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级省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5e0636ee06eff9aef8079c.png)
《大学语文》辅导资料一、选择题 A型题: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B.《史记》2.《汉书·苏武传》“全其老母”句中的“全”字意为:A.使……保全3.《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展开议论的方式是: E.对话4.《汉书》是我国第一部:C.纪传体断代史5.屈原的代表作是:C.《离骚》6. 《九辩》的作者是: C.宋玉7.《诗经》是我国:C.第一部诗歌总集8.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的是:A.《诗经》9.下列诗句属于《诗经·小雅·采薇》的是: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10.《诗经·周南·汉广》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的“思”是:C.语尾助词1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定名为《诗经》始于:D.汉代12.“楚辞”一名最早见于:D.《史记》13.《论语》属于:A.语录体14.法家代表人物是: E.韩非15.“在天愿作比翼冀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句出自:C.《长恨歌》16.《苏武传》选自:A.《汉书》17.被后世尊之“亚圣”的是A.孟子1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指的是:E.《史记》19.忠君爱国、坚贞不屈的形象指的是:E.苏武20.用宫体诗旧题来写,却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诗风明快的诗是:C.《春江花月夜》21.李白被称为:B.诗仙22.《过故人庄》的作者是:C.孟浩然23.“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的作者是:D.李商隐24.下列诗句属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是:D.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25.下列词句属于苏轼的是:D.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26.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D.李商隐2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作者是:E.白居易28.《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下一句是:A.海上明月共潮生2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 B.七言律诗30.《长恨歌》中“歌”指的是:E.诗体形式的一种31.岑参属于:A.边塞诗派32.词的各种名称都与什么相关?C.音乐33.属于典型的婉约派的词人是:D.李清照3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作者是:C.晏殊35.词的句子与诗相比,显得长短不齐,所以又被称为:D.长短句36.张孝祥的词风接近于哪位词人:A.苏轼37.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B.欧阳修38.韩昌黎指的是:A.韩愈39.“明月几时有”下一句是:C.把酒问青天40.元杂剧中男主角称:D.末4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B.仁42.《汉书》的作者是:C.班固4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行”意为:B.行列44.《诗经》的诗体为:A.四言诗4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B.纪传体通史46.“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出自: C.李白47.《汉书·苏武传》中“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中的“去”意为:E.通“弆”,意为“收藏”48.律诗产生于:C.唐代49.《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D.思妇诗50.《采薇》中“薇亦作止”的“止”是:C.语气词51.《诗经·王风·黍离》中“c”下一句是:B.不知我者,谓我何求5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A.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53.下列《诗经》中的诗每句尾皆用“兮”字的是:E.《月出》54.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之一的是:C.张若虚55.《离骚》是一首:B.抒情诗56.《湘夫人》的姊妹篇是:D.《湘君》57.晚唐七绝圣手指:C.王昌龄58.道家的代表人物是:D.老子59.被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称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2004年安徽省普通专科学校专升本大学语文答案
![2004年安徽省普通专科学校专升本大学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c0831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8.png)
一、单选题()1.被称为“游记之祖”的是()(1分)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苏轼正确答案B2.中唐诗坛的两大诗派是新乐府诗派和()(1分)A江西诗派B元白诗派C边塞诗派D韩孟诗派正确答案D3.下列作品与作家搭配中错误的是()(1分)A莫言——《红高粱》B张贤亮——《灵与肉》C阿城——《棋王》D王蒙——《废都》正确答案D4.()的散文擅长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宏大的社会主题,其代表作《荔枝蜜》在构思上十分精巧。
(1分)A杨朔B杨沫C冰心D茅盾正确答案B5.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中正确的有()(1分)A白朴——《救风尘》B关汉卿——《梧桐雨》C马致远——《汉宫秋》D孔尚任——《黄粱梦》正确答案C6.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衰落,中唐时期诗歌发展的总体趋向是:()(1分)A乐观积极的浪漫主义B忧国伤时的忧患意识C悠然恬淡的田园诗意D建功立业的边塞豪情正确答案B7.下列作品与人物搭配中错误的是()(1分)A叶生——《聊斋志异》B贾宝玉——《红楼梦》C张生——《西厢记》D柳梦梅——《桃花扇》正确答案D8.下列关于古代小说的表述中错误的是()(1分)A中国小说在体裁上有章回体、笔记体、传奇体和话本体四种形式。
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D话本是唐宋以来白话中短篇小说的主要文体样式。
正确答案C9.《古诗十九首》是一组()(1分)A叙事诗B抒情诗C政治讽刺诗D田园诗正确答案B10.远离文学党派性与商业性的“京派”小说,偏重表现乡土中国的“常”与“变”,追求纯正的艺术趣味,这一派的领衔作家是()(1分)A王小波B沈从文C老舍D巴金正确答案B11.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的是()(1分)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苏轼正确答案A12.()的小说属于“社会剖析派”,追求明晰的政治倾向,力图反映社会生活的整体性。
(1分)A朱自清B茅盾C王小波D汪曾祺正确答案B13.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中错误的是()(1分)A采用语录体和对话形式B集中体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C作者是孔子D其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总结》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ea6dbcbe23482fb5da4c1c.png)
《辛弃疾词二首》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
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辛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辛经造口是所做。
