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学习任务》PPT课件(5篇)

合集下载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上册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课件 (共121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上册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课件 (共121张PPT)

单元学习任务
一、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也塑造着人的思想 品格。袁隆平等杰出劳动者的模范事迹,古代人民热烈的劳动 场面,彰显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普通劳动者的辛勤汗水,手工 匠人的高超技艺,体现出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从下列话题中任 选一个,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分组进行专题研讨。 话题1 :劳动的崇高与美丽 话题2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话题3 :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 话题4: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了解袁隆平
(1)生平: 大学文化,1954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湖南省 安江农校教师,省农科院讲师,省杂交水稻研究 中心主任、研究员,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 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现在,我国大江南北的 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 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 要作用。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 问题作出了贡献。
▪ 2.解 题 ▪ (1)正题 ▪ “喜看稻菽千重浪”,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
山》中的诗句,表达的不仅是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而且还隐含着对未来农业更广阔前景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袁 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 七律·到韶山 ▪ 毛泽东
▪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 不敢越雷池一步:原意是要坚守原地,不要越过雷池到京城去。后比喻做事谨慎或保守,不敢超越原
来的规定或限度。 ▪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 概括文章主题: ▪ 明确 ▪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学习任务》(第二单元)PPT配套资料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学习任务》(第二单元)PPT配套资料

《单元学习任务》(第二单元)PPT配套资料第一部分内容:关键能力培养——新闻阅读方法指导【相关知识】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

因此,根据新闻的特点我们在学习时可采用如下六个步骤:第一步:看标题信息。

即通过对标题的揣摩,要能辨别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

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

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

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

目的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

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但由于新闻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来分析。

【实践任务】阅读以下各个新闻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1.新闻材料:昨天晚上7点多钟,记者乘坐采访车赶到南澳镇。

此时,一阵紧过一阵的狂风裹挟着海水,不断向镇区刮来。

尽管天已漆黑,但是大海上滔天的白浪依然清晰可辨。

在港湾里避风的渔排随着浪头上下摇晃,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晚上8点一过,风力明显加大。

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一停下来,车身就被大风刮得剧烈抖动。

海水被接近10级的大风卷集着,疯狂地“扑”上防波堤,形成一阵充斥着咸味的暴风雨。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学习任务》(第六单元)PPT配套资料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学习任务》(第六单元)PPT配套资料

《单元学习任务》(第六单元)PPT配套资料第一部分内容:关键能力培养——学会辩论【相关知识】辩论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活动形式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依据教材确定辩论主题,以预备卡指导学生学会搜集和整理素材,从而为辩论活动做好准备;而辩论后的整理反思则可进一步提升活动效果。

一、辩论的原则1.正确对待辩论的胜负辩论没有胜负之分,因为辩论的话题本身往往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所以决定辩论胜负的不是双方谁掌握了或者坚持了真理,而是看谁能够在理论上自圆其说,能够表现出高超的辩论技巧、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及令人尊重的个人魅力,比的是谁更有人气。

2.尊重辩论对手的人格当辩论的结果明显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辩手会采用种种诡辩的手法进行辩论。

但是,如果掌握不好分寸,就可能会演变成双方的谩骂和攻击,甚至对对方进行人格的蔑视乃至否定。

如果你不尊重对方的人格,自然也往往会受到对方对你人格的攻击。

要想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尊重,必须首先尊重他人的人格。

3.诡辩不等于胡搅蛮缠由于辩论双方是为自己所“信奉”的真理在辩,往往明知道自己的观点不对,也不愿意认输,在辩论中进行某种诡辩是很正常的,但诡辩不等于胡搅蛮缠。

所谓的胡搅蛮缠就是:当对方把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时,自己却不看对方的文章,分析对方的观点,而是继续把自己所“理解”的观点强加到对方的身上,对别人进行无目标的攻击。

二、参加辩论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要取得辩论的胜利,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

这里包括两方面的含意。

1.要认真阅读对方的文章及相关资料。

从理论上分析主题的内容,避免辩词的庸俗化、贫乏化,使辩词在理论上和知识上都更丰富。

绝对避免使用庸俗不堪的实例和趣味低级的噱头进行辩论,或者以感情取代理论,故作姿态煽动性地赢取辩友们的同情或喝彩。

2.要注意日常综合知识的积累。

一个人如果光有辩论的热情,但其知识底蕴很差,可供调动的东西很少,那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言不达词,词不达意,纵有再高的热情,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学习任务》(第七单元)PPT配套资料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学习任务》(第七单元)PPT配套资料

