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表示第二次讲课
华师大版5初中数学.2-1数据的表示 教案
![华师大版5初中数学.2-1数据的表示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556e3b90d6c85ed3ac603.png)
华师大版5.2-1数据的表示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制作简单的统计图.2.理解统计图表的各自特点,能合理地利用统计图直观地屉示数据,并通过数据获得有用的信息.能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看法,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得出比较明显的结论.3.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所表达的信息,发展敷感,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得出比较明显的结论.教学难点统计图表的各自特点及数据的直观表示.(一)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数据的收集方法,并且知道收集到的数据是有用的,那么如何把数据直观地表示出来呢?同学们在电视、报纸等有关媒体中经常看到如下一些图形,出示课件中的图形,并说明名称: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图表对数据进行表示.(二)讲授新课问题l 建校以来,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一直呈递增趋势,1956-1957学年只有515人,1966—1967学年增长到830人,1976-1977学年增长到1 036人,1986~1987学年增长到1407人,1996-1997学年增长到2680人,2002-2003学年达到2938人.1、让学生设计一张统计表,把数据填人表中,简明地表达这段文字的信息2.再让学生设计一张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递增趋势。
(分小组制作,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与课件中的图形进行比较)3.展示课件中的统计表(表5.2.1)并说明:统计表可以前明地表达一段文字的信息,但利用统计表并不能直观地看到它的增减趋势、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可设计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4.展示课件中的折线统计图(图5.2.1).(1)引导学生从这张图中得到一些明显的结论:①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②从1956~1957学年度到1986~1987学年度这30年中,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共计增长了892人).①自1986—1987学年度以后,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在1986—1987学年度到1996-1997学年度这10年期间.增长速度特快(共计增长了1273人).(2)结合本图,说明绘制折线统计田的注意点:纵轴从0开始,纵轴数字的适当处理(应先找出最大值、最小值),折线统计图的纵轴表示频数,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增减趋势).问题2:在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么,我国体育健儿在该届奥运会上共夺得多少枚奖牌?其获得的金牌数在总金牌数中占多大的比例?(表5.2.2是从新华奥运专题网站上收集到的数据)表5.2.2表明,中国体育健儿在第27尽奥运会上共夺得59枚奖牌.其中金牌28枚,约占本届金牌总数(301)的9%.(允许学生说出其他结论)根据上面裹格,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各国金牌数的具体数目,我们可以用一张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为了能清楚地反映出各国金牌数占本届金牌总数的比例大小,可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 ,1. 让学丰根据上表中金牌数这一列的数据,设计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分小组制作,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与课件中的图形进行比较)2. 展示课件中的条形统计图(图5。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767571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d.png)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讲授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表示和展示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一群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是很深入。
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图表的绘制,例如条形图、折线图等,但是对于如何利用图表来表示和展示数据,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不同的数据,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来展示数据。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表示和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展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兴趣,让学生明白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数据来解释和理解世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
2.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展示数据,以及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分析数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和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据的表示方法这个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通过实例来展示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表示和展示数据。
3.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展示数据。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18f7c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5.png)
B
分析:观察题中频数直方图中发现:得分在80~9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共18人,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共2人,故选项A、C正确;优秀(≥80分)的人数是:18+2=20(人),选项D正确;班级总人数为:4+9+12+18+2=45(人),选项B的说法错误.
2
分析:观察题中表格信息可知:家庭数就是频数,也就是需要绘制的频数直方图中各个长方形相应的纵坐标值;家庭用水量以1.5m2的距离分段,共分成8段,相应频数直方图横坐标最大值是16.0m2,最小值是9m2.依据这些信息即可绘制出相应频数直方图.
