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专题《离骚(节选)》第2课时 课件(1)(苏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版必修三课件 第二专题《离骚》共57张PPT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版必修三课件 第二专题《离骚》共57张PPT

❖ 重点:
❖ 通过鉴赏《离骚》中的诗句,学习屈原忧国 忧民、追求美政的高尚品德 鉴赏诗歌的比 兴手法
❖ 难点:
❖ 引导学生掌握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他们 的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浪漫主义诗 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
屈原(约前339~约前 278):名平,字原。战国 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 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 家和爱国诗人。
《离骚》的思想内容
1、展示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希望楚王效法历 代圣君,不要重蹈那些昏君、暴君的覆辙;希望楚王 “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便治国。
2、深刻揭露了楚国混浊的社会现实。诗人批评了 楚王的反复无常、听信谗言,更以激愤的心情揭露了 楚国朝廷中的一批小人的丑恶嘴脸。
3、表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炽热的爱国激情、对 美好情操的执着追求、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坚强意志、 为理想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等等。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 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 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 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 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 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 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 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屈原的 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 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 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离骚》代表楚辞的最高成就, 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 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遭遇,“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 句。全诗373句, 2464字,是屈原的思 想结晶,是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 之思的作品。

高中语文离骚》课件_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离骚》课件_苏教版必修3

一.(1—8句) 二.(9-12句)
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 和名字的由来 自述一生追求美好事物, 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 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 三. 申诉自己的忠心和事君不合 (13-24句) 的遭遇
再读诗歌,探讨: 1、一些杰出的人物一般都有自恋倾 向,太喜欢自己了,说一说屈原自 恋什么?用《离骚》中的事实来说 话。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兮”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 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 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 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 “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 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
请你猜猜
何处招魂? 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 湘流应识九歌心。
他是谁 ?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屈原!
离 骚(节选)
(战国· 楚国)屈原
学习目标 :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 养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端午节
秭归
离骚
爱国
屈原
• 《 屈 原 洞 中 苦 读 》 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 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 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 篇,从这 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 一位伟大诗人。
二、关于《离骚》
• “离”通“罹”,遭受;“骚”者,忧也;“离 骚”者,遭受忧愁也。
取独
等待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高中语文 《离骚》课件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离骚》课件 苏教版必修3
(6)忠贞的理想
不抚壮而弃秽(huì)兮,何不改乎此度?
不把握壮年而抛弃污秽的东西,为何不改变这种法度?
小结: 乘骐骥以驰积骋兮极,进来修吾,道锻夫炼先才路。能,
快乘上骏马辅驰助骋国,君来,吧改,革我愿秽在政前。方引导开路。 编辑ppt
诗歌主旨归纳
• 诗人自叙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 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 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 的高尚品质,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 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

《九章》等。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 的腐朽和罪恶行径,表现了自己进步的
政治主张,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
和坚贞不屈的精编神辑p。pt
“楚 辞”释义:
• 盖屈宋渚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 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 物而创作的诗赋。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 种诗歌形式。楚辞是我国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 歌总集,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作品 中采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想像丰富多彩,文字华 丽,充满浪漫主义的精神,这是一种独特的诗体,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 为“骚体”,它在诗歌发编辑展ppt 的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chóng)之以修能; 我已有这些繁盛的美好品质,又增加优秀的才能。
扈(hù)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思考披上:江屈离原和幽为僻什之么处要的白采芷摘这、些香披草挂,香连草结秋?天
开花的兰草作佩饰。
(4) 志向的坚贞
汩(yù)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光阴似流水我怕追不上,恐怕岁月不等待我;

《离骚(节选)》课件1(苏教版必修3)

《离骚(节选)》课件1(苏教版必修3)

问一问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表达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 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 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离骚》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汨 罗 江 上 万 古 悲 风
1、突出的外部特征 。血统高贵,
气度不凡。身披花草,华彩美丽。
2、鲜明的高洁品格。勤勉修行,
• 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招魂》等
端午节
秭归
离骚
爱国
屈原

