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二次经营管理技巧及方法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工程二次经营管理技巧及方法的探讨
二次经营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承包方根据发包方不履行或不完全的履行所规定的义务,或者是由于外部条件的改变,导致承包方利益受到损害,增加工程投入,要求发包方补偿的行为。

本文从铁路工程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二次经营管理的技巧与方法进行分析。

1、铁路工程投资控制的基本特点:
1.1、铁路工程一般在初步设计概算阶段进行招标,合同的模式采用的是清单总价包干模式;近两年来,初步开始了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但同样采用的是清单总价包干的承包合同模式,但招標施工图的深度很难达到实际施工图水平,实际施工图与招标施工图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初步设计概算阶段招标的工程,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

铁路工程的这些实际情况,导致了后期的二次经营工作比较繁重。

1.2、铁路工程有相应的行业变更管理办法,既《铁路建设项目变更设计管理办法》,以行业文件的形式对变更的分类、变更的程序、变更费用解决途径等进行了具体了明确,这一方面对变更了行为进行了规范,但另一方面对承包单位进行变更,增加二次经营收入也明确了解决方案。

1.3、铁路工程投资控制的程序,一般以设计概预算为基础,在一定阶段要进行施工图价值梳理,原则上施工图价值不能超过原初步设计阶段概算控制水平或招标施工图预算水平;变更、材料调差、政策性调整等费用的变化一般都要经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核批复后,才能进行验工支付;征拆费用,按投资控制程序需要经过第三方审计确认后,纳入本工程总投资。

2、铁路工程二次经营的重要性
由于以上分析的铁路工程投资程序及相关特点,决定了二次经营的重要性。

2.1由于招标阶段的图纸达不到实际施工图的深度,因此后期的变更比较多;
2.2、由于铁路工程一般是点多、线长,受征地拆迁、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加之铁路工程的施工周期都比较长,相关地方、行业政策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这些都是造成铁路二次经营项目比较多的重要原因。

2.3铁路合同条款及相关行业政策约定了变更、材料价格波动调整等相关原则,这也为铁路工程的二次经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3、铁路工程二次经营的类型
3.1.一类变更
3.1一类变更的概念:对初步设计审批内容进行变更符合下列条件者为I类变更设计:
3.1.1变更批准的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重大方案、重大工程措施:建设规模是指工程范围,车站(段、所)规模;主要技术标准是指铁路等级、正线数目、设计行车速度、线间距、最小曲线半径、限制坡度或最大坡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或动车组类型、牵引质量、到发线有效长度、闭塞类型或行车指挥方式与旅客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建筑限界;重大方案及重大措施是指批复的线路、站位、重点桥渡、站房建筑方案、重要环水保措施等。

3.1.2变更初步设计批复主要专业设计原则的。

3.1.3调整初步设计批准总工期的。

3.1.4建设项目投资超出初步设计批复总概算的。

3.1.5国家、铁道部相关规范、规定重大调整的。

3.2.二类变更
3.2.1合同工期的索赔。

由于一些非承包人考虑不周,造成了工程周期的时间延长,之后按照合同周期的工程要求,而进行的索赔方面的补偿。

3.2.2合同费用的索赔。

因为施工过程中一些客观因素的不断改变,超出原合同约定的项目和费用,承包人要求对超出合同约定的多余成本支付提出索赔补偿,为了能够使经济损失的责任不被自己所承担。

3.3.主要材料及设备调差
政策性调差主要是由于主要材料、设备等因市场变化而引起费用的变化。

目前铁路工程主管部门出台了有关于工程实施阶段材料价格调整的指导意见,《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对主要材料及设备调差的名录进行了约定,总承包合同中一般明确价格波动正负5%以外预计调整。

3.4.政策性费用调整
政策性费用调整主要是由于招标设计概算编制滞后,政策性收费及相关事项变化引起来的相关费用的增加。

一是比如养路费该外燃油税等政策性的变化;二是由于地方政策性的变化,比如原理处于市郊范围的渣土处理不需要缴纳渣土处理费用,但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在扩张,地方政府出问规定相应范围也纳入城市管理,需要缴纳渣土处理费用等,基础类似的原因导致政策的变化,引起的费用的增加。

