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及其夹竹桃科寄主植物强心苷含量相关性研究
北桑寄生化学成分系统预实验

提取物中无生物碱和香豆 素。
33 石 油 醚 提 取 物 成 分 :石 油 醚 提 取 物 成 分 分 析结 果 见 表 .
2 乙醇提取物成分分析 : 1 药粉 。 9 %乙醇 6 l . 2 取 0g 加 5 0m ,
3 挥发油 、 . 油脂检识反应滤纸油斑加热法检测结果为加热前
有 油 斑 , 热 后 无 油 斑 , 明石 油 醚 提取 物含 挥 发 油 、 含 油 加 表 不 脂。
肽 、 基 酸 、 及 苷 、 质 及 酚 性 物 质 、 苷 、 机 酸 的 检识 。 氨 糖 鞣 皂 有
表明乙醇提取物 中肯定含有酚类或鞣质 、 黄酮类 、 蒽醌类 、 强
心苷 、 甾体 。生物碱检识反应硅钨酸试验 、 碘化铋钾试验 、 鞣 酸试验 , 香豆素检识 反应开环 闭环试验均呈 阳性 . 明乙醇 表
・
76 2 ・
生 塑量堕 堕 旦垫 监
鲞箜 塑
e eee &Cn s ue 02 o1, . md s li , n 21V12 o R i ic J , . N 6
・
药 物 研 究 ・
=桑寄生化学成分系统预实验 I 匕
许 宁宁 白云娥 薛强强 张 守元 杨 官娥 北桑寄生 为桑寄生科 (oa taee L r hc a)桑寄生属 (oa— n Lr n tu ) hs植物 。前期研究发现 , 北桑寄生粗提物对体外肿瘤 细胞 具有细胞毒活性 和血管抑制活性。但对该植物 的化学成分研 究仅 分出 4 黄酮类化合物 , 个 l 本研 究对该植物 中化学成 分 _ 进行 了系统预实验 , 为其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 和有效成 分的 分离奠定基础 。
验 , 类 的 检 识 反 应 1 e 1试 验 , 苷 检识 反 应 泡 沫 反 应 、 酚 %F C 皂
不同药性寄主对桑寄生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2017,Vol.20No.3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 ine桑寄生为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广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1],为常用中药,有广寄性[2],历代本草记载其“性平,无毒”[3]。
文献[4-5]记载寄生在非桑树上的桑寄生药性不同,现代研究也证实寄主会对寄生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6]。
本课题组对寄生于寒凉(垂柳)、温热(肉桂)、平性(桑)不同药性药材上的桑寄生以及相应寄主药材进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为明确不同药性寄主植物对桑寄生质量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现报道如下。
1实验材料1.1仪器与试剂日本岛津UV-178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KQ-5200B超声波清洗仪(江苏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芦丁对照品(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为100080-201409);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药材桑寄生及其寄主均采自广西,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教研室李永华研究员鉴定为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广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带叶茎枝,樟科樟属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杨柳科柳属垂柳Salix babylonica L.的嫩枝,桑科桑属桑Morus alba L.的嫩枝。
桑寄生及其寄主采集信息见表1。
2方法与结果2.1总黄酮提取工艺的选择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桑寄生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取采集于南宁垂柳寄主上的桑寄生样品,以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料液比(D)为考察因素,按L9(43)正交试验方案分别超声提取总黄酮。
因素水平见表2。
正交试验方案安排与结果见表3。
表1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的采集信息寄主植物采集地点采集时间肉桂岑溪2016.3防城港2016.2梧州2016.2垂柳南宁2016.6钦州2016.5玉林2016.8桑岑溪2016.4钦州2016.8梧州2016.3不同药性寄主对桑寄生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黄蜚颖,刘人源,陆海琳,李永华(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性的寄主对桑寄生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中国桑寄生科Loranthaceae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进展

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综述摘要:本文对我国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从本草学、分类学以及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地理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与临床应用和目前的使用状况等进行综述,为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科学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学桑寄生科(Loranthaceae)隶属檀香目(Santa-lales),全球约有65属,1300余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分布在温带。
我国有11属,60余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据统计,包括民间应用在内,桑寄生科有39种植物在我国被作为药材或草药使用111,其中2005年版《药典》【z1收载的该科药材有桑寄生与槲寄生。
本文在对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本草学考证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在对桑寄生科植物分类、生物学特征、地理分布、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与临床应用等研究综述如下,为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一、桑寄生科药用植物本草学考证桑寄生科药用植物使用从《神农本草经》到《本收稿日期:2009一04一15修回日期:2009—10—18草纲目》均有详实的文字记载。
《神农本草经》【31将桑寄生列为上品,称“桑上寄生”,“桑上寄生,味苦,平,主腰痛,小儿背强,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名医别录》…桑上寄生,味苦,无毒。
生弘农桑树上。
3月3日采茎、叶,阴干。
”《本草经集注》即1‘桑上者,名桑上寄生尔。
诗人云:施(音译)于松上。
方家亦有用杨上、枫上者,则各其树名之,形类犹是一般,但根津所因处为异,法生树枝间,寄根在枝节之内。
叶圆青赤,厚泽易折。
傍自生枝节。
冬夏生,四月花白,五月实赤,大如小豆。
今处处皆有,以出彭城为胜。
”《新修本草》…1‘寄生槲、榉、柳、水杨、枫等树上。
惟采虢州有桑上者,子汁甚粘,核大如小豆,叶无阴阳,如细柳而厚。
”《证类本草》【7】‘1‘诸树多有寄生,茎叶并相似,云是乌鸟食一物,子、粪落树上感气而生。
叶如橘而厚软,茎如槐而肥脆。
秦岭凤县地区桑寄生科植物资源调查