写作者登郁孤台愿望是产生的复杂情感,词人人对收复沦亡家国无望的悲愤;下阙借景生情,借“东流去”的江水。
愁苦的“鹧鸪”叫声抒发郁郁不得志的愁苦和不满。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辛被弹劾去职所做。
此篇通篇写愁,上阙回忆少年不知愁苦却无愁道愁的体验,下阙直写而今愁到极致却不愿言愁的思想感情。
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作者忧国伤时、报国无门的痛苦和对现实的不满。
作品以“愁”贯穿全篇,借过去的“不知愁”而“强说愁”反衬今天的“识尽愁”而“休说愁”,突出了昔愁之虚无而今愁之浓烈,委婉蕴藉,令人回味无穷。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诗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品质》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 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20世纪初期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银匙》《天鹅曲》)。
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04年
![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04年](https://img.taocdn.com/s3/m/e795720c52ea551810a68788.png)
2004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史记》中,用来记叙帝王事迹的是A.世家B.本纪C.列传D.书[答案] B[解题指导] 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
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
其中,本纪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是记载黄帝以来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以及各个帝王的事迹及社会的重大变化,共十二篇。
2.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一文属于A.写景散文B.叙事散文C.记人散文D.游记散文[答案] B[解题指导] 在这篇散文里,周作人以浓郁的怀旧情绪,介绍其故乡常见的野菜:荠菜、马兰头、鼠曲草、紫云英等,它们的形状、颜色与用途,以及与其相关的浙东民俗。
此题考查考生对散文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
3.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A.陶渊明《饮酒》B.曹操《短歌行》C.《诗经·卫风·氓》D.屈原《国殇》[答案] C[解题指导] 《氓》,按表现方法分类的诗歌体裁说,是一首叙事诗。
诗歌以女主人公自我独白的方式,叙述了她与“氓”从恋爱到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过程,有力地谴责了“氓”背信弃义的丑恶行为,表达了她的悔恨和决绝。
[错误防范]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
除了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
因此,《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并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但是具体到个别篇章作品,仍然不乏优秀的叙事诗歌作品,《诗经·卫风·氓》就是一首出色的叙事诗,注意不要与《诗经》绝大多数抒情诗混淆。
(完整版)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完整版)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f8a9e21d1f34693daef3eea.png)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特殊文体(一)古代散文:语录体:《论语》(《论语十则》)纪传体:《史记》(通史)、《汉书》(断代史);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书信体:韩愈《答李翊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史论体: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游记体: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寓言体:柳宗元《寓言二则》、《种树郭驼橐传》奏章体:李斯《谏逐客书》(二)古代诗歌1、古体诗: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关雎》、《蒹葭》(爱情诗);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田园诗)七言古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乐府古题、爱情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杂言诗:屈原《渔父》、王粲《登楼赋》(借景抒情诗)、李白《行路难》(乐府旧题诗)楚辞体:屈原《离骚》、《国殇》乐府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题乐府(《行路难》、《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新乐府(《游子吟》(五言古诗)歌行体: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怅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李白《行路难》3、歌行体:王昌龄《从军行》(七绝、边塞诗)、;曹操《短歌行》(四言诗);陆游《金错刀行》(爱国诗);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边塞诗、送别诗)4、乐府诗: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乐府古题:曹操《短歌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行路难》、陆游《关山月》新乐府:白居易《卖炭翁》、《杜陵叟》;孟郊《游子吟》(五言诗)2、格律诗(近体诗、今体诗):(1)绝句(四句一首):五绝:李白《静夜思》七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乐府古题)、张继《枫桥夜泊》李白《望天门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2)律诗(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五律: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七律:杜甫《登高》、《秋兴八首》;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锦瑟》;陆游《书愤》(爱国诗)5、词的分类:(1)婉约词派:柳永《雨霖铃》、《八声甘州》;李清照《声声慢》;姜夔;周邦彦等。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3bfc0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6.png)
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一、单项选择题(下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准确的,请选择出来填在题中的括号里)1、( B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A.《史记》B.《诗经》C.《国语》D.《论语》2、《诗经》又叫做( B )A.《诗歌》B.《诗三百》C.《论语》D.《语言》3、“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指下列( C )艺术手法A.比B.兴C.赋D.铺陈4、“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下列( B )艺术手法A.比B.兴C.赋D.铺陈5、《诗经》中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部分是( A )A.风B.雅C.比D. 颂6、《诗经》中的“国风”共有( C )篇A.150篇B.105篇C.160篇D.610篇7、《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 A )传统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象征主义D.表现主义8、《诗经》是我国( B )的高峰A.