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市区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市区现代农
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6.12.09
•【字号】明政办〔2016〕152号
•【施行日期】2016.12.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市区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明政办〔2016〕152号
梅列区、三元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加快推进市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9日加快推进市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市区经济重点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明政〔2016〕25号)和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明政办〔2016〕111号),通过实施一批农业重点项目,推动市区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奋力建设更富活力、更具实力、更有竞争力的新三明,坚持服务城市、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优化生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突出发展品牌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通过实施“123”(一园二带三基地)市区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打造集集约、高效、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成为城市农产品重要供给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农业多功能开发样板区,进一步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休闲环境。

二、重点任务
(一)“一园”:打造一个生态高效现代综合的农业博览园
立足市区资源优势及特点,围绕市场需求,以科技为先导,突出智能温室、连栋大棚、农事体验、农业“双创”为核心,通过着力培育三元区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区、提升现有一批农业观光园,运用现代造园方法,开发建设一个集种植业、加工业、服务业及精品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于一体的体现都市农业特色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二)“二带”:打造瑞云碧溪线、坂星线两条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带
1.瑞云碧溪线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带。

依托瑞云山、金丝湾、碧溪等自然资源、旅游资源,通过实施生态工贸区安全生态水系示范区建设等水利项目,瑞云景区提升改造、源丰葡萄文化主题公园、陈大镇十里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等农业项目,以及
生态景观道路、休闲步道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以绿色生态、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带。

2.坂星线现代农业特色休闲景观带。

整合坂星线美丽乡村、农业产业基地、水乡渔村等农业资源,万寿岩古人类遗址、忠山十八寨古民居、格氏栲自然森林保护区等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以及生态水系、水利风景区、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形成农业庄园、农耕文化体验、农村节庆民俗展示、自然生态观光、体育健身、特色旅游产品等六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特色休闲景观带。

(三)“三基地”:打造“菜蓝子”供应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富硒农产品开发基地
1.“菜蓝子”供应基地。

以三元区米洋蔬菜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为示范,带动沙阳、忠山、楼源、洋溪等蔬菜基地发展设施农业,力争到2018年,市区设施农业面积达2000亩,智能温控大棚示范基地达100亩。

以福建大佑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在坂星线建立3000亩蔬菜加工原料种植基地,配套蔬菜冷链物流和低温配送中心,发展精深加工。

以斧头山食品等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在油炸槟榔芋、南瓜饼等畅销产品的基础上,发展槟榔芋、南瓜产销基地,走规模化、基地化发展之路。

2.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以名佑食品、麦尔食品、江南农庄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开发以培根肉为重点的西式肉制品、冷鲜肉制品加工业,提升“名佑”、“洪梅”、“麦尔一牧”、“欧派维纯”等肉制品品牌知名度,建成年加工销售能力达10万吨的西式肉制品加工产业集中区。

以莘口传统熏鸭、豆腐皮、笋制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为主,整合盘活竹洲工业园区现有资源,吸引企业入驻,创办农副食品知名品牌,发展规模化生产。

3.富硒农产品开发基地。

充分利用市区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开发富硒系列农产品,重点抓好有品牌、有特色、有基础的水稻、大豆、蔬菜、茶叶、薯类及林产
品等,扶持福建日月盈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明裕丰富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三明华兴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三元梦想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创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富硒农产品品牌”,打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

三、发展支撑
(一)龙头支撑。

以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项目,推行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集中,着力培育一批实力强、成长性好、竞争优势明显、示范带动能力突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动市区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

力争到2018年,市区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新培育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家。

(二)品牌支撑。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制定奖补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传统、优势、特色农产品积极创建品牌,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产业化。

组织、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在提高农产品品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品牌注册、品牌培育、品牌经营拓展和保护等手段来提高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力争到2018年,市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达36个、绿色食品农产品品牌达8个。

(三)科技支撑。

充分发挥市农科院的科研力量和技术优势,支持梅列、三元两区与市农科院,在科研合作、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创新工程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深化和落实市政府与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都市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和农业大数据的技术集成应用。

创新农业“五新”推广机制,加强对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积极支持向省级以上申报农业重大科技项目,使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的主体。

(四)平台支撑。

推进农产品流通业态创新,依托“互联网+农产品”、“互
联网+林产业”等模式,建立农产品销售流通平台,鼓励发展风投农业、众筹农业等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逐步由传统销售向现代营销转变,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促进农产品流通销售和农民增收。

重点打造林品汇O2O商城、浙商所(福建)林业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三明市“掌上供销社”平台、三农商城等一批网络销售平台,提高我市农业发展市场化水平。

(五)基础支撑。

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统筹整合农业资源、水利资源、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交通资源,遵行统一规划,大力实施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安全生态水系、土地整理、美丽乡村、农村路网、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为都市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和项目支撑。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

实行市、区、乡镇三级联动工作制度。

市区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工作组要加强工作考核和督促检查,实行每月一通报、每月召开一次协调推进会的工作机制,重点研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项目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主动介入、有效服务,狠抓工作落实。

梅列区、三元区政府要承担主体责任,明确每个重点项目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做到按月倒排推进计划,确保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

乡镇要在市区两级的统一领导和统一规划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点抓1—2个现代农业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取得实效。

(二)强化要素保障。

坚持优质项目特殊对待、常规项目常规对待的原则,整合集中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金向市区项目倾斜,打破“撒胡椒面”的传统分配方式,对积极性高、建设快、带动性强的项目给予重点倾斜、集中支持。

在对市区符合上级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项目给予优先申报的同时,根据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适时出台一批有助于重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农业项目策划招商的政策举措。

支持梅列区、三元区统筹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三)强化统筹规划。

针对市区农业体量小、国土空间有限的实际,牢固树立市区“一盘棋”观念,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完善统筹规划机制,对市区内的产业布局、项目开发实行统筹规划,破除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各自为战的传统,加强区域间、产业间协同合作,实现大区域、大产业布局。

处理好竞争合作关系,梅列区、三元区要在项目的策划、建设上竞争,比开工、比竣工、比投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要在项目招商上讲大局、讲合作,做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四)强化项目运作。

按照“五个一批”项目建设工作要求,坚持壮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进一步加大市区现代农业项目专业化包装策划的力度,建立滚动接续的项目库,并进行动态调整充实。

重点围绕市区特色、优势的农业资源,策划引进一批上规模、有档次的大项目好项目,引导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延伸。

瞄准招商引资重点区域,主动与央企、民企、外企、省企、厦企对接,力争一批招商项目转化升格。

市农业局要做好有关政策汇编和编制市区农业招商方案,牵头成立市区重点农业项目投资招商团队,统一运作,统一招商,力争市区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

附件:1.2016年市区现代农业重点项目表
2.2017年市区现代农业重点项目表
3.市区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储备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