《单元学习任务》(第七单元)PPT配套资料第一部分内容:关键能力培养——散文阅读之景与情【相关知识】富有情感是散文的主要特征。

“借景抒情”是散文表达情感的常用手法。

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需要关注文中的景物描写,抓住景物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体味景中之情。

散文中情与景的关系,一般分为景触动情、景承载情、景反衬情三种关系。

一、景触动情景触动情,就是眼前景物触动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在表现手法上称之为“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最早出现在元代无名氏的《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触景生情,在古今散文中俯拾皆是。

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句诗写出农村初春生机蓬勃的景象,随后触景生情,引发“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感叹,为结尾抒发“乐天安命”的人生态度作铺垫。

再如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因听闻“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的秋声,展开了秋对自然万物影响的联想,最后是对人生命情状的思考。

还有季羡林先生的《海棠花》一文,开头写在异域看到海棠花,于是想起家乡的海棠花,海棠花勾起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景触动了情。

以上示例都是触景生情的优秀作品,我们可从作者的写作中体味其中的含义。

二、景承载情景承载情,即景中寓情。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会将主观情感无形地融入到客观的自然景物描绘中。

所以散文中的景物是具有灵性和情感的,它有别于日常所见,它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

我们通过自然景物,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起伏和思想变化。

景承载情,具体可分为景明现情、景暗示情、景象征情三类。

1.景明现情,顾名思义,景物描写明显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我们通过所描写的景物,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或喜或忧或痛或愤的思想感情,一目了然。

如下面的一段文字:“菜园大小不一,但都平坦方正。

”“黄瓜、青椒、芫荽、韭菜、西红柿、香葱、茄子,各种蔬菜应有尽有,五颜六色,有嫩有老,有圆有长。

”这段文字通过美丽的菜园景色,写出了大生产的勃勃生机。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pptx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pptx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6)重视诵读。鉴赏诗歌,无论是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还是把握 诗歌的表现手法,都离不开诵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 诗也会吟。”诵读是对语言的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好方法。通过 诵读,可以读出诗人倾泻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诗中 的情感波澜,可以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反复诵读,还可以读出诗歌的 音乐美。
(5)分析技巧。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 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 排比、对仗、对比等,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 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如上文所举例子中, 《乡愁》运用比喻和排比,《我爱这土地》前部分情景交融,最后直抒 胸臆。
(4)品味语言。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显得形象、凝练,富 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能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 的思想感情。如余光中的诗《乡愁》,每节开头分别用“小时候”“长 大后”“后来”“现在”来概括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 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 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 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 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的乡愁,也给人以韵律美的 感受。
放号》
青春形象
青春的价值
作品
与青春相关的内容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百合花》
《哦,香雪》
青春形象
青春的价值
【答案】示例:
作品
与青春相关的内容
青春形象 青春的价值
例:“恰同学少年,风华正
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学习任务课件(共56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学习任务课件(共56张PPT)

头”,饱览大好秋色的情景,并把诗人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请学生上台演示)
课堂讨论:毛主席的“手” 该怎样?是倒背好,还是插腰好?“视角” 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提示:叉腰好。慢点好。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走马观花。)你刚才视角转换得
就太快了点。(再请学生演示)要求:神态自然,从容,颇有点伟人的气度。
(2)理解诗句,品味情感。 写“忆”的词句是回忆往事以“抒情” 方式回答“谁主沉浮”。 课堂讨论为什么这几句就能回答“谁主沉浮”呢?《沁园春·雪》里的“秦皇汉武”“唐宗宗祖”“成吉思汗”,都 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为什么诗人用一个“惜”字就将它们全部否定了呢?而发出“俱往点,数风流人 物,还看今朝”的呼唤呢?这些“现在”的“同学少年”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有什么不同? (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武功尚可,文治才华就差多了,“风流人物”应该是能文能武的杰出 人物,英雄豪杰。“现在”这首词里所列举的包括诗人在内的“同学少年”,这些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革命青年,这 些意气奔放,才华横溢的革命青年,这些关心国家命运,斗志旺盛,蔑视权贵,敢为天下先的革命青年,不主沉浮,谁 主沉浮?天不降大任于斯人,更与何人?所以说下阕通过抒情,艺术而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 播 放多媒体课件五--文字投影:“意气奔放,才华横溢,心系国运,蔑视权贵。”) (3)鉴赏:“曾记否,到中流出水,江遏飞舟?”(多么大的气魄!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毛泽东青年 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革命气概何其大也!) 教师小结:下阕抒发了改造的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
(5)比较鉴赏 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杜 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集体备课ppt课件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集体备课ppt课件

