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8_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_word版含解析
2022版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节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学案鲁科版
![2022版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节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学案鲁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d1086671fe910ef02df89b.png)
第4节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考试评价解读1.能对单体和高分子进行相互推断,能分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能写出典型的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反应式。
2.能举例说明塑料、橡胶、纤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能列举重要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核心素养达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官能团角度认识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并能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能分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通过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等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以练带忆]1.由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HOCH2COOH,需要经历的反应类型有( )A.氧化——氧化——取代——水解B.加成——水解——氧化——氧化C.氧化——取代——氧化——水解D.水解——氧化——氧化——取代A 解析:由乙烯CH2===CH2合成HOCH2COOH的步骤:CH2===CH2→CH3CHO→CH3COOH→Cl—CH2COOH→HOCH2COOH。
故反应类型有氧化——氧化——取代——水解。
2.从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 )A.先与Cl2加成反应后,再与Br2加成反应B.先与Cl2加成反应后,再与HBr加成反应C.先与HCl加成反应后,再与HBr加成反应D.先与HCl加成反应后,再与Br2加成反应D 解析:A途径反应后产物为CHBrCl—CHBrCl,不符合题意;B途径反应后产物为CH2Cl—CHBrCl,不符合题意;C途径反应后产物为CH3—CHBrCl或CH2BrCH2Cl,不符合题意;D途径反应后产物为CH2Br—CHBrCl,符合题意。
3.由烃A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的示意图如下所示(部分反应条件没有列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过程中有一个取代反应和两个氧化反应B.若C、E的最简式相同,则1 mol C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可生成4 mol AgC.一定条件下,和D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E的分子式为C4H4O4A 解析:反应②为BrCH2—CH2Br的水解,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⑤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因此A错误。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有机化合物(有详细答案和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有机化合物(有详细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44efa031126edb6f1a10db.png)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有详细答案和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天工开物》中记载:贱者裋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
是故其质则造物之所具也。
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裘褐、丝绵。
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
文中的“枲、麻、苘、葛”和“裘褐、丝绵”分别属于()A.纤维素、油脂B.糖类、油脂C.纤维素、蛋白质D.糖类、蛋白质答案C解析“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说明“枲、麻、苘、葛”的主要成分为植物的纤维素;“属禽兽与昆虫者裘褐、丝绵”,说明“裘褐、丝绵”的主要成分为动物的蛋白质,C项正确。
2.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数量、品种最多的是第ⅣA族碳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碳原子既可以跟自身又可以跟其他原子(如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B.常温下,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跟多数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C.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单键,又可以形成双键和三键D.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链、支链及环,且链、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答案B解析选项B,常温下,碳原子的性质不活泼,其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易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错误。
3.关于石油炼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炼制过程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分子变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分子的过程B.石油分馏的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先汽化,经冷凝而分离出来C.石油经过分馏、裂化等工序后得到大量乙烯、苯等不饱和烃D.石油经分馏得到的各馏分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答案D解析石油的炼制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其中裂化和裂解才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分子变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分子的过程,A项不正确;石油分馏过程中碳原子数较少的烃沸点低先汽化,B项不正确;石油通过裂解才能得到大量的不饱和烃,C项不正确;石油分馏后得到的各种馏分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D项正确。
2022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8讲 钠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
![2022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8讲 钠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9ab4b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d.png)
第8讲 钠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 1.把握钠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把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一|钠的性质和应用 焰色反应(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 授课提示:对应同学用书第37页[巩固教材学问] 1.物理性质(1)软——质软,硬度小,能用小刀切割 (2)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3)轻——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4)低——熔点低。
(5)导——可导电、导热。
