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超重和失重》PPT课件1

合集下载

(新教材)超重和失重ppt人教版1

(新教材)超重和失重ppt人教版1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超重和失重(共19张)
电梯中的超重失重现象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超重和失重(共19张)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超重和失重(共19张)
小试牛刀
练习1
弹簧秤的秤钩上挂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 下列情况下,物体的重力是多少?弹簧秤的 读数是多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计算 (g= 10m/s2 )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超重和失重(共19张)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超重和失重(共19张)
练习4 在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环境中,下列仪器 能继续使用的是( AD ) A. 水银温度计 B. 天平 C. 体重计 D. 弹簧秤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超重和失重(共19张)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超重和失重(共19张)
1 课堂小结 2 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
F-mg=ma 将a=3.5g mg=10N代入
F=45N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超重和失重(共19张)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超重和失重(共19张)
练习5 以6m/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气球,当升 到离地面14.5m高时,从气球上落下一个小球, 小球的质量为0.5kg,假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 所受阻力大小总等于1N。小球经多长时间到 达地面?g取10m/s2。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超重和失重(共19张)
分析: 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应了人对体重 计的压力。静止站在体重计上时,根据牛顿第三定 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FN 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
mg=FN
向下蹲,是加速向下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FN =ma
FN=m(g-a)< mg
体重计的视重小于人所受的重力
思考:如果减速向下运动、减速向上 运动,对应的是超重还是失重? 总结规律

人教版《超重和失重》ppt优秀版1

人教版《超重和失重》ppt优秀版1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电梯加速下降,体重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减少? (1)超重与失重不是物体本身重力变了,而是“视重”变化了. (2)超重或失重都属于一种现象,是“力”的视觉体现.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典例示范】 例 1 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小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一点重力都不受了 D.不论超重还是失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答案:A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要点二 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平衡、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状态的比较
平衡
6.超重和失重
知识网络导引核心素Fra bibliotek目标物理观念
超重、失重、完全失重
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会分析超重、失重现象产生的原因
科学探究
探究超重失重现象及其实质
科学态度与责任
观察体会生活中的超、失重现象,会用物理知识分 析生产、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现象
基础导学·研读教材 一、重力的测量(自学教材第 101 页“重力的测量”部分)

人教版(新)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超重与失重(19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新)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超重与失重(19张)-PPT优秀课件
1.升降机以v=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 2.升降机以a=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 3.升降机以a=5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时; 4.升降机以a=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 5.升降机以a=5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时; 6.升降机以a=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4.6超重与失重(共19张PP T)
2、物体是超重还是失重是由α的方向来判定的,与v方
向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重力不变。
规 α 向上 示重 > 重力 超重状态 律 α 向下 示重 < 重力 失重状态
问题处理的一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3、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4、求解方程,并对结果做必要说明。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4.6超第一册:4.6超重与失重(共19张PP T)
【练习】如图所示,有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在弹簧台 秤上,容器内有一只木球被容器底部的细线拉住浸没 在水中处于静止,当细线突然断开,小球上升的过程 中,弹簧秤的示数与小球静止时相比较有’( C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解析:当细线断后小球加速上升时处于超重状态,而 此时将有等体积的“水球”加速下降处于失重状态; 而等体积的木球质量小于“水球”质量,故总体体现 为失重状态,弹簧秤的示数变小.
的读数为零。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4.6超重与失重(共19张PP T)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4.6超重与失重(共19张PP T)
日常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1. 人起跳过程和从高处跳下,体验超重和失重。 2. 利用体重计称量体重时,人在体重计上要保持静止。 3. 乘竖直升降的电梯,在升降过程中,体验超重和失重。 4. 乘快速行驶的汽车,突遇上坡或下坡,体验超重和失重。 5. 游乐园里,乘座过山车,体验超重和失重。 6.飞机起飞或着陆或突遇气流,飞机上下颠簸,体验超重和失重

超重和失重PPT教学课件(1)

超重和失重PPT教学课件(1)
(即物体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时 ,只与物体的加 速度有关,而与物体的速度方向无关。)
实质: 物体所受的重力仍然存在,且大小 不变,只是对物体的拉力F拉或压力F压与重 力的大小关系改变。
超重对宇航员的影响
• 超重用地球重力加 速度g的倍数来表示。 载人航天器上升时 的最大超重达8g, 返回时达10g,卫 星返回时的超重更 大些。
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 歌妓。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重利” 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 建社会中被侮辱、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她有一 种“曾经沧海”,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 格的成熟美。
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 己的天涯沦落之恨。那么,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
巩固练习:
1、某一个人站在台秤上,当他迅速蹲下时,台秤的读数是:
A.先变大后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B.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C.先变小后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D.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2、下列四个试验中,不能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舱中完成 的是:
A.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B.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 C.用温度计测舱内的温度。 D.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
例1:一个质量为70kg的人乘电梯下楼。快
到此人要去的楼层时,电梯以3 m/s2的加
速度匀减速下降,求这时他对电梯地板的压
力。(取g=10 m/s2 )
说明:从上面的实验和例题可以看出,不 论物体是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只要加 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就必然产生超重现象。
如果电梯匀速运动或静止时P:97 第1、2、4题。
琵 琶 行
-白居易
音乐导入