小区内50户当年10月份的家庭用水量统计图
家庭用水量/m2
优
18
女
160
92
93
优
19
男
164
83
89
优
20
女
161
75
77
良
21
男
162
86
97
优
22
男
164
91
91
优
23
女
163
87
82
优
24
男
154
82
88
优
25
男
172
68
70
中
26
男
153
88
95
优
27
男
156
80
87
优
28
男
163
82
81
优
《数据的表示》教案
![《数据的表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fef9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f.png)
《数据的表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各种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表达式。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图表表示法: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 数据的数学表示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的图表表示法和数学表示法。
2. 教学难点:数据的图表表示法和数学表示法的选择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学习数据表示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数据表示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数据表示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数据的图表表示法和数学表示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数据表示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数据表示方法选择与应用的经验。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数据表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数据图表表示法和数学表示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3. 评价学生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数据的图表表示法和数学表示法的实例。
2. 实际案例: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3. 练习题: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数据表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数据的图表表示法。
2. 第二课时:讲解数据的数学表示法。
3.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数据表示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4. 第四课时: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数据表示方法选择与应用的经验。
《数据的表示2》教案新部编本1
![《数据的表示2》教案新部编本1](https://img.taocdn.com/s3/m/9dd63e5fa8114431b80dd825.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数据的表示(二)》教案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所收集的数据通过制作图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正确信息,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推断,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示数据的特点.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际问题说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能制作条形统计图,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作用;3.在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数学活动经验;4.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文学类(A)、漫画类(B)、科普类(C)、历史类(D)下面是小亮同学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AABCDABAACBAACBCAABCAABACDAACDBACDAAACDACBAACCDAAC.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学生:这些数据没有经过统计、整理,必须把A、B、C、D的个数全部数清,才能比较出哪类书是该班同学最喜欢的.但数据很多就很不方便.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小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邀请同学汇报讨论结果.二、新课引入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教材P168页的引例,提出问题.(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借此培养学生从图中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此问题体会实际生活中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三、合作学习(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认识)(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对于(2)小明还想采用表格和统计图的方法,结果他觉得很复杂.这时他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同学合作研究讨论后,解决引例的问题.得到以下结论:如果样本数很大,样本中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四、练习提高教材“做一做”和随堂练习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请将表格中的身高数据按3cm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仿照前面的统计图呈现形式完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将成绩分段的必要性与优越性,熟悉对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再认识.此环节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解决,教师可关注有问题冲突小组的讨论过程,并适时予以指导和评判,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频数分布直方图横轴与条形统计图横轴的区别.五、课堂小结师生互相交流总结:(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各个项目的具体数量.(2)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在反映整体成绩的缺点.(3)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4)频数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和操作过程,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六、布置作业教材P171页习题6.4的全部内容.。
2022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上《数据的表示2》精品课件
![2022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上《数据的表示2》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59b2c087c24028905fc3d2.png)
60
60
50
50
40
40
金牌
金牌
30
银牌 30
银牌
20
铜牌 20
铜牌
10
10
0 第28届
第29届
第30届
0 美国
中国
俄罗斯
英国
最近三届奥运会中国代表 团奖牌数比较图
最近两届奥运会四个代表 团奖牌比较图
知识归纳