屈 原 洞 中 苦 读 》 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 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 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 305 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 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朗读诗歌,把握大意。
指导: 课文以七字句或者六字句居多,根据 句意和词语之间的关系,一般每句读两拍 或者三拍。 如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诗歌大意: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我伟大的先父叫伯庸。 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 庚寅日那天我出生了。 我的父亲观察思量我初生的时节, 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 替我取的大名叫正则, 替我取下的字叫灵均。
特殊句式 1)肇锡余以嘉名(状后) 还原:肇以嘉名锡余 2)又重之以修能(状后) 还原:又以修能重之 3)纫秋兰以为佩(省略) 补全:纫秋兰以(之)为佩 4)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宾前) 还原:恐年岁之不与吾
重要字词
• • • • • • • • • • 朕皇考曰伯庸 (父亲) 皇览揆余初度兮 (思考) 肇锡余以嘉名 (开始) (美好的)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已经) 又重之以修能 (加上) (美好的) 恐年岁之不吾与 (等待) 日月忽其不淹兮 (久留) 恐美人之迟暮 (助词,取独) 不抚壮而弃秽兮 (目的连词,来) 乘骐骥以驰骋兮 (目的连词,来)

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专题二《离骚》课件(共15张PPT)

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专题二《离骚》课件(共15张PPT)

流年似水 我好像赶不 上啊,只担 心年岁不等 我;清晨去 攀折山坡上 的木兰啊, 黄昏去拔历 经冬天也不 凋零的香草。
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 样形象地描绘的?
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 “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 洁、才华出众。 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 幽香的白芷,又连缀起秋兰作为配饰。借 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 自己的美质和才能。
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容貌和气度啊, 开始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起名叫正则 啊,给我的字叫灵均。 肇:开始。 锡:通“赐”。 皇 览 揆 余 初 度 兮, 嘉:美好的。 肇 锡 余 以 嘉 名; 名、字:起名、起 名 余 曰 正 则 兮, 字。名词活用作动 词。 字 余 曰 灵 均;
2
诗人有着怎样的出身?出 生有何特别之处?名字有何 含义?为什么要写这些?
出身:帝高阳之后裔 (出身高贵) (生日奇特) (寄托希望)
出生:摄提、孟陬、庚寅
名字:正则——公正而有法则 灵均——善良而又平均
为了说明他与楚国的血肉联系,密不可分。
1-2章:高贵的出身奇特的生日美好的名字 楚国兴亡 义不容辞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5-6章:
爱国的情怀 前途的焦虑 急切的劝导 抚壮弃秽 愿为先导
课文结构
一(1-2) 自叙身世
出身、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的由来。
二(3-6) 自表内心
一生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 嘉德懿行。
三(7-12) 自叹现实
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联系楚 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忠心 和事君不合的遭遇。
1
帝 高 阳 之 苗 裔 兮,
朕 皇 考 曰 伯 庸;