秦岭凤县地区桑寄生科植物资源调查崔贝;林若竹;赵文霞;兰宗科【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9)003【摘要】桑寄生科植物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为了摸清秦岭凤县地区桑寄生类植物的种类,对该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凤县地区分布的桑寄生科植物主要为北桑寄生(Loranthus tanakae)和桑寄生(Taxillus sutchuenensis)2种,北桑寄生的种群数量大于桑寄生.2种桑寄生科植物在该地区的主要寄主均为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此外,对这2种寄生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展开初步研究,并讨论了生活习性及生物学特征的差异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总页数】4页(P83-86)【作者】崔贝;林若竹;赵文霞;兰宗科【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凤县林业局,陕西凤县7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7.2【相关文献】1.秦岭太白山忍冬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J], 贺游利2.陕西秦岭北坡伞形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研究 [J], 石康乐;谢晴宇;孟庆刚3.柿树寄主的桑寄生科7种不同属种桑寄生药用植物中槲皮苷含量分析 [J], 苏本伟;张协君;李永华;朱开昕;裴河欢;覃文慧4.江苏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科——桑寄生科 [J], 叶康5.上海外来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科——桑寄生科 [J], 毕玉科;魏羚峰;叶康;蒋昌华;奉树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花夹竹桃叶中总强心苷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发明专利]
![黄花夹竹桃叶中总强心苷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cd070432b9f3f90f76c61beb.png)
专利名称:黄花夹竹桃叶中总强心苷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姜苗苗,温时媛,王萌,王晓明
申请号:CN201610220315.6
申请日:20160411
公开号:CN105878316A
公开日:
201608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花夹竹桃叶中总强心苷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将黄花夹竹桃叶子高温杀酶干燥粉碎后95%乙醇溶液温浸得提取液,将提取液中加NaCO调pH至中性,于40‑50℃减压回收乙醇至含醇量为10%‑20%,于5‑15℃静置析胶,过夜,取上清液减压浓缩,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水层冷冻干燥至恒重即得,产物提取效率高;所得总强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应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植物中总强心苷的含量,专属性和可操作性强,无需复杂前处理和预分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申请人:天津中医药大学
地址: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蕊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寄主桑寄生总黄酮的含量

广西 中医药大学 5 3 0 0 0 1 南宁市明秀东路1 7 9 号 摘 要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 同寄主桑寄生总黄酮的含量。 方法 : 样 品采用7 0 %乙醇加热回流 提取 , 以芦丁为对照品, 以亚硝酸钠一 硝酸铝一 氢氧化钠为显色剂 , 在最大吸收波长5 0 0 n m 处进行含量测定。结 果: 枇杷寄生与桃寄生的线性范围均为0 . 0 0 7 5 — 0 . 0 4 5 0m g / m l ( r = 0 . 9 9 9 6 ) ; 枇杷寄生与桃寄生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 3 O . 4 6 m s / g 、 3 7 . 9 8 m g / g ; 加样 回收率分别为9 9 . 2 2 %、 9 6 . 7 8 %。结论 : 两种寄主桑寄生的总黄酮含量存在 明显差异 , 该法简便快速 , 稳定可靠, 可用于枇杷寄生与桃寄生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枇杷寄生; 桃寄生; 总黄酮; 含量测定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8 4 .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3 — 0 7 1 9 ( 2 0 1 3 ) 0 5 — 0 0 7 9 — 0 2
 ̄ 1 7 0 %乙醇3 0 m l , 精密称重 ; 加热 回 流2 h , 放冷 , 用7 0 %乙醇 补 足 重 量, 滤过 , 滤液 ̄ n 7 o %乙醇 定 容 至 2 5 0 m l , 分别 制 得 枇杷 寄生 和桃 寄 生 的样 品溶 液 , 备用。 2 . 3 波 长 的选 择 取枇 杷 寄 生 和 桃 寄生样品溶液各 5 . 0 m l 于2 5 H d 容 量 瓶 中 ,分 别 加入 5 %亚 硝 酸 钠 溶液1 ml , 摇匀 , 静 置6 mi n ; 再 加 入 1 0 %硝酸铝溶 液 1 m l , 摇匀 , 静 置 6 m i n ; 再加 ^ 氢氧化钠溶液l O ml , 用7 0 %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 静 置1 5 m i n 。有红棕色絮状沉淀 , 离 心后 取上 清 液 , 以试 剂 为空 白参 比 液 在4 0 0 ~ 8 0 0 n m波长 范 围扫 描 , 于 5 0 0 n 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 故测定 时选用此波长。 色谱图见图1 , 图2 。
桑寄生及其夹竹桃科寄主植物强心苷含量相关性研究

桑寄生及其夹竹桃科寄主植物强心苷含量相关性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李永华,卢栋,朱开昕,裴河欢,赵明惠,阮金兰【摘要】目的考察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强心苷含量的关系。
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寄生在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与其寄主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强心苷含量。
结果夹竹桃寄主的桑寄生枝的强心苷含量为0.33mg/g,叶的强心苷含量为0.98mg/g,分别是寄主枝、叶强心苷含量的4.3%和15.6%;黄花夹竹桃寄主的桑寄生枝的强心苷含量为0.27mg/g,叶的强心苷含量为0.84mg/g,分别是寄主枝、叶强心苷含量的11.5%和84.0%。
结论寄生植物会以不同量的形式累积其寄主植物的特征性成分。
【关键词】桑寄生;寄主;强心苷桑寄生是中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等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症[1]。
桑寄生属半寄生性植物,具有广寄性特点,其寄主植物广泛,涉及多科多属多种,在野生状态下十分复杂[2]。
由于寄主植物的不同,造成寄生药材的成分与功能差异,在国外已见研究报道[3,4]。
在国内,伍朝筼等[5]对寄生在马桑树上的马桑寄生成分分析发现马桑寄生含有马桑树特征性马桑内酯,周芳等[6]对以夹竹桃为寄主的桑寄生与红花寄生强心作用实验研究发现红花寄生对离体蛙心具有夹竹桃样的强心作用而桑寄生则无强心作用。
《中国药典》对桑寄生药材质量规范要求为不得检出强心苷。
