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复习课件(22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害赔偿请求权及在家庭生活中的各项权益。修订后小丽的《未成年人 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在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加 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方面亮点颇多。《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事 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 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 负刑事责任。 (1)结合以上讨论及所学知识,说相关法律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 关爱和保护?(8分)
二、法律伴我们成长 (一)法律为我们护航 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 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 害。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 特殊关爱和保护,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已成为 人类的共识。 (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1.依法办事的要求是什么? (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 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 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 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
三、中考链接
2.(2022娄底27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内容摘录 第一条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 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 第二十二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 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第五十五条 本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节课见~
考试虽然重要, 但你进步的姿态更重要!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2.树立法治意识的必要性是什么?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 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 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3.怎样树立法治意识? (1)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服从法律。 (2)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尊法守法意识和自觉性,促 进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4)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建 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中考链接
3.(2022株洲26题)2021年11月5日,皮山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 决,认定被告人李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 七个月,并责令其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通过全国性媒体公开 赔礼道歉,消除影响。2021年7月15日,被告人李奇贤在新疆和田 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康西瓦烈士陵园内,先是踩踏刻有烈士陵园名 称的石碑底座,斜倚碑身摆拍,随后又到陈祥榕烈士墓前,满脸嬉 笑脚踩墓碑底座,用手比作手枪状对着烈士墓碑再次摆拍。为获取 流量关注,被告人将上述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和今日头条个人账号上 发布,上述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扩散,引起社会公众强烈愤慨, 造成恶劣影响。 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谈一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
2.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 的法律
3.对未成年人的六种特殊保护(六道防线、外在保护):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网络保护、 政府保护。
4.法律给我们特殊的保护,我们未成年人该怎么做?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 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结合摘录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请你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 教育促进法》施行的重要意义。
三、中考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有利于未成年人健 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有利于优化家庭环境,促进家庭和睦,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生 活; (3)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促进 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等。
三、中考链接
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 应该履行的义务。李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 引起社会公众强烈愤慨,造成恶劣影响,属于严重违 法行为。皮山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说明法律规 范和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 ②法律具有制裁、保护作用,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李 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 月,制裁违法犯罪,伸张正义,维护了英雄烈士的合 法权益。
初中道德与法治 第一轮复习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一、知识结构
二、知识梳理
一、法律在我们身边 (一)生活需要法律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 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 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 以规范和调整。 (2)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 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 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 务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二 Nhomakorabea知识梳理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4.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协商解决、向他人求助、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拨打 110报警,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中考链接
1.(2021娄底28题)(14 分) [感受法的关爱] 近年来,一批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继修订、出台,引发同 学们的热议。 《民法典》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界定为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 明确了紧急情况下对未成年人的临时照料措施,保障了未成年人的损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 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 侵害。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 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 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二)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表现: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 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 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 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法律具有保护的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 罪,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 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 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治的内涵是什么?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 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 守法律、依法办事。
4.推行法治的意义、重要性是什么? (1)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是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 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二、法律伴我们成长 (一)法律为我们护航 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 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 害。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 特殊关爱和保护,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已成为 人类的共识。 (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1.依法办事的要求是什么? (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 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 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 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
三、中考链接
2.(2022娄底27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内容摘录 第一条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 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 第二十二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 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第五十五条 本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节课见~
考试虽然重要, 但你进步的姿态更重要!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2.树立法治意识的必要性是什么?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 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 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3.怎样树立法治意识? (1)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服从法律。 (2)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尊法守法意识和自觉性,促 进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4)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建 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中考链接
3.(2022株洲26题)2021年11月5日,皮山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 决,认定被告人李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 七个月,并责令其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通过全国性媒体公开 赔礼道歉,消除影响。2021年7月15日,被告人李奇贤在新疆和田 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康西瓦烈士陵园内,先是踩踏刻有烈士陵园名 称的石碑底座,斜倚碑身摆拍,随后又到陈祥榕烈士墓前,满脸嬉 笑脚踩墓碑底座,用手比作手枪状对着烈士墓碑再次摆拍。为获取 流量关注,被告人将上述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和今日头条个人账号上 发布,上述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扩散,引起社会公众强烈愤慨, 造成恶劣影响。 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谈一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
2.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 的法律
3.对未成年人的六种特殊保护(六道防线、外在保护):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网络保护、 政府保护。
4.法律给我们特殊的保护,我们未成年人该怎么做?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 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结合摘录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请你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 教育促进法》施行的重要意义。
三、中考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有利于未成年人健 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有利于优化家庭环境,促进家庭和睦,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生 活; (3)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促进 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等。
三、中考链接
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 应该履行的义务。李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 引起社会公众强烈愤慨,造成恶劣影响,属于严重违 法行为。皮山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说明法律规 范和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 ②法律具有制裁、保护作用,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李 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 月,制裁违法犯罪,伸张正义,维护了英雄烈士的合 法权益。
初中道德与法治 第一轮复习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一、知识结构
二、知识梳理
一、法律在我们身边 (一)生活需要法律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 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 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 以规范和调整。 (2)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 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 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 务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二 Nhomakorabea知识梳理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4.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协商解决、向他人求助、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拨打 110报警,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中考链接
1.(2021娄底28题)(14 分) [感受法的关爱] 近年来,一批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继修订、出台,引发同 学们的热议。 《民法典》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界定为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 明确了紧急情况下对未成年人的临时照料措施,保障了未成年人的损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 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 侵害。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 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 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二)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表现: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 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 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 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法律具有保护的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 罪,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 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 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治的内涵是什么?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 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 守法律、依法办事。
4.推行法治的意义、重要性是什么? (1)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是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 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