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五年级上册分类复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d1ecf6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d.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复习范围包括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小数除法相关内容。
具体章节有:小数除以整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应用。
难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小数除法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学生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小华去超市买了一瓶饮料,每瓶5元,他给了收银员20元,收银员应该找他多少钱?”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运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2. 知识回顾:接着,我引导学生回顾小数除以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通过PPT展示相关例题,让学生共同解答,巩固知识点。
3. 练习巩固: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这些练习题涵盖了小数除法的各种情况,帮助学生巩固运算方法。
4. 应用拓展:我通过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如购物问题、分配问题等,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小数除以整数:步骤1:将除数和被除数对齐步骤2:从左到右,找出第一个大于或等于除数的数步骤3:将该数后面的数字作为被除数,继续除法运算步骤4:重复步骤2和3,直到除完为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步骤1:将除数和被除数对齐,不足的部分用0补齐步骤2:将除数转换为整数,将被除数也同时乘以相应的倍数,使除数成为整数步骤3: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运算步骤4:将运算结果转换回小数形式七、作业设计(1)12.5 ÷ 5 =(2)6.36 ÷ 2.1 =(3)8.15 ÷ 0.3 =(1)一瓶饮料5元,小华买了3瓶,给了收银员15元,收银员应该找他多少钱?(2)妈妈买了4.5千克的苹果,每千克3元,一共花了多少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有一些学生无法将问题转化为小数除法问题。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简易方程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简易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09b1a9621ed9ad51f01df289.png)
●解决问题
(1)世界上最轻的鸟是蜂鸟。一只 )世界上最轻的鸟是蜂鸟。 麻雀的体重是81克 比蜂鸟的50倍 麻雀的体重是 克,比蜂鸟的 倍 还多1克 一只蜂鸟重多少克? 还多 克,一只蜂鸟重多少克? ⑵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长相距162km 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长相距 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1.5小时相遇 小时相遇。 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 小时相遇。 已知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的1.4倍 已知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倍,汽车 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0.4X=12
3.2+ 3.2+X=40
解下列方程。 2、解下列方程。
解下列方程
解下列方程
①读题,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 读题,弄清题意, 何所求问题。 何所求问题。 ②列出等量关系式,设所求问题 列出等量关系式, 为为x 。 为为x 列方程。 ③列方程。 解方程。注意x ④解方程。注意x不带单位 检验,写出答案。 ⑤检验,写出答案。
交换两个因数的 位置,积不变。 位置,积不变。 a×b=b×a × ×
乘法交换律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 记作“ 记作“ · ”,也可以省略不写。 ,也可以省略不写。 a×b = b×a × × 可以写成 a · b = b · a 或 a b=b a 分别表示三个数, 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写出其他运算定律。 、 、 分别表示三个数 写出其他运算定律。
(1)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a a
可以写成
用S表示面积, 表示面积, 表示面积 表示周长。 用C表示周长。 表示周长
S=a·a S = a2
读作: 的平方 读作:a的平方 表示2个 相乘 相乘。 表示 个a相乘。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新课标)期末总复习资料汇总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新课标)期末总复习资料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9baf79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1.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新课标)期末总复习资料汇总1、《窃读记》作者: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他的作品重点句:① 匆匆翻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只饥饿的狼一样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
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
它不仅概括了偷书的种种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渴望阅读,但无法购买,所以我不得不“偷读”。
“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书籍带来的智慧和快乐,但我总是害怕被店员或老板责骂和驱使。
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忧虑与紧张,使快乐与恐惧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而难以言喻的感觉,这就是偷书的味道。
我快乐是因为:我可以读书,从书中获得智慧和乐趣;我害怕的是,我害怕被职员或老板发现,被斥责,被赶走。
③ 有时我甚至假装皱着眉头,不时地看着街道,好像在说:“这场雨让我无法回去了。
”事实上,我的心高兴地喊道:“更大!更大!”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咯是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1.复习五年级第一卷末的各种汉语知识点材料,共30页“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文本理解:课文以“窍读”为线索,从放学后匆匆地赶到书店,写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书店,重点写了“我”是如何“窃读”和“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酷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文章是一次采访。
季羡林先生指出:如果你写得好,你应该读更多的书;要努力培养连接中西、古今、文理的人才。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与分类复习汇总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与分类复习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eb61fb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1.png)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
与分类复习汇总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与分类复习汇总如下:
1. 第一单元:《幸福的家庭》
- 家庭成员的称呼和角色
-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互动
2. 第二单元:《奇妙的大自然》
- 自然界的物质和现象
- 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和句子
3. 第三单元:《写给未来的信》
- 书信的写作格式和要点
- 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4. 第四单元:《动物的朋友圈》
-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 描述动物的外貌和行为
5. 第五单元:《阅读的快乐》
- 阅读的好处和方法
- 识别文章的主题和段落
6. 第六单元:《生活的轨迹》
- 描述人物的特点和成长经历
- 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7. 第七单元:《生活在希望的田野》
- 乡村生活的特点和问题
- 描写乡村景物和农田劳动场景
8. 第八单元:《童年的足迹》
- 描述童年记忆和经历
- 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情感和回忆
