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促进产业融合与升级
2022年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作计划
![2022年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0ae4c3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0.png)
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加强政府引导,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经营、节能减排、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和渗透,通过两化融合壮大支柱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会萃发展,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环绕重点产业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创造业,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工艺改造、生产创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综合集成应用和融合,鼓励发展网络制造、柔性创造、智能创造等先进生产方式,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高工业增加值率,推动形成新型工业发展模式。
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大力推进旅游、物流、商贸、会展、金融保险和服务外包等行业的信息资源开辟与利用,推广无线射频、全球定位、物联网等技术在服务业的综合应用,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增强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
广泛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协同化技术,加快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建立跨行业信息共享机制,为能源安全供应、交通运输快捷通畅、水资源综合利用及防汛抗旱提供支撑,促进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水利体系的建设。
环绕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在知识生产、利用、传播和积累方面的应用,促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理念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和面向各类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资金、技术、人材、营销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支撑。
加强信息技术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推广应用,改造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管控一体的能源管理中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虚拟仿真、含糊控制等技术,提高自动化、精准化生产水平,降低废品率和物料消耗;遵照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废旧资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率;探索建立区域性能源监控和交易平台,开展能源需求侧管理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降耗和能源综合利用;建立环境保护信息支撑体系,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对大竹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查与思考
![对大竹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4c2250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5.png)
估,预算本身具有的激励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费预算的效果。
在课题评估和结题的过程中,作为一个理性人,科研人员肯定是找利益相关者作为评审专家,这样极有可能影响项目的验收质量。
基于此,科研人员的课题研究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效用水平,对课题的成果性和创新性的关注降低。
此时就出现了道德风险———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
4结论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一个重要假定就是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机会主义使得交易的复杂性增加,且影响交易的效率。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配置和使用中也不例外的出现了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使得高校科研经费的配置和使用变的复杂,影响了高校科研经费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期望对促进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机制提供理论帮助,有助于保障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①《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10参考文献:[1]杨园.从财务审计的角度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时代金融,2014(15):176-177.[2]万丽华,龚培河.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的形式、根源与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05):40-43.[3]朱翔,胡汉辉.国家科研资助的监督博弈分析[J].科研管理,2004,25(4):7-10.[4]曾军平.人大预算决策、机会主义行为与宪法性约束[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01):48-55.[5]珣梁.中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问题与监管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04):176-177.[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2004.[7]Andrew Michael Spence.Market signaling:Informational transfer in hiring and related screening processes[M]:Harvard Univ Pr,1974.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全国各地农业开始了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信息农业、高端增值农业等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直销市场等不断涌现。
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系
![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072efc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a.png)
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系1. 引言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探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互相促进和相互依赖的关联。
2.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与特征新型工业化是指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导,以数字经济为支撑,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工业发展模式。
其特征包括: - 创新驱动:注重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
- 高端制造:提升制造业水平,加强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等领域。
- 数字经济: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 绿色可持续: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3.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概念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指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体系。
其构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提升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比重。
- 价值链延伸提升: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价值链。
- 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 国际化合作与竞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4. 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相互促进4.1 创新驱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工业化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
创新驱动不仅推动了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催生了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这些新兴产业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就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4.2 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优质制造业和服务业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形成的完整的价值链和供应链网络,也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和消费环境。
5. 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相互依赖5.1 新型工业化需要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新型工业化需要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先进技术、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4c6cc82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6.png)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0.08.31•【文号】国发[2010]28号•【施行日期】2010.08.3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外资利用正文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
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为进一步指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合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发展秩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合作为前提,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着力在承接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加强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步伐;着力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
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各类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https://img.taocdn.com/s3/m/805100a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8.png)
【经贸实务】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齐秀辉 马小莉(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6)[摘 要]“十四五”规划把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贸易在我国贸易体系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开放合作型服务贸易体制构建取得新成效,数字经济也逐渐成为拉动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引擎。
但目前我国服务业仍存在服务制造业融合缓慢,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等问题。
