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课文《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课文《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494df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6.png)
课文《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采用多种教学法,让学生感悟并积累好词佳句,理解“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阴房”等词的意思。
4、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中国地图图片)2、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新疆尔自治区吗?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去游览一番,好吗?3、这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葡萄沟图片)想去的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用热情的声音来呼唤这个让我们向往的地方吧!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1、初读课文,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
想知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吗?请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2、检查生字词:教师借助互联网搜索,制成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己指读生字,并说出怎样记住的这个字;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课件出示词语:分组读;男女生接读。
3、读了课文,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葡萄沟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板书: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葡萄干有名。
三、书写生字:1、观字议字请同学们看着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左右结构:“份、坡、枝、收、城、利”半包围结构:“起”……2、按分类书写。
四、布置作业:把课文读熟练。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词语:(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葡萄沟》优秀教学教案设计(通用
![《葡萄沟》优秀教学教案设计(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f0b76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9.png)
《葡萄沟》优秀教学教案设计(通用《葡萄沟》优秀教学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葡萄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讲述葡萄沟的自然风光、葡萄的生长过程以及葡萄丰收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葡萄沟的自然风光、葡萄的生长过程及丰收场景的描绘。
教学重点:课文中的生字词、优美句型以及文章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字典、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葡萄沟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出文章中的生字词和优美句型。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享自学成果,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教师进行讲解,结合图片和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葡萄沟》2. 生字词:丰收、香甜、热情、美丽、喜气洋洋3. 优美句型:远远望去,一片片葡萄园像绿色的海洋;成熟的葡萄挂满枝头,像玛瑙一样晶莹剔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和特产。
2. 答案示例:我的家乡在葡萄沟,那里山清水秀,葡萄飘香。
每到秋天,葡萄丰收的季节,家乡的葡萄园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我们这里的葡萄品种繁多,有红的、绿的、紫的,吃到嘴里香甜可口,让人陶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课文《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课文《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d5ef9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4.png)
课文《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课文《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6a13f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7.png)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茂密”、“阴房”、“凉棚”、“热情好客”等词语的意思,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文章重点语句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使学生的情操得到熏陶。
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解“茂密”、“阴房”等词语意思的基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葡萄沟》这篇课文。
文中的生词你们掌握得怎么样了?老师想了解一下。
屏显:茂密、蜜桃、山坡等词指名读。
二、激趣导入1、同学们很棒!扫清字词障碍是学好课文的基础,课下同学们还要把生字练习着会写。
下面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葡萄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随机板书: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同学想不想通过录像来了解一下葡萄沟呢?(播放录像)2、学生谈感受3、葡萄沟美,同学们说得更美!是呀!就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引导齐读)“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那么,我们的课文又是怎样用具体的语言文字来描写葡萄沟这个好地方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能体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的词句画出来,仔细体会一下。
三、合作探究(一)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屏显:为什么说葡萄沟是好地方?从书中找出答案用横线画出来。
)(二)班内交流体会。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随机板书:盛产水果)(1)从那里看出来的?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你喜爱葡萄吗?为什么?过渡语:是呀,葡萄沟有很多同学们想吃的水果,特别是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多好的地方呀,你喜欢吗?请带着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课文。
(2)生齐读。
小结:难怪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随机板书“真”字,并引导学生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加深理解。
过渡:葡萄沟的.葡萄惹人喜爱。
那么,葡萄沟的葡萄长得怎么样呢?2.学习第二自然段。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0cf57384254b35eefd34a1.png)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葡萄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课文描写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件图片和指导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
让学生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三、教学重难点:以读促思以读促情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卡片五、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葡萄沟的生字词,那里面的生字词你们是不是都还记得呢?老师来检查一下。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二、创设情境,走入文本。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葡萄沟》,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一看呢?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葡萄沟,大家要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指名说3.相机出示课件: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指名读、齐读)4.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名说,相机出示问题(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二、细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1.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描写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词语或者句子。