诗人用暗红的心“呼唤”,“异族语言”的呼唤却没有人能听懂,但诗人没有 绝望,也不沮丧,因为她心里有“热爱”。这份爱流溢到一只蜗牛身上。“蜗牛” 代表平凡而弱小的事物,暗红的心将这份爱流溢到蜗牛身上,对它温柔以待。诗人 以小见大,也暗寓诗人对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最后一句,“心颤”,诗人直抒胸臆,表达“我”对“你”亘古不变的思想感 情,深化了诗歌的主旨。诗歌戛然而止,我们的心却还追随作者停留在那个黄昏, 停留在那最温柔的心颤。
这首诗选自著名美学家宗白华的名著《美学散步》第一章。这首诗有三组意象, 细雨/落花,微风/流水,蓝空/孤星。初学新诗的学生,可以仿照原诗模式,尝试着 进行仿写。有学生这样仿写:“在月光中,传来蝉鸣声,/在大海中,激起千层浪。” 大海中激起千层浪,跟整首诗的意境比,更加壮阔,并做到了从听觉到视觉的转换。 有的学生则这样仿写:“在悲秋中,飘落红枫叶,/在明月中,浮起相思意。”如此 通过模仿,寻找写作新诗的感觉。
另外,初写新诗,也可以从模仿佳作开始。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 作诗也会吟。”其实,学习现代诗也是一样,需要从读开始。通过阅读并背诵新诗, 激发对新诗的热爱,并进而迸发学习写新诗的热情。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再揣摩 其形式,寻找其规律,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模仿。比如: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当然,新诗可以不押韵,但必须有强烈的节奏和韵律,这一点可以通过诗句的 分行与排列来实现。
四、借助手法,凝练语言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创作亦是如此,情感、意象、韵律 等都要落实到语言上。古今中外很多优秀诗作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锤炼语言是其成 功之道。那么,该如何锤炼语言呢?首先,要注意语言的凝练、含蓄,富于想象。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开头一节和最后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学习任务》(第一单元)PPT配套资料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学习任务》(第一单元)PPT配套资料

《单元学习任务》(第一单元)PPT配套资料第一部分内容:关键能力培养——诵读新诗【相关知识】提高诵读诗歌的能力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本单元诗歌均抒发了一定的情感,反复诵读可陶冶我们的情操。

新诗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朗读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确定合适的重音、停顿,选择恰如其分的语气,读出新诗的艺术美。

在诗歌的具体诵读过程中,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根据诗歌意境,确定重音重音包括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

1.语法重音指根据语法结构特点而重读的词语。

2.强调重音指为强调语意重点而重读的词语。

强调重音没有固定的位置,朗读时要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来确定。

下面几种情况应处理为强调重音:二、根据语境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停顿表现在诗歌的朗读中主要指节拍。

朗读时,根据诗句内部词语的疏密将其分成几段,以体现节奏的鲜明、语言的韵味,这样的停顿方式称为节拍。

朗读新诗,不能机械地依据字数来划分节拍,要兼顾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各行的节拍数要匀称、均衡,使其有一种和谐整齐的韵律美。

例如《天上的街市》第一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第一、三句为三个节拍,第二、四句不完全按照字数划分,仍然是三个节拍,朗读新诗时,为了保持整齐和谐的美,宁可把句中词语挤得紧些,也不能把语意关系密切的诗行分成不同的节拍。

三、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诗句的语气语气是人们用以表达感情和态度的声音,也就是俗语说的“口气”。

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丰富而复杂的,有欢乐、愉快、悲伤、沉痛、压抑、沉重、激动、不安、惊讶、绝望、怀疑、感叹等各种感情。

