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压裂缝高度预测方法及应用

合集下载

压裂缝缝高监测技术在安塞油田的对比应用

压裂缝缝高监测技术在安塞油田的对比应用

压裂缝缝高监测技术在安塞油田的对比应用梁冬;张欢;温柔;孟越【摘要】安塞油田属于特低渗透油藏,油层经压裂方可出油.研究压裂缝形态,对于最大限度地挖潜油层潜力以及提高油井单井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井下微地震、地面微地震、正交偶极声波测井及数值模拟等四种监测方式对比,重点剖析了压裂缝缝高的特点.认为压裂缝缝高随着缝长的延伸呈衰减规律,近井地带缝高为15 m~20 m,油层内部缝高为5 m~10 m,至缝长的末端,缝高值较小,直至衰减为0m.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采取混合水体积压裂和单砂体补孔压裂措施,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5(034)003【总页数】5页(P23-27)【关键词】安塞油田;长6;压裂缝;缝高;缝长;射孔段【作者】梁冬;张欢;温柔;孟越【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西安71020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西安71020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西安71020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西安71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8安塞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以内陆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为主,主力油层长6为三角洲前缘相沉积,砂体连片性好,含油范围与砂体展布主要受岩性和物性控制,是较典型的岩性油藏。

储层岩性为细粒硬砂质长石砂岩,颗粒分选较好,结构成熟度高;受强烈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类型为粒间孔-溶孔-微孔混合型[1-2]。

长6油藏为典型的特低渗、低压、低产油藏,空气渗透率1.29 mD,压力系数0.7~0.8。

储层致密,孔喉半径小,似磨刀石。

油井常规无初产、经压裂改造后才有工业油流,压裂后,单井日产油能力2 t~3 t。

油层在水力压裂过程中产生压裂缝。

压裂缝与储层微裂缝、孔隙搭配,形成较好的渗流条件,油层造缝对于改善油井开发效果至关重要。

安塞油田实施整体压裂开发,受地应力影响,压裂缝方位较为单一恒定,以北东-南西向为主,平均为北东68.9°,全缝长250 m左右。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及应用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及应用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及应用【摘要】目前国内外油气田普遍采用裂缝监测技术了解水力裂缝扩展情况及其复杂性,将裂缝与油藏、地质相结合以评价增产效果,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目前形成的技术主要分为间接诊断、直接近井诊断、直接远场诊断等三类十多种方法,在B660、F142等区块开展了多口直井现场应用,并在F154-P1井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对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裂缝进行了监测试验。

通过裂缝监测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裂缝复杂形态的认识。

【关键词】水力压裂;裂缝监测;微破裂成像;示踪陶粒;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仪器和技术手段对压裂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测试评价,通过数据处理,得到裂缝的方向、长、宽、高、导流能力、压裂液的滤失系数、预测产量、计算压裂效益等,从而评价压裂效果。

使用评价的结果可以验证或修正压裂中使用的模型、选择压裂液、确定加砂量、加砂程序、采用的工艺等,保证压裂施工按设计顺利进行并且取得最好的改造效果。

1、压裂裂缝监测技术裂缝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裂缝真实形态,并利用监测结果评价改造效果、储层产能、指导压裂设计。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裂缝监测技术可以分为地震学方法和非地震学方法,主要采用地面微地震、井下微地震、阵列式地面微地震和测斜仪阵列水准观测等技术。

1.1地面微地震技术1.1.1简易地面微地震简易地面微地震技术是采用最多的裂缝监测技术,该技术采用地震学中的震源定位技术,通过3-6个观察点接受的信号来定位震源。

该技术具有原理简单,费用低的特点,但对于埋藏的深油藏,井下微地震信号需要穿越多个性质不同的地层,因此只有震级高的脆性破裂信号可以被从噪音中区分出来,信号采集方面的缺陷降低了该技术的精确度。

目前在使用中多采用贴套管的微地震监测技术,通过在相邻井的套管上放置检波器来收受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问题,但是要求井距要小。

1.1.2微破裂成像技术微破裂成像裂缝监测技术采用埋在地表下30cm的20-30台三分量检波器,利用向量扫描技术分析目的层位发生的破裂能量分布,用能量叠加原理,解释出裂缝方位、裂缝动态缝长、裂缝动态缝高。

