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流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调查
沈理笑;金星明;黄红
【摘要】目的了解行人工流产青少年对生殖健康、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以及存在的需求,以便更适宜地进行干预.方法对291名22岁以下行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个人信息、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性病知识以及
与性相关的信念、态度、行为和性伴侣的信息等.结果 291名青少年中,37.7%初次性行为发生在19岁前.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69.1%,对艾滋病知识的
知晓率为62.6%,对其他性病知识的知晓率为43.5%.避孕措施的实施率远低于对避孕知识的知晓率(P<0.05).这些青少年寻求生殖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不高;45.0%的青
少年最希望从专家或教授那里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结论怀孕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不高,且不能有效地实施避孕措施;对该群体不仅要加强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还要加强避孕知识的教育.%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and requirement of knowledge of reproduction and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sexually transmited disease (STD) in pregnant adolescents with abortion in order to conduct proper interventions.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ninety-one unmarried pregnant adolescents below 22 years old with abortion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which involved the information on individual social-demographics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of reproduction, AIDS/STD and sex-related beliefs, attitudes and partners. Results Among these 291 adolescents, 37.7% experienced first sexual intercourse before 19 years old, 69.1% performed well in the knowledge of reproduction, and 62.6% and 43.5% did well in
the knowledge of AIDS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other STD,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implementation of contraception was far less than that of awarenesss of contraception(P<0.05). These pregnant adolescents were not enthusiastic for seeking reproductive knowledge, and 45.0% would like to acquire the knowledge from professionals. Conclusion The knowledge of reproduction and AIDS/STD in the pregnant adolescents is not adequate, and they fail to carry out the proper behaviors of contraception. More educ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on AIDS/STD prevention and contraception among pregnant adolescents.
【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9(029)007
【总页数】4页(P785-788)
【关键词】青少年怀孕;艾滋病;性病;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沈理笑;金星明;黄红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79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青少年的年龄为10~24岁,其中青春期为10~19岁,
青年期为15~24岁。
青少年正处于从发育到成熟的过渡时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容易出现非意愿怀孕。
虽然“少女母亲”在西方国家呈下降趋势[1],但在我国,随着观念的开放,婚前性行为已是不容忽视的
事实,对怀孕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的调查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研究通过对未婚怀孕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这一人群生殖健康知识以及需求的现状,了解以往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2005—2008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妇产科
行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少年(<22岁)进行问卷调查。
共回收有效问卷291份,年龄
为14.9~22岁,平均(20.10±1.21)岁。
其中,选择药物流产276人,手术流产
15人;妊娠时间<60 d的278人,60~90 d的12人,>150 d的1人。
1.2 问卷设计与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怀孕后的信息、性伴侣的信
息等),对生殖健康知识和艾滋病/性病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与性相关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等。
由医务人员核对,确认填写完毕后收卷。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年龄分布:291名青少年中,14~15岁1人,15~16岁1人,17~18岁12人,18~19岁38人,19~20岁65人,20~21岁97人,21~22岁77人。
192人(66.0%)第一次做人工流产,84人(28.9%)为第二次,12人(4.1%)为第三次,3人(1.0%)为第四次。
以往曾经做过人工流产的99人中,第一次行人工流产时年