朗读时,要用相应的语气将其恰当地表达出来。

例如臧克家的《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

... ... ...单元学习任务PPT,第二部分内容:写作任务指导——学写新诗【知识导引】一、现代诗的形式和要求诗是诗人灵魂的剖白,呈现着诗人全部的心灵感受、内心独白。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课件
——余秋雨《一个让人心疼的大师》
当我们把《立在地球 边上放号》与《峨日 朵雪峰之侧》中的抒 情主人公放在一起, 我们又会发现什么?
文字表面的“我” 文字里面的“我” 文学的“我” 时代的“我” 精神层面的“我”
请同学自读《红 烛》,梳理作者情 感变化,梳理合适 朗诵每一节的情绪 状态,说明原因。
作人、音乐制作人、采访记者、评价量表制作者等角色,要求人人参与。
意象&修饰词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
01 02
03
寻找诗中特殊的意象 寻找诗中的青春之“我”
对照诗中的“我”之异同
情节
环境
意象
创作背景
描写

“我”的形象
“五四运动”——狂飙突进——时代精神 郭沫若创作高峰——惠特曼《草叶集》的影响 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
《峨日朵雪峰之侧》
创作时间:1962年8月2日初稿
1983年7月27日删定
茹志鹃
《百合花》 创作时间:1958年3月 文章开头:1946年的中秋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一手端正的方块字; 语文是一口文明的普通话; 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蔼 魄; 语文是举手投足的“书卷 气”。 ……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 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 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叹服; 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 ……
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音调所动荡了。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
一个作家,如果吞入多少苦难便吐出多少苦难,总不是大本事,而且这在实际上 也放纵了苦难,竟然让它囫囵出入、毫发无损。塞万提斯正恰相反,他在无穷无 尽的遭遇中摸透苦难的心窍,因此对它既不敬畏也不诅咒,而是凌驾于它的头上, 俯视它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反躬自问。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课件28共96张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课件28共96张




峥嵘岁月图
下 阕
中流击水图
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 万山红遍 (群山)
远眺
层林尽染 (群山)
近观 仰视
漫江碧透 (江中) 百舸争流 (江中)
鹰击长空 (天空)
俯瞰
鱼翔浅底 (水底)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英姿勃勃 才华横溢)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意气风发 斗志昂扬)
中流击水(搏击风浪 急流勇进)
浪遏飞舟(不怕艰险 坚持到底)
2.天狗是旧时代、旧传统、旧世界的叛逆者、毁灭者的象征。 3.天狗是吐故纳新、具有无限能量的新世界、新社会、新未来 的创造者、建设者的象征。
全诗最突出的一个字是什么?
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往昔岁月,想到了祖国的 命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正 是词人思索的问题。
概括全词,上片、下片各侧重写了什 么?
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 下片侧重追忆往事。
概括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图画?
四幅图画: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借景抒情,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人;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怀 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斗士。
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家国命运的关怀,表 现了他藐视困难、敢于斗争、坚信革命必定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
板书设计
独立寒秋图
上 阕


湘江秋景图
人教版必修上册
1.1 单元学习任务——第一单元
一、单元学习目标。 青春是花样年华。怀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着对自我的认识、 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我们就此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 本单元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是不同历史阶段的作品,都是对青春 的吟唱。作者或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让我们体 验到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 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欣赏作品,并结合自己的体验, 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 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会从语言、 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

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课件单元学习任务

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课件单元学习任务
背景
青春是每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阶段,也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面临着身心变化、 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念形成等关键问题。因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青春、珍惜青春,并 引导他们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本单元所选文本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学习方法与建议
自主学习
提前预习文本,了解背景知识和 作者生平。
合作探究
与同学分组讨论文本内涵和主题 思想,分享个人见解和感悟。
学习方法与建议
• 拓展阅读:阅读同类型或相关主题的文学作品, 加深对青春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方法与建议
01
学习建议
02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03
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文本内涵和思想意 义。
深入交流。
展示与评价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展 示,其他同学和老师给予评价和 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