六言诗B.四言诗C.五言诗D.七言诗9、楚辞最鲜明的特点是( B )A. 独特的国别文化色彩B. 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C. 独特的政治文化色彩D. 独特的时代文化色彩10、《楚辞》是西汉时期的学者( A )所编A.刘向B.屈原C.宋玉D.司马迁11、屈原的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抒情诗歌是( A )A.《离骚》B.《九歌》C.《九章》D.《渔父》12、屈原的一篇在楚国民间祭祀乐歌的基础上加工的一组抒情诗歌是( B )A.《离骚》B.《九歌》C.《九章》D.《渔父》13、屈原的一篇全诗向天地自然、古往今来提出了 170 多个问题诗歌是( D )A.《离骚》B.《九歌》C.《九章》D.《天问》14、宋玉的代表作是( D )A.《离骚》B.《九歌》C.《九章》D.《九辩》15、《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 D )A.“经骚”B.“诗骚”C.“诗楚”D.“风骚”16、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可以向往追求却永远达不到追求目标的一种意境是( C )A.爱慕情境B.敬慕情境C.企慕情境D.思慕情境17、( B )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送别诗歌A.《鲁风·燕燕》B. 《邶风·燕燕》C.《王风·燕燕》D. 《郴风·燕燕》1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于( B )A.《王风·燕燕》B.《王风·黍离》C.《卫风·黍离》D.《陈风·月出》19、《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 B )A.怨妇诗B.思妇诗C.征战诗D.爱情诗20、下列作品属于征战诗的是( A )A.《小雅·采薇》B.《王风·黍离》C.《大雅·采薇》D.《陈风·月出》2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 C )A.《王风·燕燕》B.《王风·黍离》C.《小雅·采薇》D.《陈风·月出》22、从内容上来看,《离骚》是一篇( B )之作A.写景B.忧愤C.抒情D.送别23、( C )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A.《诗经》B.《楚辞》C.《论语》D.《国语》24、《楚辞》奠定了中国文学的( B )传统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象征主义D.表现主义25、《湘夫人》是( B )中的代表作A.《离骚》B.《九歌》C.《九章》D.《九辩》26、( A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兴办私学的人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27、在文学上提出“兴观群怨”思想的人是( C )A.荀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28、世人称( B )为“亚圣”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29、成语“祸起萧墙”出自于( B )A.《侍坐》B.《季氏将伐颛臾章》C.《许行》D.《阳货欲见孔子章》30 《论语·阳货欲见孔子章》中“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对我们的启示是( C )A.热爱自然B.珍惜友情C.珍惜时间D.珍惜金钱3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于( B )A.《论语·阳货》B.《论语·微子》C.《论语·季氏》D.《孟子·滕文公下》3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于( B )A.《孟子·告子下》B.《孟子·公孙丑下》C.《孟子·尽心下》D.《孟子·滕文公下》33、在文中刻画了一个“大丈夫”形象的作品( A )A.《孟子·滕文公下》B.《孟子·公孙丑下》C.《论语·季氏》D.《论语·阳货》34、下列( C )说明了“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则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5、《史记》的作者是( B )A.司马昭B.司马迁C.司马懿D.司马光3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作品是( B )A.《论语》B.《史记》C.《离骚》D.《汉书》37、《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A )A.纪传体通史B. 纪传体断代史C.记言体通史D. 记言体断代史38、鲁迅称( C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论语》B.《离骚》C.《史记》D.《汉书》39、《汉书》的作者是( C )A.班超B.司马迁C.班固D.司马光40、《汉书》是中国第一部( B )A.纪传体通史B. 纪传体断代史C.记言体通史D. 记言体断代史41、诗仙指( A )A.李白B.杜甫C.杜牧D.李商隐42、诗圣指( B )A.李白B.杜甫C.杜牧D.李商隐43、杜甫的诗风是( B )A.飘逸洒脱B.沉郁顿挫C.豪放飘逸D.沉重顿挫44、李白的诗风是( C )A.飘逸洒脱B.沉郁顿挫C.豪放飘逸D.沉重顿挫45、《蜀相》是一首( C )A.山水诗B.田园诗C.怀古诗D.边塞诗46、诗人( B )被称为“七绝圣手”A.李白B.王昌龄C.王维D.杜甫47、《杜陵叟》是一首( C )A.七律B.五律C.新乐府诗D.古题乐府诗48、王维是( B )时期的诗人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49、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派是( B )A.通俗诗派B.奇险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边塞诗派50、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派是( A )A.通俗诗派B.奇险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边塞诗派51、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是( C )A.通俗诗派B.奇险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边塞诗派52、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诗派是( D )A.通俗诗派B.奇险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边塞诗派53、苏东坡评下列( C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本科-大学语文
![本科-大学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4049252f60ddccda38a012.png)
北京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大学语文》入学水平考试辅导目录一、选文说明二、学习方法三、选文1.孙武…………………………………………………………司马迁2. 忆刘半农君………………………………………………鲁迅3.我的家在那里?…………………………………………冰心4. 牛棚杂忆(序)…………………………………………季羡林5. 致巴特雷上尉的信…………………………………(法)雨果6.世间最美的坟墓…………………………………(奥)茨威格7.关汉卿(第八场)………………………………………田汉8.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英)莎士比亚9.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10.告白…………………………………………………(德)海涅11.故都的秋………………………………………………郁达夫12. 登楼赋……………………………………………………王粲四、选文解析五、作文一、选文说明《大学语文》入学教育考试旨在检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知识,阅读分析和表达能力,对于今后参加电大远程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语文》入学教育考试选文范围选自中央广播电大出版社《大学语文》(2004年版)教材(张继缅、王习耕编著),本书所选的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大多具有文短、意美、法活、思想深刻等特点,具有知识性与可读性。
《大学语文》入学教育考试选文共12篇课文。
二、学习方法1.‚三步阅读法‛“三步阅读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老师提出的。
“三步阅读法”是:第一步,直观感受,启动思维阶段;第二步,设身处地,集中注意学习新知阶段;第三步,名理分析,巩固、提高、反馈和迁移阶段。