《离骚(节选)》ppt课件

《离骚(节选)》ppt课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第一、二段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培养阅读古诗 文的能力。 2、通过第一二段落的描写分析屈原的写作风格、特点
【课前检测】
1、“风骚”是指__《___国__风__》______和___《__离___骚__》______。 2、《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__现__实__主__义_____ 和__浪__漫___主__义_____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 名词。 3、屈原是我国___浪__漫______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4.伏清白以死直兮 (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心而抑志兮
(使动,使……受委屈,使……受
压抑)
【本课知识点归纳总结】
3、特殊句式 1.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状语后置)
2.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被动句)
3. 竞周容以为度
(宾语前置)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第四段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培养阅读古诗文的 能力。 2、试着背诵第三段第二页ppt的内容。 3、总结概括屈原的人物形象。
文本解析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 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 复修吾初服。
相:观察 延伫:久立 复路:回原路 及:趁着 行迷:走入迷途 步:缓行
焉:在那里 进:到朝廷做官 不入:不被容纳 离:同“罹”,遭受 初服:出仕之前的衣服,比喻原先 的志向。
【本课知识点归纳总结】
2、词类活用
(1)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取
(2)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3)纫秋兰以为佩 (4)不抚壮而弃秽兮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取名 表字 在早上 在傍晚 古人佩带在身边的饰品。 污秽的东西 美德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离骚》课件 苏教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离骚》课件 苏教必修3
• 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 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 他的悲剧的根源。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我既有这繁盛的内在美质, 又增加清秀的外在丰姿。 披佩着幽香的江离和白芷, 又编结秋兰作为身上的配饰。
• 叙述自己已具内在美德,又加上有优 秀的才能,再加上讲求整饰,通体芳 洁,成为内外完美的人。
• 由感慨时不待我,言及国家的命运,恐 君王年老迟暮,表达积极进取的生活态 度,进而提出“抚壮”、“弃秽”和任 用贤才的政治主张。最后,用比喻的手 法,表示愿意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 楚国而献身。
• 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而且胸怀大志, 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信任,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 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 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 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 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 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它 采用浪漫的手法,抒发了自己 的政治理想和抱负。《离骚》 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 义基础。
课 文 解 读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离骚》的思想内容
1. 展示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希望 楚王效法历代圣君,不要重蹈那些昏君、 暴君的覆辙;希望楚王“举贤授能”,修 明法度,以便治国。
2. 深刻揭露了楚国混浊的社会现实。 诗人批评了楚王的反复无常、听信谗言, 更以激愤的心情揭露了楚国朝廷中的一批 小人的丑恶嘴脸。
3. 表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炽热的爱 国激情、对美好情操的执着追求、不与小 人同流合污的坚强意志、为理想至死不渝 的斗争精神等等。
• 那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大啊, 已经遵循正道而找到治国的途径。 那夏桀、殷纣多么放肆妄行啊, 只贪走邪出的小道而寸步难行。 • 举尧舜光明正大的做法与桀纣狂乱失足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二专题《离骚》教学课件共29张PPT(共29张PPT)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二专题《离骚》教学课件共29张PPT(共29张PPT)

课文总理: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 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 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 52句。前七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 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后六节表现 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 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句子: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叹息地禁不住要洒下眼泪,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 多么艰苦。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 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 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 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 女。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所开 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 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 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 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 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 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 的源头。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 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原被列 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 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 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 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治家和爱国诗人。
我忧郁失意啊,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愿突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
(6)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哪有曲和直能够一概相量? (7)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楚辞: “楚辞”的名称,最 早见于西汉前期。由于楚辞 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 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 以“骚”(骚体诗)来指称 楚辞的。从汉代开始,“楚 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 总集名。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离骚(节选)》名师课件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离骚(节选)》名师课件 苏教版必修3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乘着骏马奔驰啊,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开路。
本来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古代三从个前君王品德多么完美啊,那时候群芳都聚集在 他旁边。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他们交杂地佩带着申椒和菌桂,哪里只是蕙草和香 茝结成的环佩?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那唐何尧等,虞舜多么光明正大啊,遵助无循词实正,义道而得大路畅通.
课文朗读,正音
亡父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我是古帝高正阳当氏的后裔啊,先我秦字的时贵父期贱亲“通叫朕用”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句首发语词
摄提那年正当孟陬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父亲观察我出生时开的始容貌、气通度“啊赐,开”始赐给我美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
• ③古今异义
朕 古义 第一人称代词
今义 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 古义 把‥‥作为
今义 认为
淹 古义 停留
今义 淹没
代序 古义 依次代替
今义 代替序言的文章
④ 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句 开始把美名赐给我。
课文第二部分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写忧 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学习7-8节,在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
尧尧
耿介
对比
昌被
桀桀
舜舜
纣纣
说说明明::任用贤臣的重要作用,从而体现了诗人对
王偏信奸臣,疏远贤臣的指责。
学习9-12节,用文中诗句填空。
岂余身之悼殃兮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离骚(节选)苏教版 PPT