2.化学性质 (1)完成化学方程式:Na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O 2⎩⎨⎧ 常温:4Na +O 2===2Na 2O 点燃:2Na +O 2=====点燃Na 2O 2Cl 2:2Na +Cl 2=====点燃2NaCl与水反应:2Na +2H 2O===2NaOH +H 2↑与盐溶液(如CuSO 4溶液)反应:2Na +CuSO 4+2H 2O===Cu (OH )2↓+Na 2SO 4+H 2↑与酸(如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 +2H +===2Na ++H 2↑(2)钠与含有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3.钠的制取、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液态石蜡或煤油中。
4.钠的用途(1)制取Na 2O 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
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5.焰色反应 (1)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现象。
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2)操作步骤:铂丝――→酒精灯灼烧无色――→蘸取待测物――→酒精灯灼烧观看火焰颜色――→用稀盐酸洗涤铂丝――→酒精灯灼烧无色 (3)常见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看)。
6.正误推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反应类型及应用专项训练单元测试及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反应类型及应用专项训练单元测试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72871b700abb68a882fb5d.png)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反应类型及应用专项训练单元测试及解析一、高中化学有机反应类型及应用1.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又能氧化生成相应的醛的是 A .CH 3OHB .CH 2OHCH 2CH 3C .(CH 3)3COHD .(CH 3)2COHCH 2CH 32.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 .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制苯甲酸C .由氯代环己烷制环己烯;由丙烯与溴水反应制1,2-二溴丙烷D .由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乙醇在浓硫酸加热至140℃时生成二乙醚3.已知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既可发生水解反应,又可发生消去反应,现以 2-溴丙烷为主要原料 制取 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是( )A .消去—加成—取代B .加成—消去—取代C .取代—消去—加成D .取代—加成—消去4.由于吸水性、透气性较好,高分子化合物“维纶”常用于生产内衣、桌布、窗帘等,其结构简式为,它是由聚乙烯醇([2n|OH CH CH ]-)与另一单体经缩合反应得到的。
若已知缩合过程中有2H O 生成,则与聚乙烯醇缩合的单体可能是( ) A .3CH OH B .22HOCH CH OH C .HCHO D .HCOOH5.凯夫拉纤维是生产防弹衣的主要材料之一,其结构片段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凯夫拉纤维在发生水解反应的过程中,|||O H C N ---中的C -N 键断裂 B .凯夫拉纤维的结构简式为C .凯夫拉纤维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环境D .通过质谱法测定凯夫拉纤维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制乙酸乙酯时,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②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③溴乙烷、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④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金属钠来检验⑤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A.仅①②④⑤⑥B.仅④⑤⑥C.仅③④D.仅①⑤7.“瘦肉精”是一种能减少脂肪增加瘦肉的药品,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齐,重则导致心脏病。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的检验和鉴别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的检验和鉴别作业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c046a451e79b89680226f6.png)
有机化合物的检验和鉴别一.选择题(共15小题)1.能用来鉴别乙醇、苯和己烯的试剂是()A.金属钠B.溴水C.硫酸铜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2.鉴别乙酸、乙醛不能选用的试剂是()A.银氨溶液B.碳酸氢钠C.新制氢氧化铜D.酚酞试液3.下列试剂中,能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石蕊试液C.新制氢氧化铜D.碳酸钠溶液4.不能鉴别黄色的溴水和碘水的物质是()A.CCl4B.淀粉溶液C.苯D.NaOH溶液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可以用来鉴别苯和溴苯B.C4H9C1有四种同分异构体C.2﹣甲基丙烷与异丁烷互为同系物D.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的耗氧量相等6.有机物X、Y、Z、W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满足上述反应的X有五种B.Y含有两种官能团C.Z 能发生水解反应D.W 一定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7.由X、Y和Z合成缓释药物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在体内能缓慢发生水解反应B.X可以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制备C.1mol Y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 NaOHD.Z由加聚反应制得,其单体的结构简式是CH3CH=CHCOOH8.乙醇、A、B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中A、B是常见的不饱和烃,B分子中含碳量最高,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题目推出:A是乙烯,B是乙炔B.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相同C.A、B、D、E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有机物F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9.如图表示有机物M转化为X、Y、Z、W的四个不同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X官能团相同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B.反应②一定属于加成反应C.W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D.Z的分子式为C3H2O10.已知气态烃A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4倍,有机物A~E能发生如图所示一系列变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B.C4H8O2含酯基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C.C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D.等物质的量的B、D与足量钠反应生成气体的量相等11.有机物W在工业上常用作溶剂和香料,其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N、W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B.N、W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所以互为同系物C.1molM与1molw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同D.M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12.由物质a为原料,制备物质d(金刚烷)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单元检测(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单元检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dde508d0d233d4b14e69cc.png)
