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屯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当代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汲取现代以来各种文学流派、思潮、方法与观念的滋养,较之20世纪文学,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从手法更新上都已取得长足进步乃至超越。
那么,为什么文学热门作品反倒少了呢?这意味着一定有某种文化格局和结构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从文学的内部、外部以及文学与生活之间的交互作用探讨此种现象的原因。
②从文学内部发展而言,新时期文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向内转”之后,逐渐形成一套“纯文学”话语,倡言文学的自律性和主体性。
这本来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发展到极致,则出现三种较为突出的特征:专事注重技巧的形式主义,与公共性脱离的个人主义以及娱乐取向的消费主义,它们共同指向思想性和主体性价值的缺失。
这无疑会导致对重大社会议题的忽视乃至无视,使一部分创作者日益走向半封闭的圈子,自然不可能产生广泛影响。
③具体到小说门类上,社会的急速变革极大冲击了虚构写作。
人们的认知常常赶不上社会变革的速度,这种不同步让小说滞后于热点话题,其传播空间被迅速崛起的各类新兴媒体上时效性更强的“非虚构”所挤占。
当然,小说不同于新闻写作,本可以借助总体性把握、深度思考和价值观念的创设赢得更为长效的结果,但遗憾的是,在快节奏变革和聚焦短期注意力的语境中,当下不少小说失去定力,没能发挥所长。
④小说创作、流通与接受的外部环境,无疑也在发生持续性裂变。
以媒体而言,从口头文学形态的人际互动,到超越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书面印刷文学,再到全媒体时代全球范围内“全民写作”式的即时交互,传统认知中的“小说”在这种语境中只是人类抒情、达意、叙述、反思的诸多方式之一,不再处于审美艺术形式的中心地带,更多新型表述方式已经出现。
⑤从文学与生活的互动而言,现实社会生活无疑决定文学的形态。
其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无疑是人,随着生产、传播和阅读样式的改变,创作者和接受者在交互语境中发生移形换位或者说互为主体,作者的权威在消失;读者的参与和介入,让文化消费的自由度和多样性得到彰显;读屏时代的到来,让具有反刍意味的沉潜涵泳的阅读方式转向快捷、直观、感受体验主导的阅读方式。
当然,作为精神性产品,文学具有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人们的文化观念、美学趣味、伦理道德和价值立场。
但它持续受到来自轻阅读、消费娱乐性文化产品多方挤压,除非真正意义上叙述新的经验,发明新的形式或者说树立新的价值观,否则不可能从中胜出。
⑥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小说会消失。
小说拥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几乎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像文学一样更多是个人化的劳动,这使得它能够更大程度上避免来自外部的侵扰,而集中于情感、精神和思想的表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否成为短时间内的热点话题已经不重要,历史上那些产生强大精神力量与思想价值的作品,其发挥影响往往是静水流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代文学中的小说创作已经汲取了现代以来各种文学流派、思潮、方法与观念的滋养,但是文学作品的
减少,意味着有某种文化格局和结构发生变化。
B、社会的快速变革以及“非虚构”写作内容对小说传播空间的挤占,使得当下很多小说的特长难以发挥。
C、小说等文学作品在塑造人们的文化观念、美学趣味等方面收到当下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D、小说在情感、精神和思想表达上有优势,或与其总体性把握、深度思考、价值观念的创设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在肯定当代文学的进步的基础上提出话题,接着提出可以从内部、外部及文学与生活三个方
面探寻热门文学作品减少的原因。
B、文章通过介绍20世纪80年代“纯文学”和新媒体时代小说的发展,论证了文学自身会影响文学发展的
观点。
C、文章第四段对不同的媒体形式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了小说创作、流通与接受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D、文章最后表明观点,尽管有种种因素影响热门文学的产生,但好作品还是会静水深流地发挥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下不少小说没能发挥自身特长,小说没有赢得长效结果,促使“非虚构”写作不断壮大。
B、只有叙述新的经验,发明新的形式,树立新的价值观,才能够使小说抵御其他文化产品的挤压。
C、度屏时代,人们喜欢快捷、直观、感受体验主导的阅读方式,所以文学已经很难再影响人了。
D、文学是个人化劳动较强的艺术,只要能“静水深流”地起作用,成不成短时间内的热门已经不重要。
二、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北京,南京
侯发山
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
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
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
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
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
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
去就
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
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
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
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
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
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
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
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
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
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
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
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
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
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
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
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
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
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
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
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
