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第四章第2讲平抛运动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餐作业 平抛运动
►►见学生用书P329
A 组·基础巩固题
1.从高度为h 处以水平速度v 0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要使该物体的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较大,则h 与v 0的取值应为下列四组中的哪一组( )
A .h =30 m ,v 0=10 m/s
B .h =30 m ,v 0=30 m/s
C .h =50 m ,v 0=30 m/s
D .h =50 m ,v 0=10 m/s
解析 根据平抛运动竖直方向v 2y =2gh ,tan θ=v y v 0=2gh v 0
,由此可知当h 最大,v 0最小时的夹角最大,D 项正确。
答案 D
2.(2017·江苏)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
A .t B.22t C.t 2 D.t 4
解析 两球同时抛出,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相等时间内下降的高度相同,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根据x =v A t +v B t 知,当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t 2
,
所以C 项正确,A 、B 、D 项错误。
答案 C
3.“套圈圈”是老少皆宜的游戏,如图,大人和小孩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处分别以水平速度v 1、v 2抛出铁圈,都能套中地面上同一目标。
设铁圈在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 1、t 2,则( )
A .v 1=v 2
B .v 1>v 2
C .t 1=t 2
D .t 1>t 2
解析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h =12
gt 2知,运动的时间由下落的高度决定,故t 1>t 2,所以C 项错误,D 项正确;由题图知,两圈水平位移相同,再根据x =v t ,可得v 1<v 2,故A 、B 项错误。
答案 D
4.(多选)如图所示,三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处的O 处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 1、v 2、v 3抛出,落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 、B 、C ,O ′是O 在水平面上的射影点,且O ′A ∶O ′B ∶O ′C =1∶3∶5。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 1∶v 2∶v 3=1∶3∶5
B .三个小球下落的时间相同
C .三个小球落地的速度相同
D .三个小球落地的位移相同
解析 三个小球的高度相等,则根据h =12
gt 2知,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水平位移之比为1∶3∶5,则根据x =v 0t 得,初速度之比为1∶3∶5,故A 、B 项正确;小球落地时的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相等,落地时的速度v =v 20+2gh ,初速度不等,则落地的速度不等,故C 项错误;小球落地时的位移s =x 2+h 2,水平位移不等,竖直位移相等,则小球通过的位移不等,故D 项错误。
答案 AB
5.以v 0的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相等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瞬时速度的大小是5v 0
B .运动时间是2v 0g
C .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D .运动的位移是22v 20g
解析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竖直方向:h =12
gt 2,水平方向:x =v 0t ,当其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相等时,即x =h ,解得t =2v 0g ,所以B
项正确;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v y =gt =g ·2v 0g =2v 0,与水平
方向上的速度v 0不相等,C 项错误;此时合速度的大小为5v 0,A 项正确;由于此时的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相等,所以x =h =v 0t
=2v 20g ,所以此时运动的合位移的大小为22v 20g ,所以D 项正确。
答案 C
6.(多选)假设某滑雪者从山上M 点以水平速度v 0飞出,经t 0时间落
在山坡上N 点时速度方向刚好沿斜坡向下,接着从N 点沿斜坡下滑,又经t 0时间到达坡底P 处。
已知斜坡NP 与水平面夹角为60°,不计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则( )
A .滑雪者到达N 点的速度大小为2v 0
B .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v 0t 0
C .滑雪者沿斜坡NP 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3v 02t 0
D .M 、P 之间的高度差为1538v 0t 0
