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

合集下载

教案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一、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重要课文内容,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这三首诗都是描绘秋天景色的古诗,但又各具特色。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山中的美丽景色,“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通过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色彩绚烂的山林秋景图,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是宋代苏轼的诗作,“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前两句描写了荷败菊残的景象,后两句则突出了橙黄橘绿的丰收景象,在对秋末冬初景色的描写中,寄寓了对友人的劝勉和支持,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夜书所见》为宋代叶绍翁所作,“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中描绘了秋风瑟瑟、梧叶飘落的秋夜之景,客居他乡的诗人因触景生情而思念家乡,同时又通过儿童挑促织的场景,更增添了一份思乡的愁绪。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基础,他们能够背诵一些简单的古诗,对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有了初步的感知。

然而,对于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情感的体会以及一些字词的深刻含义的把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例如,在学习《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时,学生可能会对“坐”字的理解产生偏差,以为是“坐下”的意思,而不能准确理解为“因为”。

在体会诗歌的意境方面,如《夜书所见》中那种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去感受。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

- 会写“径、霜、赠”等生字,理解“寒山、石径、坐、擎雨盖、促织”等重点字词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意境。

- 借助注释、插图以及教师的讲解,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17 古诗三首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17 古诗三首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 光/秋 月/两 相 和 , 潭 面/无 风/镜 未 磨 。 遥 望/洞 庭/山 水 翠 , 白 银/盘 里/一 青 螺 。
理解古诗
互相映衬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的波光
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意:洞庭湖上的秋月光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
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
层次梳理
望天 门山
山险水涌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山出帆来
孤帆一片——日边来
山水相映 以动写静
雄伟 秀丽
主旨归纳
《望天门山》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 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
状元成才路
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宋] 苏轼
“潭面无风镜未磨”形象、贴切地表 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 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 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 月才能两相协调。
比喻洞庭湖。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洞庭湖中的君山。
状元成才路
诗意: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 状元成才路
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小小的青螺。
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碧水东流至此回。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 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
回旋状元成才路,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状元成才路 诗意:碧绿的江水向东浩荡奔 流到这里回旋。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 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古诗三首以下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 17 课《古诗三首》的翻译及其赏析:《望天门山》- 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翻译: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西边落日的地方悠悠驶来。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通过描绘江水、青山和小船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中的“中断”、“东流”、“相对出”等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天门山的险峻和江水的浩荡。

整首诗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

《饮湖上初晴后雨》- 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翻译: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时的不同景色,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中的“潋滟”、“空蒙”等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西湖的美丽和神秘。

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望洞庭》- 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翻译: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通过描绘湖水、秋月和君山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中的“和”、“镜未磨”、“遥望”等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的宁静和神秘。

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这三首诗都是描绘自然景色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同时,这些诗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68页)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68页)精品课件
楚江
西湖
洞庭湖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 描写祖国山水的古诗。
17 古诗三首
祖国山河 壮丽秀美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重点)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 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 山河的思想感情。(难点)
(1)晴天时的明朗之美; (2)雨中的空蒙之美; (3)西湖在任何情况下都美丽动人。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看谁
说的最好。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 光艳丽,风景看起来非常秀丽;雨天时,在雨幕 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 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 妆浓抹都是那么的十分适宜,美丽多娇。
这句诗中,作者使用了 比喻 修辞手法。
将 洞庭湖的水色比作 白银盘
将 湖中的君山 比作
Hale Waihona Puke 青螺这种比喻更加突出了月光下的洞庭湖, 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景色优美!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看谁
说的最好。
秋天的夜里,洞庭湖的水光与月光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远远 望去,洞庭湖山水在皓月银辉照耀之下,一片翠绿, 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就如同银白色的 盘子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通过读这三首古诗,你发现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 同之处?
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祖国的山水景色,都透露 出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情感。
关于大好河山的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46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46张PPT)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诗意:碧绿的江水向东浩荡奔 流到这里回旋。
状元成才路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 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 中所见的天门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 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 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 从“日边来”上的“一片孤帆”。
我会写
断 楚 至 孤 帆 饮
初 镜 未 磨 遥 银 盘
词语解释
【中断】从中间断开。 【出】高高地耸出。 【孤帆】一只小船。帆: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指船。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扮。
状元成才路
衣巷》《石头城》等。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 光/秋 月/两 相 和 ,
潭 面/无 风/ 镜未磨。
遥 望/洞 庭/ 山水翠,
白 银/盘 里/ 一青螺。
理 解 古 诗
互相映衬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的波光 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意:洞庭湖上的秋月光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
资 料 袋
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
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
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 天门由此得名。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自由读一读古诗, 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共39张PPT)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共39张PPT)
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
古诗主题
《山行》是一首明艳、充满生气描写和赞
美深秋山林风景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
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
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作者简介
苏轼
(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竖向笔画端正,横画均匀。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学写字
学写字
书写技能:“文”点画居中,横画宜短,撇与点交叉处正对上点。“刂”竖
画短,竖钩长,两笔端正,间距适中。
学写字
书写技能:“”点撇间距适中;三横画平行均匀,竖画居中。“皿”呈扁
形,竖向笔画间距均匀,两边竖向中稍斜,底横宜长。
学写字
书写技能:“艹”横画稍长,两竖居中,稍向中斜。“匊”撇短,横折钩下
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
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
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
爱好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
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
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是
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
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
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
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
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
tiǎo 挑战、挑灯
朗读古诗
在山中行走
题目
这首诗写的
是诗人在山
中行走时所
看到的风景。