离骚(节选)苏教版 PPT

理想。前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
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
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
全篇。
大家好
9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 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大家好
10
亡父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大家好
4
“楚辞”是战国时代产生 于楚国地区的一种新诗体。又 名“骚体诗”,按其名称本义 来说, 是指楚地歌 辞的意思, 具有浓厚的 地方色彩。
大家好
5
“楚辞” 形式自由,句式 散文化,在语言风格以及声调 节拍上都有着浓厚的楚国地方 色彩,是屈原在吸收民间语言 和南方歌谣的形式与韵律的基 础上发展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 诗体。
大家好
17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一 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诗人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 居,在他的思想中,他是顶天立地的人, 虽然君王昏聩误国,屑小当道,但他依 然满怀热忱,希望有机会以自己美好的 品格把自己超凡的才华奉献给楚国。
大家好
18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嘉德懿行,修身养性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有紧迫感,忧患意识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
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
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对国家真挚
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
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
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

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12课 第2课时离骚课件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12课 第2课时离骚课件 苏教版必修3

五、随堂练笔(20分) 20.请运用比喻意象,写一首短诗,对“美”进行描
述。 【参考例文】
美 你是花瓣里那粒晶莹的露珠, 你是乌云中露出的一线阳光, 你是路人擦肩时真诚的微笑, 你是朋友久别后遥远的问候, 你是皂泡中的彩虹, 你是手心里的雪花。 啊!美,你是否珍爱着她?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5日星期六2022/3/52022/3/52022/3/5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52022/3/52022/3/53/5/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52022/3/5March 5,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52022/3/52022/3/52022/3/5
两句语意相关,句式整齐。(4分) 拥有固然美丽,但不要因为失去而黯淡了自己
的生命。失去了太阳,你还有星光的照耀; 失去了 __星__光_,__你__还__会__有__心灵的指引。可以设想,屈原不 失去生活的优裕和舒适,怎么会写出《离骚》这样 灿烂的篇章? 李煜不失去帝王的尊贵与繁华,怎
么会吟出“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不朽的绝唱 ?
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3分) (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2分) 答案 (1)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与秋天自 然地递相更替。 (2)乘着骏马奔驰啊,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 路!
三、课堂延伸(22 分)
阅读下文,回答 12~17 题。 涉 江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意味着人的觉醒,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表
明了他矢志不渝的人格追求。
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3分)
(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2分) 答案 (1)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与秋天自 然地递相更替。 (2)乘着骏马奔驰啊,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
留。
(2)我将坚持正道毫不犹豫,宁肯终身处在黑暗的境 地。
【参考译文】 我从小就爱好奇丽的服饰, 到晚年这爱好仍然不变。 我身上佩带着长长的宝剑,头上戴着高高的帽子,佩着 美玉身披明月宝珠。社会污浊没有人了解我,我要奔向 远方,置之不理。驾着两条有角的龙,配上两条无角的 白龙,和舜一起游览玉的园圃。登上昆仑山用玉花做食 粮,我的寿命和天地一样长,我的光辉与日月一样亮。 悲叹南方蛮夷无人知我,清晨我将渡过湘水长江。 我登上鄂渚后回头眺望, 叹息秋冬的余风使人凄凉。 让我的马走上山冈,让我的车来到林旁。
感情?(5分)
答案 ①用接舆等四位历史人物自比自慰。②“乱 曰”是全诗的总结。作者用两类不同的事物比喻光 明与黑暗、正直与邪恶势不两立,揭露贤士远离、 阴阳易位、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2分)
(2)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3分) 答案 (1)船在水中犹豫不前,在回旋的水流中停
五、随堂练笔(20分)
20.请运用比喻意象,写一首短诗,对“美”进行描
述。 【参考例文】 美 你是花瓣里那粒晶莹的露珠,
你是乌云中露出的一线阳光,
你是路人擦肩时真诚的微笑, 你是朋友久别后遥远的问候,
你是皂泡中的彩虹,
你是手心里的雪花。 啊!美,你是否珍爱着她?


