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介绍成都的书有哪些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介绍成都的书有哪些推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关于介绍成都的书有哪些推荐?
【导语】:
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十大古都之一,约在公元前5世纪筑城,西汉时已成为中国六大都市之一,三国时期为蜀汉国都。
北宋年间成都人联合发行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十大古都”之一,约在公元前5世纪筑城,西汉时已成为中国六大都市之一,三国时期为蜀汉国都。
北宋年间成都人联合发行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官府在成都设立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银行交子务。
26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
此次我们为大家推荐八本关于成都的书籍。
这八本书跨越中外,体裁有小说、笔记、学术专著等。
无论你是否身在成都,都不可错过。
《成都街巷志》
作者:袁庭栋
豆瓣评分:9.3
出版信息:四川教育出版社
推荐理由:作者本人通过实地走访众多街巷、采访大量相关人士后,方完成本书。
阅读《成都街巷志》,读者可以从空间的角度,来回顾成都的由来以及风土民情。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涵盖了成都的城、河、桥、街巷四个方面。
作者做如是安排,“是要以基本稳定的河、桥体系为基础,通过一条条街巷来介绍成都的历史文化”。
本书以成都街巷为主体,依据不同的命名方式分类编排,重点介绍了建国以前就已经存在的、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老街巷;同时涉及成都的历史、民俗、教育、名人等诸多事项,并配以大量影像资料,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作者说|
对于一个成都人来说,当我们站在成都的河边桥头,漫步在大街小巷的时候,可以追寻一段又一段的历史记忆,如果再把这些历史记忆进行联网,更可以了解到老成都的方方面面,也可以体察到新成都的来龙去脉。
对这座城市感兴趣的外地朋友,则可从成都的城、河、桥、街、巷去观察成都的历史文化,感悟成都的变迁轨迹。
本店铺也要说|
《成都街巷志》厚厚的两册看似难读,其实阅读起来轻松易懂,十分有趣。
全书编排条理清晰,言语中带着老成都人的感怀却又不失严谨,是了解成都的入门佳选。
《成都通览》
作者:傅崇矩
豆瓣评分:8.0
出版信息:天地出版社
推荐理由:官于成都者,不可不阅;凡商界、学界、军界、工界,不可不阅;游历家、调查家、新学家、旧派家,不可不阅;幼孩妇女之
能识字者,均不可不一阅。
内容简介|
《成都通览》由清末民初成都人傅崇矩所作。
书中分门别类地介绍了成都的风土民情,材料皆为作者自身体验以及调查所得,许多记载都颇为珍贵。
本书既可以作为成都研究的学术材料,亦可供大众了解、窥探老成都的面貌。
作者说|
予以籍成都而说成都,较切于客于成都而说成都也。
予以家于成都而说成都,较实于游于成都而说成都也。
予以耳目所及者而说成都,较真于传闻所记者而说成都也。
予以事物实录而说成都,非以笔墨空谈而说成都也。
予以调查近事而说成都,不以考据古典而说成都也。
本店铺也要说|
尽管本书作者为清末文人,但作者欲以此书实用为主,期于雅俗共赏,所以正文半用白话,现代人读之,也不觉艰涩拗口。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作者:王笛
豆瓣评分:8.6
出版信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推荐理由:正如副标题所说的,茶馆体现了成都的公共生活。
尽管茶馆是一个微观世界,但其中却包涵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
“一城居民半茶客”,在成都,如果你对茶馆的数量如此之大、喝茶人如此之多产生过好奇心,那么此书或许会给你一个答案。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三个部分——茶与社会、茶与经济、茶与政治来探讨茶馆是如何在地方文化与国家权力之间发挥着作用的。
在“茶与社会”部分中,作者对茶馆生活进行综合分析,显示人们怎样利用茶馆作为休闲、会友、娱乐的场所,各种社会集团怎样利用茶馆开展活动。
第二个部分“茶与经济”,揭示了茶馆的经营和管理,观察茶馆的兴旺发达是怎样与其独特的文化联系在一起,考察茶馆怎样运用各种手段以求生存。
我们也看到,成都茶社业公会在政府和茶馆行业之间扮演了积极的中介角色。
在第三部分,作者探索了在地方和国家政治中茶馆的角色,揭示了其在革命、改良和战争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总的来说,“国家是怎样逐步深入和干涉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是作者在这本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作者说|
从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和国家文化的胜利所带来的后果,现代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步调统一,但比任何时候都缺乏文化的个性和多样性……中国今天地域文化逐渐消失,现代化使中国文化日益趋向同一。
中国是一个崇尚大一统的国家,许多人有着强烈的国家情结,认为只要为国家的大一统,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他们对地域文化的衰落以及消亡是不会有一丝半点的遗憾的。
本店铺也要说|
《茶馆》是一本能够捧在大众手中的学术著作。
原因不仅在于作者王笛试图将艰深的学理考察寓于生动的叙事书写,以此吸引更多的
读者,还在于他的视野总是关注下层民众和他们的日常生活,而这些正是与我们的现实息息相关的。
《焦虑的财富:中国新富的金钱观与伦理观》
作者:庄思博(John Osburg)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不多见的西方人类学家研究当代成都社会的学术著作。