本文通过对以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强心苷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一方面考察桑寄生及其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寄主植物强心苷含量的关系,另一方面为桑寄生药材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1.1 仪器与试剂岛津UV- 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KQ-400KDE型高功率数控超声波清洗仪(江苏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地高辛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批号为100080- 200306);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桑寄生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桑寄生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桑寄生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管俊崔瑛△(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4 级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 450000)桑寄生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桑寄生总黄酮,并含有挥发油类、凝集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成分。
因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保护神经等多种显著的药理作用,已成为桑寄生研究的热点。
本文归纳和总结了桑寄生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使用注意等 4 个方面内容,并探讨了桑寄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桑寄生;中药药理学;综述【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 -2619(2017)03 -0460 -04△ 通讯作者: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作者简介:管俊(1990—),男,硕士研究生在读,学士。
研究方向:临床中药学。
201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1〕。
桑寄生主产于福建、广西、广东等地,又名广寄生、桃树寄生等。
其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等症。
本品作为药物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桑寄生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药理与临床实践已证实桑寄生具有抗肿瘤、抗炎等多种功效,现将有关与桑寄生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及使用注意等研究作一概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研究1.1 黄酮类桑寄生总黄酮含量因来源、寄主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2〕。
桑寄生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槲皮素、扁蓄苷。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PLC)测得桑寄生原药材中槲皮素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且含量少,其主要以槲皮苷或与其他的物质结合等形式存在。
测定结果表明,桑寄生中不同部位槲皮苷、槲皮素含量差异较大,桑寄生叶中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含量均比茎枝含量高,有个别寄主的桑寄生茎枝中甚至检测不出槲皮苷和槲皮素,故为能更全面地反映桑寄生的质量,有学者建议以槲皮苷作为定量检测指标〔3-4〕。
名贵道地药材桑寄生的产业化开发前景

名贵道地药材桑寄生的产业化开发前景裴河欢;黄健军;朱开昕;苏本伟;赵明惠;张美凤【摘要】Taxillus chinensis (DC. ) Danser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of genuine medicinal materials in Guangxi. Qinzhou of Guangxi with its unique natural conditions,the traditional farming experience and modern standard created the Taxilli Herba as the fine varieties of genuine medicinal material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lanting and harvesting processing,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edicinal value of the Taxilli Herba.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axilli Herba GA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 and local government as the leading industry platform construction,the prospects of the genuine Taxilli Herba is generally optimistic and broad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桑寄生 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著名的道地药材,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传统种植经验与现代规范的种植技术和炮制工艺造就了桑寄生为道地药材的优良品种。
不同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不同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王誉霖;张文龙;龙小琴;娄涛涛;周超;徐宏;周汉华【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寄主植物对桑寄生(Taxillus sutchuenensis Danser)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影响。
方法:采集生长在同一地点、同一种群的10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样品,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样品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 -MS)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分析测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比较其差异性。
结果:各个样品之间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有明显差异;各个样品之间挥发性成分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结论: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有明显影响。