单元检测九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1北京理综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B.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烷和乙烯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D.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2.用你所学有机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烷、乙烯、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可加入CuSO4溶液C.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淀粉与纤维素均不能被氧化,且互为同分异构体3.201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夫、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蛋白质水解。
关于蛋白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H4)2SO4浓溶液,会使其变性C.天然蛋白质仅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D.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只能和碱反应的酸性物质4.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B.葡萄糖能和新制Cu(OH)2反应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分子式为C4H10的物质只有一种C.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三种溶液D.油脂、蛋白质和纤维素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患者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B.1 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然后再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多需要氯气6 mol C.乙烷、乙醇、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21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 苏教版必修2
![2021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 苏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6e354a47daef5ef7bb0d3c9f.png)
状元随笔 甲烷空间结构的三点拓展应用
(1)若 CH4 分子中的 4 个氢原子全部被其他相同的原子或原子 团替代,则形成的分子结构仍为正四面体结构。
(2)若 CH4 分子中的 4 个氢原子被其他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替 代,则形成的分子结构仍为四面体,但不属于正四面体,如 CH3Cl、 CH2Cl2 等。
第1课时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
课程目标 1.了解化石燃料的组成。 2.了解甲烷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性质,进一步掌握结构与性 质的关系。 3.理解取代反应。 4.了解烷烃、同系物的概念。
图说考点
基础知识
[新知预习]
一、化石燃料的组成
(1)天然气、石油、煤的组成元素和成分
化石燃料
组成元素
主要成分
石油
主要是__C_、__H___,含少量 O、N 等
2.连连看。 (1)取代反应 (2)氧化反应 (3)分解反应 (4)置换反应
A.CH4+2O2―点―燃→CO2+2H2O B.CH4+Cl2―光―照→CH3Cl+HCl C.CH41 0―00―℃→以上C+2H2 D.CHCl3+HF―→CHFCl2+HCl
答案:(1)—B、D (2)—A (3)—C
S、溶有_气__态__烃___和_固__态__烃___
天然气 煤
___C__、__H_____
___C_H__4 ______
主要是__C__,其次为__H__、 __有__机__物__ 和 _无__机__物___ 组 成
O,还有少量 S、P、N 等 的复杂混合物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石油、 煤经过加工可得到多种有机物。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 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八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训练含解析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八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训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250b6ae53a580217fcfe21.png)
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A.乙醇→乙醛B.苯→硝基苯C.乙烯→氯乙烷D.乙醇→乙酸乙酯2.以乙烯为有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中,最后一步化学反响的反响类型是( ) A.氧化反响B.酯化反响C.加成反响D.水解反响3.如下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响,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A.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响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C.乙烯与氯气加成D.乙烯通入浓盐酸4.以下有机反响中,属于取代反响的是( )A.乙烯与氯化氢反响B.溴单质与苯用溴化铁作催化剂反响C.乙醇在氧气中燃烧D.丙烯合成聚丙烯的反响5.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响途径是( )A.先加Cl2,再加Br2B.先加Cl2,再加HBrC.先加HCl,再加HBr D.先加HCl,再加Br26.假如按以下路线从乙烯合成乙酸乙酯:乙烯→醇→醛→酸→酯。
如此经历的反响类型应为( )A.加成—氧化—氧化—酯化B.氧化—加成—氧化—酯化C.取代—氧化—氧化—酯化D.加成—复原—氧化—取代7.某有机化合物X,经过如下变化后可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乙酸乙酯。
如此有机物X是( )A.C2H5OH B.C2H4C.CH3CHO D.CH3COOH8.(双选)利用如下反响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 )A.乙烯与水反响(乙醇)B.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响(氯乙烷)C.溴水与苯反响(溴苯)D.乙烯与氯气反响(1,2二氯乙烷)知识点2 有机高分子的合成9.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是因为它们大局部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响制得的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其结构是假如干链节的重复C.对于一种高分子材料,n是一个整数值,因而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确定的D.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10.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材料多为合成材料。
如下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B.棉花C.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11.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4658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6.png)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一、单选题1.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本杰明·李斯特和大卫·麦克米兰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中的贡献。
