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集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百合花》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百合花》PPT课件

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
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
牲的。

体会写作之美

2.小说中前后呼应的细节 刻画有几处?加以分析, 概括细节描写的作用。
➢ 明确:(1)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 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 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一、细节描写有助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二、细节描写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细节描写能描绘作品的典型环境 四、细节描写能深化文章的主题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一个跟女同志说话都会满脸是汗,衣服刮破却不肯让 缝,枪筒里插菊花的小通讯员,是多么的腼腆、羞涩、执 拗又热爱生活呀!可恰恰是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为了救护 群众放弃了自己的性命。同样淳朴善良的新媳妇一针一线 地为已经牺牲的小通讯员缝着衣服,最后将自己唯一的嫁 妆,那条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了那平凡的拖毛竹 的青年的脸上。何其伤感,作者又是怎样巧用心思,达到 这一效果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小说《百合花》。

欣赏形象之美
“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她开始又羞
3.新媳妇是怎样一个人? 前后有何变化?
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 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为深切 的哀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
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第二课时
➢ 任务活动四 体会写作之美
体会写作之美
写作之美
“ 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及细节描 写,体会本文的写作之美。

体会写作之美
“➢ 明确: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起着刻画主题的作 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 《荷塘月色》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 《荷塘月色》PPT课件

问 题 探 究
【思考2】赏析写景和语言 活动:作者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象?又是如何写的?找到你感 触比较深的语句,加以分析。 5.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 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 在荷叶上。 明确 这里写月影,通过月影写月色。杨柳的“倩影”“像是画 在荷叶上”,正面状月影之美;灌木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 般”,这是寓美于丑,化丑为美。月色是单一的,但是月影却是 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多姿多彩的。
问 题 探 究
【思考3】分析情感与手法 7.“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 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 照应开头;回到无法超脱的现实中,更能体现作者的哀愁。
【思考4】对比阅读
问 题 探 究
看莲
杨莹
①看莲要趁早,千万别过了八月才去,只剩下莲蓬头和枯叶。也千万别到了傍晚才去,莲会睡着
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 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了解“散文 ”
(一)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 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2.意境深邃 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真情实感, 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的语言大多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同时,又兼具简洁质朴,自然流畅的特点。
一概,一律。
初读课文 【思考1】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第1—3段):夜观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4—6段):荷塘月色 第三部分(第7—10段):采莲旧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念奴娇 赤壁怀古》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念奴娇 赤壁怀古》PPT精品课件

写作背景
在黄州的四年里,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 3篇赋,写了280多封书信,其中有豪放派的代表词 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有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 赋》。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大幸。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和黄庭坚、米芾[fú]、蔡襄并称为“北宋书 法四大家”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顾作者
一代文豪苏东坡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
春江水暖鸭先知。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蒌蒿满地芦芽短, 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正是河豚欲上时。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作品中借古抒怀的抒情方式。 2、体会品味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苏词豪放风格的具体体现。 2、学习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回顾作者
回顾作者
一代文豪苏东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基础夯实
大江①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②。 故垒③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④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⑤。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⑥,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⑦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⑧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基础夯实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一尊还酹江月 尊,同“樽”,酒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登泰山记》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登泰山记》PPT精品课件

日出时
“正赤如丹”
日出前
“白若摴蒱”
比喻、拟人手法
日出后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日出的景象瞬时变幻,难以描摹。但姚鼐把日出的场面描写得十分 壮观,达到了应有的艺术高度。
展、评
第四段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 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 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 皆不及往。
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
京师
乘、历、穿、越
中岭(天门)

复循
泰安

循 中谷
南麓
西谷
遂至
山巅
展、评 4、找出第2段作者的登山线路以及文章的写景特点。
登山路线: 由南麓—入中谷—道少半—越中岭—循西谷—至山巅
写景特点:先写由京师到泰安,

再写由山麓到山顶,
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
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

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翻译: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地方。 句式:判断句(...者,...也)
姚 鼐

回顾旧知
思、议
1、翻译3--6段:写出括号前重点字词的意思,并指出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 2、第3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描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 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运用了哪些手法? 3、第4段写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什么作用? 4、从第5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无”的自然景观。

文化常识: 1、关于“阴”和“阳”口诀: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2、古代纪年月日法 ①年号纪年法:由汉武帝开始有年号。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依次为二年、 三年等。例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②干支纪年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两字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六十甲子,用以纪年,也可以用来纪日。 ③年号干支纪年法:例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劝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劝学》课件

诵读:学生通 过诵读课文, 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和记忆
讨论:学生之 间进行讨论, 互相交流学习 心得,提高学
习效果
实践:通过实 践活动,让学 生将所学知识 运用到实际生 活中,提高学
习效果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多媒体课件可以提供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多媒体课件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引导学生阅读《劝学》,理解文章的中心思 想和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劝学》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 特点
引导学生探讨《劝学》中的思想内涵,如学 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的等
引导学生思考《劝学》中的人生启示,如如 何面对困难、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等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劝学》对自 己的启示和影响
引导学生总结《劝学》中的思想内涵和人 生启示,并尝试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讲解:分析《劝学》的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
篇章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劝学”、“劝学”和“劝学”
主题思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篇章结构分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学习的方法和技 巧,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主题思想分析: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 贡献
句子用法:掌握 《劝学》中句子 的用法,如“学 不可以已”的用 法、“青出于蓝 而胜于蓝”的用 法等。
难点:《劝学》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及其在文中的 作用
比喻和象征手法:在《劝学》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42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42张PPT)