2.合作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请同学们先同桌交流一下你画的好词好句。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
4.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葡萄沟的葡萄?(第二自然段)5.师:“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那么这惹人喜爱的葡萄会长得怎样呢?自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描写葡萄的句子。
6.指名读自己画出的句子。
7.相机出示课件(茂密.....凉棚)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大家想一想在炎热的夏季气温高达40度,此时你眼前出现了一个凉棚,你钻进去会是什么感觉?(凉快)那你能不能读出那种凉爽和舒服的感觉呢?快和同桌读一读吧。
8.指名读。
是一个凉棚吗?从哪个词语看出很多凉棚?(一个个)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绿色的凉棚,去避一避炎热的太阳光吧,大家齐读这句话。
小学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上册4塞北江南-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上册4塞北江南-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2894e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c.png)
《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曾睿一、教材分析:《葡萄沟》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是一篇介绍我们祖国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文章。
文章文字优美,图文并茂,读过之后,令人陶醉,使人向往,是一篇符合儿童心理的游记式文章。
文中先整体介绍了葡萄沟的特点,然后从葡萄、老乡、葡萄干这几个方面详细的介绍。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理解课文的內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篇课文适合运用导游式的情景教学,教师设置一种轻松的旅游氛围,先由老师做导游牵引、点拨,通过语言、音乐、图片、视频、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游历于文中,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从而受到美的熏陶,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以游为主,以导为辅,游中有导,导中有游,学生在边游边赏的过程中轻松自然地融会贯通。
三、教学模式:本课运用了导游式的情境教学,采用“导-游-读-说”的教学模式教学。
四、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葡萄沟旅游一番,让他们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地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激发他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重点词语和句子。
3、运用导游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在感悟中、口语交际中训练语言、发展思维。
五、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体会葡萄枝叶的茂盛,葡萄的多和美,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从而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六、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晾房的样子以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七、教学准备:PPT、葡萄干、葡萄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语文课上,我们游览过江南水乡宁静又忙碌的小镇,欣赏过日月潭那神秘有令人向往的独特风光。
《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9b2df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9.png)
《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1.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变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2.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葡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葡萄沟吗?”2.学习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节奏。
2.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的美景。
3.理解课文3.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的哪些内容?”3.3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进行分享。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4.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5.小组合作5.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5.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6.1教师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对葡萄沟有什么了解?”7.作业布置7.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葡萄沟的美景。
7.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四、板书设计1.葡萄沟美丽景色风土人情葡萄种植2.生字词沟、葡萄、丰收、梯田、晾房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在朗读时,感情表达不够充分。
2.个别学生对于生字词的记忆不够扎实。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可以提醒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比如“梯田层层叠叠,仿佛是一座绿色的城堡。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学案第二课时(精品)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学案第二课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4537454a8956bec0975e3c4.png)
《葡萄沟》学案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借助填空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 能按课后3题的要求摘录句子。
3. 通过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及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进而产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二、预习过程1.精读课文,理解深化(1)自读课文,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结合课文简单说说“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3)小组分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从“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从“准会”、“吃个够”等词语中我能感受到(5)我知道:“葡萄”还能制成(6)齐读最后一段,我知道了“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拓展延伸,练习表达(1)说说对葡萄沟你还了解什么?(2)你知道我们的家乡什么很有名吗?在小组内自由说说。
(3)谈收获。
通过这篇课文,我的知道3. 练习巩固(1)葡萄沟的葡萄种在山坡的_________上。
_________的枝叶向四面_________,就像搭起了一个个_____________。
(2)葡萄沟的葡萄数量很多,__________________地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的颜色也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紫的、暗红的、淡绿的,______________,美丽极了。
(3)葡萄沟的人,是一群_______________的维吾尔族老乡。
葡萄干是在_________里制成的,颜色______,味道______,非常有名。
(4)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是因为那里不仅有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仿写句子例:吐鲁番的水果很多,有杏子,有香梨、蜜桃、沙果,还有葡萄。
(1)公园里的鲜花很多,有,有,有,还有。
(2)快乐的课间开始了,同学们有,有,有,还有。