3.5征地拆迁
征地拆迁是指总承包合同包含征地拆迁费用,或建设单位以委托合同的形式委托施工单位代理建设单位承担部分征地拆迁工作而引起的二次经营的内容。

在于建设单位的合同或委托合同中,一般都有拆迁的清单和费用,但由于拆迁的复杂性,实际实施的拆迁项目往往与合同清单内容与数量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而导致产生了征地拆迁的二次经营。

3.6其他预备费解决的费用
铁路工程投资中,在施工图阶段一般预留了5%的预备费,用于不可预见的其他风险引起的费用调整。

对于承包单位而言,主要是指非承包商原因引起的工期调整、方案变化增加的费用,核心原则一是非承包商原因,二是有具体工作内容的增加能进行证据性核实。

4、二次经营的程序及基本要求
4.1.一类变更
4.1.1一类变更设计程序分为提出变更设计建议、会审变更设计方案、编制变更设计文件、初审变更设计文件、批准变更设计文件、审核下发变更施工图等。

4.1.2施工图审核合格并交付后,建设、施工、监理以及勘察设计单位均可就设计文件中符合一类变更设计条件的内容向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设计建议,变更设计建议应在变更内容实施前提出,并填写《变更设计建议书》。

4.1.3建设单位就一类变更设计建议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现场勘察、研究会审,详细分析变更设计原因,研究提出变更设计类别及变更设计方案,确定责任单位及费用处理意见,形成由参审人员签字的《变更设计会审纪要》。

作为施工单位,在这一阶段,要将现场勘察的详细情况,变更涉及的相关工作内容、工程数量、施工方案等想关要求信息详细提供给相关单位,便于变更后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也是保证变更费用编制到位。

建设单位一般会履行内部程序,对《变更设计会审纪要》的主要内容进行确认。

4.1.4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危及安全需要立即处理的变更设计,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出方案,并进行应急处理,属于一类变更设计的同时按规定向铁路有关部门報告;重大的或必要的,由铁路行业相关部门现场确定变更设计方案,建设单位先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和应急处理。

4.1.5编制变更设计文件
勘察设计单位将根据铁路行业相关规定和《变更设计会审纪要》以及确定的安全应急方案编制变更设计文件。

这个阶段,施工单位应该保持与设计单位的紧密沟通,有必要时,应向设计单位提供相应的现场基础资料、措施方案,便于设计院编制的变更设计文件与实际情况的一致。

而且方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与现场的吻合性,都决定着一类变更费用的合理性。

设计院编制一类变更的费用也是一类变更二次经营费用的基础,审查阶段一般都是对设计编制的方案及费用提出异议,审减费用,可见这阶段的重要性。

4.1.6 初审变更设计文件
建设单位应对一类变更设计文件进行初审,涉及环水保的重大问题的变更设计,应先向铁路环保水保主管部门报告,经同意后,再形成初审意见连同一类变更设计文件一并报送铁路行业主管部门。

4.1.7批准变更设计文件
铁路工程采用的谁审查初步设计谁审查一类变更的原则。

初步设计审查部门收到一类变更设计文件后,将组织现场核实,提出明确要求。

对符合审批条件的,将按期批复一类变更文件。

在这个阶段,施工单位要通过建设单位将变更的方案、现场条件及相应的措施详细反映到审查部门,便于审查单位全面真实掌握变更的意图,也保证变更费用的批复到位。

4.1.8审核下发变更施工图
建设单位根据一类变更设计批复组织勘察设计单位完成施工图并组织对施工图进行审核,将审核合格的施工图随同《变更设计通知单》下发施工及监理单位,并就非施工单位责任的部分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补充协议。

4.2.二类变更
二类变更的程序和一类变更类似,但审查的权利一般都在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在审查阶段,一般纳入第三方变更方案及费用进行审查。

作为施工单位,应该按照一类变更的要求,向建设、设计及第三方审查单位详实收集、整理、汇报现场的实际情况、实施性方案及措施,以利于变更方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同样也是保证变更费用批复到位。

二类变更费用解决与一类变更有些不同,它主要是因施工单位原因或施工单位提出的二类变更,一般都纳入到风险包干费用解决,也就是说不增加施工单位的承包合同总费用;非施工单位的原因引起的二类变更,一般通过甲方的预备费解决,通过签订补充合同的形式增加总承包费用。

