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及注释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文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文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字词解释。

- “远上”就是向远处延伸上去的意思。

那寒山石径斜,“寒山”指的是深秋季节的山,这时候山上有点清冷的感觉啦。

“径”就是小路,“斜”读“xiá”,表示山路弯弯曲曲的。

- “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个“生”字很妙哦。

你想啊,白云好像是从山里面生长出来的一样,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还有人家居住呢。

- “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可不是坐下的意思,在这里是“因为”的意思。

诗人因为喜爱傍晚枫林的景色才停下车来。

-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就是被霜打过的枫叶,诗人说这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呢。

- 赏析。

- 诗人杜牧一开始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很有画面感的场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远处的寒山,山里面白云缭绕的地方还藏着人家,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可是当看到那片枫林的时候,整个画面就像被点燃了一样。

傍晚的枫林,被霜打过的枫叶火红火红的,比春天二月的花还要艳丽。

这就很奇妙啦,一般我们都觉得春天的花最美,可是诗人却发现秋天的枫叶有着不一样的美,这种美是经过风霜之后的绚烂,读着这首诗,就好像跟着诗人一起走进了那片美丽的枫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字词解释。

- “荷尽已无擎雨盖”,“荷尽”就是荷花凋谢了,“擎雨盖”指的是荷叶,荷叶就像一把遮雨的伞,现在荷花没了,荷叶也没有了。

-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虽然残败了,但是它的花枝还挺立在那里,不怕寒霜呢。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人对朋友说啊,一年当中美好的景色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 赏析。

- 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可有意思了。

他先写荷花没了荷叶,菊花也残了,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凄惨呢。

但是他话锋一转,说你看,这时候橙子黄了,橘子绿了,这也是一年中很美的景色啊。

这就像是告诉朋友刘景文,虽然你现在可能遇到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就像荷花和菊花的状态,但是你还有自己的价值和美好的地方,就像橙黄橘绿的时节一样,别有一番风味呢。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部古诗(含译文解析)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部古诗(含译文解析)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部古诗(含译文解析)(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3)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你一定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文注音+译文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文注音+译文

所见q清9^^^^枚牧童骂/黄^牛,歌,声g振•明林樾。

意欲捕鸣g蝉n,忽然闭也立。

(1)所见:写诗人所看见的事物。

(2)牧童:放牧牛羊的小孩。

这里是指放牛的娃娃。

(3)黄牛:牛的一种,毛多呈黄色,也有黑色或红棕色。

能耕地拉车,体型比水牛小。

一般分为蒙古牛、华北牛和华南牛三大类型。

(4)振: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5)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林。

樾,树荫。

(6)意欲:想要。

(7)鸣蝉:鸣叫的知了。

(8)闭口: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的意思。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瞭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s W x行9唐g杜牧y远ns上ng寒ns山n石径n9?斜白]云ns生^处^有^人nJ家t停g车坐爱就林晚n, sh霜ng叶红g于二月花。

⑴山行:在山中行走。

⑵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⑶生:在白云升腾的地方⑷坐:因为。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⑸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于:比。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鳄刘繁文宝9筮轼特尽1已无。

擎9雨盖,菊残猊宥傲处霜ng枝。

一年n野j景若须比,谩是。

橙助簧g橘绿时。

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啊!夜书所见ns^g yts 奶ow翁pg潇0潇0格叶蹩寒,声g, "t gs!t n g秋枫g粉客情%知宥儿黄挑。

北师大三年级上期古诗篇目

北师大三年级上期古诗篇目

高村小学四年级上期朗诵篇目
一、第13页《走月亮》,第4、5、6自然段。

二、第18、19页“开卷有益”(二)、(三)、(四)。

三、第21页《爱我中华》。

四、第22页《草原》,第1、2自然段。

五、第37页《柚子树下》,1、2、3自然段。

六、第44页《飞夺泸定桥》,第5自然段。

七、第47页《桥之思》。

八、第58页《美丽的集邮册》。

九、第92页《月光曲》,第9自然段。

十、第94《林中乐队》页,第4自然段。

十一、第97页《我的吉他》。

高村小学三年级上期古诗汇总
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 赠花卿
(宋)杨万里(唐)杜甫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 竹里馆
4.望天门山
唐王维(唐)李白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 敕勒歌
6. 鸟
北朝民歌(唐)白居易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7. 元日8. 二十四节气歌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 古诗文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 古诗文

专项部分古诗文一、诗找主人。

(连线)《赠花卿》北朝民歌此曲只应天上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杜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杨万里孤帆一片日边来《竹里馆》李白映日荷花别样红《望天门山》王维明月来相照二、真假辨别。

(对的打√,错的打×)1、“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jiàn 。

()2、《赠花卿》和《竹里馆》都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3、《示儿》这首诗是杜甫临终时写的,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4、《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劝慰人们要爱惜鸟的一首诗。

()三、解释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天苍苍..,风吹草低见.牛羊。

..,野茫茫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四、补充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

2、此曲只应天上有,。

3、,子在巢中望母归。

4、,明月来相照。

五、活学活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诵读诗词佳句,能使我们充分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如,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心底唤起我们保护鸟儿的意识;如,当你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时,不禁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赠花卿》中的诗句:,。

六、先想象,再写话。

1、想象《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2、给画配古诗。

七、读古诗,完成作业。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曈曈..日,。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加点的字词。

除:曈曈:3、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再写下来。

4、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

诗句描绘了的景象,从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全民族的美好愿望。

5、古人说“诗中有画”。

你能将《元日》想象成一幅画吗?画下来,相信你参考答案二、1、× 2、× 3、√ 4、√三、1、元:本来;但:只;同:统一。

句意: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2、苍苍:形容青蓝色的天空无边无际的样子;茫茫:面积大,看不到边;见:通“现”,显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及注释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及注释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及注释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①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④毕竟:到底。

⑤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赠花卿朝代:唐代作者: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及注释译文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注释(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2)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3)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4)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5)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6)竹里馆朝代:唐代作者: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及注释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示儿朝代:宋代作者: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注释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译文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译文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译文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包括《所见》、《山行》、《赠刘景文》等,以下是这些古诗的译文:
1. 《所见》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2. 《山行》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3. 《赠刘景文》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这些译文只是大概意思,可能不完全准确,建议查阅古诗书或咨询语文老师,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集锦之古诗分类

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集锦之古诗分类

一、春景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二、夏景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曾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三、秋景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四、冬景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五、爱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陆游《示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六、山水田园诗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①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④毕竟:到底。

⑤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赠花卿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及注释
译文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注释(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2)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3)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4)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5)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6)
竹里馆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及注释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
示儿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注释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