《超重和失重》课件ppt

《超重和失重》课件ppt

起立的动作
)
解析 下蹲过程中,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则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
重状态,选项A错误;起立过程中,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则人先处于超重
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选项B错误;由图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该同学做了一次
下蹲再起立的动作,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
规律方法 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的方法
物体究竟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可用三个方法判断:
到完全蹲下,体重计的示数如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要点提示 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向下做先加速后减速的运动,加速度的方向
先向下后向上,所以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再处于超重状态,最后处于平衡状态,
体重计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等于重力G。
[知识点拨]
求解超重与失重问题的基本思路
超重和失重问题实质上就是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延续,解题时应抓住加速
C.体重计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D.体重计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 人从下蹲状态站起来的过程中,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后向上做减速运动,
最后回到静止状态,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体重计示数先增大
后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 D
问题二
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超重、失重现象
[情境探究]
人站在体重计上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就显示了人的体重。人从站立状态
[实例引导]
例3一个物块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
系如图(a)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g取10 m/s2,求:
(1)1 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f1;
(2)物块在前6 s内的位移大小x;
(3)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PPT精品课件1

《超重和失重》人教版PPT精品课件1
由FN = m(g – a)得:FN =0
4. 完全失重:当加速度 a = 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 力(视重)为零的现象。
实验演示
小窗口播放
5.超重、失重、视重和重力的区别
(1)视重是指物体对支物体的压力(或悬挂物对物体的拉力),是 可变的。
(2)物体的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 重力不变。(G=mg)

4.这表示了我 们 的 社 会 结构 本 身 和 西 洋的 不 同 , 我 们的 格 局 不 是 一捆 一 捆 扎 清 楚的 柴 , 而 是 好像 把 一 块 石 头丢 在 水 面 上 所发 生 的 一 圈 圈推 出 去 的 波 纹, 愈 推 愈 远 ,愈 推 愈 薄 。 每个 人 都 是 他 社会 影 响 所 推 出去 的 圈 子 的 中心 。 被 圈 子 的波 纹 所 推 及 的就 发 生 联 系 。

2.这一段介绍 了 怎 样 学 习, 也 就 是 学 习的 要 素 。 荀 子认 为 积 累 是 学习 的 第 一 要 素, 也 是 学 习 的根 本 。 学 习 可以 达 到 奇 妙 的效 果 , 可 以 “兴 风 雨 ” “ 生蛟 龙 ” 。 “ 神明 自 得 , 圣 心备 焉 ” 从 人 的角 度 , 来 说 学习 的 效 果 。 接着 运 用 正 反 对比 的 手 法 来 说明 积 累 的 效 果, 体 现 了 荀 子文 章 说 理 的 生动 性 。
3.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 对悬挂物的拉力(视重)大于物 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小窗口播放
小窗口播放
观察:物体超重或失重与速度方向有关吗?与加速度方向有关吗?
小窗口播放
例题.设人的质量为60kg,站在电梯内的水平 地板上,当电梯以0.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 上升时,求人对电梯的压力。g取9.8m/s2。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6超重和失重(共23张ppt)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6超重和失重(共23张ppt)

超重 FN mg a向上
失重 FN mg a向下
加速上升 减速下降
加速下降 减速上升
完全失重 FN 0 a向下且a=g
本质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具体应用
v ↑a ↑ v ↓a ↑
v ↓a ↓ v ↑a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一、重力的测量 【思考1】平常我们怎么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呢? 方法1:将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 物体静止。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这时测力计对物 体的拉力(或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方法2: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g,再用天平测量物 体的质量m,由G=mg可得重力。 【思考2】在方法1中,为什么要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不静止还能 测量出重力吗?
二、超重和失重现象 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应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根据牛 顿第三定律可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 F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如图,人站在体重计上,当 人向下蹲的过程中,先后要经历 加速、减速和静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向下加速运动的过程中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FN=ma>0 即:FN < mg
因此体重计的示数所反映的视重(力)小于 人所受的重力,即视重 < 重力。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作失重
第二阶段:向下减速运动的过程中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FN=ma<0 即:FN > mg
因此体重计的示数所反映的视重大于人所受 的重力,即视重 > 重力。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作超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N
由FN = m(g – a)得:FN =0
v