以《忆刘半农君》为例,学习者要读作品,获得直观感受。
获得对作品的直观感受。
读完作品问问自己初步的感受是怎样的?阅读中第一感觉是最宝贵的,是不是放下书想一想?以《忆刘半农君》为例,能不能把这种感觉具体的明确地描述出来?或者记在笔记本上。
对作品有了了解之后,这是后就要设身处地的回到《忆刘半农君》所产生的历史现场,也就是鲁迅写作这个作品的时代,从教材可以知道是1934年8月,这是是鲁迅“左翼十年”的后期,鲁迅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前的反思,涉及面非常的广,如国民性的问题、传统文化的问题、文学革命的问题,这个时候作为曾经的战友刘半农去世了,面对社会上对刘半农的种种评价,鲁迅发表这篇文章,从文学革命个新文化建设的角度,对刘半农作了客观的评价,了解这个背景对理解《忆刘半农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历年试卷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历年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de2f12b3169a4517723a3bb.png)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课程代码:000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认为:与“解放思想”一起体现了创业精神核心和精髓的是( )A.勇于创新B.艰苦奋斗C.实事求是D.励精图治2.引起鲁迅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的人是( )A.陈西滢B.刘百昭C.杨荫榆D.林语堂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巴金是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B.朱自清是小说家、散文家、学者C.茅盾是小说家、散文家、文艺评论家D.秦牧是小说家、散文家、美学家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5.《散文创作谈》将作品的主题思想喻为( )A.菜心B.珍珠C.细胞核D.鲜荔枝6.最能体现《朋党论》主旨的语句是( )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B.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C.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D.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7.《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一文着重说明的是( )A.基础学科与根本的基础学科的关系B.现代自然科学与基础学科的关系C.工程技术学科与基础学科的关系1D.根本的基础学科中数学与物理的关系8.下列说明文中,采用并列结构方式的是( )A.《桥的运动》B.《统筹方法平话引子》C.《苏州园林》D.《菊花》9.下列各句中,综合运用了引用和比喻两种说明方法的是( )A.刘蒙《菊谱》里就说洛阳风俗喜欢养花,菊花的品类也比其他地方多B.《梦梁录》说当时杭州的菊花品种有七十多种,而沈竞的《菊谱》则说在杭州西效每年重阳斗菊花,有八十多品种C.《范村菊谱》里就说到苏州花匠善于修剪菊花,使得一根上出几十朵花,团团的象车盖或薰笼一样,由于花匠的用心培植,常常变出新种来D.《陶庵梦忆》里面就提到兖州有一个富人姓张,其人家里有“菊海”,都是难见的异品菊花,赏菊花的时候,……夜里点起红烛照着菊花,比白天更加美丽10.《桥的运动》一文引述《史记·苏秦列传》里尾生守约的故事,用来说明的是( )A.桥是不会大动的B.桥的小动、微动分秒不停C.桥在外因作用下产生“变形”D.桥的平衡只能是瞬息现象11.《追悼志摩》中,梁任公给志摩信中所言“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之“兹事”是指( )A.婚姻B.朋友C.爱情D.机遇12.《箱子岩》中,作者记叙第一次游览见闻,重点写了( )A.自然风景B.赛龙舟C.悬棺D.兵油子13.《哭小弟》写小弟在冬天敢用冷水洗脸,这种写法属于( )A.侧面描写B.外貌描写C.行为细节描写D.语言细节描写14.《我与地坛》写“我”的小说获奖后,“我”在地坛时,“心里只想着一件事”,这件事是指( )A.窥看自己的心魂B.如何使母亲骄傲C.如何碰撞出一条路D.母亲已经不在了15.下列文句中,最能表现蔺相如勇敢无畏的是( )A.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B.璧有瑕,请指示王C.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D.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16.下列作品中,寄托了作者对文人士子坎坷命运感慨的是( )A.《谏太宗十思疏》B.《廉颇蔺相如列传》C.《柳敬亭说书》D.《毛颖传》17.下列诗句中不含比喻的是( )A.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2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8.下列诗句中,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是( )A.何处相思明月楼B.朱雀桥边野草花C.千里莺啼绿映红D.何当其剪西窗烛19.慨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是( )A.陆游B.李煜C.苏轼D.柳永20.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所表述的思想情怀是( )A.山河破碎,有家难归B.时光易逝,年华虚度C.不谋私利,国事为重D.知音难觅,孤独寂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0dd961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3.png)
习题解析单项选择题1、应用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规范、简洁明了、朴实平易、庄重得体。
2、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首次统一了公文种类,共15种公文: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会议纪要。
3、应用文要求主题“鲜明”,即主题必须突出,有标题显旨、篇首点旨、段首明旨、篇末结旨四种方法。
4、应用文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因此叙述基本上以记事为主。
5、请示的行文必须在事前,上级作出指示后才能实施,不能“先斩后奏”,也不能“边斩边奏”。
6、请示与报告的区别:(1)报告可一文数事,请示须一文一事。
(2)报告和请示的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需要上级及时批复;报告一般不必即时批复。
(3)报告和请示的行文时间不同。
报告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更多的是事后行文;而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
(4)报告和请示的写作重点不同。
报告内容的重点是陈述情况、汇报工作,侧重于事项;而请示内容的重点在于缘由。
(5)报告和请示的结尾不同。
请示必须用期待复文的固定结语,报告可用习惯用语作结,也可省略不写。
7、产品说明书的语言形式应力求通俗浅显。
8、海报是向公众报道或介绍有关电影、戏曲、杂技、体育、学术报告会等消息时所使用的一种招贴性应用文。
海报通常张贴在有关演出的场所,或较为醒目的地方,告知有关活动的事项。
有的海报还可以在广播电视上播出。
9、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或是某项中心工作、某次重要会议中,用以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反映情况、指导工作的一种期刊式常用文书。
10、计划的前言:说明制订计划的缘由和指导思想、简述计划的基本内容。
在前言部分要回答制定计划的根据,即回答“为什么做”的问题,计划的根据是指上级计划文件或指示精神、整体或较长期计划的要求,做好所计划工作的重要意义,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等等。
判断题1、会议通知一般首先交待开会的缘由和召开会议的决定,然后分条列项标明:(1)会议/报到时间(2)会议/报到地点(3)参会人员(4)会议议题和议程(5)会议其他要求等,最后用“特此通知”结尾。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bfcbc36137ee06eff918b0.png)
