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非的新发现 2001年,乍得北部,古猿头盖骨,600万年 头骨特征近人,但研究报告尚未正式发布 意义:首次发现于西非 生存于森林环境 新发现之评价 填补年代之空白 生存环境复杂 起源范围可能更大 材料尚少,黑洞还在,仍需继续工作
二、最初的工具与人类行为方式
1、时空分布
东非赤道两侧附近 250万aqov(亚科夫女儿桥) 地理位置 以色列东北部,约旦河谷,古代湖滨 时代 下部钾氩法90万年,动物群70-90万年 文化特点 下文化层:非洲类型的手斧与薄刃斧Cleaver, 玄武岩原 料 双阳面技术Kombewa techniquue 上文化层:当地类型手斧,燧石原料 重要性 早期非洲原料、非洲技术与非洲类型石器,非洲新移
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
介绍
1、什么是旧石器时代考古
2、学科定位 广义历史学的组成部分 旧石器时代考古 新石器时代考古 商周-隋唐宋元考古 专门考古:陶瓷、宗教、古建等等
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史前考古学 文化(社会)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
早期人类考古学 人类历史的第一章
(2)遗址形成与人类活动 成因: 流水作用 人、兽先后来到同一地点 人类拣拾动物积累的骨骼 食腐 中心营地 研究方法: 埋藏学 微痕分析 拼合研究 动物考古学
(3)研究实例FLK地点 埋藏学 原来认为居住地 新认识,古代湖滨,据风化情况看,骨头积累时间前后相差10 多年,因而可能不是中心营地,而是石器仓库为加工骨用 动物考古与微痕分析 6万件骨头,1.6万件小动物,3500件可鉴定大动物主要是羚羊 40-45个个体 根据保存部位、数量、石器切痕可知,系消费地,非屠宰场 172件有切痕,位于关节段及中间,肯定系人类食肉所为 400件动物咬痕,人来之前或之后,动物活动存在 大量小动物非人与动物所为,说明系靠近水边树丛或芦苇丛 庇护所,吸引人类与动物同来,人类的庇护地或石器贮藏地
德马尼斯Dmanisi 地理位置与环境 第比利斯附近,两河交汇处 丰富的动物化石,早于乌比迪亚 时代 180万年或150-100万年 钾氩法180万年在文化层之下 文化 砍砸器、刮削器、石核与石片,同奥杜威文化 重要性 最早——比较可靠的古人类与旧石器遗址
小结
1. 就目前已有证据(化石与石器),走出非洲 说更为可信; 2. 走出非洲的第一人,可能是能人或直立人; 3. 携带的最早的石器技术:石核-砍砸器技术; 4. 时间:200-150万年 5. 路线:首先经西亚门槛,向东亚、东南亚及 欧洲 6. 方式:小批、无目的的漫游,多次 7. 原因:人口增加,寻找新领地
主要内容
一、最早人类的发现 二、最早的工具与人类行为方式 三、走出非洲 四、“莫维士线”与中国旧石器 文化
一、最早人类的新发现
1、与人类起源有关的发现 非洲 早期的发现 原康修尔猿Proconsul 1900-1300万年 大中小三种,性别说、三种说 已知与人类及高等灵长类关系最密切者
3、最新进展 地猿Ardipithecus ramidus 1992年开始发现于东非,埃塞俄比亚 多为牙齿,形态近人, 440万年 2001年更多化石 足骨化石,直立行走,520-580万年 奥罗林Orrorin 2000年发现于肯尼亚 腿骨、指骨与牙齿等,572-588万年
(4)小结 早期人类确实与食肉活动有关 考古遗址成因复杂, 早期人类活动远非如以前的简单解释 早期:中心营地说 当前:庇护所 石器仓库 营地 活动模式:猎人—中心营地 食腐、采集—机会主义者
经济 狩猎或采集,食肉可能很有限 主要依靠植物类,昆虫类
社会 尚无直接证据,高等灵长类,现代狩猎采集社会情况 群居,合作,没有武器个人无法生存,语言系合作产 物
发现及其层位: 能人:1层下至上层 东非人:1层中至上层 直立人:2层以上 重要性: 数量多 能人与南方古猿鲍氏种并存 能人与直立人的先后关系
3、最初石器的形态与功能
(1)形态特点 原始性 简单粗糙,可分种类很少 同类中形态多样 原因 技术简单 最原始的技术 毛坯多样 随意性强,无预先设计 原料变异 奥莫,石英,小型石器为主 奥杜韦,熔岩,大型石器为主
三、走出非洲
1、谁 2、时间 3、路线 4、方式 5、原因
乌比迪亚发现的重要性 1、走出非洲的门槛与十字路口 2、时代早,走出非洲的最早遗址之一 3、石器工业与非洲关系密切 早期相当于奥杜威或发展的奥杜威文化 晚期相当于早期阿舍利文化 说明走出非洲的时间有先后 4、动物群的特点 东非、北非、西亚一直到欧洲南部有很大程度相似性 可能是早期人类走出非洲的主要原因之一
(2)功能 研究方法 早期形态推断 注重修理工具,如刮削器、砍砸器等 当前微痕分析 同样注重石片 功能 石片:库比弗拉 石片56件,9件使用痕 3刮或锯木,4切肉,2割植物或芦苇茎 石核:锐刃者更耐用于屠宰,便于手握 敲骨吸髓,砸击坚果,投掷狩猎 工具:专门功能,但与传统命名差距较大
(3)工具使用的意义 真人与前人的界限 工具的使用真人的标志 与语言发展相关 工具的制作需要设计与经验的交流—需要语言 奥杜韦的石制品证据:固定使用右手 说明脑功能分化,语言交流已产生 实验考古学的贡献 推动脑量增加与智力进化 能人制作使用工具无疑问 东非人可能使用简单工具,但更多依赖牙齿,素食 能人依赖工具,减少下颌使用,促进脑量增加与进化
遗址分类 营地Home base or Living floor 遗物丰富,石器多种,动物化石,其他遗迹 屠宰地Butchering or Kill site 动物骨骼,利刃石器,切割痕迹 垃圾堆 遗物集中,杂乱无章 石器加工场Workshop site 原料,半成品,副产品,加工工具
2、最早的人属成员
4、早期人科成员行为模式的探索
(1)概述 狩猎Hunting 捕猎对象的体重至少要大于狩猎者体重的一半 猎具:刮削器、木棍、劈砍工具等 食腐Scavenging 拣食自然或其他猛兽咬死的动物的残肉、骨髓等的行为 采集Collecting 收集和消费植物(根、茎、叶、果实、种子等)与动物 (无脊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及小型哺乳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