统计表:可以清楚的将数据分门别类的列出来,当数据之间的 关系比较复杂时,可以通过增加子栏目继续对数据进行分类统 计. 条形统计图: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上下或长短来表示数据特征 的统计图.它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数据的数量特征. 扇形统计图: ① 利用圆和扇形表示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② 圆代表整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局部. ③ 扇形的大小反映局部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变化规律的统计图.以折线的起 伏直观的反映出数量随时间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很快的画出包含以上信息的条 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美国
中国
俄罗斯
英国
其他
第30届奥运会金牌数扇形统计图
金牌数比例
美国 中国 俄罗斯 英国 其他
第30届奥运会金牌数扇形统计图
比较我国体育健儿在最近7届奥 运会上所获奖牌数的情况
根据上面的表格绘制我国体育健儿所获奖牌的折线统计图
一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
国际互联网上有许多体育网站,经常发布有关的体育信 息数据.下表是第29届、第30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最多的 四个代表团在最近两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统计表:
20.1数据的代表(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20.1数据的代表(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9dccb825c52cc58ad6beb7.png)
20.1.1平均数(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3、难点的突破方法: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
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
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
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
数据的表示(2)教学案
![数据的表示(2)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da9188998fcc22bdd10d5f.png)
温馨提示:此材料是教师讲课的教案,学生学习的学案,上课时的笔记,课后的复习资料,请同学们装订保管。
发给同学们后请通过研读课本资料,并在同学和老师帮助下完成,并达到能讲的水平。
15.2.2 数据的表示(2)教学案一、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会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表示;学会用多种方法来 表示数据。
二、重难点:数据的表示;选择一种适当数据表示方法。
三、课前预习:阅读课本139---142页(学生自行安排时间)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案 五、学习过程: (一)、提出问题国际互联网上有许多体育网站,经常发布有关的体育信息数据。
下表是第29届、第30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最多的四个代表团在最近两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统计表:代表团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计 美国 29届 36 38 36 11030届 46 29 29 104中国 29届 51 21 28 10030届 38 27 23 88俄罗斯 29届 23 21 29 73 30届 24 26 32 82 英国 29届 19 13 15 4730届 29 17 19 65(1)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共或得____枚奖牌?其中金牌____枚?获得金牌数在总金牌数302枚中占的比例是___?(二)、导入新课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很快的画出包含以上信息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20406080100120140160180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其他图15.2.4 第30届奥运会金牌数扇形统计图金牌数比例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其他图15.2.5 第30届奥运会金牌数扇形统计图比较我国体育健儿在最近7届奥运会上所获奖牌数的情况届数 金牌数 银牌数 铜牌数 总计奖牌数 24 5 11 12 28 25 16 22 16 54 26 16 22 12 50 27 28 16 15 59 28 32 17 14 63 29 51 21 28 100 3038272388根据上面的表格绘制我国体育健儿所获奖牌的折线统计图20406080100120第25届第26届第27届第28届第29届第30届奖牌数图 15.2.6 第24—30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统计图 思考:(1):图15.2.6中,用一条折线将7届奥运会的数据连起来,请问介于相邻两届之间的六条线段是否表示某种意思?连线时为了显示什么? (2):与29届北京奥运会相比,我国代表团在这一届获得的奖牌数有所下降,你怎么解释这一结果?下面两个图形传达的信息对你的分析有帮助吗?102030405060第28届第29届第30届金牌银牌铜牌图15.2.7 最近三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奖牌数比较图102030405060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金牌银牌铜牌图15.2.8 最近两届奥运会四个代表团奖牌比较图(三)、小结统计表:可以清楚的将数据分门别类的列出来,当数据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时,可以通过增加子栏目继续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
最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精品课件15.2 数据的表示 第2课时
![最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精品课件15.2 数据的表示 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c0e32a2770bf78a65295486.png)
60
• 第三级
60
50
• 第四级
50
40
• 第五级
40
金牌
金牌
30
银牌 30
银牌
20
铜牌 20
铜牌
10
10
0 第28届
第29届
第30届
0 美国
中国
俄罗斯
英国
最近三届奥运会中国代表 团奖牌数比较图
最近两届奥运会四个代表 团奖牌比较图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知识归纳
统计表:可以清楚的将数据分门别类的列出来,当数据之间的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一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
国际互联网上有许多体育网站,经常发布有关的体育信
•息四单数个•击据代第.表此二下团处级表在编是最第辑近2母两9届版届、奥文第运本3会0样届上奥式获运得会的上奖,牌获统得计奖表牌:最多的
• 第三代级表团
• 第四级
美国
•29第届五级
30届
金牌 36 46
银牌 38 29
• 单1击20 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100第二级
80 • 第三级
• 第四级
60
• 第五级
奖牌数
40
20
0 第25届
第26届
第27届
第28届
第29届
第30届
第24—30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统计图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思考:
• 单(1击)此图处中,编用辑一母条版折文线本将7样届式奥运会的数据连起来,请
关•系单比击较此复处杂时编,辑可母以版通文过本增加样子式栏目继续对数据进行分类统
计.
• 第二级
• 第三级
条形统计图:• 第用四宽级 度相同的条形的高低或长短来表示数据特征
《数据的表示(1、2)》参考教案
![《数据的表示(1、2)》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3c12ddbe23482fb5da4c69.png)
×? ?2 ? μ? ?òà ? ?ˉí3 ? í?
