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地球与地图同步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地球与地图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 )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2.A城市到D城市的间隔约为()
A.4 200千米
B.5 200千米
C.72 000千米
D.8 200千米
读以下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一样,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4.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间隔相等的是A.①区域和②区域 B.③区域和④区域
C.①区域和③区域
D.②区域和④区域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一样),答复下面小题。

5.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关于四幅图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答复下面小题。

7.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8.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90米
B.385米
C.550米
D.632米
以下图是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左甲由乙〕
9.关于两岛屿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两岛附近都有暖流经过,方向相反②两岛地势都是东高西低③甲岛的比例尺小于乙岛④两岛都处于板块边界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0.关于两岛的气候,正确的选项是
A.甲岛东部受地形和暖流影响,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
B.甲乙两岛都以热带型的气候为主
C.7月份两岛东部受东南风影响,降水丰富
D.1月份两岛都盛行西北风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以下图所示区域进展考察,读图答复下面小题。

11.在同学们绘制的四幅地形剖面图中,根据上左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A. B. C. D.
1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方案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读某区域地形图,答复下面小题。

13.假设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①②③④四村庄有可能被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关于图中的一些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支流甲河画错了
B.村庄②在①村的东南方向
C.乙河水流向西北
D.村庄③比④气温理论上要低0.6℃
读地球外表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答复下面小题。

15.M和N两点的实际间隔约是( )
A.4 444千米
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
D.1 823千米
16.假设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那么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
17.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60°N,80°E)
B.(60°S,100°E)
C.(30°S,100°E)
D.(60°S,80°W)
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根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以下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答复下面小题。

18.关于该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S点在T点西南方向
B.在P点可以看到T点
C.T处不合适露营
D.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
19.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
A. B. C. D.
2022年暑期,某高中新购了一批地球仪。

该地球仪的赤道长度为80厘米。

据此答复下面小题。

20.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
21.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间隔约为
A.20厘米
B.40厘米
C.60厘米
D.80厘米
以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读图答复下面小题。

22.图中数码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A.6600km
B.5000km
C.3330km
D.4200km
二、综合题
24.以下图为“我国广东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1〕简要描绘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2〕现拟在图中A、B两处建水坝,坝顶高程100米,最正确选址是_______ 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3〕为了开展当地经济,有人提出开展炼铜业,但也有人反对。

请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四点理由。

参考答案
1.C
2.B
【解析】
1.地理定位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将两地的经纬网画到平面图上,注意东西方位的相对性。

判读两地的东西方位时要注意两地的经度差不能超过180°,可判读出A城市位于D城市的西北方,所以此题D正确。

2.A城市到D城市间隔的计算根据经纬度的间隔来计算。

纬度差1°,间隔相差约111 km,图中A、D两地纬度差40多度,而经度差30°,在南北纬20°附近,其长度大致为20°的余弦和111 km的乘积,最后用勾股定理计算可得:B城市到C城市的间隔约为5200千米,所以此题选C。

3.A
4.A
【解析】
3.四幅图图幅面积一样,但很明显根据上题分析,①图的纵横线表示的实际间隔是最大的,所以其比例尺最小,表示的实际面积也最大。

应选A。

4.根据地球上纬度相差1°,地面实际间隔相差约111千米,经度相差1°,地面实际间隔相差约111×cosδ千米〔δ为纬度〕。

①图中,横线在赤道上,东西跨越20°经度,其实际间隔为20×111×cos0°=2220千米;纵线南北跨越20°纬度,其实际间隔为20×111=2220千米。

②图中,横线在60°N纬线上,东西跨越20°经度,其实际间隔为20×111×cos60°=1110千米;纵线南北跨越10°纬度,其实际间隔为10×111=1110千米。

同理,可以判断③和④图。

应选C。

5.D
6.C
【解析】
5.图幅一样、等高距一样、等高线疏密程度一样,比例尺越大那么坡度越陡。

读图可知,丁图比例尺最大,坡度应最陡,应选D。

6.图中等高线没有标数据,不能判断地势分布状况,A错。

图幅一样,比例尺越小表示实际面积越大,丙图比例尺最小,反映的实际面积应最大,B错。

比例尺越大,表示实际内容越详细,丁图的比例尺最大,内容应最详细,C对。

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2.5倍,D错。

应选C。

7.B
8.B
【解析】
7.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以得出图中河流的流向是东南流向西北,所以B正确。