实践活动安排与指导
01
02
03
确定实践主题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和 目标,如社会调查、志愿 服务、文艺演出等。
制定实践计划
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实践 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 点、人员分工、物资准备 等。
提供交际材料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口语交际材料, 如背景资料、讨论话题、交际范例 等,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 作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 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 组4-6人,确保组内成员具有不
同的背景和特点。
讨论与交流
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每个学生都 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他 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优质教学课件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优质教学课件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今天,我不再为五月 以及五月里的雨水而伤感 只是穿过池塘 那一朵盛放如雪的睡莲,呼唤 疼痛的人,是否能够相信远方 还在——(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亮点评析
(1)(2)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悲凉,这无疑是诗人真情的流露。 “每一次怀念/都是情感的一次停顿/甚至连五月的遐想,都布 满了忧伤”,将这种悲凉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就是“去聆听一朵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2)融情于意象。在诗歌里景是以物象的形式出现的,是意的客 观载体,是诗人用来表达感情和思想的工具,是为诗人传递“意” 服务的。诗人一旦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心志、 意,寄托在意象上,便可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3.注重韵律 从古到今,诗歌语言最大的特点是押韵。押韵是使相关语句末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4)诗人告诉了我们,“那一朵盛放如雪的睡莲,呼唤/疼痛的 人,是否能够相信远方/还在——”,此时诗人的潜台词就是 ——相信。诗人选取“睡莲”这一意象,赋予其圣洁的含义, 用一朵“莲”来安抚那些伤痛和悲凉,在淡淡的荷香中,让心 灵释放。生命的意义在于寻找真我、寻找快乐,这样生命才有 色彩,而那“远方”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只有痛过,才知道珍 惜,珍惜心中的远方。人生里有了远方,生命就不再苍白,不 再无奈。
花远走季节的声音”。我们有时候很无奈,可能每个人都有过
内心的悲凉,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心境。日子就如水般流淌,
从快乐到忧伤。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3)在生命中,某一时刻,某一瞬间,我们都会陷在某种情节里 做旁观的闲人,想用缄默代表坦然自若。在浮华的年代里,我 们都是卑微的尘埃,将岁月留给我们的痛深埋在了心底,“喘 息”“苍白”无疑是诗人勾勒出来的众生相。即使还可以聆听 到远去的鸟鸣,一切却都在冷却。诗人给读者营造了一个现实 的情境,生动地说明了我们的困惑和彷徨。诗人也把读者深深 地带进了诗里,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岁 月带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是这些伤痛吗?是这些挫折吗?显 然不是。远方,到底有多远?远方有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们。

统编版新教材《单元学习任务》课件PPT

统编版新教材《单元学习任务》课件PPT
这是市场上那些成功书籍和成功人士从来不会告诉你的东西,他们只会让你 傻傻的去努力,然后利用你来成就他们。他们不会告诉你真正的成功方式, 那样他们就无法从你手里骗到钱财,他们也就不会是成功人士了。
读历史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这需 要你去思考领悟。她就像一个带着 神秘面纱的珍宝,当你真正爱上她 时候,她才会告诉那些不为人知的 故事和背后的秘密,她才能能够把 你带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史书编纂有不同的体例。那么哪一 种史书更适合青少年带着学习的目 的去读呢?从很多人阅读这两种史 书的感受来看,编年体似乎更合适 一些的。
为什么编年体适合
其他体例阅读过程中往往局限于个人或某个事件的记述, 而不容易了解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不容 易了解事情与事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编年体则基 本上不存在上述弊端。由此大略可以解释下,司马光要 编纂一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历史巨著时会最终 选择了编年体的体例。且不谈编写者的编写难度,对带 着学习目的去读史书的人而言,编年体恰恰更为合适。
再见
第一阶段: 打好基础
1。先把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课本拿出来。
2。从初一到高三教材里面找出所有的古文(不包括诗词),然后 每一篇重新诵读、精读。)
3。注意积累古文的词汇和语法。着重积累动词、连词、介词、副 词。动词就是动作,连词就是动作与动作之间连接词,介词就是 表示时间、条件、方位、方式的词语。
第二阶段:课外提高
在读史书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
我们大部分普通人始终停留在社会底层,因此我们看待问题始终难以逃脱社会阶层的限制,从而导致我们不能够更高层次的去看待问题。 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这样下来,一段文章就解构完毕,意思起码可以弄明白90%以上了,然后就是针对一些关键语句的分析和判断。 三、成功之道,选择正确的成功手段和方式。 改都官员外郎,即拜河南令。 与官职贬擢有关的动词:封(安定王)、为(武昌令)、擢(升官)、表署、调、迁(平级调任)、贬(降级)、改、权知、分司、拜、迁职 三、成功之道,选择正确的成功手段和方式。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在读史书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王安石 〔宋代〕 高考中考的文言文,史料越来越受青睐。 从史书上记载下来的基本都是最高端的最为精妙的经验或者说教训。 以史为镜也就是一个从历史中积累为人处世经验的过程。 始终无法真正清醒的去认识这个世界,去认识人性,他始终无法清醒地活着,真是令人悲伤。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学习任务》ppt公开课课件1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学习任务》ppt公开课课件1