主体: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实现
飞天梦的艰辛历程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 批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成功发射 (3)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4)1986年,批准著名的”863计划” (5)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
天宫二号,11月4日食谱
神舟一号
神 舟 二 号
神舟三号
神 舟 四 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
杨利伟
首名中国太空人杨 利伟在“神五”飞船 中工作。
“神舟五号” 胜利归来!
神 舟 六 号
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走向发射塔.
这是费俊龙拍摄的作品,照 片中的褐色部分是位于我国 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 干沙漠。
战略决策 (6)“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7) “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8)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圆梦飞天
结语部分
评论: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 辉煌时刻!
文本互动 初步感知 1.这篇通讯是怎样有条不紊地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初步
成就的? 答案 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 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 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我们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 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 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 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嫦 娥 奔 月
飞天梦之三
敦煌飞天
▪ 敦煌地区约5OO多个石窟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精选ppt课件(4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精选ppt课件(48页)

写作背景
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 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 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 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 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 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地镇压。那么 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 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 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 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 liáo kuò )
è

整体感知
朗读,要注意节奏。 感情,要热情奔放,慷慨激昂。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 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 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 /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 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 飞舟?
词的分类 1、字数: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8~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2、片段: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 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 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
四叠极少见。
预习检查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 ) 百舸( qì n 峥嵘( ) 寥廓( zhēng róng 挥斥方遒( ) 浪遏飞舟( qiú 橘子洲 ( j ú ) gě
•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沁园春 长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论语(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论语(共17张PPT)