解析 滑雪者到达N 点时的竖直分速度为v y =gt 0=v 0tan60°,得g =3v 0t 0,到达N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v 0cos60°
=2v 0,A 项正确;M 、N 两点之间的水平位移为x =v 0t 0,竖直高度差为y =12gt 20=32
v 0t 0,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s =x 2+y 2=72v 0t 0
,B 项错误;由mg sin60°=ma ,解得滑雪者沿斜坡NP 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 =g sin60°=3v 02t 0
,C 项错误;N 、P 之间的距离为s ′=v t 0+12at 20=114v 0t 0
,N 、P 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为s ′sin60°=1138v 0t 0
,M 、P 之间的高度差为h =y +s ′sin60°=1538v 0t 0
,D 项正确。
答案 AD
7.军事演习中,M 点的正上方离地H 高处的蓝军飞机以水平速度v 1投掷一颗炸弹攻击地面目标,反应灵敏的红军的地面高炮系统同时在M 点右方地面上N 点以速度v 2斜向左上方发射拦截炮弹,两弹恰在M 、N 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爆炸,不计空气阻力,则发射后至相遇过程( )
A .两弹飞行的轨迹重合
B .初速度大小关系为v 1=v 2
C .拦截弹相对攻击弹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两弹相遇点一定在距离地面3H 4
高度处 解析 两弹在M 、N 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只能说明末位置相同,不能说明运动轨迹重合,故A 项错误;由于两弹恰在M 、N 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说明它们的水平位移大小相等,又由于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相同,即v 2cos θ=v 1,所以v 2>v 1,故B 项错误;两弹都只受到重力,都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相同,所以拦截弹相对攻击弹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项正确;根据题意只能求出两弹运动时间相同,但不知道拦截炮弹竖直方向初速度的具体值,所以不能判断两弹相遇点距离地面的高度,所以D 项错误,故选C 项。
答案 C
8.如图所示,相同的乒乓球1、2恰好在等高处水平越过球网,不计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乒乓球自最高点到落台的过程中,正确的
是()
A.过网时球1的速度小于球2的速度
B.球1的飞行时间大于球2的飞行时间
C.球1的速度变化率小于球2的速度变化率
D.落台时,球1的重力功率等于球2的重力功率
解析球1和球2平抛运动的高度相同,则运动的时间相同,由于球1的水平位移较大,可知过网时球1的速度大于球2的速度,故A项错误,B项错误;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都为g,可知球1和球2的速度变化率相等,故C项错误;落台时,由于时间相等,则竖直分速度相等,根据P=mg v y知,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故D项正确。
答案D
B组·能力提升题
9.如图所示,小球从楼梯上以2 m/s的速度水平抛出,所有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均为0.25 m,取g=10 m/s2,小球抛出后首先落到的台阶是()
A.第一级台阶B.第二级台阶
C .第三级台阶
D .第四级台阶
解析 设小球落到过台阶棱角的斜线上的时间为t ,水平:x =v 0t ;
竖直:y =12
gt 2, 则y x =12gt 2v 0t
=1,代入数据解得t =0.4 s ;相应的水平距离x =2×0.4 m =0.8 m ;台阶数n =0.80.25
=3.2,知小球抛出后首先落到的台阶为第四级台阶,故D 项正确。
答案 D
10.如图所示,小朋友在玩一种运动中投掷的游戏,目的是在运动中将手中的球投进离地面高3 m 的吊环,他在车上和车一起以2 m /s 的速度向吊环运动,小朋友抛球时手离地面1.2 m ,当他在离吊环的水平距离为2 m 时将球相对于自己竖直上抛,球刚好进入吊环,他将球竖直向上抛出的速度是(g 取10 m/s 2)(
)
A .1.8 m /s
B .3.2 m/s
C .6.8 m /s
D .3.6 m/s
解析 小球的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上抛运
动,则运动时间为t =x 水平
v 水平
,由上升高度h =v 竖t -12gt 2得,v 竖=6.8 m/s ,C 项正确。
答案 C
11. (2018·江苏海安中学月考)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加油向未来》中有一个橄榄球空中击剑游戏:宝剑从空中B点自由落下,同时橄榄球从A点以速度v0沿AB方向抛出,恰好在空中C点击中剑尖,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橄榄球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于宝剑下落的加速度
B.橄榄球若以小于v0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一定能在C点下方击中剑尖
C.橄榄球若以大于v0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一定能在C点上方击中剑尖
D.橄榄球无论以多大速度沿原方向抛出,都能击中剑尖