【注】 ①本诗写于屈原第二次流放的时期。 “涉江” ,就 是渡过大江南行的意思。诗中记叙了他渡江南下从鄂渚到 溆浦的一段历程。②虬:传说中有角的龙。螭:无角的龙。 ③重华:虞舜的名字。瑶:美玉。④玉英:玉的精华。 ⑤鄂渚:地名,在现在湖北省鄂州市。⑥欸:叹息。绪: 残余。⑦山皋:山冈。⑧邸:止、到。方林:林旁。⑨沅: 沅水,在湖南省。⑩吴榜:仿吴地制的船桨。汰:水波。 ⑪“枉陼”与“辰阳” ,皆地名。⑫溆浦:在现在湖南省 溆浦县。儃佪:低徊。⑬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因对当 时社会不满, 剪去头发。 ⑭桑扈: 古代隐士。 “臝” “裸” 通 。 ⑮菹(zū)醢(hǎi):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 ⑯董:正。⑰乱:乐章的尾声叫乱。这里有总括全篇思想 内容的作用。⑱侘傺(chà chì):失意的样子。
坐着船沿沅水向上游前进,船夫们一齐摇桨划船。 船在水中犹豫不前,在回旋的水流中停留。清晨我乘船 从枉渚出发,晚上只好留宿辰阳。只要我的心地是正直 的,即使放逐僻远之地于我何伤? 进入溆浦后,我踌躇不前,心里迷茫不知该往何方。 茂密的山林幽暗又阴深,这就是猿猴住的地方。高峻的 山岭遮住了太阳,山下幽深晦暗阴雨茫茫。大雪纷纷扬 扬无边无际,乌云密密层层布满天上。 可怜我的生活毫无乐趣,现在孤零零地住在山上。 不能改变心志随波逐流,宁肯忧愁痛苦以至终身不得志。 从前接舆装疯剃光头发,隐士桑扈裸体出行。忠诚不一
19.保留下列句中“心灵与自然相融”的话题,展开联
想,依照示例,将“山岳”的比喻改成大海、江
河、太阳或月亮之类的比喻,写一段富有文采的 话。(4分) 示例:不要嫉妒山岳连绵千里、峰刺青天的气势, 如果让自己的心灵像弥漫的云雾悄然融入山岳之 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山的巍峨,山的磅 礴;无论你走到哪里,你的胸中都将充满山一样的 浩然正气。
路!
三、课堂延伸(22 分) 阅读下文,回答 12~17 题。 涉 江① 屈 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 . . 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 . . 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②,吾与重华游兮瑶③之圃,登崑 兮食玉英④,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 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 乘鄂渚⑤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⑥。步余马兮山皋⑦, . 邸余车兮方林⑧。
答案
示例一:不要嫉妒大海浩渺无边的蔚蓝和空阔,
如果让你的心灵像一滴雨珠悄然融入大海之中,那么,
你的生命里就有了海的旷达和宽容,海的博大和深远;
你的个性中也将充满海一样的纳百川、载方舟而不张扬 的底蕴。 示例二:不要嫉妒江河的曲折回环、滚滚向前的力量, 如果让自己的心灵像山涧清澈的溪流悄然融入江河之中, 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江河的执著,江河的意志;你 的品格中就有了江河般百折不回的倔强。
第 2 课时
(时间∶45 分钟 分值∶90 分) 一、基础知识(15 分,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陬(zōu) 庚寅(yōu) . . B.肇锡(zhào) . C.骐骥(qí ) .. jì 朝搴(qiān) . 蕙茝(chǎi) . ( A ) 揆(kuí . ) 阰(pí . ) 揽(lǎn) . 羌(qiānɡ) .
旦余济乎江湘 . C. 幽独处乎山中 .
( B ) 带长铗之陆离兮 . B. 冠切云之崔嵬 .
下幽晦以多雨 . D. 日以远兮 .
解析
A项连词,表修饰,不译/连词,表承接,不译。
B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C项介词,同 “于”,过/介词,同“于”,在。D项连词,同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是(3 分)
又重之以修能 . A. 乘骐骥以驰骋兮 . 夕揽洲之宿莽 . C. 恐年岁之不吾与 . 日月忽其不淹兮 . B. 春与秋其代序 . 摄提贞于孟陬兮 . D. 青,取之于蓝 .
( B )
乘舲船余上沅 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 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⑪。苟余心之端直兮, 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⑫,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 . 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 . 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 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 . 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⑬髡首兮,桑扈臝行⑭。忠不必用兮, 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⑮。与前世而皆然兮,吾 . 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⑯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⑰曰: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 . 时不当兮。怀信侘傺⑱,忽乎吾将行兮。