4.6 超重和失重课件

4.6 超重和失重课件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4.6 超重和失重
思考?
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你会发现, 在下蹲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先 变小,后变大,再变小。当人静止 后,保持某一数值不变。这是为什 么呢?
一、超重、失重的定义
▪ 1、定性演示:
▪ 用一个弹簧挂一个钩码,观察钩码静止时和上下运动 过程中弹簧长度的变化。
液 体 呈 绝 对 球 形
制 造 理 想 的 滚 珠
制造泡沫金属
所受重力有什么关系。
运动状态
速度方向
加速度方 向速上升
匀速下降
加速上升 减速上升 加速下降 减速下降
运动状态 速度方向
匀速上升

匀速下降

加速上升

减速上升

加速下降

减速下降

加速度 方向
上 下 下 上
比较F与G的 超重、失重
大小
的情况
F=G
F=G
F>G
超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G=ma
由此可得 F=G+ma= m(g+a)
代入数据得 F=515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也是515N,方向竖直向下,所以 测力计的示数就是515N
思考: 若人站在升降机里和升降机一起以重力加速度g下降,测力
计的示数是多少?
F=0 G
分析: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 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G - F = ma=mg 由此可得 支持力F=0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地板的压力也是0,测力 计的示数是0
分析 人站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随电梯上升 过程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 mg 和地板的 支持力 FN,受力分析如图 4.6-6 所示。

《超重和失重》PPT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1

《超重和失重》PPT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1

【思考判断】
(1)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其重力变小.( × ) (2)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 ) (3)物体减速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 × ) (4)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就不受重力了.( × ) (5)不论物体处于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状态,物体所受重力 都是不变的.( √ ) (6) 做 自 由 落 体 运 动 和 竖 直 上 抛 运 动 的 物 体 都 处 于 完 全 失 重 状 态.( √ )
确的是( ) A.人的重力为 600 N B.乙图中 b 时刻,人处于超重状态 C.乙图中 d 时刻,人处于失重状态 D.乙图中 i 点时刻,人的重心的速度为零
解析:由图及题意可知 a 时刻时,人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相等,为 600 N,A 正确;由图可知 b 时刻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小于重力,处于失 重状态,故 B 错误;由图可知 d 时刻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重力,处 于超重状态,故 C 错误;根据图像可知,i 时刻时人的重心处于下落过程 中,此时重力与支持力相等,由于重心在下落过程中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 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重力等于支持力时速度最大,故此时人的重心的 速度最大,故 D 错误.
方法一: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g,再用天平测 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g.
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将待测物体悬挂 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测力 计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相等,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受 的重力大小.
二、超重和失重(自学教材第 101~102 页“超重和失重”部分) 1.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 重力的现象,叫作失重(weightlessness)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竖__直__向_下__的加速度. 2.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 重力的现象,叫作超重(overweight)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竖__直__向_上__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这种现象被 叫作完全失重状态. (2)产生条件:加速度 a=____g____,方向_竖__直__向__下_.

人教版新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超重和失重-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新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超重和失重-ppt精品课件

设重物的质量为m,重物和电
FN
梯一起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问: 台秤示数多大?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V a
正 方 向
F合 = FN — G = m a
故: FN = G + m a > 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台秤的压 力F′ = FN > G
G 即:视重 大于实际重力
总结: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人 教 版 ( 20 19)高 一物理 必 修 第 一 册 :4.6 超 重 和 失重(共 25张P PT)


• • • • • • • •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1.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2.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 位水体 该鱼的 产量有 可能相 同
3.物体的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 它们的 合运动 一定是 直线运 动 4.若两个互成角度的分运动分别是匀 速直线 运动和 匀加速 直线运 动,则 合运动 一定是 曲线运 动 5.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 验研究 中发现 ,低浓 度的生 长素促 进细胞 的伸长 ,但生 长素浓 度增高 到一定 值时, 就会促 进切段 中乙烯 的合成 ,而乙 烯含量 的增高 ,反过 来又抑 制了生 长素促 进切段 细胞伸 长的作 用。 6.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 验研究 中发现 ,低浓 度的生 长素促 进细胞 的伸长 ,但生 长素浓 度增高 到一定 值时, 就会促 进切段 中乙烯 的合成 ,而乙 烯含量 的增高 ,反过 来又抑 制了生 长素促 进切段 细胞伸 长的作 用。 7.先用低 倍镜找 到叶肉 细胞, 然后换 用高倍 镜观察 。注意 观察叶 绿体随 着细胞 质流动 的情况 ,仔细 看看每 个细胞 中细胞 质流动 的方向 是否一 致致。 8.内质网 以类似 于“出 芽”的 形式形 成具有 膜的小 泡,小 泡离开 内质网 ,移动 到高尔 基体与 高尔基 体融合 ,成为 高尔基 体的一 部分。 高尔基 体又以 “出芽 ”方式 形成小 泡,移 动到细 胞膜与 细胞膜 融合, 成为细 胞膜的 一部分 。 9.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 境。在 物质的 运输与 交换及 信息传 递中起 决定性 作用。 10.核糖体普遍分布在原核细胞和真核 细胞中 ,因此 根据核 糖体的 有无不 能确定 这些生 物的类 别。 11.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也含有无机 盐和尿 素等物 质。酷 暑季节 ,室外 作业的 工人出 汗多, 水、无 机盐被 排出, 造成体 内水、 无机盐 的含量 减少。 失水过 多,会 脱水而 危及生 命。生 物体内 无机盐 离子必 须保持 一定的 比例, 这对维 持细胞 内的渗 透压和 酸碱平 衡很重 要,这 是生物 体 进行正常 生命活 动必要 的条件 。大量 出汗后 ,除补 充水分 外,还 应该补 充无机 盐,所 以应喝 盐汽水 。