8.河流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知b 大于a,如图等高距是50,由此可知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大于100而小于200。

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9.A
10.C
【解析】
9.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特征可以判断,甲图是台湾岛,乙图是马达加斯加岛。

台湾岛附近有自南向北的日本暖流经过,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有自北向南的厄加勒斯暖流,①正确;从两岛的等高线可以看出,两岛地势都是东高西低,②正确;从经纬度可以看出,马达加
斯加岛的实际面积大于台湾岛的面积,而图中两个岛屿所占的图幅面积相似,所以,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③错误;台湾岛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而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板块内部,④错误。

10.台湾岛主要局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以亚热带气候为主,A、B错误;台湾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7月盛行东南季风,马达加斯加岛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7月份是南半球的冬季,马达加斯加岛受东南信风控制,C正确,D错误。

考点:板块分布。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气候类型的综合判读。

11.C
12.A
【解析】
11.首先是确定甲、乙两处的高度,再看甲乙之间最高点和最低,最后看看上下变化的趋势。

选择C。

12.a处为山谷,容易开展为河流,水源最丰富。

故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a处。

选择A。

13.C
14.A
【解析】
13.从图中看,大坝位于海拔100米高处,假设大坝再加高100米,大坝就建在了200米等高线上,③村庄可能被吞没,C正确。

①②位于大坝的下游,不可能被吞没,A、B错。

④地海拔较③高,被吞没的可能性小,B错。

14.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甲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不会有河流发流,A正确。

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村庄②在①村的西北方向,B 错。

河流由高向低流,乙河水流向东南,C错。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村庄③比④海拔低,气温理论上要高0.6℃,D错。

15.C
16.D
17.B
【解析】
15.60°纬线长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即2万km;60°纬线上经度每差1°间隔相差111/2 km,MN之间经度相差40°,故MN间的实地间隔为2 222 km。

选C项
16.此题考察大圆航线,N点位于M点东方,两者在同一纬线上,M点到N点的最短航线,是偏向极点的劣弧,方向为先东北再东南。

选B项。

17.M点的坐标为60°N,80°W。

M点的对跖点〔过地心的对称点〕与M点纬度数一样,但符号相反;经度和M点经度互补,但是符号相反,所以对跖点的坐标为100°E,60°S。

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

18.C
19.A
【解析】
18.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断S点在T点东北方向;图中S点河流向两侧流,说明S 位于山脊上,在P点和T点有山脊阻挡,看不到;T处是河流集合处,为河谷,不合适露营,C正确;S处为山脊,不会有洪水。

19.根据上题可知S位于山脊,可排除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A正确。

20.C
21.A
【解析】
20.比例尺是实际间隔缩小的倍数,赤道的实际周长为4万千米,该地球仪上赤道的周长为40厘米,缩小了一亿分之一,即比例尺是一亿分之一。

21.从北极点到赤道是一条经线的一半,其实际间隔约为1万千米,根据该地球仪的比例尺可知,地球仪上的间隔是其一亿分之一,即约为10厘米。

22.D
23.B
【解析】
22.根据图中自转方向可判断出①和②位于30°S,位于中低纬度的分界限上;③位于60°S,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限上;④位于0°~30°S之间,属于低纬度,位于30°W,属于西半球,D正确。

23.从图中可看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到60°S,路程为30×111千米,为3330千米;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路程为30×111×1/2,为1665千米,合计约为5000千米,B 正确。

24.〔1〕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2〕B处
B处峡谷狭窄,建立大坝工程量小,吞没线以下的居民点少,移民少;防洪、发电、水产养殖、灌溉等。

〔3〕
观点一:同意,理由:有丰富的铜矿资源;有廉价的水电;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时机;带动相关产业开展。

观点二:不同意,理由: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造成水污染,污染水库、河流;造成大气污染;增加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解析】〔1〕结合图中等高线可判断出图示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根据河流流向判断,河流自高向低流。

〔2〕图中B处等高线较密,峡谷狭窄,建立大坝工程量小,吞没线以下的居民点少,移民少,应选B处建大坝;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有防洪、发电、水产养殖、灌溉等。

〔3〕是否开展炼铜业可从开展炼铜业的区位因素和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来答复,有利区位因素和有利影响是赞同的理由,不利区位因素和不利影响是反对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