以上是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与分类的复习汇总,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f6c86fb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9.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了人教新课标教材,这一节课主要复习了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
包括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小数,以及商不变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节课中,小数点的处理和运算规则的理解是难点,同时也是重点。
学生们需要理解在小数除法中,小数点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我准备了PPT和计算器等教具,同时也准备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小明有一瓶饮料,他想把它分成5份,每份是250毫升,那么他一共有多少毫升的饮料?”让学生们通过计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我会讲解整数除以小数的概念,例如“25除以2.5等于多少?”同样,我会通过PPT和计算器展示计算过程,让学生们跟随我的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忆。
我会讲解商不变的性质,例如“2.5除以5等于0.5,那么5除以2.5等于多少?”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们理解商不变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商不变的性质,以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小明有一瓶饮料,他想把它分成5份,每份是250毫升,那么他一共有多少毫升的饮料?2. 2.5除以5等于多少?3. 25除以2.5等于多少?答案:1. 1250毫升2. 0.53. 1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小数除法的理解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小数点的处理上。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小数除法的讲解,并通过更多的练习题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例如自己找一些小数除法的题目进行练习,或者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小数除法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5 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 》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5 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9b72bf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c.png)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5 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复习和巩固之前学过的简易方程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简易方程的定义、特点、解法以及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易方程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解题能力。
但在解题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方程的化简、移项等操作还不够熟练,容易出错。
此外,部分学生在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思路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简易方程的基本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简易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2.难点:方程的化简、移项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分组合作、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展示和解题步骤。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简要回顾简易方程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典型的简易方程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题目的特点,总结解题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简易方程的练习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确保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简易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简易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07bbf53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a.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难点。
在本次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章节,如《角的度量》、《直线的性质》、《平面的性质》、《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通过复习这些章节,使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
2.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图形与几何的综合应用,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2. 重点: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的巩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窗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形与几何。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相应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以及解题思路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下列图形,回答相关问题。
(1)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15厘米,求其面积。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其对角线的长度。
(3)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求其面积。
2. 答案:(1)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45平方厘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41a621d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d.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五年级上册的《位置》这一章节。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物体位置的相对性以及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理解位置的相对性,以及能够运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运用物体位置的相对性,以及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重点:熟练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教室的平面图,然后让学生们用数对来表示图中不同的位置。
2. 复习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我会提问学生们:“我们之前学过,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对吗?”然后我会让学生们举例说明。
3. 复习物体位置的相对性:我会拿出两张相同的平面图,让学生们观察并回答:“如果我们在图中选取一个点A,那么点B在A的左边,点C在A的右边,这个说法对吗?”4.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我会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在图中一个点的位置,然后我会提问:“如果你站在点D,前方5米处有一个点E,左边3列有一个点F,你能找出点E和点F的位置吗?”5. 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题目:“在图中,点G在点H的右下方,点I在点H 的左上方,请问点G和点I的位置分别在哪里?”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们一起解答。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发放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选取几份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列,行)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左边、右边、上面、下面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前方、后方、左方、右方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数对表示下列点的位置:(1)图书馆在第3列,第5行。
