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产蛋鸽生产力的有效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产蛋鸽生产力的有效方法
汇报人:
2024-01-01
•饲料管理
•环境控制
•饲养管理目录
•疫病防控
•种鸽选择与繁育
•数据监测与记录
01饲料管理
饲料种类
主要提供产蛋鸽所需能量,包括玉米、大麦、小麦等谷物。
提供产蛋鸽所需的氨基
酸和蛋白质,如豆粕、
鱼粉等。
补充产蛋鸽所需的矿物
质,如钙、磷、钠等,
可添加石粉或骨粉。
提供产蛋鸽所需的维生
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
A等,可通过添加复合
维生素实现。
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
维持产蛋鸽正常生理功能和生产性能,一般需要2000-2200
千卡/千克饲料。
能量
促进产蛋鸽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产,一般需要16%-18%的饲料蛋白质。
蛋白质
对产蛋鸽骨骼发育和蛋壳形成至关重要,需根据产蛋鸽需求适量补充。
矿物质
维持产蛋鸽正常生理功能和免疫系统,需根据需求适量添加。
维生素
饲料营养成分
饲料配比与调整
01
根据产蛋鸽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合理配制饲
料,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02
根据季节、气温和光照等因素调整饲料配比,以提
高产蛋鸽的生产效益。
03
根据产蛋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及时调整饲料
营养成分,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02环境控制
产蛋鸽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2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生产性能。
高温环境下,鸽子容易中暑,而低温环境下,鸽子容易受寒。
在夏季,可以通过加强通风和降低饲养密度来降低舍内温度;在冬季,则可以通过加温、密闭和减少通风来保持舍内温度。
调整措施
适宜温度
产蛋鸽舍的湿度应保持在50%-60%之间,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鸽子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细菌和寄生虫,而湿度过低则会导致空气干燥,鸽子脱水。
适宜湿度
在湿度过高时,可以通过加强通风和减少饲料和水分的洒落来降低湿度;在湿度过低时,可以通过喷水或使用加湿器来提高湿度。
调整措施
光照对产蛋鸽的生产力有重要影响。
光照时间的长短和光照强度的强弱都会影响产蛋鸽的生理机能。
光照时间过短或光照强度过弱会导致产蛋率下降。
调整措施
根据产蛋鸽的生理需求和当地日照情况,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并使用人工光源来补充自然光的不足。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光照过度,以免影响鸽子的正常
休息和健康。
03饲养管理
饲养密度过大可能导致鸽子采食不均、饮水受限、空气质量差等问题,进而影响产蛋率和蛋品质。
饲养密度过小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增加养殖成本。
饲养密度不宜过大或过小,要合理控制每只鸽子的活动空间,保证鸽子健康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发
挥。
饲养密度
01 02 03提供充足、清洁的饮用水,保持水源的卫生和新鲜度,有助于提高鸽子的生产性能。
定期清洗饮水器具,更换新鲜水,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疾病。
不同季节和天气情况下,应适当调整饮水温度,以满足鸽子的生理需求。
饮水管理
日常管理规程
制定并执行合理的日常管理规程,包括定时喂食、清理粪便、检查健康状况等,有助于保持鸽舍的卫
生和舒适度。
定期进行消毒和防疫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记录饲料消耗、产蛋量、死亡情况等数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04疫病防控
定期接种疫苗
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定期为鸽群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记录疫苗接种情况
建立疫苗接种记录,跟踪疫苗接种情况,及时发现未接种或漏接种的鸽子,并进行补种。
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根据鸽群疫病发生情况、季节变化和日龄等因素,制定符合实际
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鸽群健康。
疫苗接种计划
03加强检疫与检测宣传
提高养殖户对检疫与检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01定期进行检疫
对鸽群进行定期检疫,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鸽子,防止疫病的传播。
02实施检测措施
对疑似患病鸽子进行隔离和检测,确诊后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病的扩散。
定期检疫与检测
保持鸽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干燥适宜,提供充足、营养均衡的饲料和水源,提高鸽群抵抗力。
加强饲养管理
及时处理病死鸽子
建立健康档案
发现患病鸽子后应及时隔离、诊断和治疗,对病死鸽子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
建立鸽群健康档案,记录每只鸽子的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等信息,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03
02
01
疫病防治措施
05
种鸽选择与繁育
确保种鸽来自高产、遗传稳定的家族,血统谱系记
录完整。
血统鉴定
选择体型适中、羽毛紧密、眼睛明亮、脚部健康的种鸽。
外观鉴定
根据种鸽的产蛋量、受精率、孵化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生产性能评估
种鸽品质鉴定
1 2 3根据种鸽血统、生产性能和遗传目标,合理安排配对。
制定繁育配对计划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人工授精技术
建立完整的繁育记录,包括配对、产蛋、孵化等数据。
繁育记录管理
种鸽繁育计划
遗传选育
根据后代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潜力,进行选育和提纯。
饲养管理
提供适宜的饲料、饮水和饲养环境,确保后代健康生长。
疫病防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疫病发生。
后代品质提升措施
06
数据监测与记录
定期统计每只鸽子的产蛋数量,了解每只鸽子的
生产能力。
监测产蛋数量
评估蛋的大小、形状、重量和颜色等指标,了解
蛋品质的变化。
监测蛋品质
记录每只鸽子的开始产蛋时间、产蛋高峰期和结
束产蛋时间,分析生产周期的规律。
监测生产周期
生产数据监测
饮水情况
监测饮水器的清洁程度和水的质量,确保鸽子饮用到清洁的水。
疫苗接种与疾病治疗
记录疫苗接种和疾病治疗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
饲料种类与用量
记录每天给鸽子提供的饲料种类和用量,分析饲料对生产力的影
响。
饲养日志记录
数据分析与优化
数据分析
对监测和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生产力的因素。
优化饲养方案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优化饲料配方、饮水管理、疫苗接种等饲养方案。
调整养殖环境
改善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提高鸽子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率。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