(2)叠字的写作手法。 (3)背诵全词。 6.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辛弃疾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2)隐喻和用典。 (3)辛词的风格。 7.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陆游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2)对比手法。 (3)爱国情怀。 (4)背诵全词。 (六)唐宋文 1.唐宋文概述 (1)唐宋八大家。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2.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1)“后叙”的含义。 (2)叙事和议论并重的写作特点。 (3)前半部分的论证方法。 (4)塑造南霁云形象的手法。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1)柳宗元的文学成就及本文的文体特点。· (2)类比、对比的表达方式。 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欧阳修及其作品。 (2)史论文体。 (3)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 5.苏轼《前赤壁赋》 (1)苏轼的生平及其作品。 (2)主客对话的表达方式。 (3)作者的感情脉络及其人生态度。 (4)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的艺术手法。 (七)《红楼梦》与古代戏曲、小说 1.古代戏曲与小说概述
专科起点本科
《大学语文》课程入学考试
复习资料 (内部资料)
适用专业:专科升本科层次各文科专业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 年 11 月
1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专科升本科)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统一考试课程之一。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确保课程考 核的质量,充分体现考核标准和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特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大学语文》 课程统一考试大纲,结合网考特点,修改而成本大纲。
二十一、马伶传 侯方域 二十二、往事(一之十四) 二十三、背影 朱自清 二十四、故都的秋 郁达夫 二十五、香市 茅盾
——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 冰心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2024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4e7cc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d.png)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本文提供了一份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回顾、常见题型解析、答题技巧分享等方面,希望对学生们的语文复习有所帮助。
正文内容:一、基础知识回顾1. 词汇复习- 常见汉字的读音与意义回顾- 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 重要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生词的积累与运用2. 语法复习- 重要词类的辨析与运用- 语法成分及句子结构的理解- 时态和语气的运用- 各种句式的使用与变化3. 文学常识复习- 中国文学的历史演变- 重要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文学名词的认识和解释- 文学流派与文体的辨析二、常见题型解析1. 阅读理解题- 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的方法- 推理题与事实题的解答技巧- 答题时的选项分析方法2. 改错题- 常见错误类型的辨析与纠正- 注意语法和用词方面的细微差别- 上下文语境的理解与运用- 解题时要注意全句和全文的逻辑关系3. 翻译题- 理解原文的语境与意义- 培养翻译的敏锐度与灵活性- 熟悉常用的翻译技巧与方法- 学会抓住重点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三、答题技巧分享1. 抓住重点与理清思路- 通过阅读题目找到关键信息- 整理并理解题目要求和思路- 制定答题计划和时间分配2. 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主动思考和质疑题目内容- 学会归纳、分析和比较- 善于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 练习和模拟真实考试环境- 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 注重时间管理和答题技巧- 错题回顾和总结经验教训- 针对性地进行词汇和语法训练四、实用工具推荐1. 词典和资料书籍推荐- 常用词典的选择和使用- 语言学习和文学研究工具的推荐2. 在线学习资源- 语文学习平台的推荐- 阅读网站和博客的推荐- 参与讨论和交流的社区与论坛五、总结通过本文提供的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希望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语文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试题与答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e3059312b3169a451a48b.png)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试题文科综合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项1分,共10分)1.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 A.万物皆备于我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 D.生死由命,富贵在天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 A.运动 B.时间 C.规律性 D.客观实在3.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4.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 ) A.同一性与斗争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C.绝对性与相对性 D.对抗性与非对抗性5.生产关系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 ( ) A.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B.人与自然界的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6.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是 ( ) A.计划 B.市场 C.财政 D.金融7.下列关于法的概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B.法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任意决定的8.贾某今年14周岁,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他是 (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限制民事权利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9.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这一规定是我国刑法的 ( )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平等原则C.罪行相适应原则 D.以犯罪事实为根据量刑的原则10.死缓 ( )A.是刑法所规定的主刑 B.是刑法所规定的附加刑C.不是独立的刑种 D.是缓刑二、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 ( )A.朴素辩证法 B.思维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 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辨证法12.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过程的辩证法c.世界的可知性 D.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E.理性认识具有真理性13.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 ( )A.