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言文中的数字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中的数字
文言文中,各种数字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存在着一些差异,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概数表示法
文言文中常用“三”、“九”等表约数,在数字前加“约”“可”,数字后加“许”、“奇”、“余”等表示约数。

如:
1、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硕鼠》)
2、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4、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数词后置表示法
古汉语中,数词常后置。

5、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6、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入。

(《核舟记》)
三、两位数表示法
古汉语的两位数往往不直接相连,在两者间加一个“有”(又),表示前者为十位数,后者为个位数。

7、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8、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陈情表》)
9、溺死者千有余人。

(《察今》)
四、分数表示法
表示分数的两个数字,前为分母,后为分子。

中间省“分”与“之”。

10、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禅山记》)
11、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
五、两数相乘表示法。

有时两个数字相连,不是表示个位十位的关系,而是表示两者相乘。

1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项脊轩志》)
13、一个女子,年约二八。

(《灌园叟晚逢仙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