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2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
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
1.(2)
专家预测 2030年该市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将提高最可能因为该市()
A. 水资源承载力
B. 能源承载力
C. 水环境容量
D. 大气环境容量
【答案】C
【解析】根据木桶效应原理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表中数据信息表明水环境容量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数值最小说明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水环境容量选项C符合题意
表中数据信息表明当地水资源承载力、能源承裁力、大气环境容量可承裁人口规模上限数值均大于水环境容量因此排除A、B、D
【答案】C
【解析】能源消费总量下降对于能源承裁力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人均能源消费量下降才会提高能源承裁力排除A
能源总量大幅下降会导致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下降不符合题意排除B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会使可有效利用的能源量上升从而提高能源承裁力可承裁人口规模
选项C符合题意
区域内人口量增加不能影响能源承载力排除D
2.(1)该市人口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2.(2)该市大量外迁的人口主体为()
A. 山脊纵横交错对外交通闭塞
B. 煤炭趋于枯竭资源型产业衰弱
C. 环境污染严重危及居民健康
D.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缓慢
【答案】D
【解析】(1)该市单一和低端化的产业结构会阻碍经济发展就业岗位有限收入不高迫使大量人口外迁谋生
故选D
【答案】B
【解析】(2)由于就业岗位等限制外出的人口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
故选B
3.(1)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政策②光照③水源④地形
3.(2)2013年人口生育政策放开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的方向最可能是()
3.(3)下列国家中人口分布也可能存在类似我国“胡焕庸线”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1)读图可知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地形“胡焕庸线”东部地形较平坦水源充足“胡焕庸线”西部地势较高降水少政策和光照对我国人口分布影响较小
故选C
【答案】D
【解析】(2)2013年人口生育政策放开后东部和南部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更快数量更多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的方向最可能是东南方向
故选D
【答案】B
【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人口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少最有可能存在类似我国“胡焕庸线”的人口分界线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荷兰国土狭小国土地形平坦人口稠密印度恒河流域和沿海人口多中部人口少
故选B
4.(1)影响部分山西老人前往海南、云南等地过冬的主要因素是()
4.(2)影响山西省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策因素
D. 文化因素
【答案】A
【解析】(1)海南、云南纬度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西高比较适合老人生活影响部分山西老人前往海南、云南等地过冬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 A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A
【解析】(2)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影响山西省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自然资源 A符合题意
故选A
5.(1)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没有人均生态赤字(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去人均生态足迹的差数)的是()
5.(2)与其他三个省级行政区相比河北人均生态足迹最小其主要原因是()
5.(3)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A. 新疆
B. 西藏
C. 山西
D. 河北
【答案】B
【解析】(1)读图可知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大于人均生态足迹即没有人均生态赤字
故选B
【答案】C
【解析】(2)生态足迹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河
北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多河北有相当大一部分位于华北平原地形较平坦
耕地资源较多因此其人均生态足迹相对其他三个省级行政区要小
故选C
【答案】B
【解析】(3)西藏生态承载力低但人口密度非常小导致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
故选B
6.(1)春运早期影响该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6.(2)据表可知该城市最可能是()
6.(3)2020年春节接近尾声时上海、重庆等地前往该城市的人员较少其主要原因是()
A. 家庭
B. 经济
C. 政策
D. 交通
【答案】A
【解析】(1)春运早期该城市人口流出应该是受家庭因素影响在外务工人员大量返乡
因此春运早期影响该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
故选A
【答案】C
【解析】(2)结合图表可见上海、重庆、湖南方向出行方式以火车、飞机为主廊坊市、保定市方向出行方式以汽车、火车为主综上分析判断该城市应该是北京市
故选C
【答案】D
【解析】(3)2020年春节尾声时期因为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各地实施严格的监
管人口流动大为减少
故选D
7.80岁及以上老人一般称为高人口我国高龄人口数量分布东多西少形成该分布特点的决定因素是()
A. 环境差异
B. 人口迁移
C. 经济发展水平
D. 人口基数
【答案】D
【解析】环境差异决定了我国人口的总体分布特点但不是高龄人口分布的决定因素 A 错误目前的人口迁移中 15~64周岁的人口占多数高龄人口迁移少所以人口迁移不是造成高龄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B错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是吸引中西部人口向东部迁移的主因但高龄老人不是迁移主体 C错误东部地区人口多、人口基数大所以高龄老人数量东部多于西部 D正确
故选D
8.(1)2001年以来该城市()
8.(2)自2013年以来该城市人口净迁移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 经济发展速度由慢到快
B. 人口老龄化进程变慢
C. 服务业就业岗位不断减少
D. 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答案】B
【解析】(1)
【答案】D
【解析】(2)
9.(1)下列影响美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家庭因素的是()
9.(2)外来移民促进了美国人口的增长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A. 中美洲的难民向美国徒步前进
B. 通过TOEFL和SAT考试进入美国高校深造
C. 二战后许多科技工作者去美国发展
D. 杭州的王老师退休后去美国女儿家定居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10.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 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答案】C
【解析】
11.(1)棉兰老岛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11.(2)为提高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生态移民将部分人口迁入棉兰老岛
②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促进海洋资源开发
③加大对平原地区地下水开采力度保障城市、农业用水
④提高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率
11.(3)该国人口主要呈北迁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湿热
B. 地形崎岖
C. 生态恶化
D. 水资源短缺
【答案】A
【解析】(1)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棉兰老岛纬度低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稀少
故选A
【答案】D
【解析】(2)生态移民将部分人口迁入棉兰老岛并不能提高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①错误
与周边国家合作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②正确
加大对平原地区地下水开采力度会造成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不能提高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③错误
提高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率可以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④正确
故选D
【答案】C
【解析】(3)棉兰老岛人口相对稀少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促使该国人口北迁的主要原因
故选C
12.(1)流动儿童中 15~17岁比例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12.(2)流动儿童大量涌入城市会使城市未来()
A. 就业
B. 家庭
C. 教育
D. 环境
【答案】C
【解析】(1)15~17岁属于高中学生年龄段该年龄段流动儿童比例大说明外出求学是主要原因
故选C
【答案】B
