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科苏教八年级物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苏科苏教八年级物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曾经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

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

这种粒子一定不是()
A.电子B.原子核C.中子D.质子
2.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的钢圈与刹车闸皮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B.滑冰时,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C.人在正常行走时,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D.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砂纸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3.物块从光滑曲面上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
A.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B.物块将仍落在Q点
C.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D.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
4.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汽车行驶时车身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B.人行走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
D.拔河比赛时手与麻绳之间的摩擦
5.如图所示,物体G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去拉物体。

第一次F1=10N,物体未被拉动;第二次F2=15N,物体恰好能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三次
F3=20N,物体向左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B.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5N
C.第三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向左
D.第三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6.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萘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给铁块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D.航天员把实验仪器带到太空后,其质量变小
7.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中秋时节,桂花飘香
B.深秋时节,落叶纷飞
C.寒冬腊月,瑞雪飘飘
D.春寒料峭,细雨濛濛
8.若有一结满冰的水桶(冰面与桶口相平),当冰完全熔化,再倒入 0.5kg 的水恰好桶满,假如用该桶装满酒精,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ρ 冰=0.9g/cm3,ρ 酒精=0.8g/cm3)A.5kg B.0.5kg C.4kg D.0.4kg
9.体育中考中,扔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
B.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向前的推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若外力全部撤销时,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A.发球时将乒乓球沿竖直方向抛到最高点B.荡秋千人达到最高点
C.斜抛出去的篮球达到最高点D.跳绳时人达到最高点
11.下列知识结构正确的是()
A.
B.
C.
D.
12.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无关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二、填空题
13.为确定某种矿石的密度,用天平测量出一小块矿石的质量为35.2g.用量筒测小块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该小块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 cm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
14.物质是由大量____组成,比它更小的微粒是原子,汤姆生发现了____,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

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是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比原子更小的微粒是原子核,原子核是由带____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____组成。

15.凭肉眼人们无法看到组成物质的分子及物质微小的内部结构,对组成物质分子的认识是通过分子的宏观现象进行的。

(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注入水和酒精各一半,封闭管口,反复反转玻璃管,观察发现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据此现象推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香水瓶盖,教室里到处都能闻到香气,据此现象推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两只铅块会粘到一起,据此现象推知
______________;
(4)固体和液体物质的体积很难被压缩,据此现象推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明出观察微观世界的工具_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测量确定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_________(选填“10-10m”、“10-10cm”或“1010m”)。

16.如图所示,地面上铺有一张很长的红地毯,现要将地毯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最直接的方法是由一端拉,但拉动整张地毯很困难,需要非常大的力。

(1)由一端拉动长地毯需要非常大的力的原因是:长地毯的质量__________,与地面间的接触面__________,导致移动地毯时,地面对地毯有较大的__________;
(2)将地毯的一端卷起,形成圆柱的形状,向前滚动一段距离再展开,可使其沿长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此操作过程中,变滑动为__________,大大减小移动地毯所用的力,但移动的距离不是任意的,等于__________的长度;
(3)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圆木棒,由地毯的一端插进地毯与地面间,向上挑起地毯,使地毯的一端移动__________距离,再沿着地毯移动木棒,可使地毯向前作波浪式运动。

此过程中,地毯对圆木棒的压力__________,与圆木棒间的接触面相对__________。

17.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支持力和____力的作用,其中受到的____力是弹力,此弹力是_____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18.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这是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
____,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____中.
19.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拉物体,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在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

20.清晨草叶上的两滴露珠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露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两个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

同时往两个水杯里各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看到两杯水都变红了,这是_____现象;把40ml的酒精与40ml 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小于80ml,这个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

在做这个实验时,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水还是酒精_____。

21.2019年2月5日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正式上映,如图所示,是航天员刘培强出舱时的英姿,请问:
(1)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是利用物体间_________的原理。

(2)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不能正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