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
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
他们也没回来过。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
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
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媳妇的肚子大起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媳妇了。
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
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
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
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
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
女儿是旅游结的婚。
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
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
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
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
啧啧,女儿真傻,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
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
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
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
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
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
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
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
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
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接到儿女都要他进城的电话后,老歪左右为难,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并为之出谋划策,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
B.老歪最后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着妻子的照片,表现出老人孤寂的晚景和内心的失望痛楚,读来让人心酸。
C.老歪的儿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幸福,却对老父亲不闻不问,反映出当代部分青年不懂感恩,不遵孝道的社会现实。
D.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与下文儿女的不孝形成对照,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5.小说中老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 _
6.小说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环境的优化,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无论是传统的医院和相关企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平台,都乘着人工智能的东风,进行着相关布局。
在安徽省立医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云医生”平台,医生可以在诊疗过程中通过智语音技术,在手持设备上完成病历处理等各项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该医院与科大讯飞共同研制的智能医学彩
像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医生迅速作出判断,有效减少了误诊、漏诊等问题。
人工智能不仅提升了医疗工作效率,也成为实现医疗资源公平的必要条件之一。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互联+”医疗服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
近日,由健康点与飞利浦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报告》显示,目前医疗人工智能已经在智能分诊、影像识别、病例辅助诊断、个人健康管理、基因测序、新药研发等领域有所应用,覆盖了医疗产业链条上的医疗、医药、医保、医院四大环节。
例如,在医药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药企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在医保环节,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医保相关方进行控费;在医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或是部分取代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如导诊等。
医疗影像是目前医疗人工智能应用最广泛的领域。
日前,在中国举行的一场“人机大赛”中,一个名为“BioMind天医智”的神经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在比拼脑部核磁影像诊断的比赛中,战胜了海内外25名神经影像领域的资深医生。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认为,人工智能具备强大运算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应用前景广阔,尤其是在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
(注: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集,推动计算机智能取得长足进步。
它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能力来模拟深度神经网络。
从本质上说,这些网络模仿人类大脑的连通性,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并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如果有新学习的知识,无须人工干预,机器就可以将其见解应用于其他数据集。
机器处理的数据越多,它的预测就越准确。
)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材料二:
在日前举行的微软人工智能大会上,有一位特别嘉宾——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宋吴旻。
他在一岁时失去听力,被诊断为终身听力严重损伤。
在妈妈的支持下,他经过不懈练习学会发声,不但和同龄人一起学习生活,还考上了南京工业大学。
宋吴旻在大会现场通过语音服务设备演示了一场对话。
针对宋吴旻声音特点定制的语音识别模型能以极高的准确度将他努力发出的语音转换成文字,还能同步翻译成英语或其他语种,真正实现无障碍沟通。
这是技术变革给人类健康带来的福音。
优质医疗资源不足是医疗领域的突出问题。
中国现在依然面临医疗资源总量较少、资源分配不平衡、医疗人才缺乏的问题。
在采访中,武汉协和医院骨科教授叶哲伟和维卓致远医疗科技首席运营官阿布都热依木,向记者描绘了一幅推动全民共享医疗资源的未来图景,可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学医难”的问题。
叶哲伟说,技术进步得以让医疗资源和服务更好地下沉到中国农村、偏远城市等基层,节省时间和精力
