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德、中光伏产业看跨国公司的整合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日、德、中光伏产业看跨国公司的整合策略
所谓光伏业就是太阳能发电产业的简称。

利用太阳能发电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光电池的电力(PVP)即使用太阳能电池使日光变为直流电的方法;二是太阳能发电(STP)即把太阳的辐射线以蒸汽的形态直接变换为热再运转发电机。

在太阳能能源开发方面目前PVP法和STP法是最有前途的光伏业为主的太阳辐射热是地球表面能源的1%但其长期潜在热量被专家在80年代推测为同地球上的石油加天然气的热量一样大都高达30Q(Q是8BTU在10亿桶的石油中所含的能源为0.006Q)且这种能源是用之不竭的。

由此可以推论光伏业以及光伏业大公司的发展远景将是非常远大诱人的。

然而在实际的全球能源使用中太阳能发电产业当今所占比例仍然很低太阳能发电大公司的拓展虽然迅速但它们相比于传统的发电业大公司来看仍然处于十分弱小的地位在全球化发展持续推进的今天研究如何完善光伏业大公司的全球拓展策略是关于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贮存、分配和综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重要一环在这一大课题的研究领域中对日本、德国和中国大陆的光伏业大公司的策略作探讨和比较是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政策的制定和改进的。

一、光伏产业的特点这里从策略研究的角度探讨光伏产业的基本条件(如技术、生产流程、供应链等等)、结构(如企业作为卖者的数量等等)、行为(如R D、工厂投资、兼并和合约等等)和绩效(如价格和技术进步等等)诸方面的
特点和有关政府政策的特点。

此处所谓特点是光伏业相对于其他主流能源产业而言的并不是说其他许多行业都没有。

(一)在供应链和企业构成方面的特点。

光伏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

上游由提炼太阳能级硅、制造硅棒和硅碇、切割硅片等三个环节组成。

中游由制造电池这一环节构成。

下游由装嵌电池模块和销售太阳能发电系统这两个环节构成。

光伏产业的结构特点表现为典型的金字塔模式:即上游的企业数量较少从事中游业务的企业数量远比上游多而下游企业的数目最多。

(二)在企业行为方面的特点。

光伏产业在R D和兼并上有显著的企业行为的特点。

在R D上最早的R D是在美国进行的光伏技术和源头在单晶硅、多晶硅的研究开发上。

利用太阳能直接发电最为诱人。

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在1954年就已经研制成功第一个使太阳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硅光电池(单晶硅光电池)其效率为6%。

半个多世纪以来光电池的科研仍然是先进国家的物理、化学、电子学、材料学领域之最受重视的课题之一美国仍然是光电转换研究开发最先进的源头国家挪威、德国和日本也紧随其后。

世界上光伏企业研发成果的应用行为特点是在宇航技术上独步领先于传统发电器械而在地面上的应用行为的范围与一般的煤发电、油气发电和核能发电的范围广阔性不能比拟。

具体地说在宇航技术中各国多年来发射成功的几千个卫星、探测器和飞行器几乎都用太阳电池为星体上的仪器、通讯设备提供能源而在地面应用方面则相当有限例如可将光电池用于铁路讯号灯和航标灯以及为边远地区
的水泵站、无线电通讯站等供电在这些事物上已可和别的能源相竞争。

美、法、德等国在七八十年代都建立了一些示范性的太阳能发电站其中建在美国菲尼克斯一个国际机场的太阳电池电站功率近230千瓦。

(三)绩效方面的特点。

这方面主要特点是光伏发电的单位成本的大幅降低和技术进步的时快时缓。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太阳能电池的单位成本是常规能源的500倍实在非常昂贵到了20世纪初期的今日以中国大陆为例:以煤发电成本为每度电0.2—0.3元人民币中国的太阳能发电每度电成本为2元人民币。

太阳能电池单位成本已缩小到10倍至6.7倍。

可见尽管在一般领域用电太阳能发电成本与常规能源发电成本还不能拉平但无疑的是其单位成本在近三十年内有了令人瞩目的下降。

太阳能发电的技术进步有时快时缓的特点这是与电脑硬件制造的技术进步加速度相比而言的。

电脑硬件技术进步的加速度使人类迅速进入计算机时代。

而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则随着油价的高低波动而显时快时缓状。

20世纪70年代前光伏技术虽在50年代已经起步但由于石油便宜故进展有限。

70年代油价腾飞光伏技术进步就快了一些到了80—90年代光伏技术进步因油价走低而缓慢下来。

本世纪初随着油价又一次腾飞光伏技术在西方国家再次进入热潮。

光伏技术进展的时快时缓使人类社会很难进入能源的太阳能时代。

(四)政府的光伏产业政策的特点。

根据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所著《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政府的政策例如规制、反垄断、宏观经济政策等与一国产业四大因素(如产业
的基本条件、结构、行业和绩效)都有直接或既有直接又有间接的互动作用。

本文笔者还想补充一点由于光伏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它与国防产业和宇航产业的进步及其产业政策有直接或间接和互动作用这方面的互动作用在上文已有所涉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