运筹帷幄 B.审时度势C.制天命而用之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E.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14.社会基本矛盾是指 (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 D.先进与落后矛盾的E.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人民群众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E.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16.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它们是 (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7.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 ( )A.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 B.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C.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D.精英文化E.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8.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包括 ( )A.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B.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权力C.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依法治国的标准是宪法和法律E.依法治国的保证是党的领导19.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 )A.游行示威 B.依法纳税C.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D.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统一E.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20.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有 ( )A.民事主体 B.民事责任C.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D.民事法律行为E.民事客体三、辨析题(请对所给命题进行辨别、分析。
04年专升本资料
![04年专升本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679b10bbceb19e8b9f6ba38.png)
200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管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技术技能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技术技能对于-------最重要。
()A 基层管理B 中层管理C 高层管理D 中、高层管理2.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做过有名的铁锹试验,他据此提出的管理原理是()A 差别计件工资制B 标准化C 例外原则D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3.计划工作的任务,不仅要确保实现目标,而且是要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资源配制方案,以求得合理的利用资源。
这是强调计划的()A 目的性B 普遍性C 效率性D 创造性4.为实现组织长远目标而选择的发展方向,以及资源分配方案的一个总纲,我们称之为()A 使命B 战略C 政策D 规划5.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创立的,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的是()A 质量管理B 人力资源管理C 目标管理D 作业管理6.管理的目的是()A 获取信息B 协调各方关系C 寻求市场机会D 实现组织目标7.在环境较为不确定时,内部组织比较松散,决策权力分散并且权力层级不明确,组织结构设计可采取()A 机械式组织B 有机式组织C 虚拟式组织D 分权式组织8.按照奎因和卡梅隆的组织声命周期理论,---------是组织的迅速成长期。
A 创业阶段B 规范化阶段C 集合阶段D 成熟阶段9.企业组织中上级主管的管理幅度是指()A 直接管理的下属的数量B 直接管理的部门的数量C 所管理的全部下属的数量D 所管理的全部部门的数量10.在研究型机构中,下列哪一种领导方式的效果最差()A 高任务,低关系B高任务,高关系C 低任务,高关系D低任务,低关系11.“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
根据这一说法,下列哪种控制方式最重要?A 现场控制B 反馈控制C 目标控制D 预告控制12.作为某公司总经理的老张,最应该亲自处理和拍板的管理任务是()A 对一位公司内部违纪职工按规章进行处理B 对一家主要竞争对手突然大幅削价做出反应C 关于公司各部门办公电脑的分配方案D 对一位客房的投诉进行例行处理13.在激励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职工的()A 安全需求B 潜在需求C 主导需求D 自我实现的需求14.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是指()A 影响和促进职工工作满意感的因素B 保护职工心理健康和因素C 预防职工心理疾病的因素D 影响和预防职工不满意感产生的因素15.在沟通网络中,组织的集中化程度及主管人员的预测程度均很低的形态是()A 链式沟通B 轮式沟通C Y式沟通D 全通道式沟通16.方富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30万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6元,售价为9元/件,若目标利润为6万元,则其销售收入应为()A 10万元B 12万元C 90万元D 108万元17.在波士顿矩阵法中,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的经营单位,被称为()A 问题B 明星C 金牛D 瘦狗18.亚当•斯密对管理理论发展的贡献是提出了-------的观点()A 劳动分工B 劳动定额C 奖励工资制D “社会人”假设19.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表,现在常被用于编制进度计划,这种图通常被称为()A 甘特图B 网络图C 控制图D 柱状图20.管理层收购(MBO)是目前我国企业改革的一种探索形式,这种创新属于()A 技术创新B 制度创新C 组织结构创新D 经营方式创新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大学语文》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77f016fd4d8d15abf234e68.png)
2004级省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概述:从四套题中选一套,每套总分80分考试题型:六种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共10分,以单项选择为主〕1、分布在中国文学史概述中〔8分〕2、课文作者简介及注释〔2分〕二、文言知识题〔每题2分,共10分〕也叫词语注释题,有5个小题,文言短句解释加点的词,说明其词性用法以及语法现象,例如是使动、意动或者名词作状语等。
1、古代汉语语法常识局部〔3分〕2、课文注释〔7分〕三、古文翻译题〔15分〕1、课文讲授局部〔7分〕2、自学篇目〔8分〕四、作品分析题,也叫简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1、讲授与自学的思考与练习题2、?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函授业余大学本科班2004年下半年教学方案?自学局部作业题五、阅读理解题〔10分〕是新增局部,较有难度1、限于两个作品2、课文提示与课文注释局部3、?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函授业余大学本科班2005年上半年教学方案?自学局部作业题六、论述题〔20分〕1、只限一题2、就文章段落内容所涉及的重大社会、人生、政治命题,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对我们的启迪及其现代意义。