作者简介
杜牧
(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
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

mó(
镜) 的子jìng zi(
) 。遥yá望o wàng(
) 月亮,
我不禁想起爷爷至。今zhì jīn(
) ,清我楚依然 qīng
chu(
) 地当记初得爷爷dāng chū( 饮 ) 的教导:
“yǐn(
) 水思源,你要有感.恩之心,好好学习,方
能报效祖国。”
1. 根据拼音写字词。
点拨: 本题考查字形。书写时要注意:“遥”不要写成上
晴天西湖——浓妆
雨天西湖——淡妆
读了诗歌,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山和 怎样的湖面?
我仿佛看到雨天的西湖,雾蒙蒙的, 感觉比较迷离,西湖有种看不清的感觉, 就好像化了淡妆的人拍的艺术照一样。
我看到晴天的西湖,荷叶飘香, 湖面上水波粼粼,小船来来往往,热 闹极了。
古诗赏析
这首诗分别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时 不同的景色,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 写了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色,用西施之美 来称赞西湖,凸显了西湖独特的美丽。
1. 第一句中的“___开___”字仿佛让人看到滔滔江水呼 啸而来;第二句中的“回______”字既表现了山的险 峻,又展现了江流的雄姿。
点拨: 天门中断楚江开: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
二。“开”字仿佛让人看到滔滔江水呼啸而来。碧水东流至此 回: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其中 “回”是“回旋,回转”的意思,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湍急。
望洞庭
小组合作,一起学习《望洞庭》
我会自学古诗 1.我能朗读。
(1)“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磨”读( )。 (2)读好停顿,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我能理解。
能够使用借助注释、图文对照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诗 句的意思。 3.我能想象。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7 古诗三首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7 古诗三首 课件(共29张PPT)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之水从中间拦腰 劈开为东西两山,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你会有 什么样的想法?
春日的一天,被贬杭州的苏轼与朋友们 游赏西湖,起初阳光明媚,后来下起了 雨。苏轼被西湖的美景陶醉,写下《饮 湖上初晴后雨》一诗。
这首诗分别描写了西湖 什么时候的景色?有什 么特点?
水光潋滟晴方好
波光闪动的样子。
山色空蒙雨亦奇
迷茫的样子
为什么?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
《望天门山》描绘了长 江与天门山的雄奇秀丽 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由这两幅图片,你会想到哪两 句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 坡,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生性豁达开朗。
水面上波光闪闪,晴天西湖的景色 多么美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山色迷蒙,雨中西湖的景致也很奇 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
真想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合适,美丽多娇。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 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不同景 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 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篇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望天门山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课件出示)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出:耸出来。

孤帆:单独一只船。

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7 古诗三首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7 古诗三首
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碧水东流至此回。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 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
盘旋状元成才路,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状元成才路 诗意:碧绿的江水向东浩荡奔 流到这里盘旋。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两岸的青山互相对峙,一只小船 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单独读一读古诗, 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理解古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 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 涛的冲击,才撞开了“状元成天才路 门〞, 使它中断而成状元为成才路 东西两山。
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
“潭面无风镜未磨〞形象、贴切地表 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顺的景 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 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 月才能两相协调。
比喻洞庭湖。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洞庭湖中的君山。
状元成才路
诗意: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 状元成才路
例:磨〔 mò 〕豆腐的叔叔手上磨〔 mó 〕 出了许多老茧。
我会写
断楚至孤帆饮 初镜未磨遥银盘
词语解释
【中断】从中连续开。 【出】高高地耸出。 【孤帆】一只小船。帆: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指船。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扮。 【浓抹】浓艳华美的打扮。抹:涂脂抹粉。 【相宜】适宜、适宜。 【相和】和谐。诗中指水___与月光互相辉映。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 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 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 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 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 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 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 由近及远地展开。
23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题为“望天门山”, 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 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 “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 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 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两岸青山相 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 帆,颇富情趣。
17 古诗三首新课导入 我ຫໍສະໝຸດ 各地风光美不胜收,所以产生了很多歌
颂各地风景的古诗,你能背出几首吗?
学习目标
1. 会认“亦、宜”等7个生字,会写“断、楚” 等1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 诗。默写《望天门山》。
3.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 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结构梳理
天门中断 开 碧水东流 回
青山 孤帆
相对出 日边来
山水相映 动静结合
雄伟秀丽
25