地层压裂缝高度预测方法及应用

地层压裂缝高度预测方法及应用
层 压 力剖 面和裂缝 高度 。 同时运 用破 裂 点最 小水平应 力 与加 压值之 和 与预 测 点最 小水平应 力相 比 较 的方 法来 预测射 孔 层段 压 裂缝 高度. 将这 些方 法应 用到 实例 中, 达到 了预期 的压裂效 果 。
关 键 词 水 力 压 裂 ; 力 强 度 因子 ; 石 韧 度 ; 缝 高度 应 岩 裂
裂裂 缝 的高度 与 测试 时相 同 , 4 为 0米 , 到 了预期 达
的效 果 。
6 结 束 语
( ) 测 井资 料应 用 于水 力 压裂 中 , 压裂 设计 1将 为
提 供 缝高 输人 参数 , 据缝 高与施 工压 力关 系 , 根 可调 整并 控制 裂缝 的垂 向扩 展 , 而 达到 指导 压裂施 工 , 进
达 式 为 单 轴 抗 压 强 度 S = E『 . 0 V = O 8 + 0 0 4 ( ~ V ] = 0 .0 51 )


a 一 ( + S ) 2 — S )o 2 一 ( 一 a ) ( ) o f一 ( cຫໍສະໝຸດ s0 pP 7 () 1
r 一 0 ∞
版 社 ,9 7 19.
E3 杨 雷 、 洪 亮 等 , 裂 压 力 预 测 的应 用 研 究 [] 新 疆 石 油 学 院 学 2 王 破 J,
报 ,0 2 1 ( )6 — 7. 20 ,44 :7 0
E 3刘萍英、 3 郑淑芬 、 周政英等 , 井资料 在压裂技术 中的 应用[ ] 测 J,
空 航 天大学 、 西大学 等 3 广 0所 院校 获得 了大赛优 胜 学校 。大赛 由工业 和 信 息化 部 人 才交 流 中心 、 育 部高 教
等学 校计算 机 科学 与技术 教学 指 导委 员会 主办 。

碳酸盐岩地层破裂圧力和压裂高度预测计算及应用

碳酸盐岩地层破裂圧力和压裂高度预测计算及应用

碳酸盐岩地层破裂圧力和压裂高度预测计算及应用摘要:依据偶极声波测井资料提取的时差曲线,结合组合测井曲线及其计算成果,应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地层脆性指数、破裂圧力和压裂高度预测计算,通过脆性指数和破裂圧力分析地层可压性,通过压裂高度预测图预测压裂时裂缝的延伸方向,了解可能压裂串层的位置,为压裂设计施工提供帮助。

关键词:碳酸盐岩;偶极声波;破裂圧力;压裂高度0、引言碳酸盐岩储层开采油气,有时需要进行压裂施工,如果地层破裂圧力能较为准确的计算,压裂高度可以预测,那么将给压裂设计和施工带来极大的便捷。

利用偶极声波测井资料提取的纵、横波时差数据,结合地层密度、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等参数,计算地层脆性指数和破裂圧力,根据模量和泥质含量进行储层压裂高度预测计算,进一步进行储层的可压性及压裂时裂缝高度变化情况,为压裂设计与施工服务。

1、参数计算由偶极声波测井提取的纵、横波时差曲线,结合组合测井曲线计算出储层位置上覆地层压力、地层孔隙压力、泊松比和地层抗拉强度等参数,求取地层破裂圧力,结合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求取的脆性指数,对储层的破裂难易程度进行评价。

1.1破裂圧力计算高破裂压力值反应地层压裂时难以破裂,裂缝不易延伸;低破裂压力值指示地层压裂时地层易破裂,裂缝易延伸。

地层破裂圧力由下式计算求得:式中:为地层破裂圧力,MPa;μ为地层岩石泊松比,无量纲;为上覆岩层压力,MPa;为地层孔隙压力,MPa;为地层抗拉强度,MPa。

1.2脆性指数计算本文采用泊松比和杨氏模量计算脆性指数,泊松比反应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的破裂能力,杨氏模量反应岩石破裂后的支撑能力。

杨氏模量值越高,泊松比值越低,岩石的脆性越强,在压裂过程中越容易形成复杂的裂缝。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BRIT为脆性指数;E为杨氏模量,MPa;μ为泊松比,无量纲。