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rowth in the same place at the same in different host plants on the Taxillus sutchuenensis affect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volatile constituents.Method collecting growing in the same place,the same ranking.10 different host plant group on its host plant samples,extracting volatile components of the sample water vapor distillation method,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GC -MS)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combined with compound com-puter retrieval technique on the separation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the relative percentage,calculated for each application component chromatographic peak area normalization method,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Results composed of various samples have the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of the.among thos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ontent of volatileconstituents.Conclu-sion there are obviously influence the compositionand content of volatile components of the host plant.【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10页(P17-25,32)【关键词】桑寄生;寄主;种群;GC -MS;挥发性成分【作者】王誉霖;张文龙;龙小琴;娄涛涛;周超;徐宏;周汉华【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桑寄生为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植物桑寄生Taxillus sutchuenensis (Lecomte) 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胎动、崩漏经多、妊娠漏血、头晕目眩及高血压等症[1-2]。
桑寄生茶的应用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

桑寄生茶的应用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刘双双;刘青;何春年;彭勇;肖培根【摘要】桑寄生茶为我国传统保健茶饮, 但缺乏系统的整理总结, 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本文对我国别样茶中桑寄生茶的植物来源、应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整理综述.桑寄生茶在我国两广地区具有悠久的饮用历史, 能补肝肾, 强筋骨, 降压抗癌.现代研究表明, 桑寄生茶含有黄酮类、萜类衍生物、挥发性成分、凝集素等成分, 具有降血压, 降血脂, 降血糖, 抗氧化, 抗肿瘤, 抗炎镇痛, 利尿, 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现代研究不够深入, 以及寄主植物多样, 没有规范, 可能会对桑寄生茶的质量稳定和安全应用造成影响.%Taxillus chinensis Herb Tea is a traditional healthy tea in China, but its extensive applications and further developments are limited due to lack of systematic review.This paper summarizes its plant origin, application history,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safety.Taxillus chinensis Herb Tea has a long history of drinking in southern China, it can nourish liver and kidney, strengthen tendons and bones, lower blood pressure and fight cancer.Modern researches show that Taxillus chinensis Herb Tea contains chemical constituents such as flavonoids, hemiterpenoid derivatives, volatile constituents, lectin,etc.Moreover, its mai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e hypotensive, hypolipidemic, hypoglycemic, blood glucose lowering, antioxidant and antitumor,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diuretic, neuroprotective, etc.However, the modern research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Taxillus chinensis Herb Tea are not thorough,and its host plants are diverse and irregular, which affect the quality stability and safe application of Taxillus chinensis Herb Tea.【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19(021)002【总页数】7页(P147-153)【关键词】别样茶;桑寄生茶;应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者】刘双双;刘青;何春年;彭勇;肖培根【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R285;Q949.9别样茶(non-Camellia teas)是指不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来源的植物,在某个地区和某个民族范围内已有作茶饮应用的悠久历史,而且沿用至今,并仍有商品在市场流通的那些物品[1]。
寄主对桑寄生药材质量的影响

寄主对桑寄生药材质量的影响张慧;黄蜚颖;苏本伟;朱开昕;陆海琳;银胜高;郭敏;李永华【摘要】Taxillus chinensis,belonging to hemiparasitic herbal medicine and featuring its wild host range,is used for relief from rheumatic conditions,reinforcement of liver and kidney,strengthening of tendon and bone,and prevention of abortion.It showed that host trees presente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quality of Taxillus chinensis in the modern researches.In this study,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published articles over Taxillus chinensis from various host trees were reviewed to summarized its herbalogy,chemical constituents,toxicity,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In regard to the influences on the quality of medicinal materials,idea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axillus chinensis were provided by analyzing the quality of Taxillus chinensis impacted by hosts.%桑寄生是一种具有广泛寄主的半寄生性植物药材,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寄主对桑寄生药材质量影响显著.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对历代本草桑寄生的使用,以及不同寄主对桑寄生药材化学成分、毒性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总结,从寄主对桑寄生药材质量影响层面,对如何做好桑寄生药材的质量控制提出相关工作思路,为开展桑寄生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6(018)007【总页数】6页(P1182-1187)【关键词】桑寄生;寄主;药材质量;影响;质量控制【作者】张慧;黄蜚颖;苏本伟;朱开昕;陆海琳;银胜高;郭敏;李永华【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530200;钦州市中医药研究所钦州 535000;钦州市中医药研究所钦州 535000;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5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桑寄生药材是中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
