄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的处理或者部分集中处理。

而对村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或者部分集中处理的村庄只占整个河北省农村中的17.4%。

然而,在同期内,整个河北省城市中污水的处理率高达93.44%,其生活垃圾的处理率更是高达98.45%。

因此,从河北省农村与城市对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的相应数据中可以分析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工作进程有着较为严重地阻碍[3]。

(二)农村粗放式发展带来面源污染积重难返。

在河北省农村的农业生产中,有着较为明显的小、散、乱、污等特征。

在建设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主要畜禽养殖仍然是以一种分散式的养殖方法为主,其存在着严重的设施不健全、管理粗放、污染分散等较为突出的不足点,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与农村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生活污染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相比,这一系列农业生
产面源所产生的污染程度更加严重,除了其污染量更大外,其污染源也更多,治理起来更加困难。

(三)农村生态环境管理责任没有充分落实。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基层政府作为开展农村环保工作的主要力量,负责对农村村民的环保意识进行相应的宣传工作,调动并加强村民们对于生态环境管理的责任感。

但是在各级政府部门中,有关于农村环保工作协调推动的力度不足,从而使各部门职能以及相关负责人员并没有切实落实相应的工作,直接导致了当前农村中村民对于生态环境管理的责任意识薄弱。

而各地农村村民对于生态环境管理的责任感意识不足,导致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工作难以进行,环境污染处理较为困难。

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一)明确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战略定位。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做好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改善以及管理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

一方面,通过村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作用,对各地农村开展相应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从而达到对农村环境以及生态问题等状况进行改善的目的[4];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有助于农村地区建立生态化的农业经济体系以及产业化的生态经济体系。

(二)制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原则。

在对各地农村进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环境管理与乡村振兴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在乡村建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
管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与农村产业质量的发展以及乡村文化繁荣程度与乡村民生保障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在治理农村污染问题前,就必须制定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工作原则。

另外,通过坚持山水林田湖的系统治理与规划,对各地农村中的地区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挖掘,并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有效管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污染进行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挑战与困难进行分析探讨,发现在目前河北省农村的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粗放式发展带来面源污染积重难返与农村生态环境管理责任没有充分落实等现状,严重影响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对农村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的分析讨论得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生态环境的合理有效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琼,李子蓉,xx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环境协同治理关键因素识别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x27(02):69-77.
[2]龙强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x,29(9):250-251.
[3]戚晓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变迁与机制创新
[j].江苏社会科学,202x,300(05):37-44.
[4]贾小梅,王亚男,陈颖,etal.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x,43(06):110-114.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