排球
乒乓球 32%
足球 其他
篮球
?1 ?ò?ò ?? ào ?ò ×? ?ò ? ?ò
议一议: 下面先让大家欣赏一个扇形统计图。 (展示)你能从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吗? 引入设计说明: 1、从学生感兴趣的球类运动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 2、突出扇形统计图的优点 —— 能直观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区 别于其他统计图(折线型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 二、新课学习: 1.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更深入一步认识一下扇形统计图, 并教大家如何来画扇形 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统计图》 ,学生观察、思考,老师介绍扇 形统计图的特点。 (1)哪种球类运动最受欢迎? (2)哪两种球类运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受欢迎的两种球类活动是什么?它们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4)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 (5)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6)如果你是这个班的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去观看球类比赛。为 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
4/ 4
四、作业 1)P100 知识技能 1。 2)P102 知识技能 1。 3)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 用调查的数据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
五、教学设计说明
3/ 4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应全面贯彻六大基本理念, 更加侧重理念③和理念 ④,本节课突出生动有趣的特点,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 入的情景设计是学生身边的问题, 例题采用学生自己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最后 画图,让学生感到一种自己研究成果的成就感, 相比之下, 比课本的气象资料更 具有感染力。 作业中有一题是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 能力,这就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
数据的表示2(教学课件201911)
![数据的表示2(教学课件201911)](https://img.taocdn.com/s3/m/5064bb6ca6c30c2259019ee1.png)
(1)一个人出生时身高为48厘米,下表是他的成长记录
年龄(岁)
5
身高(厘米) 90
10
15
20
25
136 168 183
184
(2)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57%,农业灾害占 20%,地震灾害占6%,森林灾害占5%,海洋灾害占 5%,地质灾害占4%,其他灾害占3%。
(3)我国的陆地植被丰富多样,有针叶林212类,竹林 36类,灌丛113类,草甸91类。
小结:
1、你能制作不同的统计图吗? 2、在制作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你应
注意哪些? 3、你能说出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吗? 4、你年第27届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 表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中国体育健儿在这届奥运会上共夺得多少奖牌?和 其它国家相比,我们获得的金牌数在总金牌数中占 有多大的比例?你能分别用统计图来表示吗?图1 图2
第27届奥运会五个获得奖牌总数最多的代表团的奖牌统计表
代表队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澳大利亚 德国 其他
金牌 39 32 28 16 14 172
银牌 25 28 16 25 17 略
铜牌 33 28 15 18 26 略
总计 97 88 59 58 57 略
(2) 从所获奖牌总数情况看,和最近几届奥运会相比, 中国体育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如何? 图
中国奥运奖牌回眸
届数 第23届 第24届 第25届 第26届 第27届
§5.2 数据的表示
表示数据的两种方式:
统计表和统计图
一般统计图有:
折线统计图 图1 条形统计图 图2 扇形统计图 图3
问题1
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递增趋 势,1952年只有679亿元,1962年上升到1 149.3亿元,1970 年上升到2 252.7亿元,1980年上升到 4 517.8亿元, 1990年 上升到18 547.9亿元,2000年上升到89 404亿元 (摘自《经济日报》2001年3月4日第7版) (1) 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一段文字信息;表 (2) 设计一张折形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递增趋势;图 (3) 从上述两张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说说你的理由。 图表
数据的表示2
![数据的表示2](https://img.taocdn.com/s3/m/65becc69bcd126fff7050b79.png)
做一做
1、某班有50名学生,对喜欢的体育项目情况 调查如下:喜欢篮球的有15人,喜欢排球的 有5人,喜欢足球的有10人,喜欢乒乓球的 有6人,喜欢羽毛球的有14人。
(1)根据上面信息制作统计表。 (2)对你设计的统计表进行分析,说说应绘
制怎样的统计图?
