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导学案
【学教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产生的历史影响。

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及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变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2)通过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
商鞅变法
【难点】
生产工具变革对于社会发展影响
一、自主学习
1.农业: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春秋后期出现了农具和,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诸侯崛起: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势力崛起。

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

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3. 、晋文公、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4.在十几个诸侯国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

5.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

6.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二、问题探究
1.探究:结合幻灯片史料及教材内容分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
2. 材料: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苦,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与此同时,华夏族在同周边的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结合材料讨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3. 结合商鞅变法相关内容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三、练习巩固
1. 战国中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历史现象,其中的“一强”是指()
A.秦B.吴C.楚D.越
2. 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A.晋文公B.秦穆公C.楚庄王D.齐桓公
3. 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

”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A.耜耕B.牛耕C.耧车D.机耕
5. 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
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
C.战国七雄 D.秦灭六国
6. 1912年,毛泽东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
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之法”不包括
...( )
A.颁布均田令
B.奖励耕战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县制
7.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
是( )
A.奖励耕战B.承认土地私有C.废除旧贵族特权D.建立县制
8.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利工程B.推行重农抑商
C.承认土地私有D.推广牛耕生产
9.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推行“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 )
A.管仲B.商鞅C.秦始皇D.北魏孝文帝
四、拓展提升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
2.诸侯
3.齐恒公宋襄公
4. 战国七雄
5.商鞅
6. 商鞅变法
二、1.经济——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政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军事——组建强大的军队;外交——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2.积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消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3.成功的原因:取信于民;秦孝公的支持;顺应历史潮流
启示:改革创新是强国之路
三、练习巩固
1. A
2. D
3. A
4. B
5.B
6. A
7. D
8. C
9.B
四、拓展提升
(1)东:齐国南:楚国
(2)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主要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

(任答两点即可)
(3)秦国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
(4)由分裂走向统一等。

(符合题意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