(2)食堂在第8列,第2行。
答案:(1)(3,5)(2)(8,2)2. 确定物体的位置:小华站在操场的东南方向,前方5米处有一个篮球架,后方10米处有一棵大树,请问篮球架和大树的位置分别在哪里?答案:篮球架:(5,0)大树:(15,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运用物体位置的相对性以及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惑。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1b6868b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9.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第一至第四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 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和指导。
3.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和指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对第一至第四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至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第一至第四单元的知识,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整理出自己的知识框架。
3. 讲解和讨论:针对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 练习和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总结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6. 评价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学习效果较好。
但在练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整理和复习”环节。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第一至第四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新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全册重点内容总复习讲解课件
![新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全册重点内容总复习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970cb9852458fb760b563e.png)
a×b×c=(a×c) ×b
简 1.25×1.89×0.8=(1.25×0.8) ×1.89 便
a×c+b×c=(a+b) ×c
计 算
1.8×5.1+8.2×5.1=(1.8+8.2) ×5.1
a×c-b×c=(a-b) ×c
10.8×5.1-0.8×5.1=(10.8-0.8) ×5.1
进行单位换算:
0.2米=( 20 )厘米
0.2×100
大单位
乘
小单位
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数字会变大
数字变大用乘
320克=( 0.32 )千克
320÷1000
小单位
除
大单位
从小单位到大单位数字会变小
数字变小用除
你知道吗?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 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 的循环节,例如,5.33…的循环节是3, 7 .14545…的循环节是45。写循环小 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 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
4.8×0.05= 方法:
4.8 × 0 .0 5
1 看作整数 2 竖式计算 3 算出乘数的小数位
注意:
4 点上积的小数点
1 将位数多的数放在上面(方便计算)
2 在乘法,小数点不用对齐
3 竖式是要从右边对齐
说说下面的积是几位小数:
① 0.19×4.2 ② 5.16×1.3
③ 6.37×0.28 ④ 24.6×3.2
2.5×0.999×0.4 =(2.5×0.4)×0.999
=1×0.999
简
=0.999
便 计
0.86×1.25×8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5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5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c1ab612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4.png)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5 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5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这一课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之前学习的简易方程知识。
教材通过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数学知识,对简易方程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和巩固简易方程的知识点。
2.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简易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2.难点: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关键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简易方程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黑板。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讲解,引导学生回顾简易方程的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简易方程知识,解决问题。
3.操练(2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简易方程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挑战。
通过讨论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简易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和练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042c86e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c.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以及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我们将回顾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如何通过统计图表来分析数据,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分析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巩固和掌握整理和复习数据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图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难点是如何通过统计图表来分析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分析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图表,我准备了一些统计图表的样例和一些实际的数据,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入今天的课程,例如:“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个班级同学的体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整理和描述这些数据?”2. 讲解:然后我会带领同学们回顾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方法,包括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统计图表的种类、制作方法和解读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一些制作和解读统计图表的练习题,以及一些利用统计图表分析问题的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方法,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利用这些图表来分析问题。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去收集和整理一些实际的数据,尝试制作和解读统计图表,以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思考。
这个问题是:“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个班级同学的体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整理和描述这些数据?”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同学们将抽象的统计图表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图表。