A.温度计 B.天平 C.弹簧测力计 D.刻度尺
22.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体积为0.2m3的水全
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____________㎏,水凝固成冰后体积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运动员撑杆跳高的过程中包含很多物理道理,如:
(1)撑竿由于发生____________,因此会产生弹力;
(2)弯曲的撑竿具有_______能;运动员由于被弹起一定的高度,具有_________能;(3)运动员会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_________的作用,该力的方向是________,其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
24.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弹簧
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英国物理学家胡克研究的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弹簧工作时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外力的关系图象称为弹簧的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使用弹簧时须根据特性曲线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否则易造成意外.弹簧具有以下功能:1,测量功能,利用弹簧的上述弹簧测力计;2,复位功能,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弹簧就能恢复状态.例如,许多建筑大门的合页上都装了复位弹簧,人们进出后,门会自动复位.人们还利用这一功能制成了自动伞,自动铅笔等用品,十分方便.此外,各种按钮和按键也少不了复位弹簧;3.带动功能,机械钟表,发条玩具都是靠上紧发条带动.当发条被上紧时发条弯曲形变,存储一定的弹性势能.释放后,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转动,枪支也是利用弹簧的这一性质工作的;4,缓冲功能,在机车汽车车架与车轮之间装有弹簧,利用弹簧的弹性来减缓车辆的颠簸.5,紧压功能,例如各种电气开关及插座中的弹簧,用于紧固零件防止螺丝松动的弹簧垫图(图2)及夹衣服的夹子等.
(1)弹簧测力计的刻度_____(均匀/不均匀)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自动伞是利用弹簧的缓冲功能工作的
B自行车的鞍座下也有弹簧,它是利用了弹簧的复位功能
C自动笔主要利用了弹簧的紧压功能
D扣动手枪的扳机时,枪支内部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功能
(3)如图2所示,弹簧垫圈能够防止螺丝松动,主要是通过增大_____,从而增大了螺丝与零件之间的摩擦力.
(4)如果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和生活中常见的弹簧拉力器(如图3)内部弹簧是利用如图1所示特性的两种弹簧来分别制作的,则弹簧测力计选用的是弹簧_____(甲/乙),
用它制作的测力计最大量程不得超过_____(F1/F2).
三、作图题
25.课堂演示实验时,老师让小钢球从斜面滚下,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经过一条形磁铁附近,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请作出小球在图中位置时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条形磁铁对钢球有吸引力)
(____)
26.(1)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2)如图所示,P为人眼位置,请在图中用作图方法,作出人眼所能看到的档板右侧墙壁的范围。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从玻璃中斜射到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4)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 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27.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100N的力推箱子,请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28.如图所示,作出小球在水中下沉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29.踢出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才停止下来,请作出向右滚动的足球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30.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某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到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正确位置后,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质量时,在右盘加了三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5g 的砝码,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_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m1=__________g;
(4)石块放不进量筒,小明用烧杯和水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补充完整: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②如图丙所示,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石块从水中取出后,_________,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5)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用字母m1、m2、m3和水的密度ρ 水表示)。

若考虑石块取出时带了一部分水,则所测的结果____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31.钓鱼是一项有益的室外活动。

有一天,小高和同伴相约去钓鱼,他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鱼线,长为4m,横截面积为0.8cm2,小米想研究鱼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鱼线的最大伸长量不能超过l/100)。

由于此拉力很大,线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因此他选用同种材料的制成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长度L/m 拉力F/N255075100
横截面积
S/cm2
伸长x/cm
10.050.040.080.120.16 20.050.080.160.240.32 30.050.120.240.360.48 10.100.020.040.060.08
10.200.010.020.030.04
(1)根据测试结果,请你写出线材的伸长x与长度L、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式
x=___________。

(2)在寻找上述关系中,你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3)通过对样品的测试要求,求出利用新材料制成的上述鱼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_______N。

32.小明测一块小石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___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平衡;
(2)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g;
(3)将小石块放入盛有50m1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___kg/m2;
(4)若小明在第(2)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__。

33.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稳度
平放的砖和竖放的砖都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

但是,它们的稳定程度不同。

竖放的砖容易
翻倒,而平放的砖不容易翻倒,显然平放的砖比竖放的砖更加稳定。

我们把物体的稳定程
度叫做稳度。

物体的稳度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提出了这样的研究课题。

他还看到天平等仪器都有较大的底座,所以提出了猜想,稳度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
物体的重心;二是物体的底面积。