( B )
C.①④⑤ D.②③⑤ 解析 ①朕:我。古时无论贵贱都可自称朕,自秦始
皇始定为皇帝的自称;③忽:迅速的样子;淹:久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 A.恐美人之迟暮 .. B.乘骐骥以驰骋兮 .. C.惟草木之零落兮 .. D.恐年岁之不吾与 ..
解析
美人:比喻君王,或自喻。
好处:使抽象的意识品性形象化,使人物形象栩栩如
生,文章内涵更加丰富。
9.诗中每两句都有一个“兮”字,请结合你的诵读体 会,说说它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 “兮”在句中,略作停顿,读起来语气舒缓, 抑扬顿挫,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
10.诗人高唱“来吾道夫先路”,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
怎样的人格特点?(4分) 答案 他在诗中高唱“来吾道夫先路”,当仁不让 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意在表明他不是君主 的奴仆,而是顶天立地的人。在屈原所处的时代,
4.下列句子类型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肇锡余以嘉名
( D )
B.帝高阳之苗裔兮
C.纫秋兰以为佩 D.恐年岁之不吾与 解析 A项状语后置句。B项省略句。C项省略句。
5.补全下列出自《离骚》中的诗句。(每句0.5分, 共3分) ①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 恐年岁之不吾与 ②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 日月忽其不淹兮
③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 恐美人之迟暮
④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名余曰正则兮 ⑤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____________, 字余曰灵均。
二、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离骚(节选)》全文,回答 6~11 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C ) A.摄提贞于孟陬兮 贞:正、当 . B.皇览揆余初度兮 . C.恐年岁之不吾与 . D.来吾道夫先路 . 解析 与:待。 揆:思量 与:给 道:通“导”,引导
四、语言运用(8分) 18.填充完整并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使前后 两句语意相关,句式整齐。(4分) 拥有固然美丽,但不要因为失去而黯淡了自己
的生命。失去了太阳,你还有星光的照耀; 失去了
_____,__________ 星光 你还会有心灵的指引。可以设想,屈原不 失去生活的优裕和舒适,怎么会写出《离骚》这样 灿烂的篇章? 李煜不失去帝王的尊贵与繁华,怎 么会吟出“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不朽的绝唱 ?
解析
A项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B项
助词,起协调音节的作用。C项结构助词,“的”/结
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介词, “在”/介词,“从”。
8.诗人善于用比喻来刻画自己,表达理想。分析下列句
子的比喻意义,并说说运用比喻的好处。(6分)
(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3分) (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3分) 答案 (1)比喻自己博采众善。 (2)比喻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
D.又重(chó 踵武(zhǒnɡ) . nɡ) . 解析 A项寅yín。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朕皇考曰伯庸(皇帝的自称) . ②惟庚寅吾以降(降生) . ③日月忽其不淹兮(忽:忽然。淹:淹没) . . ④惟草木之零落兮(思) . ⑤不抚壮而弃秽兮(握持) . A.①②④ B.②④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