两种桑科药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两种桑科药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两种桑科药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波罗蜜属(Artocarpus)和柘属(Cudrania)是桑科植物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属。
波罗蜜属的许多植物在印度尼西亚、泰国、台湾和斯里兰卡被作为传统民间用药,治疗肝硬化、高血压、背痛、风湿病、疟疾、发烧、痢疾和肺结核,并被用来抗炎、解毒和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柘属的植物大多为药用植物,被用来治疗肝炎、风湿病、跌打损伤、黄疸、疥疮、痛经、体内外出血和慢性胃炎等疾病。
柘树[Cudraniatricuspidata (Carr.) Bur.]的根皮提取物在临床上还被制成柘木糖浆治疗消化道肿瘤。
国外对波罗蜜属和柘属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波罗蜜属植物富含独特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而柘属植物富含异戊烯基口山酮类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显著多样,如细胞毒活性,抗血小板活性,对花生四烯酸 5-脂肪氧化酶、环氧酶、酪氨酸酶、组织蛋白酶 K 和5α-还原酶的抑制活性,以及抗炎、抗疟、抗菌、抗脂质过氧化和保肝等活性。
我们对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野树波罗(Artocarpus chamaBuch.-Ham)和柘藤[Cudrania fruticosa (Roxb) Wight ex Kurz]的粗提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野树波罗根皮和茎皮的乙醇提取物对A549(肺癌)和MCF-7(乳腺癌)有抑制作用,对其不同极性部位的药理活性跟踪,确定了活性部位;柘藤根皮丙酮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对2 种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和BGC-823 表现出细胞毒活性。
然而,迄今未见国内外有关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报道。
本文对野树波罗根皮、茎皮和柘藤根皮的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抗 HIV 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以期阐明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发现有研究前景的活性化合物。
1. 从野树波罗根皮中分离鉴定了13 个单体化合物:5 个新的异戊烯基黄酮,命名为野树波罗甲素?戊素 artochaminsA?E (I-1?I-5);以及 8 个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的已知异戊烯基黄酮,分别为artocarpin(I-6),cycloartocarpinA(I-7),cudraflavoneA(I-8),artoninA(I-9),artonin U(I-10),cycloartobiloxanthone(I-11),artonin E(I-12)和3′, 4′, 5, 7-四羟基-8-(3-甲基-2-丁烯基)黄酮(I-13)。
中药中强心苷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汇总

一、理 论 基 础
二、任
务
一、结构分类与构效关系 二、理化性质 三、检识、提取分离方法
一、 结构分类与构效关系
一、定义 强心苷(cardiac glycosides)是存 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 合物,由强心苷元和糖缩合而产生的一 类苷。
乙型强心苷无此类反应。
1.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
取样品1-2mg,溶于2-3滴吡啶中,加一滴 3%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和一滴2mol/L NaOH溶 液,样品液呈深红色并渐渐褪去。 2.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试剂): 取样品约1mg,以少量的50%乙醇溶解后加 入0.1ml1%间二硝基苯乙醇溶液,摇匀后再加 入0.2ml20%NaOH溶液,呈紫红色。
(2)酶水解法
含强心苷的植物中,有水解葡萄糖的酶, 无水解α -去氧糖的酶。
蜗牛酶(一种混合酶,蜗牛肠管消化 液经处理而得)几乎能水解所有的苷键,能 将强心苷分子的糖逐步水解,直至获得苷元, 常用来研究强心苷的结构。
例如:
紫花洋地黄苷A 紫花苷酶 洋地黄毒苷+D-葡萄糖 紫花洋地黄苷B 紫花苷酶 羟基洋地黄毒苷+D-葡萄糖
甲型强心苷元
C17位上连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 β -γ -内 酯----强心甾烯型。以强心甾(cardenolide)为 母核命名。 O 23
22 20
O
R
O 21
14
O
3
5
OH HO HO H H
OH
毛地黄毒苷元
甲型
3¦Â ¦-二羟基-5 Â-强心甾-20(22)- 烯 ,14
①苷元母核上的C3,C14位上都有羟基: C3位-OH多为β -型---洋地黄毒苷元, C14位-OH都是β -型(C/D环顺式)。 ②C10 , C13 , C 17 位有侧链, C10 , C13 多为 β -CH3 。 C 17位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
农村常见的“桑寄生”是什么植物?有什么药用价值?

农村常见的“桑寄生”是什么植物?有什么药用价值?读书的时候,老师说,桑树一身都是宝,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还有依附寄生在桑树上生长的桑寄生,全是杠杠的好药材。
而且,它们不光可以药用,桑叶还可养蚕、制作食物和桑叶茶,桑椹更是上好的水果,药用、食用和经济价值都很高。
不过,现在想起来,老师是有点高夸桑树了。
前四个还说得过去,不过桑寄生,虽然姓桑,但它与桑的寄生关联并不是必然。
因为,桑寄生不仅可以寄生在桑树上,还可以寄生在桃树、苦楝树、李树、杨桃、油茶、木棉、马尾松等多种植物上。
所以,它还有别名,叫做广寄生、苦楝寄生、桃树寄生、松寄生等。
农村常见的“桑寄生”是什么植物?桑寄生是一类自身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半寄生性灌木。
寄生这个词,感觉挺贬义的,因为包含了自己不劳动,全靠剥削别人的意思。
寄生植物,也逃不出这个框。
它们自己不含叶绿素或只含很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自制养分,需要从所寄生的绿色植物中取得其所需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养分和水分。
它们是植物界的寄生虫,甚至可蚕食寄主,导致寄主植物逐渐枯竭死亡。
不过桑寄生这个植物,还没那么恶劣。
它属于半寄生性植物,有叶子,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为自己提供一部分养料。
但它的根退化了,只能通过导管与寄主植物相连,从寄主植物体内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在传统中医药学中,桑寄生具有什么样的功效和作用?桑寄生的功效和作用,我国药典是这样描述的: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的功效;可用于缓解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桑寄生这味药材的特点,贵在药性平和的同时,功专补虚损、强筋骨,适用人群比较广,老人妇女皆可用,常与杜仲等配伍用于缓解老人体虚、妇女经多带下而腰膝疼痛、筋骨无力,药用价值独到。