1.3破裂圧力高度预测本文采用eXpress软件由模量、泊松比和泥质含量等参数,结合设计射孔井段做压裂高度预测计算。

2、分析应用图1为某井的破裂圧力和压裂高度预测图,储层参数为:1号层井段xx13.6-xx20.0m,地层破裂压力84.0MPa,脆性指数67.4%;2号层井段xx20.0-xx24.3m,地层破裂压力74.5MPa,脆性指数67.5%;3号层井段xx29.0-xx36.9m,地层破裂压力84.5MPa,脆性指数67.9%。

阐述裂缝预测技术

阐述裂缝预测技术

阐述裂缝预测技术0引言20世纪60年代,我国陆续在松辽盆地、四川盆地、吐哈盆地等多个地区发现工业性裂缝油气藏,这些油气藏储量巨大,有着很大的开发潜力,有的单井日初产可达上百吨。

该类油气藏的大量发现,使之作为一种新的油气藏类型,成为今后重要的一个勘探新领域,也成为新增油气储量的重要来源。

这种裂缝型油气藏有多种类型,目前常见的有致密砂岩裂缝型、泥岩裂缝型、碳酸盐岩裂缝型、变质岩裂缝型和火山岩裂缝型等。

油气藏的构造裂缝不仅是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也是形成油气藏的主要动力学诱因,但裂缝型油气藏具有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严重、低渗透、储集空间复杂多变等特点,加大了裂缝性油气藏的勘探技术方法识别和评价难度。

对于储层评价的前提条件是对裂缝发育带的准确预测,这对识别裂缝型油气藏具有重要作用,开展裂缝预测评价技术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裂缝的测井技术方法评价通过测井技术资料分析进行裂缝评价,开展裂缝型油气藏的识别,是当前油气藏勘探工作中广泛采用的方法。

油气藏中裂缝的存在,会使勘探中常规测井曲线等资料出现异常响应,产生一些数据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变化的分析就可识别裂缝的相关特征。

具体裂缝预测评价时,通过获取的岩心资料标定不同地层结构的测井响应,对测井曲线上的不同响应特征进行分析,计算每种测井响应形成的模糊概率,从而对裂缝发育段的具体情况用不同响应的联合模糊概率来进行预测和评价。

裂缝的长宽度、产状、密度、泥浆侵入深度、充填性状及地层流体类型等多种因素,决定了裂缝发育段在电阻率曲线上的特征。

低角度裂缝会使曲线形状尖锐,深浅侧向读数降低,显示准“负差异”现象;垂直裂缝及高角度裂缝会使深浅侧向之间相对增大,显示准“正差异”现象。

当滑行波沿岩石骨架传播时,裂缝的存在会导致纵波首波出现变化,时差变大;当裂缝出现进一步发育时,变化会出现更大的变化,首波能量会出现严重衰减,从而引起周波跳跃。

密度补偿曲线能够体现地层密度的不同变化,从而反映裂缝造成井壁不规则的程度。

利用阵列声波测井技术精细评价压裂缝高度的方法及应用

利用阵列声波测井技术精细评价压裂缝高度的方法及应用

利用阵列声波测井技术精细评价压裂缝高度的方法及应用摘要:以往,常规压裂监测技术进行压裂效果监测,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均表现出压裂层段定位不准、环境污染等局限性。

目前非常规油气勘探主要应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进行压裂效果监测,该技术主要通过在邻井中(或地面)布设检波器来监测压裂井在压裂过程中诱发的微地震波来描述压裂过程中裂缝生长的几何形状和空间展布,能够实时提供压裂施工过程中产生裂隙的高度、长度和方位角等信息。

然而,由于海上作业成本的限制,微地震技术无法用于海上压裂效果评价。

因此,海上压裂裂缝高度的评价主要利用正交偶极子声波各向异性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对比压裂前、后横波分裂程度来评价裂缝高度。

关键词:阵列声波测井技术;精细评价;压裂缝高度引言阵列声波测井技术随着20世纪90年代斯伦贝谢公司推出DSI偶极子横波成像仪,西方阿特拉斯公司推出MAC多极子声波测井仪开始大规模应用,是进行地质研究及储层评价的重要手段。

阵列声波资料富含丰富的信息,最开始针对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只是对纵、横波时差精确提取方面的应用,到后来斯通利波在裂缝评价及渗透率分析方面显著作用,交叉偶极横波在地应力分析和裂缝预测方面有独特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对一些次一级的声波信号进行开发利用,利用反射波信息对井旁地质体进行成像,声波频谱的信息也被应用与进行裂缝有效性方面的评价。