脯氨酸是一种不对称有机催化剂,用脯氨酸催化合成酮醛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c 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 .b 最多可以和3molH 2发生加成反应D .脯氨酸和5-氨基戊酸( )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 .CH 3CH 2OH+3O 2→点燃2CO 2+3H 2O 取代反应 B .CH 2=CH 2+HCl →催化剂CH 3CH 2Cl 氧化反应 C .2CH 4+Cl 2→光照2CH 3Cl+H 2 取代反应 D .nCH 2=CHCl →催化剂 加聚反应3.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 .22CH =CHB .322CH CH CH OHC .D .4.下列实验装置及对应操作叙述均正确的是( )A.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可用装置①B.蒸馏工业乙醇得到无水乙醇可用装置②C.重结晶提纯苯甲酸过程中要用到装置③D.粗盐提纯蒸发结晶时可用装置④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疫苗等生物制剂需要在低温下保存B.在伤口处涂抹医用酒精可消毒、杀菌C.蛋白质、氨基酸中均含有D.蛋白质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6.丙烯酸乙酯是菠萝中的一种成分,其成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易溶于水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H O D.含有三种官能团C.分子式为51027.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于2021年2 月4日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达芦那韦”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潜在用药,合成“达芦那韦”的部分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的分子式为C11H15NB.B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不含B,不考虑立体异构)C.D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取代反应8.山梨酸是常用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山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B.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NaHCO3发生反应C.该有机物含3种有氧官能团D.与互为同分异构体9.化合物N为化合物M()的同分异构体,化合物N的结构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三键,且苯环上只有1个侧链。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练习题: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练习题: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60a208b8f67c1cfbd6b869.png)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练习题: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查字典化学网整理了2021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温习重点练习题:无机化合物及其运用,协助广阔高中先生学习化学知识!1.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经过用氢气与乙烯加成的方法除去乙烷中含有的大批乙烯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动力,所以要鼎力开展乙醇汽油C.用水可区分苯、溴苯和硝基苯D.一定条件下,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区分葡萄糖和蔗糖答案 D解析 A项,乙烯和H2反响条件困难,且难以控制用量,运用经过溴水的方法除去乙烯;B项,汽油不是可再生资源;C 项,用水不能区分溴苯和硝基苯,它们均在下层。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烷与乙烯共1 mol,完全熄灭后生成的H2O为2 molB.光照下,异丁烷与Cl2发作取代反响生成的一氯代物有三种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D.聚乙烯、蛋白质和纤维素都是自然高分子化合物答案 A解析 A项,CH4、C2H4中均含有4个H,所以1 mol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完全熄灭后生成的H2O为2 mol;B项,的一氯代物有两种;C项,CH3CO18OC2H5水解生成的乙醇中含有18O;D项,聚乙烯是分解高分子化合物。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发作水解反响B.苯只能发作取代反响,不能发作加成反响C.棉、麻、羊毛及分解纤维完全熄灭都只生成CO2和H2OD.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答案 D解析 A项,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作水解反响;B项,苯与H2发作加成反响;C项,羊毛是蛋白质,它熄灭不只生成CO2和H2O;D项,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作消去反响生成乙烯。
4.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油脂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水解后都一定有一产物相反B.淀粉、纤维素都属糖类,它们通式相反,但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CH4+H2OCH3OH+H2,该反响的无机产物是无毒物质D.C(CH3)4的二氯代物只要2种解析 A项,油脂水解都生成甘油;C项,CH3OH有毒;D项,的二氯代物只要2种,即2个Cl在同一个甲基上或2个Cl 在不同甲基上。
化学:2011高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整合课件(苏教版)
![化学:2011高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整合课件(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aed80f910ef12d2bf9e71b.png)
• (4)CH2===CH—CH===CH2+Cl2
• (5)d
• (6) (合理即可)
• 2.(2009·海南单科,17)某含苯环的化合物 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 为92.3%。
•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
•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 , 反 应 类 型 是
误 • 在书写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漏 • 乙醇分子结构的断键部位与相应性质记
写或错写反应条件,价键连接错误,基团写
• 有机推断与合成
• 1.(2009·上海单科,29)尼龙66广泛用于制 造机械、汽车、化学与电气装置的零件, 亦可制成薄膜用作包装材料,其合成路线 如下图所示(中间产物E给出了两条合成路
________________ ; 反 应 ③
•(3)写出一种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 银镜反应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 写 出 反 应 ①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 解析:此题可采用倒推的方式来解。根据
象
• 2. 判断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理
解概念之间的异同点,从物质的化学组成、
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综合分析,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 3.乙醇断键位置与化学性质关系的判断失 • 常见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与应用错误
误 • 在书写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漏 • 乙醇分子结构的断键部位与相应性质记
•H(5两)在种一元定素条,件且下分,子由中A有聚8合个得H原到子的,高A分的子分化子合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1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2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1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2](https://img.taocdn.com/s3/m/92c2aa4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8.png)