新发展格局下要推进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逻辑,聚焦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融合,全面推进服务行业结构深层次改革,收窄贸易逆差规模,加强服务贸易区域载体建设布局,扩大服务行业对外开放。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 F7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2)06-0023-04Thinking on the Path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Under the NewDevelopment PatternQi Xiuhui Ma Xiaoli(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6) Abstract:The 14th Five-Year Plan takes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s the them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stage.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e status of service trade in China's trade system has been steadily rising, new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pen and cooperative service trade system, and digital econom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engine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But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such as slow integration of servic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arge deficit scale and large regional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to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e in services with high quality, must carry out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building a new pattern of development strategic logic, is focu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to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 integration, promoting reform of service industry structure deeply, narrower trade deficit scal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trade area carrier layout, expanding service industry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Key Words:New Development Pattern; Trade in Service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Path产业变革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远变化日益凸显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2020年克服新冠疫情影响,我国服务进出口6617.2亿美元,规模保持世界第二位,全球占比提升至6.9%,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支撑点与重要力量。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6cb9bf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0.png)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11.29•【文号】国发〔2016〕67号•【施行日期】2016.11.2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11月29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部署,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一)现状与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产业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一批企业的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高铁、通信、航天装备、核电设备等国际化发展实现突破,一批产值规模千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集群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融合,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
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全球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全球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https://img.taocdn.com/s3/m/58c540a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0.png)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全球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有蓬勃活力。
创新是全民参与、全民推动的宏伟事业。
要强化创新的法治保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速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希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全球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要主动适应全球产业分工调整变化,积极引领全球价值链重塑,确立新定位,构筑新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必须顺应全球发展趋势,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资源优化整合。
面向共建一带一路,支持企业提升全球化设计、生产、营销、服务能力,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建设共生、共赢的开放型产业创新体系。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要同世界各国加强信息分享,交流有益经验和做法,开展检测方法、临床救治、疫苗药物研发国际合作。
处理好新技术发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方面挑战,共同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
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规则,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国际化服务体系,积极拓展全球货物、服务和资本等要素配置的广度和深度。
二、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发挥科学技术研究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增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和转制科研院所的共性技术研发能力。
(一)优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方式切实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支持研究机构自主布局科研项目,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
改革基础研究领域科研计划管理方式,尊重科学规律,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创新项目的制度。
改革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聘用制度,优化工资结构,保证科研人员合理工资待遇水平。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d49e30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4.png)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现象日益显著,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内在机理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产业发展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界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涵及特征,明确协同集聚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在此基础上,分析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基础,包括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等。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结合典型国家或地区的案例,深入剖析协同集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具体作用。
本文将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促进协同集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理论基础协同集聚,作为产业空间布局的一种新型模式,近年来在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它主要指的是不同产业或相同产业的不同部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相互关联,通过共享资源、知识溢出和减少交易成本等方式,实现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紧密的前后向联系。
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如研发设计、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能为制造业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支持,促进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这种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为两者的协同集聚提供了可能。
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协同集聚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重要表现。
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能够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2dc3de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f.png)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15.10.21•【文号】国知发管字〔2015〕59号•【施行日期】2015.10.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知识产权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国知发管字〔2015〕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局机关各部门、专利局各部门、局直属各单位:为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现制定印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请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实施。
《方案》是指导各省(区、市)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的工作指引,也是指导开展知识产权强省(区、市,以下简称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行动指南。
《方案》从远期的目标,初步提出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远景规划;从近期的重点,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
今后,我局还将根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完善《方案》内容,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工作指导。
特此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5年10月21日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方案(试行)为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为主线,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为重点,着力提升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推动形成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相匹配、与地方发展实际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战略格局,努力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之路,加快实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目标。
新疆公需课—考题及答案—考分96—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新疆公需课—考题及答案—考分96—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https://img.taocdn.com/s3/m/49f5197e25c52cc58bd6bea5.png)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答题分数:96分1.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
(单选题3分)oA.动物、植物 oB.设备、数据 oC.工人、农民D.人、机器、系统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
(单选题3分) oA.日本 oB.法国 oC.中国 oD.美国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oA.计算机操作系统 o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C.微软的办公软件 oD.通用数据库系统4.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单选题3分) oA.美国 oB.德国 oC.日本 oD.中国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