然而在储层评价方面阵列声波资料应用的程度还不够深入,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纵波频散谱技术、斯通利波能量衰减技术、远探测声波二次成像技术三种阵列声波测井最新的处理技术,并重点探索了这三种技术在四川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为测井评价及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评价技术。

1.声波测井仪器声波测井仪器一般都由发射声系、接收声系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并进行协调工作。

目前为减少测井解释的不确定性,现代仪器多采用多信息融合的方法,并向大规模复杂阵列化方向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声系组装、调试和维修的难度与复杂度。

地层破裂压力的预测方法探讨_史晓飞

地层破裂压力的预测方法探讨_史晓飞

电大理工2006年8月 Dianda Ligong 第3期 总第228期地层破裂压力的预测方法探讨史晓飞辽河石油勘探局钻井一公司( 盘锦 124010 )摘 要 地层破裂压力的确定是地层压力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掌握地层破裂压力对于钻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地层破裂压力的预测一直受国内外油田的关注。

关键词 破裂压力 预测方法 模型 破裂梯度1 预测的意义地层破裂压力的确定是地层压力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钻井来说,梯度可以预防漏、喷、塌、卡等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是制定泥浆方案和设计套管程序、确定套管下入深度及油气并压裂增产措施的重要依据[2]。

预测地层破裂压力的意义:(1)地层破裂压力是确定井下管柱、井下工具、井口装置压力极限的主要依据。

(2)根据破裂压力可以确定破裂施工时的最高地面泵压、泵注排量以及需用设备的功率。

(3)根据破裂压力梯度可以大致推断水力裂缝的形态。

一般认为压出水平裂缝所需要的破裂压力梯度值应等于或大于上覆岩层的梯度值,而垂直裂缝则要小得多。

2 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地层中孔隙压力的大小对其破裂压力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地层的孔隙压力越大,其破裂压力也越高。

2.1 产生的机理目前对于地层破裂压力的起因有2种基本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地下岩层充满着层理、节理和裂缝,井内流体压力只是沿着这些薄弱面侵入,使其张开。

因此,使裂缝张开的流体压力只需克服垂直于裂缝面的地应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地层的破裂压力取决于井壁上各应力集中现象。

增大井内的流体压力会改变井壁上的应力状态,此应力超过井壁岩石强度时,地层便被压裂。

但是井壁上的应力是和地应力密切相关的,地层的破裂压力和所产生的裂缝的方向都受到地应力的影响和控制。

此外如果需要知道裂缝延伸的方位,还应了解水平地应力的主方向。

2.2 影响因素地层破裂压力首先取决于其自身的特性。

这些特性主要包括地层中天然裂缝的发育情况、地层的强度(主要是抗拉强度)及其弹性常数(主要是泊松比)的大小。

压裂裂缝高度的测井评价方法_罗宁

压裂裂缝高度的测井评价方法_罗宁

收稿日期:2008-03-16;修回日期:2008-12-01作者简介:罗宁(1974-),高级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测井专业,现从事测井现场解释和资料评价工作。

地址:(400021)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川庆钻探公司测井公司解释中心,电话:(023)67352053,E-m a i l :l u o n i n g 1974@126.c o m开采工艺压裂裂缝高度的测井评价方法罗宁,丁邦春,侯俊乾,张莉萍,范利群(四川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解释中心) 罗 宁等.压裂裂缝高度的测井评价方法.钻采工艺,2009,32(1):43-45摘 要:水力压裂技术作为油田的主要增产措施,在油田的开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评价压裂效果的重要参数—裂缝的压裂高度却无法直接获取。

通过分析,井温测井、同位素测井、中子寿命测井、过套管阵列声波(交叉偶极)测井在井壁存在压裂裂缝时和井壁不存在压裂裂缝时响应特征有明显差异,从而总结出了压裂裂缝高度的测井评价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实例证明这些方法的适用性。

同时,该文也对油公司在选择适当的测井方法判断压裂裂缝高度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压裂裂缝高度;井温;同位素;中子寿命;交叉偶极;测井评价中图分类号:T E 35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68X (2009)01-0043-03 根据井壁存在压裂裂缝时与井壁不存在压裂裂缝时在测井资料上的不同测井响应,通过测井资料可以间接获取裂缝的压裂高度,评价水力压裂的效果。