第2课时 石油炼制 乙烯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中含有C 5~C 12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含C 20以上的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石油裂解产物中含有乙烯、丙烯等D.石油裂解是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轻质油答案:D解析:石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所需纯度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而催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石油分馏产品中低沸点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D 项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的电子式为H ··C ··H··C ··H ··HB.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C.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D.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答案:C 解析: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以双键相连,碳剩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由此得其电子式为H ··C ··H ····C ··H ··H,A 项错误;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半径应该大于氢原子半径,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应为,B 项错误;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 项正确;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D 项错误。
3.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 )。
A.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B.乙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褪去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答案:A解析:A 项中颜色变浅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B 项是乙烯与Br 2的加成反应;C 项是乙烯与H 2O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D 项是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制取一氯乙烷。
4.由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丙烯(CH 2CH —CH 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不能在空气中燃烧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与HCl在一定条件下能加成,并只得到一种产物答案:C解析:由于丙烯与乙烯都含有碳碳双键结构,性质有相似之处。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1.3煤的综合利用苯课时练(含解析)必修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1.3煤的综合利用苯课时练(含解析)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8cab9c7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0.png)
煤的综合利用苯(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20·温州高一检测)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苯进入人体内,可在造血组织本身形成有血液毒性的代谢产物,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致癌物质。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环是单、双键交替组成的平面环状结构4溶液褪色【解析】选C。
A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错误;B项,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错误;C项,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正确;D项,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与溴水不反应,错误。
2.(2020·北京市顺义区高一检测)如图是网络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它是由苯及其衍生物配以相应的表情、文字组成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解析】选D。
苯分子式是C6H6,属平面形结构,分子中6个H原子和6个C原子共平面;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乙烯、苯分子中氢原子数少于饱和烃分子中氢原子数,属于不饱和烃;苯分子呈正六边形,一溴代物有1种结构。
3.(2020·连嘉兴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石油和煤的利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就是将煤隔绝空气在高温条件下使之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等物质的过程B.煤的液化就是将煤转化成甲醇、乙醇等液态物质的过程D.石油通过催化裂化或裂解,可以获得碳原子数较少的轻质油【解析】选C。
A项,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煤的干馏产品主要有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焦炉煤气等;B项,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如甲醇等)的过程;C项,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如CO、H2)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项,石油的催化裂化与裂解原理相同,都是将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从而获得轻质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解析石油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液体燃料;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
答案 C2.乙烯和苯是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可以从煤焦油中获得B.乙烯和苯都是平面结构,因为二者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C.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的原因相同D.乙烯和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解析乙烯不能从煤焦油中获得,A错;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B错;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C错;乙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D 对。
答案 D3.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答案C4.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B.苯中没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不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解析:苯分子中没有双键,所以不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答案:D5.已知正己烷的球棍模型为。
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和正己烷相同,且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则下列关于a的观点正确的是()。
A.a分子中可能有三个甲基B.a的分子式为C6H10C.a的一氯代物可能有三种D.在光照条件下,a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a的分子式为C6H14;故a可能为2,二甲基丁烷、二甲基丁烷,其一氯代物分别有两种和三种,故A、B项错误,C项正确;在光照条件下,烷烃能与纯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D项错误。
答案 C6.一种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4H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将该有机物与适量氯气混合后光照,生成的卤代烃的种类共有()。
A.2 B.4C.5 D.6解析据甲烷与Cl2的反应可知,反应很难停留在一元取代物,再据图示结构可知其为正四面体型结构,生成的卤代烃有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四氯代物四种。
