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
维修管理对策
摘要:医疗器械维修对医院日常经营、服务起到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有些大
型医疗器械的维修时都存在问题,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是保障患者就诊、治疗安全
的基础,同时,器械维修质量也是对医护人员、对医院发展的负责任的表现。


院要加强医院设备管理,对设备建立维修档案,完善管理制度,引进先进技术,
加大医疗器械管理的投入等多种管理措施的应用,通过上述维修管理方案的简单
分析,能提高器械的维修日常管理能力,对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
解决,从而使医疗设备使用稳定性得到保证,使医院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问题;维修管理
引言
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作为医院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医院正常的
诊疗活动,而且关系到医院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医院必须重视医疗器械维修维护
管理工作,加大维修投入,提高维修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
信息平台,提高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水平。

1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特点
1.1医疗器械数量多,维修维护管理难度大
医疗器械是一门知识密集、学科交叉、资金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开放
以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

根据卫生部门相关数据
显示,截止2021年6月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达到27361家,同比增长20%,市场规模超过8500亿元,其中生产I类产品的企业数量超过15000家,生产II
类产品的企业13000家,生产III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超过2000家。

我国医疗
器械行业逐渐成为产品品种齐全、市场需求旺盛、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朝阳产业。

医疗器械设备包括超声波诊断设备、X射线诊断设备、肠胃镜、病理切片诊断、
核医学设备等诊疗设备;手术床、手术刀、照明设备、显微镜、手术器械等手术
设备;消毒灭菌设备、制冷设备、中心吸引及供养系统、空调设备、医用录像摄
影设备等辅助设备以及各类医学耗材,种类繁多,由于这些医疗器械设备的功能
不同,对维修维护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维修保养人员必须掌握各种医疗器械
的特点,才能做好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工作。

1.2维修维护管理技术要求高
近年来,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疗机构纷纷采购了大量国内外先进的设备
仪器。

这些医疗设备技术先进,很多医院的维修维护管理人员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不了解。

相关图纸资料和技术资料比较少,设备的价值比较高,导
致很多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无从下手。

其次,手术室、急救室的设备发生故障,无
法停机检修,往往需要现场抢修,这对维修技术人员要求比较高,必须发现问题,及时排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
2.1医疗器械分类标准亟待统一
通常医院内的医疗器械种类相对繁多,医院内各个科室对于不同厂家出厂的
医疗器械在具体名称及功能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有部门医疗器械由于
采购时间差而由此呈现出命名前后迥异的情况,甚至此类医疗器械的详细规格参数、剂量标准及监督管理的要求等诸多信息均具有显著的差异。

当前,我国并未
由此搭建完善且统一化的医疗器械标准,因此多数医院都难以达成对医疗器械各
项标准的规范统一管理,最终直接给医疗器械的维修及维护数据收集与管理工作
造成一定阻碍,进而导致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难以符合预期的效果。

2.3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医院对医疗器械都制定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实际上面对这些制度却并未按章
实施,使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未按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使管理流程、考核机制等方面都出现不同的问题,例如:维修人员不能认真工作,人员工作能
力差别大,都会影响维修质量,使医疗机械调整精度出现不合格的问题,使医疗
器械标准化使用受到影响。

有些医疗设备维修后发生严重故障,问题严重时甚至
会发生诊断错误、治疗不当,从而影响医院整体形象和美誉度。

3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对策
3.1完善管理制度
医院要健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加强规章制度的管理,才能使医疗器械维修
和养护工作顺利开展,设备维修工作可以按规章制度执行。

医院要转变传统器械
管理理念,使医疗器械的管理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维修人员定期检查所有器
械设备,消除使用安全隐患,防止调节误差使设备使用时出现问题。

由于医疗器
械中涉及到传感、超声和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日常工作人加强维修队伍专业化
管理,日常对维修人员提供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以此提高维修养护设备的水平,通过专业知识和现代技术的储备和知识更新,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现
代化管理系统,建立信息系统平台完成医疗器械管理,从购买设备开始,到后期
每一次维护工作都要做好记录,对医疗设备实现全方位管理。

3.2引进先进技术
使用信息技术管理医疗设备,可以使维修人员及时的、准确的掌握设备的情况,对同种产品常见故障、可维护性有着全面了解,为维修工作提供经验数据,
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

计量检定是仪器计量校准检测,使用专业的计量器具进行
校验,提供专业检测服务。

将计量检定用于医疗设备测量,不定时检定设备性能,确定设备是否需要维修,预防性管理为患者就医打造安全的环境。

医院大多医疗
器械是厂家直接维修,周期长,如果维修不及时就会使临床治疗被耽误,影响到
医院的救治质量,甚至影响到医院的美誉度。

所以,大型器械的购入要提前与厂
家协商,医院要派人到厂家学习器械维修,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解决。

设备故障
时要有替换零件,购备用关键零件,以备不时之需,这就为后续发现故障和问题时,可以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3.3加大医疗器械管理的投入
医疗设备的维修属于技术工作,对器械维修的管理医院要加大经济和人力资
源的投入。

这项投入并不能直接见到经济效益,对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优
越性却是长期可见的。

不能将设备故障简单的归于厂家解决,日常使用器械和故
障维修时,不能及时发现或故障不及时排除,都会对医院日常诊断治疗工作产生
很大的影响。

管理者要转变管理理念,加大医疗设备的管理投入,才能使设备维
修效率、维修质量得到保障。

为维护医院医疗器械所有设备维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要针对医院设备科各种管理软件,对所有器械设备实施系统操作各项检查、
测试、调节,完成电气安全、设备清洁和除尘、部件润滑和易损件更换等预防性
处理。

预防性维护实施后,系统自动录入保养和维护相关信息,自动生成维护报告。

设备科定期观察报告,确定医疗器械实际运行状态,及时检出故障和问题,
及时进行调整、改进。

对所有问题故障的报修、维护等工作细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工作环节各处工作注意事项结合系统确定器械运行、维护等情况,针对实际
情况确定维修方案。

结语
医疗器械是医生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诊断或者治疗病人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相关的物品,通过医疗器械设备完成疾
病预防、诊断、治疗、缓解的作用。

医疗器械是衡量一个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保障,而且可以为临床课程研究提供平台,对推动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器械设备的性能、精度和安全性直接影
响到病人诊疗效果,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于春晓,蒋贤涛.医疗器械维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资
讯,2021,19(29):191-193.
[2]蓝燕国.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现代化管理进展研究[J].实用医技杂
志,2021,28(08):1051-1052.
[3]王晓鑫.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管理手段现代化探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14):15-17.
[4]刘仁军.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慧健康,2021,7(16):155-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