5.搜集葡萄干的制作方法,使用“手机”,分享给全班同学。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葡萄沟》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葡萄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9866b9f111f18583d05aaa.png)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葡萄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2段。
3、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对葡萄沟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读出来。
教学难点: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搜集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葡萄)这可不是一般的葡萄,这是从遥远的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运来的,看着这令人垂涎欲滴的葡萄,你们想不想到葡萄沟去走一走,看一看。
二、检查预习:1、快快打开书,读读21课,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语句读通顺,读流利。
2、认读词语:导:同学们读了课文,有几位词语朋友想见见大家,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1)吐鲁番(2)梯田:你知道梯田什么样子吗?(课件)这就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葡萄就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3)搭起凉棚:课文中写什么搭起凉棚?这就是茂密的枝叶搭起的绿色的凉棚。
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写什么?(葡萄的枝叶)再读这句话,体会葡萄枝叶的茂盛。
(4)五光十色(5)维吾尔族、热情好客:课文中写谁热情好客?你们看这就是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他们在干什么?读一读这句话,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6)酿酒厂、蒸发、碉堡三、整体感知:师导:同学们词语理解得真好,课文读得一定也不错,谁愿意读一读课文?他们读时请你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随机板书)四、理解体会: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教师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订教:第一自然段:那里盛产水果。
(1)那里指哪里?(2)你从哪些语句知道那里盛立水果?读一读(3)你们看这就是葡萄沟盛产的各种各样的水果,多馋人呀,快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74969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f.png)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葡萄沟的美丽和丰收景象。
3.学习作者描写葡萄沟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描写葡萄沟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
2.感受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葡萄沟》的第一课时,大家对葡萄沟有什么印象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葡萄沟的特点?2.朗读课文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感情的表达。
请一位同学示范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分析课文内容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的结构。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第一部分:葡萄沟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第二部分:葡萄沟的美丽景色。
第三部分:葡萄沟的丰收景象。
第四部分: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之情。
4.理解课文细节在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来理解一下课文中的细节。
课文中有哪些比喻和拟人句?它们分别描绘了什么?比喻句:“葡萄沟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句话把葡萄沟比作什么?为什么?拟人句:“葡萄叶儿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句话把葡萄叶儿拟人化,赋予了什么特征?5.学习写作方法作者在描写葡萄沟时,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比喻和拟人: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受。
细节描写:使描写更加具体,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6.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葡萄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文描绘了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之情。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作者在描写葡萄沟时运用的写作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启示。
7.课后作业要求: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描绘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表达自己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8.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同学们对葡萄沟的印象很深刻,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葡萄沟的美丽景色。
《葡萄沟》优秀教案7篇
![《葡萄沟》优秀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4beef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b.png)
《葡萄沟》优秀教案7篇通过准备实用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编写教案时,要充分考虑课程大纲的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的覆盖和深入,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葡萄沟》优秀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葡萄沟》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
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从而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与新疆有关的资料,新疆的风土人情图片。
2、葡萄干。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捧出葡萄干。
(1)分给同学尝一尝。
(2)师:味道好吗?大家知道是哪里出产的葡萄干吗?(新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去了解葡萄干的生产情况。
(3)说说你了解的新疆。
反馈搜集的资料。
(4)出示地图。
认识新疆。
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你最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标明自然段。
3、分组认读生字,说说识字方法。
4、学生反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5、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卡片开火车。
6、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7、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作业: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
认读生字词语,开火车。
二、感悟朗读。
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葡萄沟在()。
葡萄种在()。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有的运到()。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3、学生反馈,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教师适时指导。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
三、分组讨论。
1、大家学了课文,你认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产?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四、有谁能跳一段新疆舞。
五、齐读课文。
作业:请你当小导游向家里人介绍葡萄沟。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13f775caaedd3383c4d3a8.png)
《葡萄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对葡萄沟产生喜爱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生能根据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1、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原因。