答案 B7.科学家最近在-100 ℃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此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X是一种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液态烃C.X和乙烷类似,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较多解析观察题给X的分子结构,根据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可知,该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A正确;由于是在低温下合成的,故该分子在常温下不能稳定存在,B错误;X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易加成难取代,C错误;该烃的化学式为C5H4,甲烷中氢的质量分数较大,故等质量燃烧时,CH4的耗氧量较多,D错误。
答案 A二、非选择题8.某同学要以“研究苯分子的结构”为题目做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其活动记录,请你补全所缺内容。
(1)理论推测:他根据苯的凯库勒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苯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碳碳键,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它可以使紫色的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褪色。
(2)实验验证:他取少量的上述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苯,充分振荡,发现_____。
(3)实验结论:上述理论推测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4)查询资料:经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间的键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是一种________键,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应该用________表示苯分子的结构更合理。
(5)发现问题:当他将苯加入溴水中时,充分振荡,发现能使溴水褪色,于是该同学认为所查资料有误。
你同意他的结论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苯的凯库勒式容易想到其结构为单、双键交替出现的形式,即有双键的性质,故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但经过实验验证,与预测的现象不同,在保证实验无差错的条件下,怀疑结构的不准确。
这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应引起重视。
答案(1)碳碳单键碳碳双键酸性KMnO4(2)溶液分层,且紫色不褪去(3)错误(4)相同特殊的在(5)不同意。
由于苯是一种有机溶剂且不溶于水,而溴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故将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苯将溴单质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从而使溴水褪色,与此同时,苯中因溶有溴而使其颜色加深。
9.为了验证凯库勒有关苯环结构的观点,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止水夹K1、K2、K3;④待C中烧瓶收集满气体后,将导管b的下端插入烧杯里的水中,挤压预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能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烧瓶的容积为500 mL,收集气体时,由于空气未排尽,最终水未充满烧瓶,假设烧瓶中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37.9,则实验结束时,进入烧瓶中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4)实验前应对A、B、C三个装置的气密性进行逐一检查,则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如果苯分子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成环状,就应有烯烃的性质,如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等,而不会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Br。
而在甲同学的实验中,通过在圆底烧瓶C内观察到“喷泉”现象,说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有HBr生成,从而证明凯库勒的观点是错误的。
烧瓶C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7.9×2=75.8,利用十字交叉法可求得空气与HBr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9,即HBr的体积为500 mL×910=450 mL。
答案(1)取代反应C中产生“喷泉”现象(2)除去未反应的苯蒸气和溴蒸气(3)450(4)关闭K2,打开K3,将装置C中导管b的下端插入水中,双手捂热烧瓶,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回流液柱,则说明装置C的气密性良好1为了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括号内),将所加的试剂和方法填入下表:答案(1)NaOH(3)CuSO4溶液洗气(4)NaOH溶液洗气(5)饱和NaHCO3溶液洗气(6)渗析(7)蒸馏11.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根据要求回答:(1)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________。
(2)设V(Cl2)/V(CH4)=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值应________。
(3)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收集气体B.吸收氯气C.防止倒吸D.吸收氯化氢(5)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
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序号)。
A .CH 4B .CH 3ClC .CH 2Cl 2D .CHCl 3E .CCl 4 解析 (1)浓H 2SO 4吸水,可干燥混合气体;(2)CH 4和Cl 2在漫射光照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H 4+Cl 2――→光CH 3Cl +HCl ;CH 4+2Cl 2――→光CH 2Cl 2+2HCl ;CH 4+3Cl 2――→光CHCl 3+3HCl ;CH 4+4Cl 2――→光CCl 4+4HCl 。
所以V (Cl 2)/V (CH 4)≥4时生成氯化氢最多,故x ≥4。
(3)过量的氯气进入D 装置,发生反应:Cl 2+2KI===2KCl +I 2,所以D 装置可以吸收过量的Cl 2。
(4)E 为防倒吸装置,烧杯中含有水,可吸收HCl 。
(5)盐酸与有机物不互溶,故可用分液法;尾气成分是多余的CH 4和产物CH 3Cl 。
答案 (1)干燥混合气体 (2)大于或等于4 (3)吸收过量的氯气 (4)C 、D (5)分液 A 、B第二单元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 2CO 3溶液,振荡、静置、分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B .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C .甲烷、乙醇、乙酸、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 .可直接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解析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以用饱和Na 2CO 3溶液,选项A 正确;溴水与乙醇互溶,与苯、CCl 4有萃取分层现象,苯的密度小于水,上层橙红色,下层无色,CCl 4的密度大于水,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故可区别苯和四氯化碳,选项B 正确;甲烷、乙醇、乙酸、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选项C正确;乙酸乙酯与乙醇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法分离,选项D错误。
答案 D2.某有机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比例模型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此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O2B.其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此有机物不能与锌反应D.此有机物的酸性比碳酸强解析该有机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根据其比例模型可判断该有机物为乙酸,其分子式为C2H4O2,A项正确;乙酸能电离出氢离子,其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项正确;乙酸能与锌反应得到氢气,C项错误;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