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课件: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3.解词义 (1)絮聒:絮叨。 (2)暴戾:粗暴乖张;残酷凶恶。 (3)饥馑:饥荒。 (4)蓬头垢面:形容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 (5)垦殖:开垦荒地,进行生产。
-9-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1-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本单元所选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学习中,要学会体会诗 歌的思想内涵和基本情绪,通过引入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的介绍, 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同时要学会体会诗人抒发情感的手段、 技巧。这里所选的几首诗歌都面向个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因而不 仅具有历史生活场景的存真性,也把特定的情景、细节和个体的想 象力重新带入诗歌话语空间。诗歌还是语言的艺术,本单元所选的 诗歌虽然都共同指“苦难”,但仍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抒情方式。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深沉的叹咏,体现的是浮雕似的意象; 《老马》体现了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憎恨》运用了“蒙太 奇”的手法;《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通过细节刻画使情感外化; 《雪白的墙》以简洁单纯的语句表现严肃、庄重的理性思考。
-7-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2.写汉字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词语
易错字
词语
pénɡ 头

船 pénɡ

地 yù

鬼 yù

污 ɡòu ɡòu 骂 邂 hòu qí岖 qǐ 丽 jǐ 角之势
易错字 垢
诟 逅 崎 绮

课外求知
-8-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6-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1.注字音
加点字
絮聒. 衣襟.
蜷.伏
饥馑.

监.禁 监.生
读音 ɡuō jīn quán jǐn jiān jiàn
加点字
后裔. 暴戾.
啮.啃
憔.悴

巷.子 巷.道
读音 yì lì niè qiáo xiànɡ hànɡ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现实的画面 宽泛的概括 诗的开头两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以舒缓沉郁的叙述性语调表现沉重、忧郁的感情,构成了贯串全诗 的基本情绪和反复出现的“主题”。通过几个有着绘画造型特征的、 掺和着诗人情感的构图,组成一幅幅向四面延伸、扩展的画面,使 诗人所表达的基本情绪得到了具有生活实感的证实,整组画面既是 寒夜的生活写照,同时也是诗人对时势的一种高度概括,并赋予这 一情绪以厚实的生活根基。
忧郁而赤诚的爱国者。“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如此的泥 泞呀”,“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 呀!”“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 你些许的温暖么?”——充满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比深 厚的情感,表现了诗人要用自己那颗赤诚而滚烫的心,温暖 祖国苦寒大地的希望
-19-
-11-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任务一】 分析诗歌形象,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1.为了表现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承受着的“苦痛与灾难”像雪夜 一样广阔而漫长,作者选了哪些主要的意象,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呢? 提示:“苦苦前行的农夫”“失去保护的少妇”“流离失所的老母 亲”“向天乞援的垦殖者”(也可以说“雪”、“大地”、“风”等)
-14-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本诗的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提示:本诗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语言具有散文化的特点。 诗歌语言虽然简洁,但极富张力与表现力,使诗的情境得以拓展, 具有深邃广漠的感觉。诗歌语言不是简单的情绪的外化,而是与内 在生命不可分割,整体地形成了诗的有声有色有形的生命体。平实 自然的语言,没有雕琢和虚饰的痕迹,几乎看不到什么有形的技巧。 如“寒冷”“封锁”等词语,虽然简洁,却蕴含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 考,使诗的意象和内涵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这也正是雪落在中国 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这也正是诗的大气之所在。
2.主旨归纳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勾勒三幅饥馑流亡图——第一幅 是大雪飞扬下赶着马车的农夫,第二幅是坐在“破烂的乌篷船 里”“蓬发垢面的少妇”和“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的年老的母亲, 第三幅是失去家畜和田地的拥挤在绝望的污巷里的垦殖者,展示了 令人心碎的悲剧场景,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了诗人 对祖国、人民、土地的深深的爱。
点 苦难写得更深刻而真切。作者小时候被抱出去给农民抚养,所 一 以他的作品中凝聚着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
探索,他最真切的诗都是献给中国农民的
-18-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观点 观点 二
观点 三
我的 观点
内容
不快乐的受难者。“苦难的浪淘/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 起——流浪与监禁……”——作者是在狱中创作了著名的 《大堰河——我的保姆》,他是狱中诞生的诗人,也有逃难的 经历
-17-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讨论分析“我”在诗歌中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的? 提示:这里的“我”,是“农人的后裔”,也是受难者,还是爱国者。 参考答案:
观 点