(3)绘制合适的统计图。
2、可以用哪些统计图来表示下列数据:
问题2
在2000年第27届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 表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中国体育健儿在这届奥运会上共夺得多少奖牌?和 其它国家相比,我们获得的金牌数在总金牌数中占 有多大的比例?你能分别用统计图来表示吗?图1 图2
第27届奥运会五个获得奖牌总数最多的代表团的奖牌统计表
代表队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澳大利亚 德国 其他
弹出五团翅膀状的手杖,随着女总;树锦教育、一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师、消防师培训、河南学历提升: ;裁腾霓玛娅婆婆的颤动,翅膀状的手 杖像茅草一样漫舞起来。一道亮灰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青远山色、景物变成了深蓝色、天空变成了亮紫色、四周发出了艺术的巨响……只听一声奇特悠长的声音划过,八 只很像跳神腰牌般的绸缎状的团团闪光物体中,突然同时飞出六缕闪闪发光的碳黑色烛光,这些闪闪发光的碳黑色烛光被霞一耍,立刻变成五彩缤纷的珠光,不一会儿这些 珠光就飘舞着飞向罕见异绳的上空,很快在四金砂地之上变成了隐隐约约的凸凹飘动的摇钱树……这时,绸缎状的物体,也快速变成了鹿怪模样的粉红色胶状物开始缓缓下 降……只见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大力一摇轻飘的烟橙色龟壳一样的嘴唇,缓缓下降的粉红色胶状物又被重新旋向青天!就见那个光闪闪、滑溜溜的,很像鹿怪模样的胶状物 一边振颤蠕动,一边摇晃升华着胶状物的色泽和质感。蘑菇王子:“哈哈!真长学问!摇钱树竟然可以这样探讨出来……”知知爵士:“嗯嗯,无中生有、指鸡为鸭的小把 戏远古就有,不过是换个包装,没什么技术含量!”蘑菇王子:“哈哈!没错!是有那么点意思……知知同学的眼力不一般呵!”知知爵士:“嗯嗯,全靠您的正确领导关 怀,我才能阅读如飞,记忆超强……”这时,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突然整出一个,飘蝎火腿滚一千四百四十度外加鲸喊吹筒转九周半的招数,接着又弄了一个,仙体豺爬望 月翻三百六十度外加猛转十七周的高雅招式。接着很小的脸罩忽然滚出晨白色的怪飞僵尸味……天青色廊柱一般的舌头露出象嘶桂嗥声和唰唰声……鹅黄色包子模样的熏鹅 七影披风朦朦胧胧闪出鼠摇槐枝般的飘动……紧接着破旧的钢灰色路灯造型的美辫有些收缩转化起来……水绿色白菜似的脖子露出深黄色的点点余气……极似气桶造型的肩 膀露出暗灰色的飘飘余冷!最后摇起细长的肩膀一抛,狂傲地从里面飞出一道奇辉,她抓住奇辉刺激地一晃,一件白惨惨、怪兮兮的咒符『黑雾晶仙圆规经文』便显露出来 ,只见这个这件宝贝儿,一边旋转,一边发出“咝喂”的美响!猛然间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高速地用自己浓绿色萝卜形态的馄饨湖帆肥腹糊弄出水红色野性飘舞的樱桃,只 见她摇晃的条尾巴中,轻飘地喷出五串扭舞
第六章数据的表示2教学设计
![第六章数据的表示2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e2bb5fcc7931b765ce15ec.png)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甲的销售量(单位:台)
7
8
6
7
6
6
7
7
乙的销售量(单位:台)
5
6
5
6
7
7
8
9
(1)在右边给出的坐标系中,绘制甲.乙两人这8个月的月销售量的折线图.
(2)请根据(1)中的折线图,写出2条关于甲.乙两人在这8个月中的销售状况的信息. ①;②.
通过讲评对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理解巩固
重点和难点
1.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2.会频数等概念,能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评价
导
导:1.扇形统计图是利用圆和_______表示______和部分的关系,圆代表的是总体, 即100%,扇形代表______,圆的大小与总数量无关.
2.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_______.
检
当堂检测
为了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共有4个选项:
A.1.5小时以上 B.1~1.5小时 C.0.5—1小时D.0.5小时以下
图1.2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教 学 设 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名称
第六章数据的表示2
课时
第1课时
课标和考纲要求
学生在小学里重点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在本册第四章第四节中,明确学习了“扇形”的概念,知道“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还能够把扇形所占整个圆的份数和百分比形式联系起来,这些为顺利学习扇形统计图作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准备.
数据的表示2
![数据的表示2](https://img.taocdn.com/s3/m/d92f615d50e2524de5187ebc.png)
小结:
n 1、你能制作不同的统计图吗? n 2、在制作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你应
注意哪些? n 3、你能说出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吗? n 4、你将怎样绘制扇行统计图?