二、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方法在讲解环节,我会带领同学们回顾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可能性》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可能性》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32a25ab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b.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可能性》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可能性》整理和复习。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将对可能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的数学课本。
本节课我们将复习第四章《可能性》的内容,主要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用概率来表示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同学们能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用概率来表示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以及概率的计算。
难点是对于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一些实际事件的道具,如硬币、骰子等,同学们可以自带这些日常用品来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概率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请同学们计算抛两次硬币,落地正反面的概率。
答案:抛两次硬币,落地正反面的概率是1/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用概率来表示。
但是,对于复杂事件的概率计算,同学们可能还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练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确定性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结果是可以预测的事件,比如抛一枚正常的硬币,它最终只会落地正面或反面中的一面。
而不确定性事件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结果无法预测的事件,比如抛一枚被磁化的硬币,它可能会出现偏差,无法预测落地的是正面还是反面。
我们需要掌握如何用概率来表示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概率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用来表示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确定性事件,概率值为1,表示事件一定会发生;对于不确定性事件,概率值介于0和1之间,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十二课时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十二课时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e98247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0.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十二课时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来复习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分数的应用",我们将会复习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我们将复习第五单元第十二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如何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能够熟练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的加减法,难点是如何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学生们需要准备好他们的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加法:a/b + c/d = (ad + bc) / bd分数的减法:a/b c/d = (ad bc) / bd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多少苹果?答案:小明比小红多5/12的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的加减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有困难。
我觉得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的机会,让他们更好地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拓展延伸:如果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苹果?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和难重点的明确,对于指导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精心设计和准备。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c30b8b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5.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小数除法相关知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小数除以整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算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 学会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算。
3. 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算。
2. 教学重点:小数除以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商店里有一种商品,每件商品的价格是小数,问学生如何计算买若干件商品的总价。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除法的问题。
2. 复习小数除以整数:以0.5除以2为例,引导学生回顾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讲解运算步骤。
3. 复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2.4除以0.3为例,引导学生回顾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讲解运算步骤。
4. 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算:以1.2除以0.6为例,引导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算,讲解运算技巧。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5.6除以2.8,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计算,讲解例题中的关键点。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小数除法的练习题,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小数除以整数:0.5 ÷ 2 = 0.25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2.4 ÷ 0.3 = 83. 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算:1.2 ÷ 0.6 = 2七、作业设计0.8 ÷ 43.6 ÷ 1.20.3 ÷ 0.152. 答案:0.8 ÷ 4 = 0.23.6 ÷ 1.2 = 30.3 ÷ 0.15 = 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小数除法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小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小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37ad1d5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08.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小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一节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主题是《小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今天复习的内容是第五章第三节《小数乘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运算规律。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节课的重点是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难点是运用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小数乘法的复习,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6元,他给了卖家30元,请问卖家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讲解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例如:25.6 × 3 = 76.8,0.25 × 4 = 1。