4.3.主要材料及设备调差
根据铁路工程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一般按季度对主要材料及设备价差偏差进行调整。

主要材料及设备价差的计算一般程序是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完成,作为施工单位应及时将每期的验工计价数据提供给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根据每期具体完成工作量对应的主要材料及设备数量,核实价差费用,扣减5%以后的即为应增减的主要材料调差的费用。

4.4.其他二次经营费用解决及要求
其他二次经营项目包括政策性费用调整、征地拆迁、其他预备费解决的费用。

这几类二次经营项目的解决程序有相似性。

4.1.1施工单位要依据合同收集整理基础资料。

资料要包括事项产生的原因,特别是一些政策性的支撑性文件,会议纪要,建设单位通知等。

4.2.2施工单位根据收集的基础性资料,编制二次经营文件。

对于一些设计工程量的基础资料,需要沟通建设、设计、监理、相关单位进行签字确认,征地拆迁项目涉及产权单位的还需要产权单位的签字。

4.3.3建设单位将根据施工单位收集整理上报的基础资料、工程量及编制的预算、费用等进行初步审核。

建设单位为了规范费用审核、批复的权威性,一般都会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审价。

作为施工单位,一方面确保这些基础资料的完整性、各项数据的科学性、合理性,是保证建设单位初步审查、第三方咨询机构审核最终结果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与建设单位、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沟通,争取相关单位理解事项的缘由,数据的可靠性,也是确保最终二次经营费用的有效途径,
5.二次经营的关键
铁路工程二次经营的复杂性,给我们二次经营工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归纳起来要把握“合同、政策、资料、程序、沟通“五个关键点,才能确保清理概算最终二次经营效果。

5.1理解合同。

合同是进行二次经营的依据。

要以合同和招标文件为依据,合同中约定能调整的项目,才可能予以增减。

在二次经营过程中,掌握合同中约定哪些是可以调整的事项,以此为基础,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

5.2掌握政策。

以合同为依据,不能违背政策。

掌握铁路行业及其它相关政策是关键。

5.3做实资料。

二次经营项目的相关资料要保持文字表述逻辑合理,要依法合规,前因后果明确,签字要及时,手续要齐全。

5.4程序合理。

要按各类二次经营项目程序要求,按程序上报资料,需要相关单位签认的按要求得到认可。

铁路工程清理概算基本程序是先进行投资检算,也就是先清理图纸数量,找出施工图纸与初步设计图纸数量茶调整设计概算作为投资检算纳入清理概算文件。

而投资检算是由专业设计人员计算图纸工程数量和制定施工方法后,提交给设计院工经专业人员進行概算编制。

因此我们首先要和设计院的各专业设计人员核实图纸工程数量,保证量的充足与准确并提交到工经专业人员的手中,其次要和设计院工经专业人员沟通,根据工程的实际实施方案,选择合理的定额子目和各项取费的标准,保证设计概算费用的充足。

新增工程、变更、价差、政策性调差等其他清理概算的程序都和投资检算一样,由设计院的专业工程师提量,由设计院工经专业编制概算。

5.5沟通到位。

二次经营资料必须取得建设、设计、监理等各方的认可,这一点直接关系到二次经营的成败。

过程中资料的签认,设计院变更、清理概算资料的编制、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

提量、编制、审查这几个程序就表明了我们每个阶段需根据进程与各阶段负责人员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二次经营结果。

以上作者从铁路工程二次经营的类型、程序和相关要求、以及重要关键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是多年从事铁路工程二次经营管理以来的的一些体会与总结,希望给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降娟.施工企业索赔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7).
[2]吉彩红.施工企业的工程索赔管理[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科技与生活》.2010
[3]于二娟,苏宏亮.浅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索赔管理[J].
年9期.
[4]吴小翌.关于建设工程合同索赔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 年23期.
[5]林森.承包商如何正确认识索赔[J].四川水利.2009.(05).
[6]刘庭.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施工索赔的起因与索赔技巧口[J].科学之左。

20lO。

(02).
[7]陈丽杰.浅谈对建设工程索赔的认识[J].甘肃科技.2009,(09).
[8]张婷.建设工程合同索赔管理关键因素研究[J].现代商业.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