解析橄榄球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等于宝剑下落的加速度,均等于重力加速度,故A项错误;橄榄球若以小于v0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
则水平方向的速度减小,运动到相遇点的时间t=x
v x增大,橄榄球在相同时间下降的高度增大,可能剑尖落地后橄榄球才到C点所在的竖直线,所以橄榄球可能在C点下方击中剑尖,故B项错误;橄榄球若以大于v0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则水平方向的速度增大,运动
到相遇点的时间t=x
v x减小,橄榄球相同时间下降的高度减小,一定能在C点上方击中剑尖,故C项正确;若抛出的速度太小,可能橄榄球不会与剑尖相遇,故D项错误。
答案C
12. (多选)如图所示,空间存在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从绝缘斜面上的M 点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带电小球,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 点。
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初速度大小为v 0、斜面倾角为θ,电场强度大小未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判断小球一定带正电荷
B .可以求出小球落到N 点时速度的方向
C .可以分别求出小球到达N 点过程中重力和静电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D .可以断定,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
解析 小球做类平抛运动,电场力既可向上也可向下,故小球带正电、
负电都可以,故A 项错误;利用平抛知识有y x =v y 2t v 0t =v y 2v 0
=tan θ,速度偏向角设为α,则tan α=v y v 0
=2tan θ,可求出小球落到N 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故B 项正确;求出小球到达N 点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小球到达N 点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功;然后结合速度偏转角与位移偏转角的关系,求出竖直方向的位移,即可分别求出小球到达N 点过程中重力和静电力对小球所做的功,故C 项正确;小球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小球在垂直于斜面方向的速度为零,即小球速度平行于斜面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故D 项正确。
答案 BCD
13.有一种洒水车,如图甲所示,共有四个喷水口,左右对称各两个,上面的两个负责远处地面喷洒,下面的两个负责近处地面喷洒,四个喷水口同时工作恰好能够使有效宽度内均匀洒水,四个喷水口喷水速度和水柱直径完全一致,如示意图乙所示,上面喷水口距地面高度为0.8 m ,水柱近似水平喷出,水流喷出速度为15 m /s ,左右喷口水平间距为2 m ,喷水时每个喷口流量均为0.005 m 3/s ,汽车喷水时正常运行速度为10 m/s 。
(1)若水柱做平抛运动,求汽车静止时喷水覆盖路面的最大宽度。
(2)某次路过十字路口汽车先匀减速运动,当减速到零时绿灯刚好亮起,汽车紧接着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均为2 m/s 2,求汽车由于过路口比正常行驶时多洒多少立方米的水。
解析 (1)水做平抛运动
x =v 0t 1,
h =12gt 21
, d =2x +2 m =14 m 。
(2)洒水车减速时间为t 2,减速位移为x 1,由运动学规律得t 2=v a ,
x 1=v 2
2a
, 由于减速和加速多用的时间
Δt =2t 2-2x 1v ,
多洒水体积V =4ΔtQ =0.1 m 3。
答案 (1)14 m (2)0.1 m 3
【素养立意】
考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1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xOy 坐标系中,Oy 竖直向上,Ox 水平。
设平面内存在沿x 轴正方向的恒定风力。
一小球从坐标原点沿Oy 方向竖直向上抛出,初速度为v 0=4 m /s ,不计空气阻力,到达最高点的位置如图中M 点所示。
(坐标格为正方形,g 取10 m/s 2)求:
(1)小球在M 点的速度v 1。
(2)在图中定性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并标出小球落回x 轴时的位置N 。
(3)小球到达N 点的速度v 2的大小。
解析 (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s 0。
小球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
v 0=gt 1,2s 0=v 02
t 1, 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s 0=v 12
t 1, 解得v 1=6 m/s 。
(2)由竖直方向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小球再经过t 1到x 轴,水平方向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回到x轴时落到x=12处,位置N的坐标为(12,0),运动轨迹及N如图。
(3)到N点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
v0=4 m/s,
水平分速度
v x=a水平t N=2v1=12 m/s,
故v2=v20+v2x=410 m/s。
答案(1)6 m/s(2)见解析图(3)41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