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共32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都江堰水利工程
第三奇观:自动泄洪
从鱼嘴分流的内江水,撞上离堆,形成旋流,每当夏秋之季,水流 量大于宝瓶口的出流水量时,宝瓶口不能通过的水,从飞沙堰泄出, 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能力越强。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都江堰水利工程
第四奇观:自动控制水量
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 故名宝瓶口。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一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1.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古代,如下图所示:古文明发祥地多在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
优越的自然条件:
都位于北温带,地处大河中下游平原 地区,地势平坦,水热充足,土层深 厚、肥沃,便于农耕
2.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二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1.沙特阿拉伯的“昨天”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世界上大多数地区已是现代文明社会,阿拉伯半岛的贝 都因人仍在沿袭着祖先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截至 1933 年,沙特全国人口中有58%为游牧民。
1.沙特阿拉伯的“昨天”
沙特阿拉伯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麦地那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3.沙特阿拉伯的“明天”:石油还能用多久?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减少碳排放成为全球的目标,全球都在减少化石能源的 使用。根据沙特阿拉伯货币局(SAMA) 发布的统计数据,2009 年至 2018 年沙 特石油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依次为:85% (2009 年)、90% (2010 年) 、 93% (2011 年) 、92% (2012年) 、90%(2013 年)、 88% (2014 年) 、73% (2015 年) 、64% (2016 年)、63% (2017年) 和67% (2018 年) 。
农业社会时期,沙特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 农业社会时期经济的发展与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关系密切。 沙特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95%的国土是沙漠,可耕种的土地有限,水 资源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2.沙特阿拉伯的“今天”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沙特的石油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思考沙特在世界石油贸易中竞争力强的原因。 • 石油储量大,埋藏浅,易于开发;品种多样,品质好; • 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交通运输成本低。
例如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日本,多火山、地震,少平原、耕地,自
然条件相对较差,但其依靠社会资源发展成为世界上极为富裕的国家之一。
23.因区地域制发宜展与需区改域造发展自然条件
目的:为了生存和发展 要求: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
都江堰水利工程
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就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 然的成功典范
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评价角度
评价内容
资源条件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
他资源的匹配度等方面评价
开采条件 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
开采等方面评价
市场条件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距市场远近等方面
评价
交通条件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
第一奇观:自动分水
枯水期:水位低、流量少,水往低处流;60%的水进入内 江,40%的水进入外江。 丰水期:水的流速快、流量大;宽阔的外江容纳60%的水, 40%的水进入外江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都江堰水利工程
第二奇观:自动排沙
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通过弯道的水流产生离心力,表层水往凹岸流,底层水 往凸岸流;随洪水而下的沙石,大部分随底层水流向外江,80%的沙石由外江带走了。 离堆顶起的旋流,使大量的泥沙泛起,这些泥沙会随着泄出的洪水,从飞沙堰飞出,排 走15%的含沙量;鱼嘴已分流80%的沙石主要作用。(6分) (1)内江的主要作用是灌溉(2分);外江的主要作用是泄洪(2分)、排沙(2分)。 (2)阐述内江、外江实现江水自动分流的过程。(6分) (2)内江窄而深,枯水期时,大部分(约60%)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流向 成都平原的水量(3分);洪水期时,由于水位较高,大部分(约60%)江水从江面较 宽的外江流走(3分)。 (3)结合河弯处水流运动的特点解释内江、外江能实现“二八分沙”的原因。(6分) (3)在河弯处,由于惯性离心力,使得上层水体向凹岸流动,下层水体向凸岸流动, 形成环流(2分)。表层比较清澈的江水流向内江(2分);含有泥沙的底层水流向外 江,这就使得大量(约80%)的沙石从外江排走(2分)。 (4)推测当时用竹笼装满鹅卵石筑堰的原因。(6分) (4)当地盛产竹子和鹅卵石,便于就地取材(2分);用竹笼将分散的卵石组成一个 有空隙,能透水的整体(一部分江水可从石缝中流走),既能减轻洪水的冲击(2 分),又能形成整体,起到拦水、护堤的作用(2分) 。
(1)有些区域自然条件很优越,但区域发展水平并不高。
例如南亚的孟加拉国,
位于恒河一布拉马普特拉河 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热充 足,人口稠密,但却是世界 上极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朝圣节(火车节)的盛况
2.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2)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依然能够发展得很好。 东京夜景
23.因区地域制发宜展与需区改域造发展自然条件
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终究会受到大自 然的惩罚
美国大平原地区20世纪30年
代出现了“黑风暴”,主要
原因是大面积开垦中部大平原 破坏了草原植被,使土壤极易 遭受风蚀.
美国黑风暴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都江堰水利工程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都江堰水利工程
宝瓶口是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
古代成都平原旱涝频繁,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玉垒山凿出宝瓶口 引水东流,并用竹笼装满鹅卵石,在岷江河弯江心处筑堰分水,堰如鱼嘴,将岷江分 为内江和外江。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四六分水— 内、外江在枯水期和洪水期分别分占六成江水)、自动排沙(二八分沙—八成泥沙被 外江排走),以及利用宝瓶口与飞沙堰控制进水量和二次排沙等问题。左图是成都平 原位置示意图,右图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