憔悴的“农人的后裔”。“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
观 悴啊”——“我”与广大农民苦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把这种
-12-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是什么将文中的几个意象串在一起的呢? 提示:一幅背景图片“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展现了苍茫旷远,悲凉凄楚的意境。“在封锁”——有一种被掐住脖子, 被压迫,窒息的感觉。除了“雪”之外还有“风”,把“风”比作“一个太悲 哀了的老妇”,老妇本来就让人联想到苍老、沧桑、也许还会有几分 恐怖:满脸皱纹,满头白发,干枯的龟裂的皮肤,苍白无血色的手……这 里是“太悲哀了的老妇”,这老妇又是怎么样的呢?她“紧紧地跟随 着”(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伸出寒冷的指爪”(冰凉、恐怖),“拉扯着行 人的衣襟”,“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这些描述都给人一种阴森之感。 诗人以阴冷的自然景色,创造了一种悲凉凄苦的氛围,写出了苦难的 中国大地。背景在文中出现了四次,既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使悲 凉压抑的感受贯串全诗,又因为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营造出了一种 复沓咏叹的悲壮风格,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
-15-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诗歌中描写了很多画面,这些画面在描写角度上有什么不同?有 什么概括力?
提示:注意描写的层面不同,表现手法不同,无论采用怎样的描写 方式,对社会黑暗的揭露这一主题不变。
参考答案:这些画面从“男女老少”的不同层面,“由北至南”,循序 渐进地呈现出劳动人民的苦难:流离失所——失去依靠——不知去 向——向天乞援。画面中的“男女老少”是当时中国老百姓的代表。 四幅画面就是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的浓缩,也是中国社会黑暗的写 照。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前两类形象是分类形象,最后一 类形象是总的形象,具有概括意义的形象。他们的悲凉凄楚的境遇 正表现了“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北 方林间冒雪赶车的农夫——无可去之处;南方乌篷船里的少妇—— 无安身之所;不是自己的家的年老的母亲——无归宿之地;失去一 切的垦殖者——断生存之根。
-5-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1937年12月,艾青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了《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这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而广漠的诗篇。诗人当时抱着 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家乡浙江来到了武汉。但在这座当时被称 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 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 异常的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雪埋了一般。他深切地感悟 到了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战争中所承受的深重的灾难,而广袤 的土地和亿万生灵也将要度过更为艰辛的日子。诗人意识到这场 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艰难的、泥泞而曲折的。这无边 无涯的感觉世界,既是历史的痛苦的延续,也是现实的严酷的存在, 它强烈地震撼着诗人本来已经动荡的心灵,于是他整个身心的里里 外外感到一种弥天的透骨的寒颤,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写下这首比 雪还要寒冷的诗。
-16-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作者在诗中,通过运用描写、比喻和反复咏叹等艺术手段使全诗 笼罩在悲哀的氛围中。诗人把雪夜的“风”描写和比喻成一个“太悲 哀的老妇”,她“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 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把敌人强占的土地描写成 “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 呀……”这悲惋而凝重的诗句多次重唱于诗节之中;在一些诗行的 末尾,又恰当地用了感叹词“呀”、“啊”等,真是令人读之欲泪、闻之 心酸。
-13-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任务二】 品味诗歌的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 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反复咏叹 的主旋律,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该句重复叠现,回环复沓,以舒缓沉郁的叙述性语调所表现 的沉重、忧郁的感情,构成了贯串全诗的基本情绪和反复出现的 “主题”。“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既写出 了当时的自然环境,是寒夜的生活写照,又道出了彼时的政治氛围, 是诗人对时势的一种高度概括。
阅读鉴赏
4.积名句 (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2)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3)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课外求知
-10-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1.文脉图解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20-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求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随着诗人心理的推移而推移的事象、画面,也带有扩展意义的象 征意味。无论是赶着马车的农夫,坐在船头的少妇,还是离家的年 老母亲——这些在寒冷的夜晚出现在林间、河上、旷野的夜行者, 既是为自己生活而搏斗、为命运所驱赶的劳动者,同时,也是在生 存线上挣扎、苦斗、寻找着道路的中国民众的形象。在对寒夜中 离家的年老母亲和失去土地、家畜的劳动者的困境的描述之 后,“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饥馑的大地”“伸出乞援的/颤抖着 的两臂”的句子,都已包含着抽象性的概括。崎岖的路与伸出的双 臂等状态,都扩展为对中国人民生活和斗争的情景的暗示,扩展为 一种普遍性的激愤情绪的概括。
-2-
精读
-3-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4-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课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知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艾青(1910—1996),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 年中学毕业后入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到巴黎勤工俭 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接触了欧洲现代派诗歌。1937年 到达武汉,写下了这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44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1957年 因为“胡风”事件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彻底平反。艾青擅长 用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艾青是自由体诗 歌艺术的集大成者,其诗歌具有散文美,不求外在形式整齐与押韵, 非常自由,但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别具一种力量。艾青注重意象的 捕捉,诗意含蓄,绝少直抒胸臆之作。艾青诗歌的代表作主要有 《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 地》。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论文集有《诗论》《艾青谈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