后 雨
宋 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整体感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碧水东流至此回
注释: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 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生字课件)17.古诗三首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生字课件)17.古诗三首

组词:饮食 饮用 饮水思源
笔顺:
造句:要注意饮食卫生,当心病从口入。
chū
音序:C
结构:左右
偏旁:衤 笔画数:7
组词:初中 当初 起初
笔顺:
造句:我J 偏旁:钅 组词:镜子 笔顺:
结构:左右 笔画数:16 镜片 水平如镜
造句: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wèi
音序:W 结构:独体
yín
音序:Y
结构:左右
偏旁:钅 笔画数:11
组词:白银 银河 银色
笔顺:
造句:白银是中国古代的流通货币。
pán 音序:P
结构:上下
偏旁:舟 笔画数:11
组词:玉盘 银盘 沙盘
笔顺:
造句:圆圆的月亮像玉盘。
偏旁:一 笔画数:5
组词:未来 未知 未必
笔顺:
造句:希望未来我可以在太空中漫步。

音序:M 结构:半包围
偏旁:麻 笔画数:16
组词:磨刀 打磨 折磨
笔顺:
造句:那位老师傅磨刀的动作很麻利。
yáo
音序:Y
结构:半包围
偏旁:辶 笔画数:13
组词:遥远 遥望 遥控
笔顺:
造句:外婆的家在遥远的乡村。
会写字
duàn
音序:D 偏旁:斤
结构:左右 笔画数:11
组词:断开 中断 一刀两断
笔顺:
造句:挂在墙上的彩带从中间断开了。
chǔ
音序:C
结构:上下
偏旁:疋 笔画数:13
组词:清楚 苦楚 楚楚动人
笔顺:
造句:这幅画中的细节描绘得非常清楚。
zhì
音序:Z
结构:上下
偏旁:至 笔画数:6
组词:至少 至于 至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勉对联:总是万般寻 路无,不堕野地随人居。
刘 禹 锡 :(772842)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字梦得,洛 阳人,有“诗豪”之 称。
主要作品:《陋 室铭》《竹枝词》、 《杨柳枝词》、《乌 衣巷》等。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
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 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 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 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 天门由此得名。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
(2)把山比喻成人的句子。
(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 ) 。
3.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写 了西湖怎样的景象?
晴天、雨天各自不同的美景 。
1.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三首诗的意思。
2.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歌颂 祖国的大好河山,你积累了多少,写几句。
诗句赏析 近景——柔美
月光和湖水交融
湖光秋月两相和, 在一起非常和谐
潭面无风镜未磨。 水平如镜
湖面无风,迷迷蒙蒙的湖 面宛如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句赏析 近景——柔美
诗句赏析 远景——壮美
远看
遥望洞庭山水翠,
比喻
洞庭湖
白银盘里一青螺。 君山
月光下,君山更加更加青翠 ,洞庭水更加清澈,山水浑然一 体。
西湖美景
春晓苏堤
雷峰夕照
断桥残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曲院风荷
洞庭湖:湖外有湖,湖中 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 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 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 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 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会写字
duàn chǔ zhì ɡū
断楚至孤
dú yǐn chū jìnɡ
初步感知2
2.通过读这三首古诗,你发现这三首古诗有什么 相同之处?
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祖国的山水景色,都透露出 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情感。
解译诗题 望天门山 远远地看
这首诗是唐代 诗人李白于开元十 三年(725年)赴 江东途中行至天门 山时所创作的一首 七绝。
诵读指导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帆饮初镜
会写字
wèi

