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性能测试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性能测试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过程、发动机的特性;发动机机械效率,排气污染物、发动机噪声、发动机特性的测定方法,发动机功率、油耗、扭矩、转速等参数的测定方法。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以及测试方法等知识,熟悉发动机运转试验的基本项目;熟悉用转速表或发动机综合分析仪进行运转试验的方法,掌握发动机功率、扭矩、转速等主要动力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掌握测功器、油耗仪等发动机动力性能测试中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发动机性能、发动机性能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发动机性能测试。
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应配合实验及实例,尽可能通俗化教学。
在教学环节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用抽象的理论知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任课教师应根据本校及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应结合试验、实例和实物的应用分析等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
二、课时分配表
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模块一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1.了解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及热力过程。
2.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并能运用该定律对实际气体热力过程作出科学的解释。
3.熟悉内燃机的理想循环过程。
4.掌握四行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过程。
5.掌握发动机动力性、经济型的评价指标,掌握发动机无负荷测功方法。
6.熟悉发动机机械损失功率与机械效率的确定方法,掌握机械效率的测定方法。
教学内容
课题一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
课题二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教学建议
1.本模块为本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时多结合发动机构造的相关知识,并注意提示学生应熟练掌握该模块内容,为后续模块及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讲解发动机无负荷测功和机械损失的测定的试验时,应在实验室现场教学,便于学生掌握测定方法。
模块二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教学要求
1.熟悉四行程及二行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掌握四行程发动机换气过程的评价。
2.了解发动机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及发动机燃烧室的类型和特点。
3.熟悉发动机的正常燃烧过程及不正常燃烧现象。
4.掌握影响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因素。
教学内容
课题一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课题二燃料燃烧概论
课题三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课题四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教学建议
1.本模式知识比较抽象,教学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在讲到发动机混合气的形成过程时,要结合发动机构造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3.应结合实例讲解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模块三发动机特性与试验
教学要求
1.熟悉发动机的速度特性、负载特性、万有特性及调整特性。
2.了解发动机台架试验的工作原理。
3.掌握发动机特性的试验方法。
4.熟悉发动机有效功率和燃油消耗的测量方法。
教学内容
课题一发动机试验
课题二发动机特性
教学建议
1.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对发动机的各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并根据特性曲线的变换规律,对发动机性能做出正确评价。
2.教学中注意结合实例讲解理论知识。
3.讲解发动机台架试验时,应将课堂教学理论结合实验室现场教学,教学效果更好。
模块四发动机排放与噪声
教学要求
1.熟悉发动机污染物、噪声的生成机理及噪声的度量方法。
2.了解发动机污染物及噪声的测试原理。
3.掌握发动机污染物及噪音的试验方法。
教学内容
课题一发动机排放污染
课题二发动机噪音
教学建议
1.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发动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及噪声的度量。
2.讲解发动机排气污染物及噪声的检测试验时,应将课堂教学结合实验室现场教学,教学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