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一:他找了一些形状完全相同但重心高度不同的几个物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重心离地面的高度/cm102030
稳度好一般差
实验二: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给它们安装上不同面积的底座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底座的面积/cm2200400600
稳度差一般好
通过实验,他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并得出了结论,在实验中他还发现,所谓底面积不一定是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而是物体的“底”在地面上所围成的面积,如照相机的三角支架与地面所围成的三角形:
(1)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越____,底面积越_____,其稳度越好;
(2)依据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______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3)试列举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此结论增大物体稳定性的物品或例子___________。

34.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弹簧
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英国物理学家胡克研究的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弹簧工作时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外力的关系图象称为弹簧的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使用弹簧时须根据特性曲线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否则易造成意外.弹簧具有以下功能:1,测量功能,利用弹簧的上述弹簧测力计;2,复位功能,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弹簧就能恢复状态.例如,许多建筑大门的合页上都装了复位弹簧,人们进出后,门会自动复位.人们还利用这一功能制成了自动伞,自动铅笔等用品,十分方便.此外,各种按钮和按键也少不了复位弹簧;3.带动功能,机械钟表,发条玩具都是靠上紧发条带动.当发条被上紧时发条弯曲形变,存储一定的弹性势能.释放后,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转动,枪支也是利用弹簧的这一性质工作的;4,缓冲功能,在机车汽车车架与车轮之间装有弹簧,利用弹簧的弹性来减缓车辆的颠簸.5,紧压功能,例如各种电气开关及插座中的弹簧,用于紧固零件防止螺丝松动的弹簧垫图(图2)及夹衣服的夹子等.
(1)弹簧测力计的刻度_____(均匀/不均匀)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自动伞是利用弹簧的缓冲功能工作的
B自行车的鞍座下也有弹簧,它是利用了弹簧的复位功能
C自动笔主要利用了弹簧的紧压功能
D扣动手枪的扳机时,枪支内部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功能
(3)如图2所示,弹簧垫圈能够防止螺丝松动,主要是通过增大_____,从而增大了螺丝与零件之间的摩擦力.
(4)如果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和生活中常见的弹簧拉力器(如图3)内部弹簧是利用如图1所示特性的两种弹簧来分别制作的,则弹簧测力计选用的是弹簧_____(甲/乙),用它制作的测力计最大量程不得超过_____(F1/F2).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A.电子带有负电,故A不符合题意;
B.原子核带正电,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子不带电,故C符合题意;
D.质子带正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自行车的钢圈与刹车闸皮之间发生的是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故A 错误;
B.滑冰时,冰刀与冰面之间发生的是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故B正确;
C.人在正常行走时,脚向后蹬地,与地面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脚与地面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故C错误;
D.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砂纸之间发生的是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故D 错误。

3.B
解析:B
【解析】
物块从斜面滑下来,当传送带静止时,在水平方向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物块将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做平抛运动;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都是向前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也做
平抛运动,且与传送带不动时的抛出速度相同,故落在Q点,
故选B.
4.A
解析:A
【分析】
凡是利用摩擦力为我们服务的摩擦就是有益摩擦,那些对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或对机器零件有磨损的摩擦大多是有害的摩擦。

【详解】
A.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阻碍汽车前行,属于有害摩擦,故A符合题意;
B.走路时鞋子和地面之间的摩擦能使人行走,属于有益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刹车时橡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使钢圈停止运动,属于有益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D.拔河比赛时手与麻绳之间的摩擦使手抓紧麻绳,不会滑脱,属于有益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睛】
关键分析出选项中的产生摩擦是对人们的工作有利还是有害,联系生活实际,有利的摩擦要加大,有害的摩擦要减小。

5.B
解析:B
【分析】
掌握产生摩擦力的条件:要产生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物体如果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不论速度大还是小,摩擦力和拉力都是二力平衡,拉力是多大,摩擦力就是多大;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增大拉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变了,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了,但摩擦力的大小还是不变的。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为二力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如果二力大小相等,合力大小就为零。