教学难点:1、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字词复习二.质疑----齐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夸了葡萄沟,请同学们找一找。
①为什么是个好地方?②哪几个方面好?过渡---现在我们就带着问题从文中找一找答案,学生齐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
①齐读1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盛产水果)②从哪里看出来水果多呢?引读5月有……6月有……理解盛产。
③读出喜爱之情。
总结:通过学习第1自然段,我们了解到葡萄沟好在盛产水果(带到说),那么除此之外课文还讲了葡萄沟的什么好呢?四.学习第2自然段。
请女生来读读第2自然段,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葡萄沟好在哪里?(小组合作讨论)1.葡萄好——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带着说有哪些颜色呢?有红色,有……有……。
文中有一个词语概括了这些颜色,五光十色。
那么还有那些四字词语可以来概括这些颜色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对啊,这些都是形容颜色的词语,为什么这里要用“五光十色”呢?(说明:不仅颜色多,而且在阳光照射下的光泽)(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练习读,全班练习读。
2.葡萄真美啊,葡萄除了美,还有哪里好呢?葡萄多——引导找句子。
哪里看出多的?(一大串一大串)指导读——一大串一大串3.过渡:葡萄很美,也非常多,出示:又美又多。
4.除了葡萄果实美,还有什么美呢?(枝叶)那个词语能感受到枝叶很美呢?(茂密)文中还用了一个比喻句来描述这茂密的枝叶,出示句子。
询问学生把什么比作什么,图片展示。
师:同学可以想象,山坡上,一大片一大片都是了绿色,看上去像是凉棚,又像是一张巨大无比的地毯,在这被称作是“火焰山”的吐鲁番,站在这样的绿荫下,真是惬意啊!师引读,读出感情。
枝叶如此茂密,所以长出了的葡萄也差不了啊。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75a30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5.png)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1教学模式1、名称:尝试发现2、主要流程:主动尝试→多种比较→求异发现→巩固深化3、操作要点:(1)引导学生将观察与表达相结合,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学习,尝试作业,学懂课文。
(2)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比较,将自己说的想的与同学比较,与课文比较。
(3)引导学生求异发现,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懂课文,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质疑,在尝试、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主动尝试中发现新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作业、阅读资料卡等形式,对所学内容巩固延伸,肯定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成功表现,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二段,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初步背诵第二段;3、知道我国新疆吐鲁蕃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难点:能初步背诵第二段。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录像激趣,引入新授1、T:上节课,我们一起去了新疆的吐鲁蕃,知道那里盛产水果,五月里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而到了九十月份呀,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你们想不想去葡萄沟看看葡萄成熟的景象?好,那老师带你们去!2、观看录像。
3、看了葡萄成熟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吗?T:是啊,葡萄沟盛产的葡萄真吸引人啊!作者把它写得可美了。
让我们去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二)读中感受,尝试作业1、教师配乐范读第二节。
学生闭上眼睛,说说听后的感受。
2、你们想读吗?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反复读。
3、尝试作业(课件出示)T: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这道题肯定难不倒你们!课文第二段一共有()句话。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a91a6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a.png)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以旅游的形式,带领学生走进葡萄沟,去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运用多种方法品词品句,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
3、以情促读,以读怡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进入情境1、我会写:看拼音写词语。
2、引读第一段。
3、引入课文,让我们从课文中再次走进葡萄沟吧!二、品读感悟景和情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在葡萄沟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2、反馈交流:⑴ 在葡萄沟你看到什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现句子)① 研读句子: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a、指导朗读。
b、课件欣赏茂密的枝叶。
c、给画面配音。
② 研读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a、体会葡萄多:a、从哪个词中看出葡萄多?b、课件欣赏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
b、体会葡萄美:a、从哪些词中看出葡萄美?b、理解体会“五光十色”,并进行说话训练。
③ 指导朗读:⑵ 在葡萄沟,你听到了什么吗?研读句子:“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准会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① 读一读,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② 表演维吾尔老乡热情地招待客人,让学生体会维吾尔老乡的热情好客。
3、参观阴房,品尝葡萄干:⑴ 默读第三自然段,了解阴房。
⑵ 用自己的话说说葡萄干的晾制过程。
⑶ 品尝葡萄干,感受色鲜味甜。
三、拓展实践升华情感1、课外拓展,感受葡萄干的有名。
2、语言实践:为葡萄沟的葡萄、葡萄干做广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沟》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借助填空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 能按课后3题的要求摘录句子。
3. 通过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及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进而产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第2自然段,通过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好地方(盛产水果、最有名的是葡萄和葡萄干、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特别是第2、3句),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法、点拨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2.搜集葡萄干的制作程序,使用“手机”,分享给全班同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课文,走进“葡萄沟”
1. 再现词语
(1)盛产成熟茂密展开凉棚——读准字音。
(2)颜色——回忆课文介绍了哪些颜色。
五光十色——说出近义词。
2. 初读课文,走进“葡萄沟”。
(1)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边听读边思考:课文从哪些角度介绍了葡萄沟?(位置及特产——葡萄特点和老乡好客——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2)导入新课:这节课就让我们按照作者的介绍去领略一下葡萄沟的独特风光吧!二、自主探究,感知葡萄沟特点
1.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导:文中有一句话是作者对葡萄沟的评价,你能找到吗?(依发言板书——好地方)
2. 引发思考,自主研读。
作者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再去读课文。
出示学习提示:边读课文边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把这些句子画下来,然后读一读,再和同学交流。
3.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和鼓励。
三、共议交流,感受“好地方”。
过渡:大家一定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请同学先来读一读你画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1. 盛产水果(第1自然段)。
(说明:此处学生易忽略,也可在学生对其它段落有所理解之后再来解读。
)
(1)理解“盛产”。
若学生能抓住文中词语说出葡萄沟盛产水果,则追问:“盛产”是什么意思?