§5.2 数据的表示
表示数据的两种方式:
统计表和统计图
一般统计图有:
折线统计图 图1 条形统计图 图2 扇形统计图 图3
问题1
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递增趋 势,1952年只有679亿元,1962年上升到1 149.3亿元,1970 年上升到2 252.7亿元,1980年上升到 4 517.8亿元, 1990年 上升到18 547.9亿元,2000年上升到89 404亿元 (摘自《经济日报》2001年3月4日第7版) (1) 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一段文字信息;表 (2) 设计一张折形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递增趋势;图 (3) 从上述两张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说说你的理由。 图表
中国奥运奖牌回眸
金牌 15 5 1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 28
银牌 8 11 22 22 16
铜牌 9 12 16 12 15
总计 32 28 54 50 59
ɡshān名男子穿的大褂儿。 【病状】bìnɡzhuànɡ名病象。【超擢】chāozhuó〈书〉动越级提升。 【不中】bùzhōnɡ〈方〉形不中用;抖动摇晃
问题2
在2000年第27届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 表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中国体育健儿在这届奥运会上共夺得多少奖牌?和 其它国家相比,我们获得的金牌数在总金牌数中占 有多大的比例?你能分别用统计图来表示吗?图1 图2
第27届奥运会五个获得奖牌总数最多的代表团的奖牌统计表
代表队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澳大利亚 德国 其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在写机器数的时候,有 符号数需要用第一位 0 和 1 来表示符号位, 无符号数无需.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理解
板书
数据的有无符号的 区分
AC
A
2
下载
2
2
掌握
PPT 以 原码反码补码不同 及板书 形式表示数值 讲解
DE
C
对于正数来说,原码反 码补码都是相同的,与 他的数值大小相同,对 于负数来说,补码是取 反加一,反码是取反即 可,但是符号位不改变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 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 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 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J.自定义。
板书设计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 填写关于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和教学管理策略的 选择过程。 □普通教室 □实验室 □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 □其他:(填写具体要求)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导入 新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及设计意 图、依据
数据是计算机加工和 举例说明 , 例如计算机在写 跟随老师思考 处理的方式 1 时候,机器数是 00000001
学习 新知
边讲解边概括 , 在写机器数 数据的有无符号的区 的时候 , 有符号数需要用第 分 一位 0 和 1 来表示符号位, 无符号数无需.
3
对于正数来说 , 原码反码补 码都是相同的 , 与他的数值 原码反码补码不同形 大小相同 ,对于负数来说 ,补 式表示数值 码是取反加一 , 反码是取反 即可,但是符号位不改变 巩固 练习 举例让同学们练习 (-1)原=10000001
掌握和理 掌握和理解根据编码的不同,又分为原码、反码、补码三种形式来表示该数据 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
数据的有无符号的区分 原码反码补码不同形式表示 数值
注意该数字有没有符号 牢记每一种表示形式的方法
包括需要预习的内容,考虑的问题,调查、研究、收集的资料等。
教学反思、总结 课程结束后对所设计的教学进行反思。 多与学生互动,以保证学生可以跟随到老师的思路进行更好地学习知识。 感谢、其他 填写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包括参阅的文献、 借鉴的案例, 以及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帮助过自己) 表示的感谢和其它要说明的事项。
5
形成性检测
4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检
测
题
的
内
容
评价量表 需要时,可在此处加入评价量表;不需要时,将该栏删除。
形成性评价 本栏在每节课后必须及时填写。 本次课程要注重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区分有无符号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数值数据在不 同编码下利用原码反码补码不同方式来表示数值数据。 ,这些数据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结 构以及性能。
信
章节名称 学科 设计者 依据标准
息
技
术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表
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 计算机组成原理 李思霆 授课对象 所属班级 大三学生 授课时间 9 月 21 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3A
课程标准: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 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 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通过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 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 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1
手能力。
学习者特征分析
要紧随老师的思路,课前做好预习,掌握一定的思路,课堂上有不懂的内容应该及时告诉老师,牢 记老师一直重复的重点。要重点主义在计算机中采用的方法来表示数据。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1 2 学习目 标层次 掌握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掌握在计算机中,数据分为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
评价 修正
找出同学做题的错误 并且修正
促进 迁移
布置家庭作业
教学流师概括、纠 正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 应 用
学生的 活 动
教师进行 逻辑判断
第 2
页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可以预习接下来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多做练习,多向老师提问,帮助他们分析理解知识点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数据师计算机加工和处理的对象,速记的机器层次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结构和性能。这堂课我们 将主要介绍相关的数值数据表示方法。这是我们熟悉和掌握计算机原理的基本要求。在计算机通常 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数据。任何数值数据都可以用“0”和“1”等一串数字来表示。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机器数的表述,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 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过程和方法:1.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 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2.学生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 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真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锻炼学生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