【解析】(2)图示流动儿童处于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学段在城市就学未来在城市就业可能性大避免了目前大量务工人员进城务工的现象劳动力素质提高城市环境承载量也会相应提升
故选B
13.(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13.(2)按表格数据推算下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A. 社会因素
B. 自然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技术因素
【答案】B
【解析】(1)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相同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表格是以气候类型进行测算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因此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
故选B
【答案】D
【解析】(2)根据表中数据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为9.3亿合理人口密度100人/km²地中海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为2.25亿合理人口密度90人/km²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为7.35亿合理人口密度30人/km²而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为28亿合理人口密度200人/km²所以热带雨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
故选D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4.(1)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写出沙特阿拉伯吸引外籍劳工的拉力条件
14.(2)印度、巴基斯坦劳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的主要生力军分析其原因
14.(3)简述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对自身、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积极影响
【答案】(1)劳动力短缺就业机会多政府吸引外来人口的优惠政策经济发展快收入高生活富足
【解析】(1)沙特阿拉伯吸引外籍劳工的拉力条件可结合材料从就业、收入、生活、政策等方面回答沙特阿拉伯人口较少劳动力短缺
就业机会多由于石油资源的开采经济发展快生活富足政府制定相关的人口政策吸引外力人口迁入等
【答案】(2)巴基斯坦和印度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巴基斯坦和印度距沙特阿拉伯较近巴基斯坦和印度经济落后工资较低而沙特
阿拉伯的工资较高吸引力强都以白种人为主语言和习俗相似方便工作交流(任答3点
【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人文地理特征等)印度、巴基斯坦都是人口大国人口多、剩余劳动力丰
富距离沙特阿拉伯较近有利于人口的迁入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工资较低印度、巴基斯坦也与沙特阿
拉伯一样以白种人为主人们的生活习惯基本类似工作生活方便
【答案】(3)对自身的影响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等对迁入地的影响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促进
经济的发展等对迁出地的影响减轻迁出地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解析】(3)分析沙特阿拉伯人口迁入的积极影响需从对迁入地对迁出地和对迁入人口三方面展开对外籍劳工的积极影响迁移到
沙特阿拉伯的人们可以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对沙特阿拉伯的积极影响可以缓解沙
特阿拉伯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促进国家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等对人口迁出国的积极影响对印度巴基斯坦等人口迁出国
来说人口迁出可以减轻自身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获得外汇收入等人口迁移还有利于加强人口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交

15.(1)描述图中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
15.(2)简述甲地人口密度小的原因并推测未来甲地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
15.(3)从乙地位置的角度分析乙地人口密度大于甲地的原因
【答案】(1)人口空间分布不均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地区东南沿海人口密度最大【解析】(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人口分布不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其中东南沿海人口密度最大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
【答案】(2)原因甲地位于亚马孙平原地区纬度低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趋势随着人们对亚马孙雨林的开发和发展大量人口迁入亚马孙地区甲地的人口密度会增大
【解析】(2)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地位于亚马孙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伴随着人们对亚马孙雨林的开发和发展大量人口会迁入亚马孙地区甲地的人口密度会增大
【答案】(3)乙地位于巴西高原纬度和海拔相对较高气候温凉乙为巴西首都所在地经济较发达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解析】(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从气候、地形、经济等方面分析乙地位于巴西高原纬度和海拔相对较高气候温凉适宜人类生活该地为巴西首都所在地经济较发达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16.(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16.(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 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16.(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 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案】(1)数量大规模不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解析】(1)读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是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答案】(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是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是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解析】(2)根据表格中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重可以判断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是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是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答案】(3)增加
原因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带动了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吸引了人口迁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对劳动力需求增加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转移等带动了部分劳动力迁移
【解析】(3)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带动了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吸引了人口迁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对劳动力需求增加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转移等带动了部分劳动力迁移
17.(1)据统计荣防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地点选择在珠三角地区请说出原因17.(2)荣防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会对该村产生哪些不利社会影响
17.(3)从2017年到201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试说出原因
【答案】(1)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距离较近
【解析】(1)荣防村青壮年去珠三角地区打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好基础设施完善发展前景好
【答案】(2)产生大量留守儿童、老人社会工作难度加大劳动力流失
【解析】(2)人口大量迁出后该村会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老人同时还会产生劳动力缺乏、人才流失、社会工作难度加大等不利影响
【答案】(3)呈现下降趋势原因随着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差距缩小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逐步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无法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房租上涨生活成本提高
【解析】(3)从2017年到201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原因主要从东西部经济差距减小、东部产业结构调整、东部生活成本上升等方面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