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藏医学中的预防保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藏医学中的预防保健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科学的进步,人们认识到“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上和社会上的一种完善状况,这种完善不仅是没有疾病的虚弱现象”。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认识到这种健康概念揭示了人类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几千年前形成的藏医学中包含了比较丰富的保健学,这
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关键词:藏医学,预防,保健
1 预防保健是藏医学的主要内容
藏医学的主要内容是预防保健和诊治疾病,而且藏医认为前者比后者更重要,预防保健学贯穿整个理论体系,很难从中把二者分开。

它的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

但主要从行动起居、饮食适度、药物补益三个方面为保持人体机能平衡积累
了独特而行之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法。

2 行动起居与预防保健
藏医养生学认为: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和寒暑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人的生
理发育和健康。

认为自然界是万物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
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休戚相关。

藏医起居行为一般分为:季节性起
居行为和.临时起居行为,所谓季节性起居行为指的是,在季节更迭期时按照青
藏高原特有的地理气候,每年分为;孟冬、季冬、孟春、季春、署季、秋季等六
个季节,从初冬开始每两个月为一个季节。

每个季节的更换使人体内各种疾病诱
因的磨增成度不一致,这样就产生了“隆”、“赤巴”、”培根”的盛行、减少及紊乱
情况,概括一点讲“隆”、“赤巴”、“培根”是指藏医学中”三因”学说或五源学在医学当中的术语,所谓的“隆”也就是人体内运行的气或风的之意,“赤巴”近似于热、
火或者烫,“培根”里的“培”是“根”乃是指土或钝的意思,它们的紊乱可以诱发热
症或寒症。

3藏医将一年分春季、热季、夏季、秋季、冬季、严冬六季。

藏医认为,人
体是以气(隆)、胆汁(赤巴)、粘液(培根)以某种特定的联系而组成的,这
三种体液以某种形式发生改变,人就会生病。

《四部医典》“时令之行”中讲到冬季人体处于“初冬严寒使得毛孔闭,少食必将导致体质减。

”饮食应该做到:“是故当进辣涩苦三味,芝麻油擦肉汤油食添”。

平时起居应注意“常着皮衣皮鞋避风寒,取暖烤火日晒亦酌量。

”冬季人体代谢处
于缓慢状态。

体内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体内时,养生要注意“收”和“藏”。

做到
精神安定、早睡早起,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为春来生机勃发作好准备。


医养生学还注意冬天进补,认为冬天进补有营养的食品,具有补助阳气,防御严
寒的作用。

春季人体肌肉表层逐渐舒展疏松,阴退阳藏,寒去热来,是百病丛生的季节。

《四部医典》“时令之行”中指出:“冬季易将培根积体内,春季日光渐暖体热衰。

”在起居、饮食和精神上做到“陈年青稞旱地肉蜂蜜,开水姜汤饮而粗食餐”。

要“勤竞行走搓身祛培根,常坐芳香园林荫凉中。

”指出春季养生要注意防寒、防暖,抵御各种传染病对肌体的侵袭。

多食姜、蒜、葱、辣椒等辛温发散的食品。

心情要舒畅,少在室内闷坐,多到室外空气清亮的环境中活动。

春季消化之火逐
渐变弱,培根类病易发生,人们应食用陈青稞、干肉、蜂蜜和姜汤,多喝开水,
要常擦身,多在树荫下歇息。

热季大约在4-5月份,要食用牛肉、蜂蜜、大麦,注意遮阳,常洗冷水澡;要喝淡酒,穿薄衣,住阴凉房屋,在树下乘凉。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的生理机能是外趋,也就是说阴虚阳盛,相对内脏机能
下降,许多人饮食不振。

加之由于大量出汗可引起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导致纳
离子大量丢失,会使人体四肢肌肉发生抽搐和痉挛,严重的还会有出现血压降低、脉搏细弱、昏迷等症状。

因此,夏季养生十分重要。

《四部医典》中明确指出“季夏娇阳之光渐炎热,只为耗力宜进甜凉食,忌食咸辣酸物忌暴光,凉水浴身酒水
掺而尝,身着薄衣宜住清香房”的夏季养生法。

夏季,人亦易患培根病,人们宜食用羊肉、清奶和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在阳光下久呆,房事不可过度,否则会影响
五官健康。

秋季养生法在《四部医典》中讲到“雨期体内赤巴秋天发”;除了室内保持湿
润外,在饮食“秋季可进甜苦涩三味。

” 秋季,赤巴类病易发生,为预防此病,要
食用甘、苦、涩的食物,要穿用樟脑或檀香熏过的衣服。

冬季人们应多穿衣物保暖,在身上涂油,吃有营养的食物,多喝肉汤,使身体温暖。

3 饮食适度与预防保健
藏医学对饮食适度与预防保健的关系非常重视,可分饮食方法、饮食禁忌和
合理饮食三个方面,比如,有毒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均与无毒食物有区别,饮食调
配得当能增进健康、反之会导致疾病,缩短寿命。

把有毒的食物给狗吃,它会腹
泻和呕吐,有毒时颜色虽呈红色,但用铁烧灼时则不会沾铁,这种肉还呈现膨胀
状态,若在这种肉上浇酒时,蒸气会薰刺人的眼。

同时还提出了有些食物的性能
互相矛盾不能同时食用的观点,如:鸡肉不能与乳酪同时吃,新鲜酥油不能放置
在铜溶器里十昼夜以上,熟肉放置达七天等都会引起中毒,酸性食物与牛乳同食
或者前饭未消化接着吃下一顿等等。

提出了滋养人体、维持生命的主要营养来源
就是饮食的科学道理。

特别强调饮食要有节制,在正常情况下,要求把胃的四分
之二为食物,四分之一为水,四分之一留做空间的正确观点。

决不能暴饮暴食,
这些都和现代医学是一致的。

对饮水也作了详细的论述,水有雨水、雪水、河水、泉水、井水、碱水和草木水共分七种。

也详细论述了这些水的好坏,什么水在什
么情况下不能喝,应该怎么办。

总之藏族人民对选择水源环境、卫生饮水均有许
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有很多措施是值得借鉴的。

4 药物保健
药物的保健是藏医学的精髓之一,正确的饮食,良好的习惯和适量的药物是
长寿者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

藏医认为,药物滋补能够防止“隆”病,增强体质,
延年益寿。

如:大蒜和溶炼酥油配制后装水瓶中,埋在青稞堆里,放置二十一天
后服用则可延缓衰老,冶愈“隆”病。

诃子、毛诃子、余干子(三果)与酥油配制的
滋补药剂可使五官功能灵敏等。

另外,很多种珍稀藏药都有保健功能,藏医保健
药物实在太多,而且效果很好,副作用小,无污染的绿色物品,很适合目前社会
的需求,藏医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决策者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

在“密决部”中说:“吃了这些保健药后,肢如雄狮,力如大象,色泽东孔雀,行动如骏马,寿比日月”。

以上所说虽有夸大之忌,但从中可以体会出藏医药对保健方面的卓著功效。

古书中记载有的药品有退去老相,恢复青春,返老还童之说,这可能是相对
而言,但我坚信有增强体质、青春长在、延年益寿的特效保健药品。

综上述,藏医学中的预防保健学产生较早,且贯穿于藏族整个发展历史,积
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这些思想和措施不仅在过去几千年为藏民族的繁
衍健康做出了贡献,而且也丰富了现代的保健学思想,藏医学不仅在治疗方面,
在预防保健方面也有十分丰富的遗产,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为保障人民的身体
健康做出更大努力。

参考文献
1 汉文版:“四部医典”
2 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