龄<18岁的有34人(34.3%),19~20岁的53人(53.5%),21~22岁的11人(11.1%),1人信息缺失(1.0%)。
2.1.2 职业分布:291名青少年中,大、中学生99人(34.0%);其中初中生1人(1.0%),高中或中专技校生23人(2
3.2%),大专及以上学生75人(75.8%)。
已工作的182人(62.5%)中,商业服务人员91人(50.0%)。
10人信息缺失。
2.1.3 性伴侣:211人(72.5%)有1个性伴侣,59人(20.2%)有2个性伴侣,8人(2.7%)有3个性伴侣,3人(1.0%)有4个性伴侣,1人(0.3%)有6个性伴侣。
9人信息缺失。
2.1.4 怀孕后告知的对象:当得知自己怀孕后,231人(79.4%)告知了性伴侣,14人(4.8%)告知了家人,43人(14.8%)告知了朋友。
3人信息缺失。
2.1.5 初次性行为的年龄:11~13岁1人(0.3%),13~15岁2人(0.7%),15~17岁10人(
3.4%),17~19岁97人(33.3%),19~21岁164人(56.4%),21~22岁13人(
4.5%),信息缺失4人(1.4%)。
37.7%的青少年初次性行为发生在19岁前。
2.2 生殖健康和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生殖健康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53±1.91(满分8分),艾滋病知识得分12.51±4.80(满分20分),性病知识得分10.45±4.83(满分24分)。
这些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9.1%,艾滋病知识知晓率62.6%,其他性病知识知晓率4
3.5%。
2.3 避孕知识和避孕措施该群体青少年对避孕知识都有一定的知晓,但避孕措施的实施率远低于对该知识的知晓率(表1)。
此次避孕失败的原因包括:163人未使用安全套,12人安全套破裂,34人未服用避孕药,59人体外排精失败,23人信息不详。
表 1 避孕知识的知晓及避孕措施的实施情况 (n,%)Tab 1 Awareness and behavior of contraception(n,%)避孕措施避孕知识知晓避孕措施实施安全套267(91.8)201(69.1)②避孕药245(84.2)100(34.4)②安全期
154(52.9)103(35.4)②体外排精159(54.6)135(46.4)①其他5(1.7)7(2.4)
①P<0.05,②P<0.01与避孕知识知晓比较
2.4 寻求生殖健康知识的积极性该群体青少年对有无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并不是很关注。
其中,“积极”寻求生殖健康知识的25人(8.6%),“较积极”的55人(18.9%),“一般积极” 的118人(40.5%),“不太积极” 的49人(16.8%),“从未寻求”的34人(11.7%),信息缺失10人(
3.4%)。
“积极”和“较积极”的合计<30%。
2.5 教育经历及需求
2.5.1 曾经接受的生殖健康教育:有223人(76.6%)曾接受过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具体分布见表2。
2.5.2 对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本组青少年目前最想了解的是安全性行为和性生理知识,分别为192人(66.0%)和139人(47.8%)。
其他依次为性病(包括艾滋病)预防115人(39.5%),性心理知识100人(34.4%),性道德伦理39人(1
3.4%)。
表 2 曾接受的生殖健康教育情况Tab 2 Reproduction education received内容n (%)生理卫生195(67.0)性科学知识102(35.1)避孕72(24.7)艾滋病76(26.1)生殖生理解剖60(20.6)性病47(16.2)如何处理恋爱关系48(16.5)其他5(1.7)
2.5.3 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及希望获得该知识的途径:本组青少年以往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或同学、朋友;同样,她们也最希望从电视或报纸获得正确的知识(表3)。
此外,对于“您认为由谁教给您性知识最容易接受?”这一问题,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专家、教授”131人(45.0%),“同乡、朋友、同学”73人(25.1%),“家长”19人(6.5%)。
表 3 以往获得及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n,%)Tab 3 Ways of seeking knowledge on reproduction before and in future(n,%)
途径以往获得希望获得电视129(44.3)175(60.1)报纸107(36.8)158(54.3)广播
48(16.5)79(27.1)同学及朋友119(40.9)48(16.5)老师72(24.9)48(16.5)录像
40(13.7)40(13.7)家人25(8.6)35(12.0)
3 讨论
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不同国家对于未婚青少年怀孕后是否做人工流产,在观念上差异很大。
一项对发达国家青少年怀孕、流产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调查[2]显示,美国青少年人工流产的比例最高。
据尼氏儿科学[1]记载:1997年,美国有41%的15岁以下青少年及29.1%的15~19岁青少年怀孕后选择了人工流产。
目前,我国虽然缺乏这方面的统计,但大多数青少年怀孕后也选择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虽然是一种安全且简便的终止早孕的方法,但会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未婚的青少年女性。
据Reid和Kabir等[3-4]报道,家庭不和睦、缺少社会支持的青少年母亲在产后第一年容易出现抑郁等症状。
因此,对人工流产的青少年要有更多的心理支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予以干预。
本次调查的291人中,学生约占1/3,且以大专院校的学生为多,这与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5]一致。
大专院校的学生大多性发育已成熟,很多已经开始谈恋爱或同居,但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又不详尽,因此对大专院校的学生进行安全性行为教育是一个重点问题。
本次接受调查者初次性行为的年龄集中在17~21岁,因而加强生殖健康教育的第一个关键期是在17岁之前,不仅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生殖健康及安全性行为的教育。
本次调查对象中,第二次做人工流产的青少年占28.9%,有3人是第四次做人工流产。
因此,对她们进行生殖健康教育,使其掌握避孕知识更为重要。
由于文化的差异,发达国家的青少年怀孕后不少选择了分娩。
Raneri和Falk 等[6-7]报道,25%~42%的青少年母亲在她们分娩第一个孩子后的2年内再次怀孕。
有研究[8]显示,有计划进行干预后,仅有3.52%的青少年母亲在产后的23个月后再次怀孕,可见适当和积极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次被调查的青少年中,近25%有多个性伴侣。
多个性伴侣易发生艾滋病/性病的感染,Darroch等[2]的研究证实,美国青少年与英国、加拿大、法国和瑞典的
青少年比较,性伴侣数目最多,因此其患性传播疾病的比例也较高。
而本次被调查的青少年生殖知识和性病知识的得分不高,表明这些青少年对生殖健康和性病知识都掌握不够,加强这些知识的普及刻不容缓。