强筋骨之余,它又能祛除风湿,故而也常与独活、牛膝等配伍用于减缓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此外,它养血安胎的功效,常被用于缓解妇人冲任不固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强心苷类抗癌作用研究进展

强心苷类抗癌作用研究进展陈大朋;唐泽耀;熊永建;林原【摘要】Cardiac glycosides include exogenous cardiac glyco-sides and endogenous cardiac glycosid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ti-cancer mechanism of cardiac glycosides, including the inhibition of Na , K + -ATPase activity, of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nuclear factor and of the activity of topoisomerase, blockade of estrogen receptors, induction of ap-optosis and cytotoxicity. The effects of cardiac glycosides onbreast cancer, prostate cancer, and other cancers and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genous cardiac glycosides and cancer are also discussed.%强心苷类物质可分为外源性强心苷类和内源性强心苷类.该文主要阐述了强心苷类的抗癌作用机制与其抑制Na+,K+-ATP酶、缺氧诱导因子-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核转录因子及拓扑异构酶的活性,阻断雌激素受体,诱导细胞凋亡以及细胞毒作用相关;简要阐述了强心苷类对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作用效果以及内源性强心苷类与癌症的可能关系.【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1(027)011【总页数】3页(P1497-1499)【关键词】Ca2+;Na+-K+-ATP酶;强心苷;抗癌作用;内源性强心苷;细胞凋亡;细胞毒性【作者】陈大朋;唐泽耀;熊永建;林原【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R972.1;R979.1强心苷类(cardiac glycosides)可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类,外源性强心苷类是一类天然产物或其提取物的总称,如洋地黄(digitalis)、夹竹桃苷(oleander glycosides)以及蟾蜍提取物蟾蜍灵(bufalin)等[1]。
桂西北不同寄主桑寄生科植物总黄酮含量的季节差异

Seasonal Differences of Total Flavonoid Content Extracted from Loranthaceae Branches and Leaves of Different Host in the Northwest of Guangxi 作者: 覃勇荣 李宏森 刘旭辉 林盛华 陈凤娟 罗志勇
作者机构: 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宜州546300
出版物刊名: 河池学院学报
页码: 1-7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5期
主题词: 不同寄主 桑寄生 总黄酮含量 季节差异
摘要:为了合理利用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利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三氯化铝比色法对桂西北岩溶地区广寄生、离瓣桑寄生和鞘花等3种常见的桑寄生科植物枝叶总黄酮含量的月际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种寄生被测样品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22~21.92mg/g、22.63~58.90 mg/g和7.60~22.15 mg/g,无论寄主相同与否,不同种类的桑寄生科植物总黄酮含量
均有明显差异,广寄生和鞘花的总黄酮含量相对较低且差异不大,离瓣桑寄生的总黄酮含量则明显高于前两者;不同种类寄生植物总黄酮含量的季节变化比较复杂,有双峰型、三峰型或多峰型等情况,其最大峰值出现的月份也不一致.离瓣桑寄生的生物量大,总黄酮含量较高,具有较大利用价值.。
基于寄主差异的桑寄生中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含量分析

基于寄主差异的桑寄生中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含量分析苏本伟;王辉;李永华;裴河欢;朱开昕;卢栋【期刊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7(44)7【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ntent difference of avicularin,quercitrin and quercetin in Herba Taxilli from different host plants.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avicularin,quercitrin and quercetin in Herba Taxilli were determined by RP-HPLC and the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ultrasonic extraction with methanol. The analytical column was UltImate XB-C18(250 mm×4.6 mm,5μm), the mobile phase was acetonitrile-methanol-0.1%phosphate with gradient elution,at a flow rate of 1.0 ml/min.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set at 25℃,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54 nm for avicularin and quercitrin,and 365 nm for quercetin.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 of the above three ingrediets were 0.0992-1.9840(r=0.9999),0.2254-4.4580(r=0.9999)and 0.1258-2.5160μg(r=0.9997)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s(n=5)were 98.39%,97.08%and98.159%,respectively. Their contents from different host plants were0.0000-0.0398,0.3977-0.7639 and 0.0068-0.0231 mg/g in branches and 0.0167-0.1704,1.8626-11.0041,and 0.0185-0.1841 mg/g in leaves.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accurate,simple and reproducible,an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Herba Taxilli.%目的研究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中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双波长切换法测定来源于不同寄主植物桑寄生样品中广寄生苷、槲皮苷和槲皮素含量,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方法制备.色谱条件:Ultimate X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甲醇(B)-0.1%磷酸溶液(C),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双波长切换检测.结果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92~1.9840(r=0.9999)、0.2254~4.4580(r=0.9999)和0.1258~2.5160μg(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98.39%、97.08%和98.15%.