经过分析,井温测井、同位素测井、注硼中子寿命测井、过套管阵列声波(交叉偶极)测井均对井壁存在压裂裂缝反映敏感,是适合于评价裂缝压裂高度的有效技术。

一、利用井温测井判别压裂裂缝高度压裂前,井筒内液体与其周围处于热平衡状态,相互之间无热传导,因此井温曲线呈正常的地温梯度。

压裂后,低温压裂液携带支撑剂,高速经过井筒流入到压开的垂直裂缝中,破坏了原始的温度平衡系统,由于井筒中的液体温度远低于其周围的地层温度,形成温差,地层中的热量在温差的作用下,不断传入井筒,造成地层温度下降。

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及其在莺歌海某区块的应用

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及其在莺歌海某区块的应用

黄 _ 姐 ^
TO / f2
膏 惑蛆
27 47 l
量漶 | I
I 8 4 72
蕾歌 涛蛆 蕾戢 涛蛆
为B r 点 超压点 ) 地层孔 隙压力 . 为A ( 点 等效点 ) 的静水
表2 实测点压力及地 区指数
技 术 创 新
综合表中信息及东方区块地质构造信息 .认为黄流组以上鸳歌海 组和乐东组 均为正常 压力. 、黄流组及以下压力开始出现异常 .地层地 区指数为4 } 出伊顿 法公式可推 出地区指数x 汁箅公式如下 : . f 2 值
( ) 1 等效 深度法 。地层在 正常压实的过程 中 , I L 中的流 地 孑 隙 丢 体被及时排出 ,孔隙 度随上覆岩层压力的增加而减小,在测井 资料中 声波时差也会随之变 小。然而由于欠压实等一些原因导致流体 无法被 及 时排 出 ,致 使 地 层 压 力 比 正 常 压 力 要 高形 成 异 常 高 压地 层 , H b et ue 指 出 ,岩 石颗 粒 问的有 效应 力 等于 上覆 岩层 压 力 u br  ̄R by
井名
DF 一卜 1 l
越替代
Y=52 7 -40 5 6 -4 .2 8 1 8 E X
DF一I I 1 -l
n F 一卜 l 1 :
Y;S诩 _4 -4 ̄ 6 7 4 . I1 3 E- X
Yt5 2 . 6- . 5 2 E- X . ̄  ̄5 3 7 7 9 4
P与地层孔隙压力P 差,即: =P'P n 芝 ^ o P 等效深度法就是处于不同深度的泥页岩具有相同的孔 隙结 构和压 实性质,有效应 力 n 也相 同
即:

D F 一I 一 1 N 2
Y=SI 7 2e 7 E- X . 瞎I ^一 .l 9 4

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报告

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报告

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项目名称:《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研究起止时间:2011年3月—2011年12月负责人:卢云霄技术首席:杜发勇报告编写人:杜发勇主要研究人员:张培东陈东茹红丽黎石松暴志娟潘勇姜立辉孙文森黄琼冰薛仁江林惠星等审核人:陈东审定人:李云目录一、项目概况 (3)(一)立项背景 (3)(二)主要研究内容 (4)(三)完成工作量 (4)(四)提交成果与主要技术指标 (5)(五)主要成果和认识 (5)二、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6)(一)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分类 (6)(二)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7)1、间接裂缝监测(诊断)方法分析 (7)2、直接近井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12)3、直接远场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18)(三)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对比 (29)三、探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资料统计分析 (31)(一)探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及应用情况 (31)(二)探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资料分析 (31)1、压前压后井温测试资料分析 (31)2、井底压力温度监测资料分析 (37)3、地面多点式微地震裂缝监测资料分析 (43)4、大地电位法裂缝监测资料分析 (45)5、压后压力恢复资料分析 (46)6、裂缝监测资料综合分析 (47)四、认识和建议 (49)1、认识 (49)2、建议 (49)附图探井压裂前后井温测井曲线图 (49)一、项目概况(一)立项背景随着油田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新增探明储量中低渗透油气藏所占比例大幅上升。

“十一五”期间,达到当年探明储量的52.5%。

“十二五”期间勘探增储主阵地仍为低渗透油藏,年均在4000万吨以上。

压裂改造是这类储量得以探明和有效开发动用的关键技术。

正确的认识水力压裂裂缝的几何形态和延伸状况,对评价压裂效果,检验和提高压裂设计的准确性,优化开发方案,进而改善压裂增产效果,提高单井产能及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压裂裂缝监测诊断方法,始终是相关领域专家们最为关注,同时长期进行探索与开发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压裂裂缝控制技术