具体内容:一、中国文学史概述435——4421、?诗经?中灵活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例,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总角之宴,言笑宴宴〞。
比:?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兴:?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楚词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3、?左传?属于编年体,?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体。
4、汉赋经过了汉初的骚体赋、鼎盛时的大赋、末期的抒情小赋几个阶段。
5、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6、汉赋四大家有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
7、?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和批判精神,向来为人们称道。
8、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获得更加自觉的开展。
9、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10、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人称“诗中有画〞。
04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专)”试题(1)
![04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专)”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e2710971aef8941ea76e05fa.png)
04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专)”试题(1)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课程代码:000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b.比喻c.反问d.设问2.《散文创作谈》:“鲁迅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枝的风味的。
”这说明写文章应该()。
a.选择典型材料b.有深刻主题c.重视语言艺术d.有直接生活知识3.《咬文嚼字》是从修改文字的实例谈起的,这个实例出自()。
a.曹雪匠《红楼梦》b.施耐庵《水浒》c.司马迁《史记》d.郭沫若《屈原》4.先秦时期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观点的是()。
a.儒家b.农家c.法家d.道家5.《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江海下百川”喻指()。
a.时间流逝b.容纳万物c.冲决一切d.谦和虚心6.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用“盘庚迁都”之事驳斥的是()。
a.致谤b.拒谏c.生事d.侵官7.下列作者介绍正确的是()。
a.竺可桢是著名的桥梁专家b.华罗庚是著名的物理学家c.杨宪益是著名的植物学家d.高士其是著名的科普作家8.《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不但恒星会爆发,而且由亿万颗恒星组成的星系,像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心也会爆发,还会爆发得更强烈。
”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b.比喻c.诠释d.定义9.《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着重说明的是()。
a.古人畏惧沙漠的原因b.现代科学家在沙漠畅行无阻的原因c.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形成的原因d.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形成的原因10.《苏州园林》一文说明的逻辑顺序是()。
a.由现象到本质b.由原因到结果c.由结果推及原因d.由概括到具体11.在《追悼志摩》中提到的用“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警告志摩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级省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概述:从四套题中选一套,每套总分80分考试题型:六种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共10分,以单选为主)1、分布在中国文学史概述中(8分)2、课文作者简介及注释(2分)二、文言知识题(每题2分,共10分)也叫词语注释题,有5个小题,文言短句解释加点的词,说明其词性用法以及语法现象,例如是使动、意动或者名词作状语等。
1、古代汉语语法常识部分(3分)2、课文注释(7分)三、古文翻译题(15分)1、课文讲授部分(7分)2、自学篇目(8分)四、作品分析题,也叫简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1、讲授与自学的思考与练习题2、《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函授业余大学本科班2004年下半年教学计划》自学部分作业题五、阅读理解题(10分)是新增部分,较有难度1、限于两个作品2、课文提示与课文注释部分3、《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函授业余大学本科班2005年上半年教学计划》自学部分作业题六、论述题(20分)1、只限一题2、就文章段落内容所涉及的重大社会、人生、政治命题,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对我们的启迪及其现代意义。
具体内容:一、中国文学史概述435——4421、《诗经》中灵活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例,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总角之宴,言笑宴宴”。
比:《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兴:《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楚词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3、《左传》属于编年体,《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体。
4、汉赋经过了汉初的骚体赋、鼎盛时的大赋、末期的抒情小赋几个阶段。
5、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6、汉赋四大家有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
7、《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和批判精神,向来为人们称道。
8、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获得更加自觉的发展。
9、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10、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人称“诗中有画”。
11、杜甫号称“诗史”。
12、李商隐的“无题”诗工于比兴,意韵深永。
13、韩愈、柳宗元领导了一场文学革新的古文运动。
14、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后主李煜。
15、苏轼的“以诗为词”,启迪了南宋豪放词派的诞生。
16、陆游是宋代最突出的爱国诗人,留下诗作近万首。
17、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加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被后人尊崇为“唐宋八大家”。
18、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都是元杂剧中璀璨夺目的明珠。
19、明朝出现了长篇章回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
20、汤显祖《牡丹亭》:杜丽娘、柳梦梅;孔尚任《桃化扇》:侯方域、李香君;洪升《长生殿》:唐玄宗、杨贵妃;高明《琵琶记》蔡伯喈、赵五娘。
21、《红楼梦》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为背景。
22、清初重要作家有魏禧、侯方域、汪婉等被称为“国初三大家”。
23、郭沫若的诗集《女神》表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24、南宋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当推辛弃疾。