超重与失重第1课时.ppt

超重与失重第1课时.ppt

A. 增加4N 不变
B. 增加3N C. 减少1N D.
30°
FN a
G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 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类型2、质量为m 的人随升降机一起以加速度a 匀减 速上升,人对升降机的压力为多大?
取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G-FN= m a FN = G-m a = m ( g-a )
a
F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人对升降机的压力
F压=FN=m ( g-a ) < m g
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减速下降
思考讨论 1、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了吗? 2、电梯运动和体重计的示数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
归纳总结
视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者对 支持物的压力
超重:视重大于物体的重力 失重:视重小于物体的重力 完全失重:视重为零
什么情况下发生超重和失重呢?
规律探究
什么情况下物体发生超重现象? 什么情况下物体发生失重现象?
FN FN=m(g+a)
FN=m(g-a) FN=m(g-a)
FN=m(g+a)
类型1、质量为m 的人随升降机一起以加速度a 匀加 速上升,人对升降机的压力为多大?
取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FN-G= m a
FN = G+ m a = m ( g + a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人对升降机的压力 F压=FN=m ( g +a ) > m g
例题3:
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kg的 重物,在运动的电梯里能举起100kg的重 物,求升降机的加速度.若在以2.5m/s2的 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此人能举起 质量多大的重物?(g=10m/s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总结
1. 视重:体重计的示数 2.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F
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 ,此时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
3.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F
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 ,此时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
4.完全失重:当 a=g,F=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六节 超重和失重课件(共13张PPT)
正确的是( C )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六节 超重和失重课件(共13张PPT)
• 超重和失重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六节 超重和失重课件(共13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六节 超重和失重课件(共13张PPT)
谢谢大家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六节 超重和失重课件(共13张PPT)
航天器在太空轨道上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动时,航天器内的 物体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完全失重时,物体将漂浮在空中, 液滴呈球形,气泡在液体中将不会上浮,走路时稍有不慎,就 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 超重和失重
• 思考
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蹲下的过程中, 指针示数如何变化?
示数先变小,再变大最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F 小 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 ,此时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
完全失重:当 a=g,F=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例:太空中的宇航员
• 超重和失重
三、超重和失重现象
火箭发射时,向上的加速度很大,火箭底部承受的压力要比 静止时大得多。如果是载人航天,在火箭发射阶段,航天员要 承受数倍于自身重力的压力。只有很好地研究材料、机械结构、 人体自身承受的压力问题,才能使火箭成功发射,航天员顺利 飞向太空。
• 超重和失重
• 超重和失重
四、小试牛刀
例1: 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
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 从 1 层直接到 10 层,之后又从 10 层直接回到 1 层.并用照 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他们根据记录,进行了以下推
断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D )
例2:如图所示, A 为电磁铁, C 为胶木秤盘, A 和 C (包
括支架)的总质量为 M ,B 为铁片,质量为 m ,整个装置用 轻绳悬挂于 O 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
轻绳拉力 F 的大小为( D )
A.F= mg B.mg<F<(M+m)g C.F= (M+m) g D.F>(M+m)g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六节 超重和失重课件(共13张PPT)
• 超重和失重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六节 超重和失重课件(共13张PPT)
例3:为了节约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
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 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
A.根据图 2 和图 3 可估测出电梯向上起动时的加速度 B.根据图 1 和图 2 可估测出电梯向上制动时的加速度 C.根据图 1 和图 5 可估测出电梯向下制动时的加速度 D.根据图 4 和图 5 可估测出电梯向下起动时的加速度
• 超重和失重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六节 超重和失重课件(共13张PPT)
超重和失重
• 超重和失重
• 奇怪的体重?
视重?实重?
• 超重和失重
一、视重和实重
视重:体重计的示数,人对体重计的压力。 实重:人的实际重力。
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得
视重
即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所以
实重
• 超重和失重
二、超重和失重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F 大 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 ,此时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