预计学生容易理解“盛产”就是水果的数量很多,则教师引读“那里盛产水果。
五月有,七八月有,到九、十月份,。
【意图:通过引读使学生明白盛产水果不仅指水果数量多,还指水果种类多。
】
(2)指导朗读:
师:葡萄沟有这么多水果啊,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重点指导“人们最喜爱的葡萄熟了”:人们最喜欢的是什么水果?怎样读能让我们感受到“最喜欢葡萄”呢?
(3)教师小结:葡萄沟盛产这么多水果呢!所以作者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 盛产葡萄(第2自然段)。
(1)枝叶茂盛。
学生可能抓住“茂密”、“绿色的凉棚”感受葡萄枝繁叶茂。
出示: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①联系课外资料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吐鲁番是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历史上有“火洲”之称。
在当地人们可以在沙窝里蒸熟鸡蛋,在石头上烤熟面饼。
我们一定对《西游记》唐僧师徒过火焰山一集记忆犹新,那里讲的就是吐鲁番。
②设疑:可是在那么炎热的天气,葡萄的枝叶是怎么搭成绿色的凉棚的呢?你能用自己的小手当叶子比划比划吗?
如果学生将手挨在一起,则引导学生说:这真是一片(挨、靠、挤……)着一片。
还有的学生可能会将手重叠在一起,则引导学生说:这真是一片(叠、盖、遮……)着一片。
③课件演示,理解“茂密”、“绿色的凉棚”。
小结:葡萄的叶子这么茂密,它们一片挨着一片,一片叠着一片,遮住了强烈的阳光,炎炎烈日下的人们要是能在这绿色的凉棚下坐一会儿该多舒服啊!
【意图:由于学生此时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让学生通过用手做演示来感受文本表达的意思。
】
(2)葡萄多而美。
预计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五光十色”的葡萄。
出示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①说一说“五光十色”什么意思。
②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五光十色”?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颜色多、美丽)
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③换词理解:将“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好不好?
若学生有困难则指导学生用“光”组词,进而理解到“五光十色”所表现出的色彩、光泽、美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葡萄多而甜,老乡热情好客。
过渡:葡萄成熟了,这么诱人的葡萄真令人馋涎欲滴,要是这个时候来葡萄沟就好了,因为——(学生接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说一说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老乡热情好客,毫不吝啬;葡萄又多又甜,可以吃个痛快。
)
(4)整合第2自然段。
①师:葡萄沟的景色太迷人了,那里的葡萄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再一次去领略这与众不同的风光吧。
(课件展示,教师范读。
)
②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文字,我们真应该背下来。
课件出示填空,学生试背。
3. 葡萄干有名(第3自然段)。
过渡:你还从哪些文字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了呢?
①读一读学生画的描写葡萄干的句子,了解葡萄干的特点。
②设问:这么有名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引导学生读一读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
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预计学生多会想不出阴房到底什么样。
)
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阴房的样子和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教师做简要介绍:阴房的四壁都用土坯叠砌,在墙上布满气孔。
远望像古城堡,近看觉得它像养“蝈蝈”的方形笼子,阴房里有许多木架子和木钩。
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人们把新鲜葡萄一筐筐地运来,挂在木
钩上,整个阴房挂满之后,将门关死,凭着从气孔吹进来的吐鲁番盆地特有的热风烘烤,40天左右,鲜葡萄就变成了葡萄干。
③再读书上的语句,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四、总结
维吾尔老乡发明的这种方法制作出的葡萄干又鲜又好吃,后来一些外国人来葡萄沟考察,并拜师求教,回去后也学着用这种方法晾制葡萄干,结果都失败了,因为他们那里没有吐鲁番这种干热多风,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只有我们中国吐鲁番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好吃的葡萄干。
难怪作者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练习
1. 完善自己的词句库(按要求摘抄句子)。
描写葡萄枝叶的——
描写葡萄的——
描写葡萄干儿颜色、味道的——
2. 抄写课后词语,并用“五光十色”造句。
六、作业
1. 小组合作收集有关家乡的迷人风光、丰富物产的资料,并和同学交流。
2. 使用“手机”功能,把你们找到的资料收集起来,分享给全班同学。
七、板书
葡萄沟
盛产水果、景色优美、老乡热情、葡萄干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