4. 教学难点与重点:然后,我会重点讲解运用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25.6 × 4 = 102.4,0.25 × 5 = 1.25等。
5. 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重要的公式和运算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25.6 × 5,0.25 × 6等。
六、作业设计1. 请完成课后练习第15题。
答案:1. 25.6 × 5 = 1282. 0.25 × 6 = 1.53. 25.6 × 7 = 179.24. 0.25 × 8 = 25. 25.6 × 9 = 228.4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发现学生们在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上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运用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上还有待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分类复习一.读拼音,写汉字(1——3单元)dān yōu zhāo pái jíqiè jùpà huán jìng zhīqù()()()()()()guāng gùkǒng pàchōng zúlǐ yóu wū yán qí shí()()()()()()zhīchēng gǔ lìhuán rào yú lègǎn tàn zhōu yóu sī kǎo ()()()()()()()pǐn wèi piàn duàn hū lüèyì yìfāng shìqīng pén dà yǔ()()()()()()háo bù yóu yùyōu fāng piāo bówéi dúdùn shící xiáng ()()()()()()xī hǎn lí biédà dǐ jīng shén pǐn gé líng hún gǔ qì()()()()()()()mín zúqì jiémó nàn qī líng jìng yùbì jìng suǒ wèi ()()()()()()()shū lǐshuāi lǎo zhēn cáng shǒu juàn huá qiáo néng shūshàn huà()()()()()()fēng qī xǔe yādǐng tiān lì dìdī tóu zhé jiémù qián ()()()()()()()shàng èbǔ rǔtuì huà chuí zhíjīng yàn pàn duàn ()()()()()()tāi shēng tè zhēng shòu mìng zhēn guì jí cùbào jǐng()()()()()()dào qièfàn zuìxián yíjīn shǔyín háng tú zhǐjí shǐ()()()()()()()guī dìng chuāng lián bǎo chízào yīn fèi shuǐjí zhōng()()()()()()chǔ lǐduì fu yán zhìqí jìbó wù guǎnān rán wú yàng ()()()()()()2010学年第一学期五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练习卷五()班姓名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悲欢()()()()大雨()( )有味毫不()()()林好汉不言而( ) 滚()烂()()( )挂肚( )()吞枣浮想( )()如( )似( ) ( )然神伤二、先补充词语,再照样子积累词语。
饥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不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如()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
1)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众的目光一齐注视着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________________ 4)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
_______________2、根据要求变动提示语的位置。
季羡林爷爷笑着说:“21世纪的青年,要做一个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
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
”1)把提示语放在中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提示语放在句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窃读记》写出了“我”对读书的__________和对知识的__________。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使我们得到__________ 和__________的启示。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育我们要热爱__________和反复读书的__________ 。
《我的“长生果”》告诉了我们作者__________的历程和读书与作文的__________。
因此,这些课文都值得我们好好阅读。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___________,_________读着。
我很__________,也很__________ ——这种窃读的滋味!3、“记住,你们是__________长大的,也是__________长大的!”句子中的两个“长大”,第一个是指__________ ,第二个是指__________。
4、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一处你____________________。
5、像_______飞过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我每忆及_________,就不禁涌起_____________。
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莎士比亚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像我这样对阅读__________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__________。
7、作文,要写__________;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__________ 的创造。
8、1)一日无书,_________________。
( )2)读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书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 )5)_______________,下笔如有神。
( )我发现第7题的句子都是__________,我在课外也积累了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快乐阅读。
(一)《窃读记》(节选)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细读上面的句子,圈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
2、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完这些句子,你也能连续用上几个动词模仿着写一小段话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神奇的书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即令你一贫如洗,能像一册书,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能像一首诗,可是它装载了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1、流利地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下来。
2、书的神奇_______________ ,、。
3、全诗多处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分别把书比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的神奇。
4、你还可以把书比作什么呢?请发挥想象,也学着写一节诗吧!没有__________________ ,能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学年第一学期五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练习卷五()班姓名一、把词语补充完整()书()画风()雪()()天()地()负()名()头()节守()相()含()如()二、照样子写词语1、凉飕飕()()()()2、流水潺潺()()()()3、顶天立地()天()地()天()地()天()地三、写出下列近义词流浪()唯一()稀少()大概()欺负()处境()珍藏()眷恋()四、写出下列反义词慈祥()寒冷()潮湿()新鲜()充足()漂泊()偶尔()稀罕()宝贵()离别()郑重()盛开()成熟()完整()清澈()五、填合适的词朵朵(冷艳)缕缕()轻轻()慢慢()纷纷()穿过()浮现()()衣物()田园()风景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代诗人()。
这首诗的名句(),此句表达了诗人()。
2、《秋思》的作者是()代诗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我会默写这首诗:(),()。
(),()。
3、《长相思》的作者是()代诗人()。
山一程,(),(),()。
风一更,(),(),()。
4、我还能默几句表达思乡的诗句:(,)(,)(,)5、旁的花,大抵是()才开花,她却不一样,(),(),花开得(),()。
她是最有()、最有()、最有()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的人物,他们不管大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从来都是(),不肯()。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6、一条()的小溪,终年()地环绕着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