美国人类学家庄思博(John Osburg)聚焦于一个特别的群体——改革开放之后涌现出来的“新富”阶层,对其进行参与式观察,揭示了市场经济发展下他们的金钱观与伦理观的变化,以及这些“新富”们的生命样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人类学家庄思博在成都经过三年田野考察完成的著作。
在书中作者向我们展现了成都“新富”这一群体,揭示了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消费行为模式以及女性在这一关系网中所扮演的角色。
同时,作者对于中国特殊的“关系”问题也进行了论述,既对“新富”群体展开了批判,又向他们表示出同情。
本店铺也要说|
此书具有重要的当下意义,成都人不可不看。
但目前尚无中译本,有能力者可先搜罗英文版来一睹为快。
《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
作者:蒋蓝
出版信息:云南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作者蒋蓝凭借散文集《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荣获
20XX年第四届朱自清散文奖。
作品在坐实人物的历史时空坐标之余,更为关注人物行踪涉及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与之相交错的人际兴衰、风物枯荣,彰显了作品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文学底蕴,极具可读性。
内容简介|
全书以一个不见经传的“二流历史人物”——晚清四川提督唐友耕为中心,通过他和曾经在四川历史上风云一时的石达开、骆秉章、王闿运等纵横交错的关系,完成了一段扣人心弦的历史叙事。
由唐友耕的踪迹延伸开去,可以窥见晚清四川的军队实情、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当时的民情与民俗。
本店铺也要说|
本书虽是说历史,却用了文学家的散文体,读来比历史家的著作更引人入胜,惊心动魄。
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被遗忘的记忆,作者用自己的笔墨将其唤醒。
《巴蜀老照片:德国魏司夫妇的中国西南纪行》
作者:塔玛拉·魏司
豆瓣评分:7.5
出版信息:四川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通过祖父母(弗瑞兹·魏司和海德维希·魏司)留下的遗物,塔玛拉·魏司女士在这本书中徐徐展开了一幅描绘当年中国西南面貌的画卷。
他们记录下的某些时刻,与当前中国的快速发展相比,似乎已经不仅仅是百年之遥。
内容简介|
上个世纪初,弗瑞兹·魏司作为德国领事,偕妻子海德维希来到中国西南地区。
出于对中国及其人民的兴趣,也出于对当时新兴科技的爱好,这对夫妻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了他们当时的所见所闻。
《巴蜀老照片:德国魏司夫妇的中国西南纪行》正是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由他们的孙女塔玛拉·魏司整理而成。
本店铺也要说|
书中大量的四川老照片由1904年至1915年德国驻川领事魏司拍摄,囊括了四川绝大多数地区,其中一部分就是关涉成都的,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死水微澜》
作者:李颉人
豆瓣评分:8.6
出版信息:四川文艺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推荐理由:《死水微澜》是本地人写本地的事,当时人写当时的事。
那种感受如此地真切,观察如此地细致,记忆如此地鲜活,是后来人复制不了的。
内容简介|
故事以农家少女邓幺姑为主线,描绘了辛丑条约前后,四川天回镇普通民众的爱恨情仇、生活百态和民风民俗。
作者说|
从一九二五年起,……便起了一个念头,打算把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在我看来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折点的这一段社会现象用几部有连续性的长篇小说,一段落一段落地把它反映出来。
《死水微澜》的时代为一八九四年到一九〇一年,即甲午年中国和日本第一次战争以后,到辛丑条约签订的这一段时间。
内容以成都城外一个小乡镇为主要背景,具体写出那时内地社会上两种恶势力的相激相荡(教民与袍哥)。
这两种恶势力的消长,又系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帝国主义侵略的手段是那样厉害。
本店铺也要说|
李颉人被誉为“中国的左拉”,《死水微澜》即是他“大河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小说篇幅不长,但对于成都民俗的描绘占据了很大比例。
欲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了解清末的成都,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家》
作者:颜歌
豆瓣评分:7.9
出版信息:浙江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我们家》是成都本土年轻的作家颜歌以自己的家乡——郫县为蓝本创作的小说。
这部小说是颜歌的转型之作,为她赢得了20XX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潜力新人奖”。
作者戏称自己“头一次写了本笑话书”。
小说使用了大量川西平原上郫县的方言,包括
一些俚俗粗鄙的惯用语,生动地描摹出人物情态。
本地人读起来会心地笑,外地人也觉得新鲜有趣。
内容简介|
故事以“爸爸”在和女人做爱时,“奶奶”的电话不合时宜地打来开场。
家庭成员之间的礼节、禁忌和尴尬在这幅喜剧的画面中轻轻巧巧地表现出来。
主人公“爸爸”既是一个不断制造尴尬闹剧的中年男人,又是以忙着消除家人矛盾、促进和睦关系为己任的家族继承人。
他奔忙在21世纪中国西部的永安平乐镇,经营着调节西南人民口味的豆瓣的生意,有点儿油,也有点儿憨,嘀咕着一肚子怪话,却生怕伤害任何人,力求万事妥帖,人人圆满——上至老母亲、兄长,下至妻女,包括外头的兄弟、婆娘。
而在这个为了家里家外捂盖子消矛盾的忙碌中,一个个类似在我们日常饭桌上交流的段子被有条不紊地串联起来:昏倒在情人家里、妻子和情人在医院的相遇、老母亲用虚拟的遗产来安抚媳妇、给兄长介绍对象遭遇难堪、谣言八卦悄悄地传播……所有这些有家常味的趣事连结起来,反映了一个磕磕绊绊地走到亮丽光鲜的现在的家族历史。
本店铺也要说|
颜歌,一个带有先锋气质的80后成都女作家。
翻开她的《我们家》,将为你展现一个中国版的“搞笑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