压裂裂缝控制技术
只有支撑剂进入裂缝才真正形成有效裂缝。应用压裂裂缝控制剂可以有效抑制压裂液在某一方向的延伸,形成缝端阻力差,可使支撑剂的铺置终止在一定的缝长范围内,大剂量的压裂有效缝长控制剂,可以使支撑剂的铺置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使支撑剂均匀分布在多裂缝中。如图1是压开裂缝;图2是支撑剂进入,可以看处,因为缝端压力和两侧射孔方向不同及地层非均质性设使支撑剂铺置不对称,只是偏向一侧。这不但影响压裂效果,而且对以后的注水开发产生影响
(4)如裂缝发生转向,新裂缝与原来的裂缝不是同一条缝,观测到的裂缝高度也会有所差别。
(5)裂缝二翼分别存在不同的转向机制,如朝148-68井,东翼发生转向,西翼压出新缝。
2、对支撑剂铺置方向和对有效缝长的控制
原理
压裂裂缝控制剂能够促使支撑剂的铺置方向发生改变。在一定井网条件下,有效抑制单翼裂缝的过度延伸,实现支撑剂均匀分布在多裂缝中,完善整体单元内的注采关系。
二次破裂压力达到并稍高于一次破裂值,表明裂缝控制剂达到了改变两侧阻压值的目的.
井号
小层号
压裂井段
压裂次数
观测缝长m
有效缝长m
西翼
东翼
西翼
东翼
38-7
12
1143.6-1154.0
第一次
155
53.1
103.335.4来自第二次119.996.7
79.9
64.5
第一次压裂人工裂缝方位为NE152.6º,西翼有效缝长为103.3m,东翼有效缝长为35.4m。第二次压裂人工裂缝方位为NE152.2º,西翼有效缝长为79.9m,东翼有效缝长为64.5m。压后测试结果分析东翼有效缝长增长了为29.1m,相对应注采关系得到有效改善。
我公司生产的裂缝控制剂是在高温高压下通过交联反应以及物理法的势能活化得到的多元聚合物,是化学反应与物理势能相互催化的复合体。一次交联是在生产时完成物化反应,形成颗粒,在应用时,颗粒随液体进入炮眼和裂缝后,在压力差下获得势能并聚,形成高强度的滤饼。从而即具备颗粒性的高强度,又具备了交联型堵剂的高封堵率。该剂用量少,耐压差大,压后完全溶解无污染的特点。

裂缝型储层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

裂缝型储层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

裂缝型储层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目录前言、裂缝性储层研究及预测现状1、裂缝性储层的概念2、国外研究现状3、国内研究现状一、裂缝研究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意义二、有关裂缝的基础理论1、裂缝类型2、裂缝分类3、裂缝成因及与构造的关系4、裂缝的成因模式三、裂缝研究与预测方法简介四、物理模拟法预测裂缝五、构造曲率法预测碳酸盐岩储层1、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预测2、裂缝三维定量参数场形成及模型的建立六构造曲率法进行裂缝发育带预测实例1 寒武系洗象池组气藏裂缝特征2、裂缝分布特征3、洗象池组储层综合预测七、构造应力模拟法预测裂缝的原理1、裂缝成因机制2、古构造应力模拟3、相似性原理在构造应力场及裂缝预测数值模拟中的重要性4、裂缝判据的确定5、破坏接近程度及其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6、裂缝指标的标定7、尚不能解决的问题8、方法的关键技术9、构造应力模拟法预测裂缝所需的资料八、构造应力模拟法预测裂缝的应用实例简介1、火山岩裂缝的预测研究2、碳酸盐岩裂缝的预测研究3、四川威远构造寒武系洗象池组裂缝预测主要参考文献前言裂缝性储层研究及预测现状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常规孔隙性油气藏储量日益减少,开发难度逐渐增大,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方向逐渐由浅部转向深部、由常规油气藏转向特殊油气藏。

作为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储层的研究也将从常规的孔隙性储层的研究逐渐发展到其他各种类型的储层研究(图1)。

特别是裂缝性储层近年来引起了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出现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图1 油气储集层的主要类型1裂缝性储层的概念裂缝性储层是指以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渗流通道的储集层,有的也对储集层中分散、孤立的孔隙起连通作用,增加有效孔隙度,一般具有高渗透特征。