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药材茎枝中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含量分别为0.0000~0.0398、0.3977~0.7639和0.0068~0.0231 mg/g,叶中为0.0167~0.1704、1.8626~11.0041和0.0185~0.1841 mg/g.结论该法准确度高、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桑寄生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总页数】5页(P738-742)【作者】苏本伟;王辉;李永华;裴河欢;朱开昕;卢栋【作者单位】535099 钦州,钦州市中医药研究所;535099 钦州,钦州市中医医院;535099 钦州,钦州市中医医院;530001 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535099 钦州,钦州市中医药研究所;535099 钦州,钦州市中医医院;535099 钦州,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7;R284【相关文献】1.RP-HPLC法测定桑寄生中槲皮苷和槲皮素含量的提取方法比较 [J], 苏本伟;张协君;朱开昕;赵明惠;裴河欢;李静;李永华2.桑寄生中槲皮素、槲皮苷的鉴定与含量测定 [J], 吕琳;朱宇明;徐东铭3.柿树寄主的桑寄生科7种不同属种桑寄生药用植物中槲皮苷含量分析 [J], 苏本伟;张协君;李永华;朱开昕;裴河欢;覃文慧4.桑寄生中槲皮素、槲皮苷的鉴定与含量测定 [J], 吕琳; 朱宇明; 徐东铭5.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分析 [J], 张协君;朱开昕;赵明惠;裴河欢;李永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 ); 地高辛对 照 品 (中 国药 品 生物 制品 检 定所, 供 含 量测 定 用, 批号为 100080- 200306 ); 所 用试 剂均 为 分析 纯, 水 为超 纯 水。 1. 2 材料 实验材料于 2007- 11分别采自广 西南宁、钦州等地,
表 1 稳定性实验结果
时间 t /m in
2. 3 精密度实验 精密量取样品溶液 1. 0m ,l 依法 显色 20m in后, 在波长 494nm, 重复测定 6次 (表 2)。吸光度的 RSD 为 0. 2% , 表 明仪器精密度很好。
2. 4 重复性实验 精密量取 6份地高 辛标准溶 液各 1. 0m ,l 依法 显色后, 测定 吸光度 (表 3)。吸光度的 RSD 为 1. 5% 。结 果表明
野生状态下十分 复杂 [2] 。由 于寄 主植 物的 不同, 造 成寄 生药 材 2. 1 标 准 曲 线 的 制 备 采 用 比 色 法 进 行 测 定 [7] 。 精 密 称 取
的成分与功能差异, 在 国外 已见 研究 报道 [ 3, 4]。 在国 内, 伍朝 筼 105e 干燥至恒重 的地高辛 对照品 10 m g, 置 25 m l容 量瓶中, 用
0. 98 6. 29源自11. 50. 84 1. 00
84. 0
3 讨论 强心苷是一类能增强心肌 收缩能 力具有 强心生 物活性 的甾
体类物质, 广泛存在于玄参 科、百合科、萝藦科、十字花科、夹竹桃
科等植物中, 桑寄生原 植物不含强心苷。研究结果发现寄生在夹 竹桃、黄花夹 竹桃上的桑寄生含 有强心 苷成分, 推断 是由寄 主影 响的缘故, 桑 寄生除了从寄主植 物夹竹 桃、黄 花夹竹 桃吸取 水分 与无机盐的同时, 也积 累其寄主植物特有的强心苷成分。但周芳 等的离体蛙心强心作用实验 表明以 夹竹桃为 寄主的 桑寄生 无强 心作用, 是否 是桑寄生所累积的强心苷在功能作用上存在差异有 待于进一步研究。
的疗效密切相关, 经检验辛 芷气雾剂此两项指标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 1 ] 谷志平, 宋晓宇, 孙 仁, 等. 辛芷通窍颗粒治疗鼻 窦炎 300 例临床 观察 [ J] . 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 6 ): 785.
[ 2 ] 孙 仁, 谷志平, 宋晓宇, 等. 辛芷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 J] . 时珍国 医国药, 2007, 18 ( 7) : 1621.
表 5 寄主夹竹桃与黄花夹竹桃及其寄生广寄生枝、叶强心苷含量
枝
叶
寄主植物 广寄生 寄主 相对含量
广寄生 寄主 相对含量
/m g# g - 1 /m g# g- 1( 寄生 /寄生 )
夹竹桃寄生 0. 33 7. 73
4. 3
黄花夹竹桃 0. 27 2. 34
15. 6
/mg# g- 1 /m g# g- 1 (寄生 /寄生 )
[ 3 ] 赵良义, 谢晓燕, 邵艳新, 等. 辛兰芷喷雾剂质量标准研究 [ J] . 中国 药房, 2007, 18 ( 18) : 1391.
[ 4 ] 谢 静, 冉海琳, 邹 亮. 高 效液相色谱法测 定鼻窦炎口服 液中木 兰脂素含量 [ J] . 中国药业, 2006, 15( 9 ) : 33.
等 [ 5] 对寄生在马桑树上的马桑寄生成 分分析 发现马 桑寄生 含有 60% 乙醇溶解后定容至刻度制成标准 溶液。精密 量取标准 液 0,
马桑树特征性马桑 内酯, 周芳 等 [ 6] 对 以夹 竹桃 为寄 主的 桑寄 生 0. 1, 0. 2, 0. 4, 0. 6, 0. 8, 1. 0 m ,l 置于 具塞 试管中, 加 60% 乙 醇稀 与红花寄生强心作用实验研究 发现红 花寄生 对离体 蛙心具 有夹 释至 1 m ,l 分别 加 入碱 性苦 味 酸试 剂 ( A 液: 1% 苦味 酸 溶液; B
吸光度 ( A)
20
0. 433
25
0. 425
经广西中 医 学 院 邓 家 刚 教 授 鉴 定 寄 生 植 物 为 广 寄 生 T ax illus
30
35
0. 419 0. 414
收稿日期: 2009-04-13; 修订日期: 2010-03-13 基金项目: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 N o. 0630002-3;
1 2. 014 2 2. 021 3 2. 030 4 2. 049 5 2. 033
15. 57 12. 71 2. 03 2. 05 4. 76
5. 01
20. 17 91. 8
5. 04
17. 38 92. 7
5. 00
6. 65
92. 4
92. 3 1. 6
5. 08
6. 84
94. 3
5. 03
关键词: 桑寄生; 寄主; 强心苷 中图分类号: R284.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10) 06-1397-02
桑寄生是中 国传 统常 用中 药材, 具 有补 肝肾、强 筋骨、祛 风 ch inensis ( DC. ) Danser, 寄主 植物 分别 为夹 竹桃 N erium indicum
0. 667 ? 0. 0097 1. 5
2. 5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寄主或寄生 2. 0g, 5 份, 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地高辛对照品 , 依法测定强心苷含量, 平均 回收率为 92. 3% , RSD 为 1. 6% (见表 4)。
表 4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试验 样品重 样品中强心 对照品加 强心苷测 回收率 平均回收 RSD 号 量 m /g 苷含量 m /m g 入量 m /m g 得量 m /m g ( % ) 率 ( % ) (% )
黄花夹竹桃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强心苷含量进行检测分析, 一方 标准曲线, 得回归方程 为 A = 15. 529C + 0. 033 1, r = 0. 9991, 表明
面考察桑寄生及其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寄主植物强心苷含量的关 地高辛对照品在 0~ 0. 08 m g /m 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系, 另一方面为桑寄生药材 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
表 2 精密度实验结果
吸光度 (A ) 0. 434 0. 434 0. 433 0. 434 0. 433 0. 432
0. 433 ? 0. 0008 0. 2
实验号
1 2 3 4 5 6 x ? s RSD ( % )
表 3 重复性实验结果
吸光度 (A ) 0. 660 0. 655 0. 673 0. 671 0. 653 0. 680
[ 5 ] 国 家药 典委 员会. 中 国药 典, Ñ 部 [ S]. 北京: 化 学 工业 出版 社, 2005.