课下写作
诗在是这一 段种不有可意复象制意的境旅,途能当引中起,读者想象,唤起情感共鸣,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体验,且具有音乐韵律美的文学体裁。
以“青春”为话题,发挥想象写一首诗。 才却发忽现 然忘我了们是的怎日么子样已的经一个开始
乡余愁光是 中一方矮矮的坟墓, 而乡你愁微 是笑一的方面矮容矮极的浅坟极墓浅,
总结
诗是一种有意象意境,能引起 读者想象,唤起情感共鸣,带 给读者强烈的审美体验,且具 有音乐韵律美的文学体裁。
课堂练习
仿照下列例子,从月、蛙……中选取一个作为意象,写一首小诗。
示例: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参考:(1)云端的月,你遍洒光华时,夜晚便亮了。 (2)池塘的蛙,你自鸣得意时,天地便小了。
现代诗歌的方法
(一)诗歌要有意象
(二)诗歌要有情感
(三)诗歌要分行分节
(四)诗歌要有音乐性
(五)诗歌要善于组合
(六)诗歌要巧用修辞
一个年轻的笑
蕾 一股蕴藏的爱
一坛原封的酒
邹 获 帆
一个未完成的理想
一颗正待燃烧的心
这是一首青春的赞歌——诗人从小小花蕾这一物象,透射 出年轻人的身影,因而赋“蕾”以诗情,赋“蕾”以灵性。 诗篇以“蕾”为题,正蕴含着隽永的意味。 全诗运用五个比拟,展现了“蕾”的个性特征——乐观、 淳厚、有潜力、有理想、有热量…… 蕾——作为青春偶像,倾注了诗人的激情,它血肉丰满, 使人产生审美愉悦,这得力于诗人的语言技巧,通俗、凝 练,内蕴深邃。
这乡首愁家 是喻一户湾晓浅的浅诗的好海在峡哪,里? 和才那发个 现站在我最们绚的烂日的子骄已阳经下
2.发挥想象,锤炼语言 用和另那一 个种站全在然最不绚同烂的方骄式阳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贯串:舒缓,悠远。 远镜头:空中明月,月下大 江,远处小船轮廓。 镜头推进:小船拉近,主客 举杯饮酒。 推出心·互动探究
(《荷塘月色》一、二段):
文稿(配音朗诵)
画面剪辑
凉 总 马 拍 大 条,该路着衫幽忽另上闰,僻这 沿然有孩儿带的几着想一子,上路天荷起番们迷门;心塘日样的迷出白里,日子欢糊去天颇是走吧笑糊。也不一过。,地少宁条的月已哼人静曲荷亮经着走。 折塘渐 听 眠 ,今 的,渐 不 歌 夜晚 小在地 见 。 晚在 煤这升 了 我 更院 屑满高 ; 悄 加子 路月了 妻 悄 寂里 。的, 在 地 寞坐 这光墙 屋 披 。着 是里外 里 了 荷乘 一,音 同 人 精 院 轻 推选乐 步 哄 子 轻 出以贯 声 孩 ; 出 字下串音子朱门幕镜::的自。:头舒房眠清荷:缓间歌扮塘空,里。演月中轻传者色月柔出披。亮。女衣; 塘 是 晚 虽四些上然面杨,月,柳这光路长,也上着和还阴许一是森多些淡森树不淡的,知的,蓊道。有名蓊些字郁怕的郁人树的。。。今没路晚有的却月一很光旁好的,,拍 头 树摄 ),;镜 树小头影路(:拍(近荷摄镜塘色头轮调);廓阴路(暗远边)镜。
[示例] (《赤壁赋》第一段):
文稿(配音朗诵)
画面剪辑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 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 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 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景反衬情”,或景美情哀,或景丑情乐,而在情景矛盾 对比中,却能够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了解了散文中景与情的关系,我们在赏析散文中的景时, 应努力地去寻找景与情的相通点、融合点,以便更好地感受作 者借景所抒发的情感。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实践任务】 参照如下示例,尝试从本单元的课文中选取侧重 写景的段落拍成电视散文,设计一份视频拍摄脚本。并由此体 会写景抒情散文中“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别、“情景相生”的 艺术魅力。
景承载情,将写景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景中有情,情中有 景,达到景语即情语的境地。景承载情,景与情往往是正衬的 关系,乐景乐情,哀景哀情,我们在表现手法上称之为“情景 交融”或“景中寓情”。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三、景反衬情 上述所说的景承载情,无论是明现、暗示,还是象征,景
和情总有相通点,情景和谐融洽,它们彼此照应。而景和情还 可以是相互对立的,景与情通过强烈的对比烘托来更好地表达 作者的思想情感,让人读之出乎意料,品之又意味深长。如茅 盾的《风景谈》,写沙漠风光的单调无味,反衬出人类创造“ 风景”的富有魅力;写原始洞景物的贫乏荒寂,却提及青年读 书的情景,石洞之景反衬出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高尚。而朱自 清的《荷塘月色》中开头与结尾的景与情也是对立的。“墙外 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 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首末段的景物描写宁静至极,而这样的静 景反衬出的却是朱自清先生内心的不宁静。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二、景承载情 景承载情,即景中寓情。“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作者会将主观情感无形地融入到客观的自然景物描绘中。 所以散文中的景物是具有灵性和情感的,它有别于日常所见, 它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我们通过自然景物,能够感受到 作者的情感起伏和思想变化。