裂缝性储层一般有3种类型:一类是致密岩类,如四川盆地下二叠统(阳新统),其岩石基质孔隙度小于1%,渗透率小于0.1毫达西,因其构造裂缝发育形成而形成了有效的储、渗空间;第二类是古风化壳溶蚀孔、洞储集层,渗透率极低,一般小于0.01个毫达西,但与后期构造裂缝搭配,形成了裂缝—孔洞(穴)型储层,如四川盆地的震旦系和奥陶系储集层;第三类是低孔隙储集层,如四川东部的石炭系碳酸盐岩(孔隙度3%~4%)、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孔隙度5%~6%),他们的基质孔隙渗透率很低,一般在0.01毫达西左右,只有当构造裂缝发育的地区,才能形成裂缝—孔隙型储集层,形成工业性的天然气藏。

地层破裂压力预测研究

地层破裂压力预测研究


t2/3
缝宽
1/6
C5
q03
1PR
Gh3f

t1/3
C1 C2 C4 C5 ——模型系数,t—时间(分)
2019/11/19
22
四、 Forward平台下的软件设计模块
1 各向同性模型地应力计算模块 2 各向异性模型地应力计算模块 3 井眼坍塌和稳定性预测模块 4 水力压裂计算模块
2019/11/19
7
(一)、地应力计算模型 1)各向同性地应力计算模型
利用电缆地层测试或压力恢复测试资料,在不考虑构 造应力影响情况下,各向同性模型计算水平应力公式为:
x1 PPR R P 0bPp Pp
PR — 泊松比 Pob — 上覆岩层压力 Pp — 孔隙流体压力 α — Biot 常量
2019/11/19
27
2019/11/19
28
3、井眼坍塌和稳定性预测模块
该模块是在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模型地应力计 算完成后,根据计算结果,计算井眼坍塌压力和最 大最小安全钻井泥浆密度,即井眼稳定性预测。
2019/11/19
29
计算模块
该模块首先用水平应力预测不同地面压力增量(如 150psi、300psi…)下,水力压裂后的裂缝高度,根据 PKN和GdK二维裂缝模型计算高度一定的情况下,裂 缝宽度和长度。
(2) 节省昂贵的地应力测试费用,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3) 对计算得到的连续地应力剖面可以进行数学分层处理。
(4) 利用地应力计算可对油田开发过程中地应力场的变化规 律分析。
2019/11/19
9
2)各向异性地应力计算模型 应力与泊松比的关系:
2019/11/19

控制裂缝高度压裂工艺技术试验研究及应用

控制裂缝高度压裂工艺技术试验研究及应用
工 程 技 术
Ch i na Ne w T e c hn o l o g i e s a nd Pr o d u c t s

Q : ( )
控制裂缝高度压裂工艺技术试验研究及应用
岳成 标 ( 大庆 油 田井 下 作 业 分 公 司 ,黑龙 江 大庆 1 6 3 0 0 0 ) 摘 要: 在技 术人 员的不 断试验 和 实践下 , 控制 裂缝 高度压 裂 工艺技 术的进 展是 相 当重 大 的 , 但 是此 项技 术在 国 内仍 然处 于 正在 加 深研 究和 应 用的过 程 中, 本 文就 是从 控 制 裂缝 高度 压 裂的 工 艺技 术 出发 , 分析 此 项试 验研 究的携 带液 和 导向 荆 的最 佳配 合 比例 及 其反 应 情 况 , 对 控制 裂缝 高度 压 裂 工艺技 术 的试 验研 究进 行 简 单的 阐述 , 并 对此 项技 术 的应 用 情 况进 行 分析 和说 明 , 希 望能 对 于石 油工作者 起到 参考 的价 值 。 关键词 : 控制裂缝; 高度压裂工艺;携带液 ; 导向荆 ; 试验研究; 现场应用 中图分 类号 : T E 3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携 带液 的选取 出 现 问题 , 它 的 粘 度 过大 或 者 过 小 , 那 么 导 向 剂在 携 带 液 中的 上 升速 度 和 下 降 速 度 也 会 出 现过 快 或 者 过 慢 ,过 快 情 况 出现 后, 导 向剂 刚流 到试 验 出就会 出现 大量 漂 浮 和沉 积 ,极 易 阻塞 仪 器 的管 道 和 阀门 ,