思想主张一言以蔽之:克己复礼以为仁。
“仁”为根 基,内核 孝悌之道 孝亲尊长
以德 服人 (德治) “礼”为
忠恕之道 严己宽人 君臣之义,父子之道, 长幼有序,男女有别。
形式,外化
教育 思想
有教无类 教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启发式教学 举一反三 学 温故知新 谨言慎行 为人处世 以身作则,推己及人
一、预习检测
1.《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 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篇名多为后人所起, 多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 中庸 宋儒朱熹把《论语》和《___》《_ 大学 __》《___》合称为“四书”。 孟子
2.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 家学 儒 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仁 ,政治上主 张 礼治 ,鼓励人们 出仕 ,即“出来做 事”。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 私人 七十二 三千 __人,身通六艺者____人。孔子本人 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哲学思想: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对富贵的态度:富贵于我如浮云
其他 思想
对仕宦的态度: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对人生的态度:生无所息
对鬼神的态度:敬而远之
合作探究
《论语》中有很多格言 警句,你觉得哪一句给你 启发最大? 请与同学交流自己的 体会。
拓展延伸
你认为孔子的思想在 当今社会还有没有意义?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 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 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
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 颁 奖 辞 】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 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 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 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 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 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 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 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先让一位同学带领大家重温一下《沁园春•雪》 和《卜算子•咏梅》的大气磅礴与坚定乐观,而后让我 们走进‚毛泽东诗词艺术的海洋‛,领略一下传统诗词 这种文学样式带给我们1、词史概略
• 词定型于唐,极盛于宋,故俗称“宋词”。我国文 学史往往“唐诗、宋词、元曲(诗体)”(另有 “唐诗、宋词、汉文章”之并称)并称,可见词在 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 晚唐词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世称“温韦”, 其词收入著名词集《花间集》。在词的发展史上, 他们有很高的地位,他们开始大量填词,成为文人 词的奠基者,是“花间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作家。 • 两宋词蔚为大观,恣肆汪洋,代表作家众多,重要 的有:范仲淹、欧阳修、柳永、苏轼、王安石、李 清照、陆游、辛弃疾、姜夔等。名家名作灿若星辰, 不可尽数。初中、小学学过的古诗词里,宋代词人 的作品就很多。(谁能列举一些,诗也行?)
【明确如下】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王安石的《梅花》《泊船瓜洲》《书湖 阴先生壁》,苏轼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 崇春江晓景》,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陆 游的《示儿》等等。
• 元代词衰微,但有大家元好问,大家都比较熟悉他的词句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摸鱼儿· 雁丘词》。明 代词依然衰微,最著名的词人是夏完淳,大家也比较熟悉。 词至清代,较前繁荣,出现了一些大家,如陈维崧、纳兰性 德、朱彝尊等,其中纳兰性德屡上银幕,同学们可能了解一 些。 • 近代词,主要在晚清时期,创作成就不高,但词派林立,词 学理论颇有建树,这一点同学应该知道。其中最为切要的是 王国维《人间词》,及其词学理论著作《人间词话》,尤其 是理论著作《人间词话》,是一部划时代的词学论著,关于 艺术三境界之论,想必同学们都比较熟悉。(谁知道王国维 的人生三境界?)
【教学重、难点】
•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词 中所传达出来的“崇高美”“雄奇 美”“雄浑美”“阳刚美”。(难点) • 2、知识、能力目标:①学习古典诗词 “情景交融”艺术手法,赏析其妙用 和艺术效果。(重点)②用这个词牌 填词,体验长短句独特的节奏、韵律, 挑战写作制高点,感悟传统文化的魅 力。(难点)
【教学目的】
•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词人改 造世界的宏伟志向和坚定信念,学习词人 以天下为己任的阔大胸怀,领略词人救国 救民、砥砺自我的火热激情。 2、知识、能力目标:①学习词的有关知识, 掌握词牌“沁园春”的格式,知道韵脚, 并尝试用这个词牌填词。做到学以致用, 用以强学,体验不同文体的个性、特质, 以期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之目的。②学习 古典诗词“情景交融”艺术手法,赏析其 妙用和艺术效果。
【明确如下】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 一境也。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三境也。
• 现当代词,受新文化影响,创作一度衰落, 但是这一时期,仍然不乏钟爱古典诗词的词 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诗词的行 家里手,尤其是毛泽东,他老人家成了这一 时期最伟大的词人,他的词一出,便震惊世 界,使古典诗词在现当代发扬光大。尤其到 了今天,新诗的衰微,注定了古典诗词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的复兴。高考中以古典诗词写 出满分作文的学生令人刮目相看!
• 2、习惯、素养目标:①教法趋向学法,以 “读”为主,读出阳刚、豪壮、雄浑,读出 情感起伏和节奏感,做到抑扬顿挫、张弛有 致。②在读中进入词的意境,感悟词的“崇 高美”“雄奇美”“雄浑美”“阳刚美”。 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培养热爱诵读的优秀 品质。
明确目标,学会学习! 养成习惯,提高素养!
第一课时
自 铸 雄 奇 瑰 丽 词
推 翻
历 史 三 千 载
导 入
同学们,大家在初中已经学过了毛泽东诗词若干,特 别是《沁园春· 雪》,还有《卜算子· 咏梅》,都给大家 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家肯定感受到了毛泽东诗词包 蕴寰宇的胸怀,突兀磅礴的气势,静中寓动、色彩明丽、 场面壮阔的深邃意境,以及毛泽东本人热情乐观、从容 淡定、吞吐大荒的阔大胸襟。柳亚子先生曾经撰写诗词, 夸赞毛泽东诗词是:‚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 词。‛对喽,这就是毛泽东,这就是毛泽东诗词!有句 著名的文学论断‚风格即人‛嘛!有什么样的人,就有 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有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就有毛泽东 诗词,就有毛泽东诗词艺术。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最 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毛泽东和毛泽东诗词已经成了 现当代中国的文化符号!China==中国,同样‚毛泽东/ 毛泽东诗词==中国‛,大家说对不对?!
【教学设想】
• 1、过程、方法目标:①鉴于同学们已经在初中学 过《沁园春· 雪》等诗词,到此稍加点拨,掌握运用 “沁园春”词牌之目的即可达成。因此,教学的落 脚点就归于“学以致用”,这也是前后勾连、学新 联旧、巩固知识的必然过程。②鉴于学生刚由初中 升入高中,美感体验和审美能力较弱,因此高中语 文第一课适当拉长教学时间,课时设置为3节:第 一节总结复习词的知识,指导朗诵诗词,重在整体 感知和把握;第二节重点鉴赏词的艺术手法及其艺 术效果,突破审美屏障,培养审美能力,初步感知 “阳刚美”及其概念,能列举类似风格的诗文;第 三节分析“沁园春”词牌格式、韵脚,掌握的该词 牌的特点,学以致用,按“沁园春”词牌填写一首 词,表达当代内容和思想感情。
• 2、词的一般知识
• (1)词牌:词是特殊的诗体,句子长短不一,故有“长短句” 之称,另有别名诗余、曲子词、曲子、乐府、乐章等。 • (2)词题:词最初可和乐歌唱,后来与音乐渐渐脱离。词有 词牌,表示音乐,与音乐脱离后,表示词的格式,规定着句 数,字数。所以“写词”一般不不叫“写词”,叫“填词”, 按照规定的句数、字数来填写,还得按照平仄要求写。词牌 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关系,不能以词牌名来理解词的思想感 情。一般情况下,词没有题目,随着创作的发展,便慢慢有 了题目。如《沁园春· 雪》。 • (3)词类:词分小令、中调、长调(也叫“慢词”,就是长 篇词)。小于58字为小令,介于58字到91字之间的为中调, 大于91字的为长调。常见的词为中调,分为上、下阙(也叫 “片”)。 • (4)词风:词作分为两大类,代表着不同的美感类型,就 是——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作家分别是:豪放派——苏轼、 辛弃疾、陆游等;婉约派——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秦观 等。毛泽东诗词应该归于——豪放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