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平潭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平潭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17七下·深圳月考)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 硕果摇言钥匙默契锋芒必露
B . 斑澜屏嶂喧闹浊流妇儒皆知
C . 辔头呻吟奥悔宛转鞠躬尽粹
D . 气魄祈祷山涧鞍鞯锲而不舍
2. (2分) (2016九下·临川期中)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犯下了滔天罪行,尤其是那些甲级战犯,更是万恶不赦;而作为首相的安倍晋三,居然去参拜他们,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B . 曹雪芹写《红楼梦》,十年三易其稿,一气呵成,终于使《红楼梦》成为中外名著。
C .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 . 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在荒坡野岭、河谷荒滩种上了井冈蜜柚,几年后,这些地方将会瓜果飘香。
3. (2分) (2016七下·高安期中)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中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至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③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④不停的絮絮叨叨。
A . ②④①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①③④②
4. (2分)(2013·仙桃)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郭沫若的《石榴》在写法上有三个特点:一是抓住特征,仔细描摹;二是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三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B . 邓拓撰写的《吴汉何尝杀妻》是一篇驳论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批驳了吴汉杀妻的说法。
C . 《故乡》中的闰土是当时中国农民形象的代表,杨二嫂是市民阶层的代表。
D .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结尾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让人在思考中增强对环境的忧患意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二、默写 (共1题;共7分)
5. (7分)古诗文默写
(1)《浣溪沙》这首词里对仗工整,可称为奇偶佳句的句子是:________ 。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________ ,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4)沈复在《童趣》中表明自己幼时视力极佳的成语是:________
(5)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________ 。
(6)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________”。
(7)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________ 。
(《静夜》)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6. (5分)(2016·海南)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温暖需要传递。
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前嫌;用微笑传递温暖,能让人如沐春风。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 (10分)(2016·淮安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
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8.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
⑤稔:rěn,丰收。
(1)
解释下面句中横线的字。
①意犹不足②征求不已③惟欲清净
(2)
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3)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9. (20分)(2015·齐齐哈尔) 阅读《读书莫忘做笔记》一文,回答各题。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
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
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
他认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
③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
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
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
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于做笔记”。
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
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
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⑦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2)
文章③④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
文章第⑥段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4)
读完本文之后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在日常学习中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10.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核桃压枝低
王建领
①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核桃压枝低。
② 这几天,只要你来到商洛,步入农村,往往不等你开口,就会有村夫农妇,或老叟稚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欣慰地夸耀:“今年核桃结得繁。
”
③ 放眼望去,整个商山洛水间,那一株株、一片片、一凹凹、一坡坡的核桃树,在秋日金色阳光下,自在地摇曳。
信步走入林间,一位饱经风霜、满脸慈祥的大爷,正用木杆支撑似要被一颗颗、一簇簇核桃压折的树枝;一个满脸稚气,但活泼阳光的男童,不知从哪窜来,径直爬上核桃树,兴奋地表演起摘果、去皮、取仁的杂耍来。
大爷一脸幸福看着孙辈,也不喝斥,任由孩子在树上与我们捉迷藏。
我问道:“大爷,你这核桃林今年收成怎样?”大爷干着手中的活,也不看我,如数家珍地说开来:“我房前、地里、山上共有二十株核桃,算两亩吧,今年少说也能收一千斤。
”“能收多少钱?”“前几天有人来买,一出口一斤十块钱,我嫌采青糟蹋东西,没卖。
到中秋节后成熟期再卖,少说也能卖一万三千元。
”“你家几口人?”我继续问道。
“我两口,我小儿子三口,一年的零花钱,家中大的开支补贴就看这核桃呢。
核桃丰收了,心里就踏实了。
”与大爷一样,商洛大约有80%的农民拥有核桃树,核桃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15%,人均近500元。
我不由得感叹:这核桃可真是商洛农民的摇钱树啊!
④ 早就听说秦岭无闲草,商山有仙果,这仙果就是核桃。
之所以称核桃为仙果,是因为核桃果仁的形状如缩小了的人脑,一分为二的果仁,是典型的两叶肺的外观,一分为四的果仁,是肾的轮廓。
难怪人们常说多吃核桃,
强身益脑。
⑤ 当年刚到商洛工作,但见秦岭深处,层林叠翠,绿浪一波接着一波推向远山;小溪欢歌,清泉一股连着一股汇成激流,水色山魂呈美景,秦风楚韵溢华章。
当家乡人问我对商洛的第一印象时,我脱口而出:“山清水秀,经济落后。
”孰料这话当即受到商洛同仁的挞伐:“仓颉造字、商鞅封地、四皓隐居、闯王屯兵,商洛历史文化厚重,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后来居上待有时。
”
⑥ 是呀,商洛位置独特,是唯一的被秦岭全覆盖的地区,而秦岭又地处长江黄河分水岭、南北自然分界线,是我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商洛自然会得秦岭之灵韵底气,以其无尽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享誉全国。
⑦ 如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之下,商洛的各种资源得以开发利用,持别是经济类作物,核桃、板栗、柿子等全国有名。
可以说,商洛的核桃独步华夏。
桃树那笔直的树干,庞大的树冠,浓密的树阴,姣美的树形,给人一种挺拔伟岸之感;浓绿的阔叶给人一种厚重之感,枝间繁密的果子给人一种幸福喜悦之感。
它的身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的木西,蕴含着无穷的魅力。
作为生态林木,它从不挑地形,不争地劲,在商洛的房前屋后,山坡沟旁,枝繁叶茂地尽情生长,固土护绿,有的是担当;作为经济林木,它五年成木挂果,年复一年为人们提供长寿果,且与低秆作物和睦相处,农民务林种地两不误,生财聚宝,有的是奉献;作为用材林木,它木质坚韧,纹理美观,质地顺平,为上乘木材,家居日用,有的是用场;作为欣赏林木,它上得了野岭,进得了园林,经济效益极佳,有的是市场。
⑧ 离开商洛时,我深深地感到:丰收季节,商洛呈现给人的除了无尽的核桃压枝的景致,还有在累累的硕果间,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和孩子们嬉闹的场面。
那荡漾在人们脸上的笑容和那压低枝头的核桃构成了一幅安逸、和谐、福的农家丰收图。
我相信这幅图景会在人们的描绘中更关。
(选文有改动)
(1)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
(3)
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突出了商洛核桃树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八下·建瓯开学考) 诗人说,人生没有爱,就像春天里没有鲜花。
哲人说,爱,这是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丽的花朵。
我们说,爱,常常让我们欢欣,有时,也让我们烦忧。
请结合你的生活感受,选择一个方面,以“爱,带给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默写 (共1题;共7分)
5-1、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6-1、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1、
7-2、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8-1、
8-2、
8-3、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