25、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26矛盾的《子夜》体现了中国现代小说反映现实的深广度和艺术的成熟程度。
27、鲁迅的《朝花夕拾》、《野草》都是玲珑隽永的散文精品。
28、夏衍的《包身公》成为报告文学的示范作品。
二、古代汉语语法常识(一)文言虚词之:3②443页;以:1③444页(二)词性活用倒序句式:1①447页三、文章内容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蒙蔽;殆:危险2、第2页《大学》一文中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段应注意其翻译。
译文:古代要想使其美德彰显于天下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国家;想要治理好他的国家,先要整治好他的家;想要整治好他的家,先要修炼好他的身;想要修炼好他的身,先要端正好他的心;要想端正好他的心,先要有诚挚的意念,;想要有诚挚的意念,先要充实他的知识。
得到知识在于掌握推究事物的道理。
掌握事物推究的道理之后就得到知识,有了知识后意念就会更加诚挚,意念诚挚之后心就会得到端正,心端正之后自身就得到了修炼,自身修炼好了之后家就得到整治,家得到整治之后国家就能治理好了,国家治理好之后天下就太平了。
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是以加强自身修养为根本。
如果乱了根本那么最终就是治理者不对了,他对于应看重的反而轻视,对应看轻的反而重视,那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况。
②致知在格物:致解释为得到;格解释为推究。
③其所厚者薄:厚解释为看重;薄解释为轻视。
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④第3页练习题一应作为论述题掌握。
2、第3页《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博解释为广泛;审解释为详细;慎解释为勤勉;明解释为清楚;笃解释为笃实。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现实意义:需要付出艰苦过程,学无止境,行无终穷,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3、第45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必胜矣。
”联系现实,理解该句的意思,作为论述题掌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
”掌握该句翻译:“所以说,老天爷将要降下大任务给这个人,一定先要磨炼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饿损他的皮肉,空乏他的身体,有意违背和扰乱他的所作所为,以此来启动他的心智,磨炼他的性情,增长他的实际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取得教训。
内心感到窘迫,头脑反复权衡,而后方能有所作为。
表征于颜色,兴发于声音,而后方能表达明白。
(对于国家来说)在国内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弼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来忧患,这样的国家一定会衰亡。
这样就可以知道:生机来自忧患,死亡来自安乐”。
4、第47页“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前一个亲为亲近;后一个解释为亲人。
子前一个解释为疼爱,后一个解释为子女5、第48页“凡有地牧民者-----政之宝也”掌握其翻译:“凡占据地域治理民众的人,要注重四季,守护好梁仓。
国家多财富那么远方的人就会来,土地得到开发那么老百姓就会留在这里。
粮仓殷实那么就知道礼节,衣食丰富那么就知道荣辱。
对上遵从有尺度那么六亲得到巩固,礼仪廉耻的道德准则树立那么君王的命令就能行得通,-----政令之所以行得通,在于顺应民心;政令被偏废,在于违逆民心。
民众害怕忧愁劳顿,我就使人民轻松快乐;民众害怕贫穷卑贱,我就让他们有富贵;民众害怕危险不安,我就使他们有安定之所;民众害怕断绝子孙,我就使他们能够生儿育女。
能够使人民轻松快乐,那么人民甘心为国家担忧操劳;能够让人民得到富贵,那么人民甘心为国家忍受贫穷卑贱;能够使]让人民得到安定,那么人民就会分担国家的安危;能够使人民生儿育女,那么人民就不会使国家灭亡。
所以刑法是不足以让他们感到害怕,杀戮是不足以让他们的心服从。
所以行刑处罚过多而不一定让他们害怕,那么命令就不能行得通;杀戮也不足以让他们的心服从,那么处在上位的人就很危险了。
所以遵从他们的佚乐、富贵、存安、生育,那么远方的人民自然感到亲近了;让人民感到忧劳、贫贱、危坠、灭绝,那么亲近的人都会背叛他。
所以为政者应知道给予他们所需的,这是为政的宝贵经验”。
6、第63页“民以殷盛,国以富强”以:因此;强:富强7、第63页《谏逐客书》①突出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纳客之利与逐客之害的对比:秦国历史上的君王重视纳客与现在要驱逐客卿的历史与现实的对比;重物与轻人的对比。
②“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明其德。
”翻译为“因此泰山不拒绝它一块块的土壤,所以成就它那么高大;河海不排斥涓涓细流,所以成就它那么深广;君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他的功德昭著。
”该句用了排比与类比的修辞手法。
8、第147页阅读理解,掌握提示第二段:苏轼情感的变化。
简答题,提示第三段:作者是如何以月贯穿全篇的?9、第171页“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以:因为;夙:幼年。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除:免去旧官,授新官。
“伏惟圣朝以孝治理天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翻译:“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10、第175页,韩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不省所怙”省:知道;怙:依仗。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尚飨”翻译“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时候没有抚尸痛哭,入殓时没在棺前守灵,下棺入葬时又没有亲临你的墓穴。
我的行为辜负了神明,才使你这么早死去,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既不能与你相互照顾着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块死去。
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
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灵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天哪,(我的悲痛)哪里有尽头呢?从今以后,我已经没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还是回到老家去置办几顷地,度过我的余年。
教养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她们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悲哀啊!请享用祭品”。
第178页:提示第三段:作品分析题“不拘常格”表现在哪些方面?“祭文中千年绝调”“以痛哭为文章”要掌握。
11、第180页“迨诸父异爨”迨:及;爨:炉灶。
“项脊生曰---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翻译:“项脊生说:蜀国的一个名清的寡妇守住产朱砂的矿,获利局天下第一位,后来秦始皇为她修筑了怀清台。
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时,诸葛孔明在隆中被起用。
此时二人在这一地方名望不大,世人如何知道他们;微不足道的住在茅屋中,等到得意高兴之时,才称为奇景;人们所知道的这些,可以说是与井底之蛙没有什么区别?”12、第204页提示第三段,作品分析题“结构特色的分析”。
13、第205页《氓》通篇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婚前:生活幸福,性格热情、温柔、纯真,(请举例说明);婚后:受尽屈辱,性格刚烈,认识清醒,(请举例说明)。
男主人公婚前:虚伪,貌似忠厚,(请举例说明);婚后凶残、狡诈,(请举例说明)。
14、第210页《长歌行》①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②“春寒赐浴华清池……玉楼宴罢醉和春一段连用了六个春字表明唐玄宗迷恋美色而对最好时光的虚度”③文章的主题与作业题结合起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