桑寄生及其夹竹桃科寄主植物强心苷含量相关性研究
李永华 1, 2, 卢 栋 1, 2, 朱开昕 2, 裴河欢 2, 赵明惠 2, 阮金兰 1*
(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30; 2. 广西省钦州市中医药研究所 535000)
2. 2 稳定性实验 精 密量 取样 品溶 液 1. 0 m ,l 依 法显 色 20 m in 后, 在波长 494 nm, 每隔 5 m in 测定 1次 吸光度。吸光 度的 RSD
1. 1 仪器与试剂 岛津 UV - 2550型 紫外 可见 分光光 度计; KQ 为 2. 1% , 表明显色后室 温放 置 20 ~ 40 m in内, 其 吸光 度较 稳定 - 400KDE型高功率数控超声 波清洗仪 ( 江苏昆山超 声仪器 有限 (见表 1)。
竹桃样的强心作用而桑寄生则无 强心作用。 5中国药典 6对 桑寄 液: 1NN aOH 溶液, 使用前按 AB B= 95B 5混 合 ) 4m ,l 摇匀, 室温
生药材质量规范要求为不得检出强心苷。本文通过对以夹竹桃、 放置 20 m in, 在 波长 494nm 测 吸光度。以 吸光度 A 对浓度 C 作
9. 30
90. 3
2. 6 样品制备与含量测定 2. 6. 1 样品制 备 分 别精密称 取寄主、寄生枝、叶等样 品 2 g, 分 别置于 50m l三角瓶中用 70% 乙醇超声 提取 3 次, 每 次乙醇 用量 为 20m ,l 每次超声提取时间为 20m in, 过滤合并提取 液, 挥发 去乙 醇, 过滤, 滤液采用碱式醋酸铅溶液沉淀过滤去除色素, 用饱和硫 酸胺脱铅, 用乙醇定容至 50m l(样品液乙醇浓度 60% )备测 [ 8] 。 2. 6. 2 样品强心苷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 各样品液 1. 0m ,l 置 于具 塞试管中, 分 别加 入 碱性 苦味 酸 试剂 ( A 液: 1% 苦 味 酸溶 液; B 液: 1N N aOH 溶液, 使用前按 AB B= 95B 5混合 ) 4m ,l 摇匀, 室温 放置 20m in, 在波长 494nm 测吸光度, 计算出各样品 强心苷含量, 样品强心苷含量见表 5。
桑寄生属半寄生性植物, 在野生状态下其寄主植物具有复杂 多样的生态特点。 5中国药典 6对桑寄生 药材质量 规范要求 除了 不能检出强心苷外, 对寄主植物没有作任何规范要求。本研究结 果提示凡寄生在含有强心苷 类物质 的寄主 上的桑 寄生可能 都会 带有强心苷类成分, 在 药材采收过程中务必通过制定相应的采收 要求以防范采收可能含有强 心苷成 分寄主 的桑寄 生作为桑 寄生 药材, 为桑寄 生药材的安全使用提供源头保障。否则在野外采收 过程中由于量大面广, 对于可能采收到含强心苷成分的药材原料 由于抽样检查的局限性没能 在抽检 部分检 到强心 苷影响到 用药
摘要: 目的 考察桑寄生及 其寄主植物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强心 苷含量的关 系。方法 采用比色 法测定寄 生在夹竹桃、黄
花夹竹桃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与其寄主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强心苷含量。结果 夹竹桃寄 主的桑寄生 枝的强心 苷含量为 0. 33mg /g, 叶的强心苷含量为 0. 98m g /g, 分别是寄主枝、叶强心苷含量的 4. 3% 和 15. 6% ; 黄花夹竹桃寄主的桑 寄生枝的 强心苷含量为 0. 27m g /g, 叶的强心苷含量为 0. 84mg /g, 分别是 寄主枝、叶强 心苷含量的 11. 5% 和 84. 0% 。结论 寄生植 物会以不同量的形式累积其寄主植物的特征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