(单选题3分) oA.世界设计中心 oB.世界制造工厂oC.世界维修中心 oD.世界服务中心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带动的。
(单选题3分) oA.机械技术 oB.信息技术 oC.化学技术 oD.电气技术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o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单选题3分) oA.二手设备 oB.备品备件 oC.金融服务D.故障维修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
(单选题3分) oA.核动力航母 oB.云计算 oC.高级机器人 oD.移动互联网10.()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
(单选题3分) oA.信息技术 oB.材料技术 oC.生物技术 oD.冶金技术(多选题4分)11.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db43c3eeaeaad1f346933f95.png)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作出如下决定:一、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关于2.5产业的部分解释
![关于2.5产业的部分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b7e09697e21af45b307a83f.png)
2.5产业的一些解释和用地方式其一,土地政策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引导作用不够。
首先,“2.5产业”适用土地政策不明晰。
从产业的功能上看,介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2.5产业”既有核心技术产品研发、生产的第二产业特征,又有办公、服务、贸易的第三产业特征。
这些产业定位模糊,无法确认用地性质是工业、科研教育还是商业用地,导致用地政策缺位。
其次,规范工业用地改变用途行为难度大。
张江高科技园区东区有部分企业结构调整,拟由工业用地转为工业服务业,面积0.9平方公里。
金桥开发区金桥集团“十一五”期间开始对部分多层厂房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研发、销售服务、服务外包的需要,约有11.5万平方米工业厂房要进行改造。
如何结合实际落实现行政策,高效规范地管理工业用地改变用途行为,基层执行层面难度较大。
再其次,工业用地招拍挂政策与产业扶持的区域发展战略存在矛盾。
一些开发区认为,国家实行工业用地招拍挂政策以来,加大了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落地难度。
招拍挂出让追求价高者得,且出让程序复杂、周期长,加上获取土地的不确定性,导致一些重大产业项目放弃进驻上海。
最后,产业用地周期与土地出让年期不对应,土地收回难度大。
上海普遍按工业最高年期50年出让土地,大部分产业生命周期短于出让年期。
由于利益机制的存在,企业在产业生命周期结束后不愿退出土地,影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产业更新换代。
其二,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程度较高,房地产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大,地价、房价上涨过快,而且成因复杂,隐患重重。
房地产市场在金融危机冲击的大环境下,之所以能够结束一年多的深度调整现持续回暖,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二是刚性需求的集中释放和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三是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调整结束。
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投资的持续增长,拉动经济快速走出金融危机低谷,但不断增加的房地产比重加大了房地产投资萎缩时对投资总量的影响,对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形成一定压力和风险,不利于固定资产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国家将推进卫星全面应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十三五”国家将推进卫星全面应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2c1be00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7.png)
“十三五”国家将推进卫星全面应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佚名【期刊名称】《卫星应用》【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5页(P51-55)【正文语种】中文2016年11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列入规划。
本刊将规划中与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相关内容摘编如下。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部署,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规划指出了现状与形式如下:“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产业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一批企业的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高铁、通信、航天装备、核电设备等国际化发展实现突破,一批产值规模千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集群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融合,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
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
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将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
基因组学及其关联技术迅猛发展,精准医学、生物合成、工业化育种等新模式加快演进推广,生物新经济有望引领人类生产生活迈入新天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教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d1430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9.png)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新密市分校周明杰I.教学目的1.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2。
了解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3.理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4.理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
II.教学要求教师通过讲授,使学员树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念,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III.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难点:经济发展的内涵以及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IV.教学过程步骤一:新课导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于十七大,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得到深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而十分艰巨的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是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实现这一转变,它与调整经济结构是高度相关、相辅相成的,其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现和依托.所以,本讲专题课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在剖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路径。
步骤二:讲授新课一、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一)经济增长的内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
经济增长的快慢一般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
我国的GDP数据: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二种:一种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在这一种增长方式中,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在原有技术水平基础上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而实现。
另一种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来实现。
(二)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整体演进,它不仅包括这一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量的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的质的变化.具体而言,经济发展还包括以下三层涵义:第一,经济量的增长;第二,经济结构的优化;第三,经济质量的提高.经济发展涵义的最高境界是体现人的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进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32454db5fbfc77da269b1e2.png)
决蕹鱷芎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11月29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 的关键领域。
“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 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 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 “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部署,特编制本规划,规划 期为 2016—2020 年。
一、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一)现状与形势Q“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 保、新一代丨目息技术、生物、局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 重达到8%左右,产业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 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一批企业 的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高铁、通信、航天 装备、核电设备等国际化发展实现突破,一批产值规 模千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集群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 转型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战略性新 兴产业广泛融合,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 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 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 有力支撑。
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
信息革命 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
增材制造(3D 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纳米材料等领 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 变革,将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
探索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有效路径
![探索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有效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7b9ce690b1c59eef8c7b49b.png)
锯} 孚 r 研宪考 08 考20 年第1 期( 2 怠第24 期) 1 0
产业经济
商 业模 式 , 加快 技 术 与 产 业 的融 合 , 断 推 出新 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兴 产业 业态 , 如计 算机 服务 、 业技 术服 务 、 专 网络 通 讯服 务等 ; 是 通 过 产 业 延 伸 , 托 高 新 技 术 三 依
服务 领域 开办 的 中间业 务 已达二 三 百种 , 然发 虽
中心等 ; 四是在 现代 服 务业 发达 国家 和地 区的 高 端 领域 内 , 力 加 强宣 传 和推 介 工 作 , 努 实现 宣 传 推介 手段 与方 式 的高 端 化 ; 是进 一 步 完善 优 势 五 产 业链 条 , 化 产 业 配 套环 境 , 高 高 端 服 务 业 优 提 务 与本 地 产 业 的融 合 度 , 强 高 端 服 务 业 的植 增
高端 服 务产 业集群 ; 四是在 改造 旧工 业 区 及建设
新 工业 园 区 、 业 集 聚 基 地 过 程 中 , 励 发 展 具 产 鼓
有 比较优 势 的生产 性 服务业 , 成上 中下游 产 业 形 互 动 发展 的格 局 , 化 高 端 服 务 业 支 撑作 用 , 强 增
强 产业 配套 服务能 力 。 3 .服务 业 的 高 端 化 , 过 升 级 低 端 服务 来 通
探 索 发展 高端 服 务 业 的有 效 路 径
杜 人 淮
和先进 制造 业优 势 , 以延伸 重点 领 域产 业链 为切 人点 , 加快 完 善 生 产 前期 研 发 、 设计 , 期 管理 、 中 融 资 和后 期 物流 配送 、 市场 销售 、 后 服务 、 息 售 信 反 馈等 服务 环 节 , 断 完 善 服 务 功能 , 育 壮 大 不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