景承载情,具体可分为景明现情、景暗示情、景象征情三 类。
景触动情,就是眼前景物触动联想,产生某种感情。在表 现手法上称之为“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最早出现在元代无 名氏的《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触景生情,在古今散文中俯拾皆是。如陶渊明《归去来兮 辞并序》中“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句诗写出农 村初春生机蓬勃的景象,随后触景生情,引发“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的感叹,为结尾抒发“乐天安命”的人生态 度作铺垫。再如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因听闻“初淅沥以萧飒 ”“忽奔腾而砰湃”的秋声,展开了秋对自然万物影响的联想 ,最后是对人生命情状的思考。还有季羡林先生的《海棠花》 一文,开头写在异域看到海棠花,于是想起家乡的海棠花,海 棠花勾起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景触动了情。以上示例都是触景 生情的优秀作品,我们可从作者的写作中体味其中的含义。
单元学习任务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关键能力培养——散文阅读之景与情
【相关知识】 富有情感是散文的主要特征。“借景抒情”是散文表达情
感的常用手法。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需要关注文中的景物描写 ,抓住景物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体味景中之情。散文中情与景 的关系,一般分为景触动情、景承载情、景反衬情三种关系。 一、景触动情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3.景象征情。散文中的很多景富有象征意义,而象征意义中 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如劳伦斯在《鸟啼》中对鸟啼极富表 现技巧的描写,写出了鸟啼的象征意义——新生和蓬勃的生命 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热情赞美和对新生的喜悦之情。而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的地坛是荒凉甚至是衰败的象征,“ 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但另一面它又充 满了生机:“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 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地坛这样的衰败荒凉但又不失生机不正 象征着“我”虽残疾却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吗?
1.景明现情,顾名思义,景物描写明显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我们通过所描写的景物,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或喜或忧或痛或 愤的思想感情,一目了然。如下面的一段文字:“菜园大小不 一,但都平坦方正。”“黄瓜、青椒、芫荽、韭菜、西红柿、 香葱、茄子,各种蔬菜应有尽有,五颜六色,有嫩有老,有圆 有长。”这段文字通过美丽的菜园景色,写出了大生产的勃勃 生机。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2.景暗示情,即情隐藏于景中,需要通过观察、比较,仔细 体味,方能感受到景物描写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荷塘月 色》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 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流水般的月光,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叶 子和花,杨柳的倩影……初读之,这是一幅朦胧的月色美图。 而细读之,则不尽是美,“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 一般”“稀疏的倩影”,美中给人以阴森凄清之感,尤其是夜 色中“如鬼一般”的形容更是惊悚。有人认为这是本段写景的 败笔,其实它是在暗示朱自清的情感在喜悦中夹杂着淡淡的悲 愁,为第六自然段“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失落孤 寂的情感张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