【详解】
A.当F1=10N时,物体未被拉动,在水平方向由二力平衡知拉力等于摩檫力即
f=F=10N
故A错误;
B.用大小为15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此时属于滑动摩檫力,故
f=F=15N
故B正确;
C.摩檫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物块相对与地面是向左运动的,所以地面对物块的摩檫力方向向右,故C错误;
D.当拉力是20N,因为影响滑动摩檫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当把拉力F增大为20N时,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15N,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根据物体的状态可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6.B
解析:B
【分析】
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②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状态、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③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大小决定于密度。

【详解】
A .一块萘熔化后,状态变化、质量不变,体积变化,密度变化,故A 错误;
B .把铜块碾成铜片,形状变化、体积不变,所以质量和密度均不变,故B 正确;
C .把铁块加热,温度升高,但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根据m V
ρ=
可知密度变小,故C 错误;
D .航天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其质量不变,因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故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密度的影响因素,明白两个物理量的决定因素是解决此题的前提。

7.A
解析:A
【详解】
A .中秋时节,桂花飘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 正确;
B .深秋时节,落叶纷飞,树叶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与分子运动无关,故B 错误;
C .寒冬腊月,瑞雪飘飘,雪花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与分子运动无关,故C 错误;
D .春寒料峭,细雨濛濛,雨滴下落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与分子运动无关,故D 错误.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设桶内冰的质量为m 1,桶内冰的体积为:V 1=1
m ρ冰,
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桶内冰熔化成水的体积为:V 2=1
m ρ水,
根据V 1= V 2+V 加水,有:1
m ρ冰=1m ρ水+m ρ加水水; 代入数据:11333333
0.5kg =+0.910kg/m 110kg/m 110kg/m m m ⨯⨯⨯, 解得:m 1=4.5kg ,
水桶的容积:V=V 冰=1
m ρ冰=334.5kg 0.910kg/m
⨯=5×10-3m 3, 用该桶装满酒精,酒精的体积等于水桶的容积,
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m 酒精=ρ酒精V =0.8×103kg/m 3×5×10-3m 3=4kg 。

9.A
解析:A
【详解】
AD .扔出去的实心球具有向前运动的速度,离手后由于惯性,球会继续向前运动,故A 正确,D 错误;
B .惯性是物体具有的属性,它不是力,所以不能说球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 错误;
C .扔出去的实心球已和手脱离接触,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时不再受到向前的推力,故C 错误。

故选A 。

10.C
解析:C
【详解】
A .当乒乓球沿竖直方向抛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若外力全部消失,乒乓球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A 不符合题意;
B .当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人和秋千在这一瞬间是静止的,所以当此时外力全部消失时,人和秋千都会保持静止的状态不再改变,故B 不符合题意;
C .当篮球达到最高点时,若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即篮球在竖直方向上不会运动,但篮球在水平方向上会保持原来的水平速度,将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符合题意;
D .跳绳时人达到最高点时,人处于瞬时静止,所以当外力全部消失时,人会保持静止状态,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1.B
解析:B
【详解】
A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质量、体积无关,故A 错误;
B .某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其中质量的单位是kg ,体积的单位是m 3,所以密度的单位是kg/m 3,故B 正确;
C .目前科学研究发现最小的微粒是夸克;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所以是长度单
位;静电现象是电子发生转移造成的,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C 错误;
D .输电线选用铜作为材料是利用铜导电能力强;窗户选用玻璃是利用了玻璃的透光性好;纳米铜在室温下可以拉长达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说明其延展性强,故D 错误。

故选B 。

12.D
解析:D
【详解】
A .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A 不正确;
B .酒精和煤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B 不正确;
C .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C 不正确;
D .实心铜块和铝块,已知质量相同,铝块密度小于铜块密度,根据公式V =
m ρ
可知铜块体积小于铝块体积,故D 正确。

故选D 。

二、填空题
13.3.52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矿石的体积是:V=V2-V1=40mL-30mL=10mL=10cm3,所以,矿石的密度是: .
解析:3.52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矿石的体积是:V =V 2-V 1=40mL-30mL=10mL=10cm 3,所以,矿石的密度是:333.52g 3.52g/cm 10cm
m V ρ=== . 14.分子 电子 乙 正 中子
【详解】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2]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构成,卢瑟福提出
解析:分子 电子 乙 正 中子
【详解】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2]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构成,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是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