成本,“越是紧急、严重的病症,越能体现技术的价值”。
以他所实施的混合现实技术远程会诊为例,并不增加患者的医疗检查成本。
阿布都热依木说,数字医疗平台不受时空限制,能惠及更多医生和医院。
(摘编自《人工智能,开启更多医疗可能》,有删改)材料三:
欧洲一家咨询机构Fujitsu EMEA的CTO Joeph Reger分析认为:“人工智能正在颠覆商业运行模式,而且将会改变医疗机构为患者创造真正价值的方式。
各行各业通过合作模式,迅速将商业需求同人工智能科技相结合,就能获得巨大益处。
”
不过虽然机器学习的过程被认为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只有占有足够的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才能成功,因为数据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命脉”所在。
Joseph Reger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甚至可以在疾病症状表现出来之前准确预测将来的疾病。
而且只有在掌握海量数据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工智能应用将会带来岗位需求增加,而不会取代人的职位。
”
来自中国的推想科技创始人、CEO陈宽也表述了类似观点,他认为人工智能科技从任何角度来看都不会取代医生。
“人工智能应用旨在清除大部分高度重复性工作,从而帮助医生能够更迅速地提供更准确的报告。
”
(摘自《英国和中国的人工智能医学应用已经改变未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无论是在医疗领域、医保领域,还是在方便患者就医上,均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B、我国目前依然面临医疗资源总量较少、资源分配不平衡、医疗人才缺乏,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C、数据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命脉”所在,所以人工智能的成功运用需要占有足够的数据。
D、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将来有可能取代医生的职位。
8.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使是听力受到严重损伤的患者,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让其恢复到正常状态。
B、人工智能帮助医生迅速作出判断,清除所有高度重复性工作,从而为医生更快地提供更准确的报告。
C、数字医疗平台不受时空限制,又不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可以有效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学医难”的问题。
D、人工智能在“人机大赛”中获胜,说明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人的大脑。
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未来会给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6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孔镛,字韶文,景泰五年进士
..。
知都昌县,分户九等以定役,设仓水次,便收敛,民甚赖之。
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镛慰劳振恤,俾复故业,道路渐通,县治遂复。
都御史叶盛征广西,以镛从。
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
成化元年,擢高州知府。
前知府以瑶警,闭城门自护,乡民避瑶至者辄不纳,还为瑶所戕。
镛至,开门纳来者,流亡日归。
时贼魁冯晓屯化州,邓公长屯茅峒,屡招不就。
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
峒去城十里许,道遇贼徒,令还告曰:“我新太守也。
”公长骤闻新守至,亟呼其党擐甲迎。
及见镛坦易无驺从,气大沮。
镛徐下马,入坐庭中,公长率其徒弛甲罗拜。
镛谕曰:“汝曹故良民,迫冻馁耳。
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
汝,我子也。
信我,则送我归,赉汝粟帛。
不信,则杀我,即大军至,无遗种矣。
”公长犹豫,其党皆感悟泣下。
镛曰:“馁矣,当食我。
”公长为跪上酒馔。
既食,曰:“日且暮,当止宿。
”夜解衣酣寝,贼相顾骇服。
再宿而返。
公长遣数十骑拥还。
镛止骑城外,独与羸卒入,取谷帛,使载归。
公长益感激,遂焚其巢,率党数千人来降。
公长既降,惟晓恃险不服。
镛选壮士二百人,乘夜抵化州。
晓仓皇走匿,获其妻子以归,抚恤甚厚,晓
亦降。
治绩闻,赐诰命
..,改广西。
瑶僮闻镛至,悉远循。
旋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
清平..旌异。
遭丧,服除
部苗阿溪者,桀骜多智,守臣皆纳溪赂,骄不可制。
镛至,询得溪所昵者二人。
遂以计擒溪,磔之。
镛居官
廉,历仕三十余年,皆在边陲,触瘴成疾。
乞骸骨,不许。
弘治二年召为工部
..右侍郎,道卒,年六十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B.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C.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D.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指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参加殿试及第者,进士科一甲三人,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B.服除指守丧期满后脱掉孝服,是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其中大功服穿一年,小功服穿六个月。
C.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明代封赠一品至五品官员时授以诰命。
D.工部是我国古代官署名,属中央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镛仁厚爱民,治理有方。
任县令时,他把粮仓建在水边,方便百姓交税;任知府时,他大开城门,接纳躲避灾祸的民众;恢复生产,修建道路,赢得百姓爱戴。
B.孔镛守信有义,以德服人。
做太守时,深入盗贼地盘,留宿两晚后安全返回,并信守承诺送给他们粮食布匹;善待匪首冯晓妻儿,最终感化冯晓率领部下投降。
C.孔镛有勇有谋,处置果断。
贵州苗人阿溪桀骜不驯,又狡猾异常,通过贿赂买通了当地官员,因此更加气焰嚣张;孔镛到任后,巧用计谋活捉阿溪并处死了他。
D.孔镛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他为官清正廉洁,三十多年里一直在边疆地区为官任职,贡献卓著。
后因接触瘴气染病,他提出退休请求但未被批准,最终死于边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
(5分)
⑵、汝曹故良民,迫冻馁耳。
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
(5分)
古代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程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
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
②黄华:菊花。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
“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欣羡之情。
B、颔联言近旨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数
次的思乡梦。
C、颈联回到现实,前一句写鸦投古刹,落日斜晖,透露出诗人“人的归宿不知在何处”的漂泊之意和“时
我与”的迟暮之感。
D、尾联直抒胸臆,主要表达诗人病后思归之情,遥想故园菊花又开,而自己却辜负了回乡赏菊之约,心头更
觉惆怅。
15、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