本研究显示,怀孕青少年已经知晓各种避孕知识,尤其是安全套和避孕药的知晓率较高,但知晓率与实施率之间有显著差异。
本调查中,青少年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未使用安全套或安全套破裂。
因此,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避孕成功的关键。
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不仅要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更要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
体外排精和安全期避孕是失败率较高的避孕方法,应加强正确的避孕知识教育。
这些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教育需求最大的是安全性行为教育,对性道德伦理的需求相对较少。
这也提醒我们,性道德伦理的教育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方面。
而预防青少年怀孕以及预防艾滋病/性病最有效的三种方法是“ABC”,即禁欲(Abstinence)、忠诚(Be faithful)和安全套(Condom)。
因此,树立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避免婚
前性行为及推广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依然是生殖健康教育的重点。
本次调查显示,青少年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同学或朋友,其次是电视、报纸和广播等媒体,说明同伴的影响在这个年龄阶段是非常大的。
但同伴与她们的年龄相仿,信息的来源也可能存在偏差,所以她们也希望从媒体获得更多的知识。
但媒体的宣传也存在一些不足,即缺乏交流和互动,使得一些个体化的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因此她们还希望从权威的专家和教授那里获取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
这也提示我们今后要加强专家和教授对她们的生殖健康教育。
虽然这些青少年女性获得性教育知识的主要途径不是自己的父母,但McNeely等[9]的研究表明,母亲对子女的影响,尤其是对女儿的影响要大于儿子,与母亲沟
通良好且关系融洽的青少年女性往往有比较晚的最初性行为。
因此,应鼓励母亲与自己的女儿进行良好的交流。
研究[10-11]证实,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怀孕青少年或青少年母亲予以一定的支持,
并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和关爱服务,能有效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避免再次怀孕。
我国目前的生殖健康服务主要面对已婚育龄妇女,本次调查为开展有效的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Renee RJ. Contraception and pregnancy[M]// Richard EB, Robert MK, Hal BT.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17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04:667-673.
[2] Darroch JE, Singh S, Frost JJ. Differences in teenage pregnancy rates among fiv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roles of sexual activity and contraceptive use[J]. Fam Plann Perspect, 2001, 33(6): 244-250.
[3] Reid V, Meadows-Oliver M.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 mothers: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 Pediatr Health Care, 2007, 21(5):289-298.
[4] Kabir K, Sheeder J, Stevens-Simon C. Depression, weight gain, and low birth weight adolescent delivery: do somatic symptoms strengthen or weaken the relationship[J]? 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 2008, 21(6):335-342.
[5] 沈理笑,黄红,金星明. 人工流产青少年女性的艾滋病/性病知识调查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9):110-112.
[6]Raneri LG, Wiemann CM. Social ecological predictors of repeat adolescent pregnancy[J]. Perspect Sex Reprod Health, 2007, 39(1):39-47.
[7] Falk G, Ostlund I, Magnuson A, et al. Teenage mothers-a high-risk group for new unintended pregnancies[J]. Contraception, 2006, 74(6):471-475.
[8] Sant’Anna MJ, Carvalho KA, Melhado A, et al. Teenage pregnancy: impact of the integral attention given to the pregnant teenager and adolescent mother a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repeat pregnancy[J]. ScientificWorldJournal, 2007, 7:187-194.
[9] M cNeely C, Shew ML, Beuhring T,et al. Mothers’ influence on the timing of first sex among 14- and 15-year-olds[J]. Adolesc Health, 2002,
31(3): 256-265.
[10]Cox JE, Buman M, Valenzuela J, et al. Depression, parenting attributes,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adolescent mothers attending a teen tot program[J]. 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 2008, 21(5): 275-281.
[11] Schaffer MA, Jost R, Pederson BJ, et al. Pregnancy-free club: a strategy to prevent repeat adolescent pregnancy[J]. Public Health Nurs, 2008, 25(4):30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