yáo yín
未磨遥银
pán

易错提示
楚:下面部分是“疋”。 孤:左半部分是“子”,不要写成“ 犭”。
点击“笔顺视频”,跟我 一起进行笔顺学习吧!
笔顺视频
会认字

亦 组词: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

抹 组词:涂抹 抹黑 门庭若市

宜 组词:相宜 便宜 事不宜迟
会认字
, 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句赏析 人山相望
断开
楚江将天门山分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江水因撞击到山而折回去
碧水东流至此回。
写出了江水浩浩 荡荡、来势汹涌 的气势。
诗句赏析 人山相融
两岸青山相对出, 迎接李白
孤帆一片日边来。 奔向李白
拟人
一“出”一“来 ”写出了李白内 心的激动和惊喜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
1.写出蓝色词语的意思。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 镜未磨:没有打磨的镜子 。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按提示从这三首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使人联想到山势奇险的句子。
小讨论
诵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六个动词“断、开 、流、回、出、来”使 得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 欲出的动态,描绘出了 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
两对色彩鲜明的景 物“青山”和“碧水” ,“白帆”和“红日” 勾勒出了一幅精美的图 画,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
山险水急 天门中断 碧水东流
楚江开 山水相映 至此回
诗句赏析 晴天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水光潋滟晴方好
波光粼粼 波光闪闪 浮光跃金 ……
诗人用了一个什 么字来抒发对晴 天西湖美景的赞 美?
诗句赏析
雨天
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
山色空蒙雨亦奇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朦朦胧胧 隐隐约约 若隐若现 ……
面对雨景,诗人 用了一个什么字 来抒发心中赞叹 ?
诗句赏析 晴雨西湖
17 古诗三首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本课所 选的三首古诗,描绘了长江波涛汹涌的壮观、西湖婀 娜多姿的美妙、月光下洞庭山湖的空灵之美。让我们 在品读古诗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李白:(701一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 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 ,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
词语解释
潋滟:水光波动的样子。 方:正。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亦:也。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词语解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优美。 潭面:指湖面。
多音字
mó(磨刀) 磨
mò(磨盘)
知道儿子今天回家,大爷早早就开 始准备了,自己去院里捉鸡,让老 伴去磨(mò)盘上磨(mó)刀, 。
古诗朗读
边听边想: 古诗主要写了什 么?
小喇叭朗读 开始了,点一点 音箱,一起听。
初步感知1
1.三首古诗主要写了什么?
《望天门山》描绘了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 象及作者的内心体验。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 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望洞庭》作者从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 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 肖,跃然纸上。
诗句赏析 远景——壮美
小讨论
诗人为什么把潭面比喻成未打磨的铜镜?
一是因为月光下看 不真切;二是湖面 宽阔,波光粼粼, 迷迷蒙蒙。
只有“镜未磨”才 能形象贴切地表现千里 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 柔的景象。
望洞庭
湖、月两相和
洞庭秋色
宁静柔和
潭面如镜
水面如白银盘
洞庭山水
宽广壮美
君山如青螺
古诗中的大好河山
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欲把西湖比西子,
都非常合适
淡妆浓抹总相宜。
写出了作者对西 湖晴雨美景的赞 叹之情。
小讨论
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 有什么相似之处?
两者都很美 。
西湖和西施都具有天然美 的资质,西施无论浓妆艳抹还 是淡扫娥眉,总是风姿卓越, 西湖不管雨天还是晴天,都美 妙无比,这一比喻,写出了西 湖的神韵。
学完课文 ,一起来听写
吧。
点我,点我 !
谢谢您的观看和支持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水光山色
即景抒情
雨亦奇
比西子
浓妆谈抹
比喻贴切
总相宜
西湖美景
解译诗题
望洞庭 洞庭湖
这首诗是刘禹 锡唐穆宗长庆四年 ( 824 年 ) 秋 赴 和 州任职刺史经洞庭 湖时所作。
诗文诵读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主要作品:《蜀道难》《 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 等。
后人评价: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苏 轼 : ( 1037-1101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 诗、词、赋、散文,成就极 高,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 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
主要作品:《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 辰中秋》《前赤壁赋》等。
tínɡ
庭 组词:洞庭 庭院 门庭若市
wèi
未 组词:未来 未必 前所未有
会认字

磨 组词:磨面 磨练 磨合
pán
盘 组词:盘子 算盘 托盘
词语解释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 所以叫楚江。
中断:江水从中间割断两山。 开:劈开。 至此: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出:出现。 日边:天边。

望天门山
河 壮
日出帆来 青山 相对出 以动写静

孤帆 日边来
解译诗题
饮酒
饮湖上初晴后雨
1703年,苏轼任杭州 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 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 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 不同的景致,他都很欣 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诵读指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