概述
石 油 技 术 人 员 在对 控 制 裂缝 高度 压 裂 工 艺 技 术 的试 验 研 究 上 做 出 了很 多 的 努力 , 为 了试 验出最 佳 的携 带 液和 导 向剂 的配 比效果 , 为 了选 择 出最 好 最有 效 的两 种 液剂 ,他 们模 拟 实 际的 石油 地 质构 造 , 次 次 将 不 同类 型 的携 带 液 和导 向剂 的 混 合 液 或 者不 同 比例 的 两种 液剂 注入 模 拟 的地 质构 造 中 ,认 真 观察 各 种 情况 下 , 液 剂 的渗 透情 况 和互相 的 阻挡 情 况 , 不 断 的观察 实验 , 选 择 出能够 实 现最 佳 效果 的 携 带液 和导 向剂 的配 比和类 型 , 并 且对 二 者 的阻挡 情 况做 出了 良好 的控制 。 下 面笔 者 就 对 控 制裂 缝 高 度 压 裂 工 艺技 术 的实 验试 验研 究 进行 详 细 的说 明 , 并对其中的 方 法和应 用 加 以阐述 。 二、 控制 裂缝 高 度压 裂 技术 的试验 研 究。 ( 1 ) 试 验仪 器 的选取 。 控 制 裂缝 高度 压裂 工 艺 技 术 的试 验 仪 器 的选 取是 有 一定条 件 的 。 它 的技术 仪 器 成本 较 高 , 是 美 国的 一家 公 司生 产 的很 有 技 术 含 量 的一 种 叫 做 岩心 流动 试 验 仪 的专业 仪器 。这 个 仪器 的 构造 相 对复 杂 , 其中包括储存液剂的储液罐 , 有保持岩心 稳 定 的岩心 夹持 器 , 还有 调 节 压力 的 围亚 泵、 测压 表 和压 力调 节器 及 其各 阀 门必 须 的管线 等部 件 。在试 验 时 , 为 了保 证 既方 便 又 高效 的达 到试 验效果 , 仪器 的各个 环 节 的情况 必 须加 以调整 和掌 握 。比如各 连 接 处 的阀 门和 管线都 必 须选 用 大孔 径 的 , 这 是 为 了防止 选取 的携 带 液粘 度 高 、 摩 擦 的阻力 大 , 极 易 发生 管道 和阀 门被 携带 液 严 重 阻塞 的情况 。 ( 2 )岩 石 的 样 本 选 取 及 携 带 液 的选

裂缝储层的地震预测技术与应用实例

裂缝储层的地震预测技术与应用实例

裂缝储层的地震预测技术与应用实例凌云;高军;孙德胜;林吉祥【摘要】裂缝性储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绪层类型之一,也是页岩气勘探的重点目标.本文针对中国深部陆相河流相碎屑岩裂缝储层,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包括VSP和三维地面地震采集设计、VSP处理与储层参数求取、VSP驱动的全方位地面地震数据处理、储层构造和储层沉积解释以及纵波地震属性、VSP信息和测井信息的综合解释,并最终获得了裂缝性储层的预测结果.通过研究认为,裂缝储层预测要以储层的构造、沉积解释为基础,对于陆相碎屑岩裂缝储层,需要储层沉积相解释才能正确预测裂缝性储层发育带.在此基础上,仍需进行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才能更有效地预测裂缝油气藏目标.【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15(050)001【总页数】12页(P91-102)【关键词】陆相碎屑岩;裂缝储层;地震预测;VSP;各向异性【作者】凌云;高军;孙德胜;林吉祥【作者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1;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1;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1;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1 引言19世纪末各向异性理论被引入地球物理学领域。

20世纪80年代,薄储层各向异性问题的研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1~4]。

此后,Tsvankin 等[5]、Alkhalifah等[6]给出了各向异性介质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Schoenberg等[7]、Bakulin 等[8]给出了裂缝参数的估计方法。

其中VTI、HTI和TTI各向异性介质理论对实际裂缝储层的地震勘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研究区储层埋深大于4500m,闭合幅度为262.5m,属河流相碎屑岩沉积,其孔隙度为1.8%~8.7%,渗透率为0.004~0.847mD。

区内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在构造高部位共钻有6口探井,其中3口井钻遇含气储层,因属低孔、低渗储层,加之裂缝不发育,未能形成工业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